蹊田夺牛的典故-蹊田夺牛成语解释
1.关于牛郎的四字成语有什么12个
2.桃李满天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为何落得个私德不检的骂名?
3.牛的四字成语大全
4.有关牛的成语或故事
5.求成语“鸡口牛后”的典故、意思?
关于牛郎的四字成语有什么12个
1. 和牛有关的四字成语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
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床下牛斗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
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椎牛飨士 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
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带牛佩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
后比喻改业归农。 对牛弹琴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多如牛毛 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
形容极多。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
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
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汗牛充栋 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呼牛呼马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
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 *** 。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鸡尸牛从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茧丝牛毛 形容功夫细密。 鲸吸牛饮 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
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九牛一毛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扛鼎抃牛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
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老牛破车 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
也比喻才能低。 老牛舐犊 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马牛襟裾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
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
也比喻衣冠禽兽。 卖剑买牛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
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泥牛入海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牛刀割鸡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
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牛鼎烹鸡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
后比喻社会上形形 *** 的坏人。 牛骥同皂 皂:牲口槽。
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牛溲马勃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
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牛头马面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
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牛衣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
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庖丁解牛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气冲牛斗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牵牛下井 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如牛负重 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童牛角马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
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屠所牛羊 比喻临近亡的人。
土牛木马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亡羊得牛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问牛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蜗行牛步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
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犀牛望月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蹊田夺牛 蹊:践踏;夺:强取。
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一牛九锁 比喻无法解脱。 以羊易牛 易:更换。
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争猫丢牛 比喻贪小失大。 钻牛角尖 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
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
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吹牛拍马 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
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喘月吴牛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椎牛发冢 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椎牛歃血 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对牛鼓簧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
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风牛马不相及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服牛乘马 役使牛马驾车。 汗牛充屋 形容藏书非常多。
同“汗牛充栋”。 汗牛塞栋 形容藏书非常多。
同“汗牛充栋”。 呼牛作马 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同“呼牛呼马”。 瘠牛羸豚 瘠:瘠瘦;羸:病弱的。
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襟裾马牛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九牛一毫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
2. 牛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鞭打快牛
黑牛白角
抓牛鼻子
老牛拉破车
牛皮大王
水牛过河
小试牛刀
钻牛角尖
气壮如牛
气喘如牛
牛骥同槽
牛高马大
吹牛拍马
以羊易牛
一牛九锁
蜗行牛步
土牛木马
吴牛喘月
如牛负重
蹊田夺牛
气冲牛斗
牛鬼蛇神
牛头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不喝水强按头
庖丁解牛
泥牛入海
牛刀小试
牵牛下井
牛鼎烹鸡
老牛舐犊
九牛一毛
老牛破车
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拉不转
汗牛充栋
隔山买老牛
风马牛不相及
多如牛毛
对牛弹琴
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毛细雨
牛郎织女
目无全牛
九牛一毫
成语搜索结果,最多只列出前50条
