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的意思和典故-茕茕孑立意思是什么呢
1.茕茕孑立的成语故事
2.吊影是什么意思
3.不常用的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4.《陈情表》中“慈父见背”的“见”字意思是什么?
5.陈情表教案和反思
茕茕孑立的成语故事
茕茕孑立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下面和我一起来看茕茕孑立的成语故事,希望有所帮助!
西晋的名士李密,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那年母亲被舅父再嫁出去,从此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后来在蜀国当尚书郎(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官员),因文章写得好,颇有点名气。
公元二六三年,魏国攻灭了蜀国。不到两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笼络蜀国旧臣,征召他们到朝廷做官。李密也是被征召的一个,晋武帝要他当太子洗马。
李密主观上是愿意为晋王朝服务的,但客观上因为需要克尽孝道,终养祖母刘氏。因此上表陈情,辞不赴召。他所上的《陈情表》,辞语恳切,笔调婉曲动人。
李密在表中首先陈诉了自己的'悲惨的身世:“由于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了,祖母怜恤我这个孤儿,才抚养我长大,我没有叔伯。也无兄弟,门庭衰微,自己得子又很迟。可以说外无可以来往的近亲,内无照应门户的僮仆。只有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无依无靠。经常形影相伴。但祖母又一直疾病缠身,时常睡在床上,需要我侍奉汤药。晋朝建立后,我被举为孝廉,后来又被举为秀才。我都因无人供养祖母而推辞不去。后来下了诏书,拜我为郎中,不久又让我当洗马。郡、县的官府都催我赶任,但祖母的病很重,使我进退两难。圣朝以孝治天下,凡是孤老,都受到朝廷哀怜抚育。如今祖母年事已高,日薄西山(像太阳要没入西山一样),气息奄奄(连呼吸也很困难),能活多久很难预料。我没有祖母,也就没有我今天;祖母没有我,也不能终天年。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我为陛下尽忠的时间还很长,但给祖母尽孝的时间已经很短了,所以恳请陛下允许我终养祖母。”
晋武帝读了《陈情表》以后,深为感动,不再催李密上任。为嘉勉他的孝心,赐给他两个奴婢,并责成郡县供养他的祖母。刘氏去世后,李密守丧服终,才去担任洗马等官职。
;吊影是什么意思
吊影的意思介绍如下:
对影自怜。喻孤独寂寞。典故名,典出《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形,指身体;吊,慰问。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吊影的汉语拼音读作:[?diào yǐng?]。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南朝 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轻舟反溯,吊影独留。”
唐皎然《早春书怀李少府》诗:“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
唐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兄弟离散》诗:“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宋?毛滂?《题陈用中行藏楼》:此楼托萧冷,莫会子登临。吊影漫愁独,书空谁语深。
宋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鼉鼓。”?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独客吊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
吊影的相关造句如下:
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
2、六十年来文酒深交吊影今为后者,八千里外山川故国伤怀同是不归人。?