3. 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十二生肖成语 一、鼠 鼠目寸光 鼠牙雀角 鼠窃狗盗 鼠腹鸡肠 投鼠忌器 首鼠两端 猫鼠同眠 梧鼠之技 十鼠同穴 两鼠斗穴 穷鼠啮狸 偃鼠饮河 抱头鼠窜 獐头鼠目 虫臂鼠肝 过街老鼠 罗雀掘鼠 城狐社鼠 孤雏腐鼠 胆小如鼠 二、牛 牛刀小试 牛鼎烹鸡 牛鬼蛇神 牛骥同皂 牛刀割鸡 牛角挂书 牛头马面 九牛一毛 土牛木马 对牛弹琴 木牛流马 老牛破车 老牛舐犊 汗牛充栋 如牛负重 吴牛喘月 泥牛入海 童牛角马 问牛知马 蜗行牛步 鲸吸牛饮 目无全牛 卖剑买牛 九牛二虎之力 三、虎 虎背熊腰 虎踞龙盘 虎口逃生 虎视眈眈 虎头蛇尾 虎落平川 虎口拔牙 虎入羊群 与虎谋皮 为虎作伥 为虎傅翼 如虎添翼 两虎相斗 放虎归山 画虎成狗 养虎遗患 调虎离山 谈虎色变 骑虎难下 暴虎冯河 绣虎雕龙 饿虎扑羊 抱虎枕蛟 羊入虎口 熊据虎跱 鲸吞虎噬 燕颔虎颈 狼吞虎咽 狐假虎威 三人成虎 投畀豺虎 照猫画虎 云龙风虎 乳狗噬虎 虎毒不食儿 坐山观虎斗 四、兔 兔起凫举 兔起鹘落 兔丝燕麦 兔狗烹 兔狐悲 见兔放鹰 见兔顾犬 狡兔三窟 龟毛兔角 乌飞兔走 守株待兔 五、龙 龙飞凤舞 龙肝豹胎 龙肝凤髓 龙马精神 龙蟠凤逸 龙蛇飞动 龙蛇混杂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跃凤鸣 龙争虎斗 龙驹凤雏 龙章凤姿 一龙一蛇 一龙一猪 土龙刍狗 生龙活虎 来龙去脉 画龙点睛 鱼龙混杂 降龙伏虎 活龙活现 屠龙之技 群龙无首 攀龙附凤 乘龙快婿 成龙配套 鱼龙变化 云龙风虎 元龙高卧 笔走龙蛇 骥子龙文 鱼质龙文 老态龙钟 云起龙骧 叶公好龙 药店飞龙 望子成龙 麟凤龟龙 痛饮黄龙 直捣黄龙 炮凤烹龙 六、蛇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握蛇骑虎 佛口蛇心 杯弓蛇影 打草惊蛇 封豕长蛇 春蚓秋蛇 虚与委蛇 七、马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马首是瞻 马壮人强 马马虎虎 一马平川 一马当先 万马齐喑 万马奔腾 天马行空 五马分尸 仗马寒蝉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走马观花 饮马投钱 快马加鞭 金马玉堂 驷马难追 信马由缰 秣马厉兵 倚马可待 盘马弯弓 骑马找马 走马上任 大马金刀 兵强马壮 人仰马翻 人困马乏 人欢马叫 车水马龙 车殆马烦 兵荒马乱 蛛丝马迹 千军万马 风樯阵马 乌焉成马 招兵买马 非驴非马 金戈铁马 单枪匹马 盲人瞎马 指鹿为马 轻裘肥马 素车白马 害群之马 悬崖勒马 塞翁失马 弊车羸马 八、羊 羊肠小道 羊狠狼贪 羊质虎皮 羊落虎口 亡羊补牢 亡羊得牛 羚羊挂角 如狼牧羊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九、猴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十、鸡 鸡虫得失 鸡飞蛋打 鸡呜而起 鸡零狗碎 鸡毛蒜皮 呜鸣狗盗 鸡犬不留 鸡犬不宁 鸡犬不惊 鸡犬升天 鸡犬桑麻 鸡不及凤 鸡骨支床 鸡尸牛从 鸡鹜争食 山鸡舞镜 牝鸡司晨 闻鸡起舞 偷鸡摸狗 家鸡野雉 鹤发鸡皮 鹤立鸡群 小肚鸡肠 味如鸡肋 陶犬瓦鸡 呆若木鸡 杀鸡取卵 杀鸡为黍 十一、狗 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血喷头 狗仗人势 狗彘不若 狗拿耗子 狗皮膏药 狗头军师 乳狗噬虎 蝇营狗苟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狗盗鼠窃 行同狗彘 飞鹰走狗 斗鸡走狗 打落水狗 狗马之心 白云苍拘 十二、猪 牧猪奴戏 冷水烫猪 猪仔国会 猪仔议员 猪朋狗友 猪头三牲 泥猪瓦狗 泥猪疥狗 泥猪癞狗 指猪骂狗。
4. 含有“牛”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牛气冲天 牛刀割鸡: 亦作“牛刀割鸡”。
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
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
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牛骥同皂: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
比喻贤愚不分 牛角书生: 喻勤读之士 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
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
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口之下: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
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位 牛郎织女: ①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隔银河相对。
神话传说: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织。天帝责令两人分离,每年只准于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会一次。
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
古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要穿针乞巧。见《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
②今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牛溲马勃: 亦作“牛溲马渤”。①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
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两者皆至贱,均可入药。
②借指卑贱而有用之材 牛蹄中鱼: 处在牛蹄踏出的小坑里的鱼。喻濒临绝境。
语本汉刘向《说苑·善说》:“庄周贫者,往贷粟於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
’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
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庄子·外物》有类似记载,作“车辙中有鲋鱼焉” 牛听弹琴: 比喻听不懂 牛童马走: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
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牛羊勿践: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於人乎?” 牛衣病卧: 形容贫病交迫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哭泣着与妻子诀别。
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
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
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
事见《吕氏春秋·举难》。后以“版筑饭牛”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
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老牛舐犊: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
舐,舔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喘月吴牛: 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
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
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对牛弹琴: 亦作“对牛鼓簧”。
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
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风马牛不相及: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说:风,放逸,走失。
谓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犀牛望月: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谓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于角。明陈继儒。
桃李满天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为何落得个私德不检的骂名?
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在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内人才井喷的现象,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史上最为典型。因此人们往往将同时期风格相近、成就突出的代表人物拿出来冠之名号、加以并称,比如我们熟悉的 建安七子 、 竹林七贤 、 初唐四杰 、 元曲四大家 以及 扬州八怪 等等。
不过类似的文化群体大都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往往还有所交集,唯独“ 唐宋八大家 ”是个例外。这个群体包含了唐(北)宋两朝的8位散文大师,按诞辰时间算,韩愈与苏辙间竟然差了272年,为啥还非得把他们扯到一块去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古文运动。话说自南北朝以来,文坛盛行“骈文”,其特点就是热衷于对偶、声律、典故等华而不实的形式,最喜欢堆砌华丽且艰涩的辞藻,如果写出来的文字除了自己谁都看不懂就更理想了。至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反映的问题、达到的目的,谁在乎?
这种现象早就有人看不惯。到了中唐时期更是有位文坛的大神级人物忍无可忍,拉上自己的一大堆小弟揭竿而起,直接向这股文坛的歪风邪气开战,倡导古文运动。
这位大神,就是在后世被誉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的 韩愈 。
至于说古文运动,其宗旨用一句话即可概而括之——少扯废话,直接说事!