3、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4、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不常用的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1. 不常见的四字成语加意思和出处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
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以上资料来源于查字典作文网。
2. 不常见四字成语大全暴虎冯河
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韦编三绝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钩深致远
〖解释〗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出处〗《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袒裼裸裎
解释:袒裼:露臂;裸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
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更仆难数—“更”在这里指“换”。这个成语原来意思是说换了几班侍者,宾主要说的话还是说不完,后来形容要说的话还有很多。
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而不是指不及时感谢。
具体而微—指内容已具备了,不过局面、规模较小。不是指到细微之外。
木人石心—比喻人受诱惑,不动心。
期期艾艾 :口吃。
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
3. 四字成语及解释 最好不要太常见的 不要所有都有相同字的魑魅魍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指各种各样的坏人。饿鬼投胎比喻大量吃东西的人。
旧时穷人用以指儿女对父母的拖累。鬼出电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鬼吵鬼闹乱吵乱闹。鬼出神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同“鬼出电入”。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鬼工雷斧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同“鬼斧神工”。鬼功神力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
鬼工神力形容技艺精巧超群,非人力所及。鬼鬼祟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
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鬼怪妖魔泛指各种害人的妖怪,比喻社会上作恶害人的恶势力和坏人。
鬼画符好像鬼画的咒语,胡乱涂抹。比喻潦草难认的字迹。
也比喻乌七八糟不知再搞什么。鬼火狐鸣鬼火闪烁,野狐悲鸣。
形容阴森恐怖的荒野夜晚。鬼话连篇鬼话:不真实的话。
连篇:一篇接一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
孤魂野鬼比喻没有依靠,处境艰难的人。鬼计百端指狡诈的计策很多,坏主意多。
同“鬼计多端”。鬼计多端鬼:指人狡诈,阴险;计:计谋。
形容狡诈的计谋很多,坏主意很多鬼瞰高明指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同“鬼瞰其室”。
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号号:大声哭喊。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瞰其室指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鬼刻神劖犹言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鬼哭神愁形容惊恐忧愁。鬼哭粟飞传说苍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鞍马劳神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黯然神伤指心神悲沮的样子。黯然伤神沮丧的样子。
情绪低沉,心神忧伤。黯然无神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
无精打采。安神定魄魄:魂魄。
安定心神,恢复神智。拜鬼求神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兵贵神速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变化如神神:神奇。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
不露神色内心活动不在脸上流露,以防别人察觉。屏气凝神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兵上神密上:通“尚”,贵。
用兵贵在神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臭腐神奇意谓同一事物,其是非美丑,随人之好恶而异。后以之谓化无用为有用;化废为宝。
出鬼入神指变化多端,不可捉摸。触目神伤触目:目光所及;神:神思;伤:悲哀。
所见之处,令人哀伤。出入神鬼犹言神出鬼没。
传神阿堵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澄神离形形容用心太专,如痴如呆。出神入定形容聚精会神。
超神入化神:神妙;化:化境,极高的境界。形容文艺、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
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出圣入神指神奇高妙。
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传神写照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
赤县神州中国的别称。赌神发咒犹言对天发誓。
抖搂精神振作起精神。抖擞精神振作起精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断事如神断:判断。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
动天地,感鬼神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
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动天地,泣鬼神动:感动;泣:低声哭。
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大显神通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
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法灸神针神奇的针灸技术。费力劳神耗费力量和精神。
奉倩神伤指人丧妻。奉如神明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
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奉若神明奉:信奉;神明:神。
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丰神绰约绰约: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指女子体态柔美丰满。
神龙马壮比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神流气鬯指精神气息流畅通达。
神来气旺犹言运气旺盛。神怒人弃指罪恶极大,以至天神震怒,被百姓抛弃。
神怒人怨指人人怨恨愤怒。神龙失势比喻失去权位。
神女生涯指 *** 生活。神龙失埶比喻失去权位。
埶,同“势”。神怒天诛罪大恶极,神灵震怒,天意欲加诛杀。
神劳形瘁瘁:劳累。指精神和身体都极度劳累。
神领意得形容领悟透彻。
4.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50个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 :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济济一堂 :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 :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4.久假不归 : 长期借去,不归还。
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1.临渊羡鱼 :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 :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门庭若市 :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 :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0.南辕北辙 :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3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3.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4.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35.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36.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40.前事不忘 : 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42.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4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5.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6.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47.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8.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9.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5.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不带解释的同仇敌忾