不过从中晚唐到五代十国,又是政治黑暗又是藩镇割据的,搞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这就导致古文运动的成果难以持续,到宋初时浮靡华丽这种不正经的文风再度泛滥。这时文坛又涌现出第二尊大神来拨乱反正,彻底干翻了骈文这股妖风,使得古文传统从此成为文坛正宗,影响持续了近千年。
这第二尊大神,就是 欧阳修 。
话说在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尚且不说,剩下的“三苏”、王安石、曾巩哪个不是打个喷嚏、北宋文坛就得感冒的角色?即便是相对而言名声最小的曾巩,在一代文学大家王安石眼中也是“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的神仙般人物。那么欧阳修何德何能,堪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军旗手?
答案很简单——如果说韩愈曾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那么在北宋配得上这一称号的唯有一代文宗欧阳修。
而老欧阳的一生,在仕途上虽有坎坷但也算得上顺畅,在文坛上则成绩非凡。至于私生活上就毁誉参半了,人际关系更是一塌糊涂,真真正正是堪称传奇人生。
尤其是因为率真直爽、宛如老顽童般的性格,更是导致他不仅得罪人无数,还动不动就当“猪队友”往自己人身上插刀,制造了无数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不愧是老顽童啊),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早年丧父后不得不投奔了时任随州推官(今湖北随州)的叔父欧阳晔,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逐渐展现出超人一等的才华。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年仅17岁的欧阳修首次参加科举未中,3年后卷土重来又再度名落孙山。直到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欧阳修在国子监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考中第一名(时称“监元”和“解元”),于次年在礼部省试中又拿了个第一(时称“省元”)——这要放在明清时期会被叫作“连中三元”,绝对是件能光宗耀祖的千古美谈。
不过宋仁宗赵祯可能是没想那么多,或是不想让这个毛头小子过于得意,所以在殿试中仅将欧阳修点为第14名,位列二甲及第。此后,欧阳修被授官西京(今河南洛阳)推官,而他的顶头上司、西京留守叫钱惟演。
为啥要提小钱?因为这位吴越的末代国主钱俶之子在大宋朝的政治地位非常尴尬。他爹老钱一生对赵宋恭顺无比,结果还是逃不过于非命的下场,小钱虽然不至于有性命之忧,也不乏富贵,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当成个吉祥物养着。要说起权势、前程那就是扯淡了,能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所以年纪已经一大把的小钱,对于像欧阳修这样前程似锦的“天子门生”压根就不敢管也不想管。至于公务,那更是爱干不干,而且还公然支持他们一天到晚不干正经事,不是喝酒就是泡妞。
欧阳修刚入官场就碰上这么个不靠谱的上司,很快就近墨者黑的跟着不靠谱起来,并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就是欧阳修一辈子几乎就没怎么正经的当过官,即便上班也经常打着“宽简而不扰”的旗号不管事,还经常是醉醺醺的,要不咋自号“醉翁”呢:
这要是放在今天,一地主官成天不是喝酒泡妞就是游山玩水,从来不干正经事,就算他的上级、下属不疯,治下百姓也得疯。偏偏在古时比起清官能吏来,老百姓更需要的恰恰是欧阳修这样不扰民、不折腾的混日子官,就算贪点捞点都可以容忍。于是乎,老欧阳还稀里糊涂的混得政绩颇佳,而且官声挺好。
其次,就是欧阳修对上司和高官缺乏尊重,顶撞吵架是常有的事,动不动就跟上司、同僚闹得水火不容。比如钱惟演被调走后,新来的西京留守王曙看不惯欧阳修不务正业,就想敲打敲打这家伙,结果却被怼了个鼻青脸肿:
欧阳修说得对不对?当然对,而且明显比王曙有道理。但问题在于人家王曙不但是上官,还是寇凖女婿,你欧阳修这么怼人家真的好吗?
最后,也许是被酒精烧坏了脑子(幸亏没烧到满脑子的才华),欧阳修的情商极其感人。一旦他怼人怼开心了,往往是不分敌友统统都能给突突喽。
庆历年间,赵祯一度任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实施新政,但遭到了保守派的疯狂反击,遂起朝争。在此期间,两派人马互相攻讦,甚至不惜凭空诬以罪名,只求将对方打倒,比如保守派就攻击范仲淹搞小团体,是朋党。
同为新政派的欧阳修一听这话就怒了,大笔一挥写就一千古名篇《朋党论》(反正老欧阳只要动动笔就是千古名篇),当面锣对面鼓的告诉赵祯——没错,俺们是结党了。不过俺们是君子党,对面则是小人党,然后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堆君子党与小人党的不同之处。
话说在官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潜规则,就是有些事情只能说不能做,有些却只能做不能说,比如朋党就是一例。但凡有利益冲突、权力争夺的地方,朋党这种玩意就没绝迹过,赵祯对此心知肚明,而且乐见其成,这样他才能居中得利嘛。不过这种事情只能默认,却不能宣扬,像朝争时新旧两派吵急眼了,别说朋党了,指控对方造反都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认账,赵祯也不会当回事,就全当没听着糊弄过去就完事了。
可现在有个傻货站出来扛着炸药包自爆,大呼小叫着“我就是朋党,我们全家都是朋党”,搞得赵祯和范仲淹们目瞪口呆不说,就连夏竦、王拱辰、宋痒等保守派都没见识过这种剧本,完全不知道该咋样继续玩下去了。
于是一时间朋党之论泛滥于朝野,赵祯开始犹疑,范仲淹等新政派开始恐惧,纷纷自请贬黜地方,庆历新政终于无疾而终——其实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要说都是因为欧阳修扮演了“插刀教主”,把新政派插成了马蜂窝,也算说得过去……
当然,欧阳修的下场也不咋地,同样被撵到地方去喝酒泡妞(结果又喝出了个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此后,这家伙又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或是笔,得罪人无数,又数次遭到贬黜。而且这个庆历年间最坚定的新政派,到王安石变法时却摇身一变成了个顽固的保守派,还因此差一点又被“远窜”。不过因为才华过于出众,所以欧阳修的仕途混得还算不错,历任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参知政事等。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欧阳修逝世,享年66岁,获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这个身后待遇已经算是超高的了。像欧阳修的老对头、履历大致差不多的包拯,一生任劳任怨而且还从不喝酒泡妞,后就追赠个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同样都擅长得罪人,同样都是怼人狂魔,为啥老欧阳混得就比老包好?
话说在唐宋八大家的北宋六人中,单论诗词无论古今能与苏轼并列的寥寥无几,起码在两宋无人敢居其右。即便是王安石,其诗词功底也不见得弱于欧阳修,那么为啥偏偏是后者成了北宋的文坛领袖、古文运动的旗手?
因为比起写文章来,无论古今还真没几个人能赶得上欧阳修的水平。因此苏轼可为词宗,欧阳修却是文宗,其地位和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毕竟大儒杨雄说过“诗赋小道,壮夫不为”,那么何为大道?在儒家看来自然就是修齐治平,也就是所谓的“三不朽”:
立德那是圣贤才能干的事情,可遇而不可求;立功本是武将的禁脔,可惜在北宋自真宗朝后遭到皇帝和文官联手打压,连领兵打仗的资格都快没了。不过对于大多数文官而言,武事依然是粗鄙的,即便当上了“文帅”,也仅算是锦上添花之举;所以对于士大夫来说,取得成功最直接的途径、最大的标志就是“立言”,即写文章、做学问。
“三苏”与王安石、曾巩在学术上成就非凡,但跟欧阳修还是没法比。
在经学方面,欧阳修是《春秋》大家,在金石学上有开辟之功,其著述《集古录跋尾》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更不用说——二十四史中他参与修订了《新唐书》、自撰了《新五代史》;农学方面欧阳修独钟牡丹,著有《洛阳牡丹记》,是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谱学方面,他又开创了民间家谱学之先河,著有《欧阳氏谱图序》;更不用说欧阳修作为当之无愧的领袖,领导北宋古文运动取得了结束了彻底的胜利,将花里胡哨的骈文撵出了历史舞台,为此后近千年间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实用之风。
故此,即便自傲如苏轼,也对老欧阳心服口服:
更重要的是,欧阳修不但水平高,资格更老。“八大家”中北宋的其余5人中,王安石是欧阳修的晚辈、曾数次受其举荐,剩下的4人干脆都能算是他的学生。
比如苏洵。这位苏轼、苏辙兄弟的父亲大器晚成,但苦于无晋身之道,便求助于时任益州知州的张方平。不过张方平却告诉苏洵,这事他老张能办,但效果却不一定好,于是就写了封荐书,让苏洵去找欧阳修。
话说张方平跟欧阳修可是政敌,俩人一见面就往里掐。不过张方平却深知自己这个老冤家的性情,那就是傲上而悯下——当他的上司或同僚可能会每天被花式狂怼,可对于确有才华的后晋晚辈,欧阳修却是最好的伯乐,不但爱才、惜才,而且尤喜提携后辈。
果不其然,听说是张方平所荐之人而把脸拉得老长的欧阳修,在读过苏洵所作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立刻跑进皇宫向赵祯举荐苏洵,使其一时间声名大噪。
再比如曾巩。欧阳修曾在读过曾巩的文章后感慨不已,认为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被埋没于民间,是像自己这样“肉食者”的过错。于是他大笔一挥又搞出个千古名篇《送曾巩秀才序》,大肆吹捧这个方及弱冠的布衣少年,并收其为弟子。这样一来,就算曾巩不想出名都不可能了。
甚至连苏轼的才名,最早也是欧阳修捧起来的:
就连王安石最初能顺利步入仕途,也离不开欧阳修的屡次举荐——“八大家”中的北宋其余五人几乎都欠着他的人情,欧阳修不当领袖谁好意思当?
更何况欧阳修还有一记神来之笔,那就是在担任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礼部贡举的主考官时,搞出来了个震铄古今的“千年龙虎榜”。为啥这么说?因为老欧阳慧眼如炬,几乎将北宋从仁宗(后期)、英宗、神宗、哲宗到徽宗(早期)这50年间的大部分军、政、学等领域的精英一网打尽!