力挽狂澜
临危不惧
中流砥柱
恍然大悟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大义凛然
雕梁画栋
津津有味
奋发图强
豪情壮志
披荆斩棘
再接再厉
呼风唤雨
励精图治
脍炙人口
任重道远
肝胆相照
不屈不挠
众志成城
惊慌失措
美不胜收
相提并论
巧夺天工
舍生取义
独具匠心
海枯石烂
微不足道
斩钉截铁
6.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50个不要重复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语出]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正音] 卷;不能读作“juǎn”。
[辨形] 卷;不能写作“券”。
[近义] 学而不厌 爱不释手
[反义] 不学无术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是具体的;语义范
7. 四字成语大全带解释成语 九霄云外
发音 jiǔ xiāo yún wài
成语释义: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解释 九霄:高空。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示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婶娘那时怎样疼我来,如今就忘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回
成语词目:回肠荡气
成语拼音:huíchángdàngqì
成语释义: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成语示例:就令有悲哀底景闪过他们的眼前,他们坦率的心怀也能将他融和,使他再没有~底力量。(朱自清《读〈湖畔〉诗集》)
成语词目:形形 ***
成语拼音:xíngxíngsèsè
成语释义: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成语出处:《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 *** 者。”
成语示例:人上一百,~,难免良莠不一,何况是上千上万。(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
成语词目:惊天动地
成语拼音:jīngtiāndòngdì
成语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成语示例: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的事业来,功垂竹帛,世享荣华。(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成语词目:息息相通
成语拼音:xīxīxiāngtōng
成语释义: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成语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
成语词目:层出不穷
成语拼音:céngchūbùqióng
成语释义: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重复;穷:尽。
成语出处: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唐书·艺文志》:“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能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兴衰。”
成语示例:爱国精神之表现于中外文学里已经是~的,数不胜数了。(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8.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 *** 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目不邪视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目光如豆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9.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岸谷之变 岸:喻指高位。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白衣苍狗 苍:苍白。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
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变化不测 测:测量,估计。变化无常,无法预料 变化如神 神:神奇。
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变幻莫测 幻:变化;变幻:不规则地改变;测:捉摸;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变幻无常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
指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 波谲云诡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
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渤澥桑田 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苍狗白衣 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苍黄翻覆 苍:青色;苍黄:青色和**;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此一时,彼一时 此:这;彼:那。
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不能相提并论 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
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风云变幻 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恍如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
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加减乘除 算术的四则运算,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九变十化 指变化多端 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连锁反应 连锁: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
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落叶知秋 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
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饱经沧桑 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
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变化多端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变化莫测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变化无常 无常:没有常态。
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变化无穷 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变生不测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不出所料 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
形容变化莫测。 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苍黄翻复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朝云暮雨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
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大风大浪指巨大的风浪。
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大人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大贤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东海扬尘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翻复无常变化无常,说变就变。翻天覆地覆:翻过来。
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感慨万千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高岸深谷指幽僻的处所。