有多精英?在嘉佑二年的进士科中,欧阳修取中了唐宋八大家中三大家(苏轼、苏辙和曾巩),号称儒学北宋五子中的两位(张载、程颢),王安石变法最为倚重的四大干将(吕惠卿、曾布、章惇、邓绾),著名学术世家“南丰七曾”中的四曾(曾巩、曾布、曾牟、曾阜)以及北宋诸多自号“文帅”中唯一靠谱、堪称名将的王韶等,其中官至枢密副使以上者就超过了10人。
嘉佑二年的进士科实在太牛,让我忍不住打算专门开一篇文章讲讲(做下预告哈),在此就不再赘述。话说虽然进士号称“天子门生”,但其实与该科主考官间也存在着事实上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明清时的进士就得尊称主考官为“座师”——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学生又纷纷成长为一代宗师,那么作为“祖师爷”的欧阳修想不成神都不行。
再加上老欧阳虽然做官不靠谱,但在学术上的成就也确实让人没话说,于是遂成一代文宗。?
欧阳修一生中最让人诟病、也最令人众说纷纭的就是私德不检,比如跟儿媳妇扒灰啦,跟外甥女有染啦等等。这些在市井间流传了千年的狗血八卦,其实基本可以认定是子虚乌有,皆为诬陷之辞。那么作为受害者的欧阳修,是否也可以被认定是无辜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说,欧阳修受此不白之冤,是活该,纯属自作自受。
为啥这样说?这里可以引用欧阳修的老师、前宰相晏殊对其的评价为证:
晏殊在后世以清新婉约的小令著称于世,但其实他为人雍容大度,情商极高,故也被称为“富贵闲人,太平宰相”。这样一个对待后辈、学生异常宽容的老好人,却唯独对欧阳修口出恶言,不是没有原因的。
欧阳修被人批评私德不检,倒不在于他干了些什么,而是性格有缺陷。
首先,欧阳修的性格非常偏激,一旦受人攻讦就立马炸毛。而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他来说是不可能的,欧阳文忠报仇,必须从早到晚。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承认,比如在《与姚编礼辟书》就自陈“某性自少容……只是劣性刚褊,平生吃人一句言语不得”。
其次,欧阳修虽然从未像范仲淹、包拯、王安石那样认真负责的做过官,但是他的功利心极强,一门心思的想往上爬。在这一点上,欧阳修跟他的学生邓绾倒是很有共同语言——小邓这个不要脸的曾说过一句千古名言,“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宋史·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倒是可以作为欧阳修功利思想的真实写照。
最后,也是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欧阳修怼人无底线。北宋崇尚文官政治,而文官最擅长内斗,狗咬狗是常事。不过在仁宗朝之前,北宋的文官内斗虽然也没消停过,但还是相互留有余地的,起码很少有人身攻击,更极少祸及家人。可是欧阳修却从来不管这一套,从不忌惮以最大的恶意打击对手,从不知底线、禁忌为何物。
比如在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之所以会被贬滁州,完全就是他自作自受。
欧阳修有个妹妹了老公,就带着继女张氏前来投靠。不过欧阳修的这个外甥女生活作风不检点,因与家仆私通被开封府拿获。恰好时任开封府尹的杨日严被欧阳修弹劾过,便揪住这个小辫子不放,不知道是严刑拷打还是连哄带骗,居然让张氏自陈曾与舅舅有染!
这下子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欧阳修的无数对头跟打了鸡血一般纷纷上书弹劾,连宰相贾昌朝也暗示杨日严务必将此案断成铁案,将欧阳修彻底搞垮搞臭。
从史书和宋人笔记中找不到任何欧阳修跟外甥女乱搞的证据,此案基本可以断定为冤案、诬陷。但欧阳修其实一点也不无辜,杨日严等人所为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杜曾是个包拯似的能吏、廉吏,只不过跟欧阳修政见不合而已,就被后者以“风闻奏事”为名,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指控其通奸,还把他活活逼了。杨日严有样学样的诬陷欧阳修,算不算他自作自受?只不过欧阳修没有杜曾的血性,自然不肯自杀明志,于是被贬滁州,还在那里写出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只要是跟欧阳修不对付的,都逃不过他的毒手,连人品清白如包拯也不能例外:
这是咋回事?说起来也挺八卦——此前,作为谏官的包拯曾弹劾过时任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的张方平利用职权逼迫他人低价售卖宅邸,结果导致老张去职。此后继任的宋祁又因为奢侈无度、喜欢喝酒泡妞再度被老包给怼下台了,这下赵祯又得为谁来当三司使头疼。结果他遍数朝臣,发现无论从资历、才干还是人品上,就包拯最合适。
这下子欧阳修可不干了。原因有三,首先就是从来不好好当官的欧阳修跟“性峭直,恶吏苛刻”(《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的包拯早就互相看不顺眼;其次就是宋祁跟欧阳修是臭味相投的好友,都喜欢喝酒泡妞、奢侈无度;最后就是功利心极强的欧阳修早就视包拯为官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为啥?因为二者的年龄、资历、履历相似,又都以在谏官任上怼人无数而受到赵祯的重视。而在包拯担任三司使之前,欧阳修在馆职上担任龙图阁学士,理论上还是老包(龙图阁直学士)的顶头上司,眼瞅着昔日下属嗖的一下爬到了自己头顶上,身为老官迷一枚的欧阳修哪里受得了?