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隔世之感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象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陈情表》中“慈父见背”的“见”字意思是什么?
1、这里的“见”是助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这里的“背”是“离开”的意思。所以说“慈父见背”中的“见背”婉指父辈去世。
2、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
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
扩展资料
1、李密辞职有这样三个原因:
(1)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
(3)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2、《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
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
并非“有所希冀”,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3、《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原题作“陈情事表”。西晋人李密所著,是他写给晋武帝的奏章。当时时局动荡皇帝希望李密能出来做官。因为李密是蜀国人在蜀国又以孝著名,当过官很有名气。所以皇帝希望他能出来做官来服民心。
并且希望进一步扩充领土就更加希望天下人以为晋朝清明来进一步取得他国民心。李密孝顺同样也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所谓“一朝君主一朝臣”但他为了保全性命就写了这篇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
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4、乌鸟私情一句,用动物来和人作比较,是一种很有效的表达方式。放大一步,写作时“由物及人”也是一种常见的思路,类似于《诗经》中“比兴”的手法。另外的例子,如朱自清先生《匆匆》的开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同样由物及人。
百度百科 _陈情表
陈情表教案和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以及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是重点。对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读成诵。
3.探究法。理清结构,把握文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用导入
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李密的《陈情表》最终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二、初读感知
1、初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并从整体上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朗读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初读感受。(考查学情,调整教学对策)
学生读后或听后感略。
讨论各段感情基调小结如下(确保读出感情):
板书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2、 板书强调重点读音。(确保读准字音)
险衅(xìn) 闵(mǐn)凶 门衰祚(zuò)薄
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 ? 应(yìng)门
茕茕(qióng)孑(jié)立 ?床蓐(rù)
猥(wěi)以微贱 ? 陨(yǔn)首 逋(bū)慢 伏渥(wò)
刘病日笃(dǔ) 犹蒙矜(jīn)育 拔擢(zhuó)
气息奄奄(yǎn)(yǎn) ?盘桓(huán) ?更(gēng)相为命
三、再读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巡回辅导并通过提问检查落实预习情况。(要求积累的文言词句,老师帮助学生在书中标示出来)
①实词
险衅 ?陨首 ?东宫 ?伏惟 ?伏渥 ?区区
②古今异义同形词
成立 ? 告诉 ? 区区 不行 沐浴 ? 无主 ? 上报 辛苦
③成语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④单音文言实词
夙 ? 鲜 ? 息 ? 吊 ? 婴 ? 逮 ? 拜 ? 寻 ? 除 ? 矜 ? 听 ? 闻
⑤通假字
闵——悯 蓐——褥 有(同)又
⑥重点文言虚词
见(慈父见背) 更(更相为命) 于(介词,“胜过”、“比”之意)
以(介词,“凭”)
⑦句式
判断句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副词,否定判断)
实为狼狈 ?(动词“为”肯定判断)
本图宦达 ?(副词“本”表示判断,本来是的意思)
⑧省略句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前太守臣逵察(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拜臣(郎中/除臣(为)洗马。
具以表闻(之)/拜表以问(之)。
⑨被动句
而刘宿婴疾病
倒装句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⑩固定句型
既……终……,(既……又……)
有所……,(有……的人)
无以,(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
是以,(因此)
非独,(不单,不仅)
2、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的层次大意。(每组由推选出的代表陈述)
老师归纳后明确(学生参考):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四、扩展训练
结合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后老师再明确:情: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五、作业设计
1、熟读并开始背诵课文。(争取三天之内背诵并默写)
2、李密“辞不就职”除了课文的理由,还有没有其他的考虑?
第二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一节课,大体疏通了文意,初步了解了李密想要表达的情感。今天,我们将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再做深入探讨。
二、检查
1、检查背诵。
学生准备两分钟。后抽查男女生各一人(含班干部或语文课代表)。每人背诵完,学生点评。
2、师生齐读或背诵,再次体悟。
三、合作探究
1、李密陈什么情?
讨论后回答。(考查学生会不会借助原文回答,对能有意识用原文回答的同学提出表扬)
老师明确: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原文:“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供养无主“,“愿乞终养”)
2、李密为什么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明确:⑴晋武帝 “以孝治天下” ,作者利用这种心理投其所好,获得好感。
⑵李密申明自己并非清高,仅仅是为了尽孝和报恩,以消除晋武帝对自己的疑忌。
⑶陈述祖母的苦情,和自己忠孝难以两全、进退两难之情,以唤起同情。
3、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⑴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⑵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4、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引导:⑴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②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四、艺术鉴赏
1、语言艺术。
排比、对偶句式,骈散结合
2、构思艺术
板书陈情于理、寓理于情
陈情: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似海 ? 供养无主 孝情
沐浴清化 过蒙拔擢 ? 圣朝恩重如山 忠情
情理: 祖母病笃 尽孝日短 ?(情)
孝治天下 尽忠日长 ?(理)
请求: 先尽孝后尽忠
五、作业设计
1、搜集忠孝方面的典故。
2、忠孝真的不能两全吗?你是怎么看待忠和孝的?(辅导课重点考查内容)
教学反思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精神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对独生子女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仍有现实借鉴的意义。所以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了学生的亲情意识,许多学生通过日记和博客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愧疚意识溢于言表,让人倍感欣慰。这是教案体现出的人文性最为成功的一面。
不过,毕竟是古文,古文知识积累相当重要。在教案设计时,除了朗读背诵突出外,对古文言知识的检查落实稍感不足,这一点,在辅导课安排的测验中已经表现了出来。另外,古文背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都有畏难情绪。我发现解决的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进,通过默写检查落实;二教师示范背诵能消除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三奖励背诵也富有成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