于是他不管张方平和宋祁是否罪有应得,便再次操起“莫须有”的法宝直指包拯居心叵测——老包你想当三司使就直说呗,何必装模作样的弹劾人家张方平和宋祁呢?这么做岂不是像邻家的牛啃了你家的秧苗,你就抢走了人家的牛一样无耻吗(蹊田夺牛,形容罪轻罚重且从中谋利)?
而且欧阳修的妒忌心一起来,往往不顾一切的把人往里整,比如在北宋唯一堪称名将的狄青,在事实上就在了欧阳修手里。
狄青不比包拯。欧阳修再怎么看老包不顺眼,二人也都是“东华门外唱名”的文官,一时的官场成败可视为寻常事。可狄青一介出身草莽的“贼配军”,属于士大夫最看不起的粗鲁武夫,居然官居枢密副使、爬到了自负国之干才的欧阳修上头,这让他怎么受得了?
当然看不惯狄青的可不止一个欧阳修。比如狄青刚当上枢密副使,就有人传言“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宋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暗喻狄青有不臣之心。不过对这种文官打击异己的常规套路,赵祯心知肚明,根本不予理会。
于是身为一代文宗的欧阳修接连出手,连抛三个千古名篇《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上仁宗论水灾》第一状和《上仁宗论水灾》第二状,非把狄青整下台不可。
那么弹劾狄青的罪名是啥?说起来十分搞笑,比如狄青曾因犯罪被刺面,这就成了欧阳修指责他是个小人的确切证据;比如狄青南征北战,保北宋西疆无恙,又平侬智高之乱,在欧阳修眼中却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功劳,是“薄立劳效”;比如说狄青没参加过科举、没中过进士,在欧阳修眼里就是没文化,不足为承担重任的铁证;甚至狄青家里晚上冒出了火光、大宋朝遭了水灾,都统统是赵祯任命狄青当枢密副使的错。总之一句话,赵祯要是不赶紧罢免了狄青,大宋朝就国将不国,万劫不复。
更搞笑的是,连欧阳修自己也知道他罗织的罪名大多是捕风捉影,也承认狄青“未有显过”,但仍然理直气壮的认为——虽然现在抓不住把柄、找不到证据,但直觉告诉我狄青是一定会造反的。我欧阳修弹劾狄青,是为了防止他将来犯罪,是为了他好,所以我现在必须把他整下台!
请问,谁能理解欧阳修的这个逻辑?
众口铄金,狄青终被罢免,出判陈州。偏偏狄青又是个暴脾气,哪忍得下这口恶气?于是他在第二年就因生毒疮而。可以说杀狄青的,欧阳修是最主要的凶手。
当然,欧阳修也不是谁都敢怼,也有欺软怕硬之嫌。在庆历新政开始之前,范仲淹就曾被贬过,新政派中如尹洙等人纷纷表示跟老范共进退,官都不惜的当了。唯独欧阳修舍不得辞官,就别出心裁的不走寻常路——他那时资历尚浅,不敢招惹风头正劲的吕夷简等保守派大佬,就咬住吃瓜群众、老实人高若讷往里打:
由于手段太过拙劣,也太欺负人,最后连赵祯都看不下去了,就把欧阳修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后来欧阳修终于混出头了、腰杆硬了,才什么人都敢怼,连他的老师晏殊都不放过——在后者去世后,他给恩师写的挽诗中就有一句“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晏元献公挽辞三首其一》),暗讽晏殊顾小利而忘公义。
当然,欧阳修这样肆无忌惮的胡乱开炮,其结果就是仇家满天下。而他连对自己的老师都不能保持尊敬,最后又被自己的学生诬陷扳倒,还得算是自作自受。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因欧阳修与妻弟薛宗孺有私怨,后者为报复就揭发欧阳修跟儿媳吴春燕有染,搞得朝野上下再次为之懵逼。紧接着,他的学生、御史蒋之奇带头弹劾,随之仇家满天下的老欧阳便被无数弹章弹得满身窟窿,声势之大让刚即位的宋神宗赵顼都不知所措。赵顼翻遍了摞得比人都高的弹章,也没找到任何欧阳修扒灰的真凭实据,就满脸疑惑的问道:诸卿,你们不会是冤枉了欧阳老卿家了吧?
诸卿:绝没有!欧阳修这老货当年弹劾杜曾、包拯、陈执中、狄青时就是这干的,我们都是跟他学的。
这就叫咎由自取啊!
话说欧阳修此时已经60多了,却传出了这样轰动天下的丑事,不管真假脸都没地方搁了,于是数次请辞官职。虽然赵顼最终没有同意,但这桩丑闻也彻底断绝了他得以拜相的可能性,数年后便郁郁而终了。
牛的四字成语大全
1. 关于牛的四字成语大全
牛郎织女、
庖丁解牛、
汗牛充栋、
牛头马面、
对牛弹琴、
目无全牛、
牛鬼蛇神、
九牛一毛、
牛角挂书、
蹊田夺牛、
吴牛喘月、
气冲斗牛、
钻牛角尖、
牛刀小试、
泥牛入海、
牛衣对泣、
犀牛望月、
牛溲马勃、
多如牛毛、
老牛舐犊、
牛黄狗宝、
牛毛细雨、
气冲牛斗、
气壮如牛、
牛高马大、
以羊易牛、
蜗行牛步、
问牛知马、
鸡口牛后、
牛鼎烹鸡
2. 牛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 *** 的坏人。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牛毛细雨: 指细而密的小雨。
牛溲马勃: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牛头马面: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牛头不对马面: 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牛之一毛: 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牛衣夜哭: 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同“牛衣对泣”。
牛衣岁月: 指贫困的生活。
牛衣病卧: 形容贫病交迫。
牛羊勿践: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牛童马走: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牛听弹琴: 比喻听不懂。
牛蹄中鱼: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期迫近。
牛蹄之鱼: 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期迫近。同“牛蹄中鱼”。
牛蹄之涔: 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牛溲马渤: 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牛农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
牛角之歌: 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骥同皁: 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亦作“牛骥同槽”。
牛骥同槽: 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同“牛骥同皂”。
牛骥共牢: 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3. 带牛字的成语搏牛之虻 版筑饭牛 充栋汗牛 椎牛发冢 吹牛拍马
槌牛酾酒 椎牛歃血 椎牛飨士 初生牛犊不怕虎 床下牛斗
喘月吴牛 对牛鼓簧 带牛佩犊 对牛弹琴 多如牛毛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饭牛屠狗 割鸡焉用牛刀 归马放牛 隔山买老牛 汗牛充栋
汗牛充屋 呼牛呼马 汗牛塞栋 呼牛作马 襟裾马牛
鸡口牛后 裾马襟牛 九牛二虎之力 瘠牛羸豚 九牛拉不转
九牛一毫 九牛一毛 鸡尸牛从 茧丝牛毛 鲸吸牛饮
扛鼎抃牛 犁牛骍角 老牛破车 老牛舐犊 犁牛之子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猕猴骑土牛 卖剑买牛 马面牛头
马牛襟裾 买牛卖剑 马牛其风 目牛无全 买牛息戈
目无全牛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刀割鸡 牛鼎烹鸡 牛刀小试
牛高马大 牛鬼蛇神 牛黄狗宝 牛骥共牢 牛角挂书
牛角书生 牛骥同槽 牛骥同皂 牛骥同皂 牛角之歌
牛口之下 牛郎织女 牛马襟裾 牛毛细雨 牛农对泣
泥牛入海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牛童马走 牛听弹琴 牛蹄之涔 牛蹄之鱼
牛蹄中鱼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牛星织女
牛衣病卧 牛衣对泣 牛衣岁月 牛羊勿践 牛衣夜哭
牛之一毛 庖丁解牛 气冲斗牛 气冲牛斗 气喘如牛 气克斗牛 骑牛读汉书 骑牛觅牛 牵牛下井 敲牛宰马
牵牛织女 气吞牛斗 齐王舍牛 气壮如牛 如牛负重
杀鸡焉用牛刀 司马牛之叹 散马休牛 鼠入牛角 兔角牛翼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屠所牛羊 吴牛喘月 问牛知马
蜗行牛步 亡羊得牛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犀牛望月
蹊田夺牛 羞以牛后 犀照牛渚 一牛吼地 一牛九锁
一牛鸣地 一牛鸣 以羊易牛 争猫丢牛 执牛耳
钻牛角尖 壮气吞牛
有关牛的成语或故事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 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 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于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一牛吼地比喻较短的距离。
九牛一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牛之一毛。
九牛二虎比喻极大的力气。
丙吉问牛称誉官吏关心民间疾苦或借指居丞相之要职。亦有借以反讽官吏本末倒置。
休牛放马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动用干戈。亦作休牛归马、休牛散马。
做牛做马比喻工作勤奋劳苦。
偷渡黄牛专门从事非法偷渡勾当的仲介人。
亡羊得牛比喻损失小而获益大。
床下牛斗比喻神经过敏。
庖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如牛负重比喻负担沉重。
呼牛作马比喻是非本无一定的标准,毁誉随人而定,不加计较。亦作呼牛呼马。
吴牛喘月比喻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或形容天气酷热。
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敲以得知事实真相。亦作问羊知马。
大吹牛皮形容言语夸张不实。
放牛吃草比喻自由行动。
放牛归马比喻休兵不战,一片太平气象。
多如牛毛形容非常多。
土牛木马比喻有其名而无实用。
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甯戚饭牛泛指自我推荐而获重用。亦作甯戚扣角。
带牛佩犊比喻弃武务农。
屠牛朝歌比喻贤德之士尚未被赏识任用。亦作朝哥鼓刀。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讲话不看对象。
敲牛宰马宰杀牲口。
版筑饭牛形容成功者发迹前低微的时期。
童牛角马比喻事物不伦不类,违背常理。
木牛流马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制造运输兵粮的工具,有机关可以自动。
椎牛飨士杀牛犒赏军士。指慰劳作战军士。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扯牛尾巴跟在牛后面干活。指务农耕田。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纯熟高超。亦作目牛无全、目牛游刃。
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才能,先在小事上施展一下。
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女佳期牛郎、织女相见的日子。
牛山下涕比喻不知满足,自寻烦恼。
牛山濯濯本指山上无树木。今多用以戏喻人秃顶无发。
牛心古怪比喻脾气固执,性情古怪。亦作牛心左性。
牛回磨转形容人心情焦急不安,手足无措的样子。
牛衣对泣比喻夫妻共度贫困的生活。
牛皮大王戏称喜欢说大话的人。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郎织女比喻分离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妻或情侣。
牛表牛觔农村中有财势和好事少年的通称。亦作牛金牛表。
牛头马面神话传说地狱中的鬼卒。
牛鬼蛇神(1)泛指各种奇形怪状的鬼神,或赞美诗意境虚幻怪诞,神奇莫测。
(2)比喻内容荒诞不经的作品。
(3)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或作牛神蛇鬼、蛇神牛鬼。
牛马之衣比喻穷人所穿的衣服。
牛马不如比喻生活困难,日子过得比牛、马还不如。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肠马肚牛、马体大,食量惊人,比喻人的食量很大。
牛角挂书比喻勤勉读书。
牛角书生比喻勤勉的读书人。
牛黄狗宝比喻难得的物品。亦用以比喻邪心眼、鬼念头。
牛蹄中鱼比喻濒临亡之境。
牛筋牛降形容固执、不开通的脾气。
牛鼎烹鸡比喻大器小用。
牛童马走比喻地位卑贱的人。
牛鼻道人讽剌专门帮人乱出主意的狗头军师。
牛膣马膦形容牛、马的甚大,引申比喻洋人的。
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亦作牛骥共牢。
牧牛放马放饲牲畜。
犁牛之子比喻父贱而子贤。
牵牛拔桩比喻无妄之灾或所有倒楣、牵连的事。
犀牛照角形容男女眉目传情之状,另有怒目相视之喻。
犀牛望月比喻为长久盼望。
瘠牛偾豚比喻大国虽实力衰弱,然如凌压小国,则小国必亡。
气力如牛形容力气很大。
气吞牛斗形容气魄很大。亦作气克斗牛。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极盛,上冲天空。亦作气冲牛斗、志冲斗牛。
气喘如牛形容呼吸急促,像牛一般大声喘气。
蚊动牛斗形容病重虚幻的情况。
羞以牛后比喻不愿屈居於从属的地位,受人摆布。
茧丝牛毛形容精细周密。
卖剑买牛比喻弃盗归农。亦作卖刀买牛。
隔山打牛比喻间接使劲,未能切中目标。
钻牛角尖比喻人固执而不知变通,费力的研究无用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钻牛犄角比喻思想固执,自陷於困苦的境地。
蹊田夺牛比喻惩罚过重。
老牛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没效率。
老牛箝嘴比喻吞没别人的财物。亦作老牛箍嘴。
老牛舐犊比喻人私爱子女。
青牛紫气神仙般的隐逸生活,或指吉祥降临,运势转好。
马勃牛溲比喻微贱的东西。
马牛襟裾比喻人行事像禽兽一般。
骑牛觅牛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边,反而舍近求远,向外追寻。亦作骑驴觅驴。
鸡口牛后比喻宁愿做小团体的领袖,而不做大团体中不重要的分子。
齐王舍牛比喻在上位者悲悯爱护天下百姓。
九牛拉不转比喻意志极为坚决,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蚊虻走牛羊比喻小能制大。
黑牛生白犊比喻吉祥的预兆。
剪牡丹喂牛比喻暴殄天物。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
九牛去得一毛比喻损失极微。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情两不相符。
吹牛不打草稿信口开河,胡乱吹捧。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肚肠驶得牛车度量宏大。
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毋需大才。
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
按牛头吃不得草用强硬胁迫的手段是达不到目的的。
莫与儿孙作马牛谚语)比喻父母不必为儿女操心太多。
耕牛为主遭鞭杖引申为恩遭仇报。
九牛身上拔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
九头牛也拽不出去比喻事情非常棘手,很难处理。
虎豹驹有食牛之气比喻少年英才。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嫁给才干平庸或相貌丑陋的丈夫。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人宁可在小场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场面为人所支配。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谚语)比喻诉状或供词进了衙门,就无法撤出或更改。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於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求成语“鸡口牛后”的典故、意思?
意思是: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典故: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连续十次上书秦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纵横学”。鼓动秦国其他六国建立友好“联盟”,然后再各个击破,但是秦惠文王没理他。
苏秦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乡。家里人看见他狼狈的样子,都不愿和他说话。后来苏秦改变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决定采用“合纵”的方法,让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叫张仪的人仍在四处游说“连横”学说,鼓动六国聚集在秦国的周围。在韩国,张仪向韩王施压,说“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
苏秦到了韩国后,对韩王说:“韩国领土辽阔,地势险要,为什么要向秦国屈服呢?如果韩国屈服了,秦国一定会今年要一块土地,明年要一块土地,韩国国土毕竟有限,秦国的贪欲却无止境。有人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韩国跟秦国连横,那就做了牛屁股。连我也为会你感到耻辱的。”
韩王听了以后认为苏秦说的有道理,说:“我也不会向秦国屈服!”苏秦就这样一个一个说服了六国,六国最终结成了以楚国为首的联盟。秦国也被六国孤立起来。
扩展资料:
出处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参考资料:
鸡口牛后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