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的简单拳法

2.武术中的力和劲有什么区别?

3.西南地区最高苗文化区是

养生的简单拳法

三回九转在农村是什么意思-三回九转是一式什么意思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拳种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以技击实战而著称,但它的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祛病延年之功效更为显著。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一、形意拳桩功

形意拳桩功是以养气、练气为主,通过站桩来聚气、运气,使人体气血充盈、通达,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作用。本桩功包括吐故纳新桩、激气桩、三才桩、混元桩、炼丹桩、盘根桩和三体式等。

1.吐故纳新桩

此桩是练丹田内呼吸的热身预备功法,主要是排除体内浊气、吸纳外界清气,并通过外吸外呼、内吸外呼和外吸内呼等三种呼吸方法,逐渐过渡到内吸内呼的丹田内呼吸胎息。

功法动作略。

2.激气桩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能量,它包括先天之元气和后天之宗气、营气、卫气,并分布在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以升、降、出、入的气机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练此桩功,可以把先天、后天之气启用、强化,让人体周身气血充盈,激发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功法动作略。

3.三才桩

此桩并不是“三体式”的亦称,而是一个单独的桩功。此桩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吐纳导引的内气执行和肢体运动,并有独特的功用——通过呼吸吐纳,来引导丹田内气的升降起落和肢体、躯干的开合伸缩,达到采气、养气和炼气的功效。

功法动作略。

4.混元桩

形意拳门内的混元桩不同于太极拳和大成拳的混元桩,步型不是那种类似于马步的步型,而是类似于三体式三七步的“一九步”,主练“一条腿顶两条腿”的平衡稳定。上肢是怀抱乾坤,通过含胸拔背和顶命门来拉伸脊椎,消除后天的S形凹陷而练就返先天的“龙骨大弓”。同时通过“三香朝天”和“五心相并”来引导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中和混成,并使之执行周身腠理。最终达到调形、调息和调心的锻炼效果。

功法动作略。

5.炼丹桩

炼丹桩,一是指外形象过去道家炼丹的炉子,二是指该桩功主练丹田内气。练此桩功,将人散乱于外的后天之气 ,通过起落钻翻、横竖束展、顺逆阴阳等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导引,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的先天之元气,相交、中和为混元一气,聚之于丹田形成丹田内气,并运之——“一气之起落束展”,将之顺通五脏即内五行,运转任督二脉即“小周天”,同时对脚踝、膝胯、腰椎、肩颈等部位关节进行抻筋拔骨得到很好锻炼。

功法动作分为定步和行步两种略。

6.盘根八法桩

气为劲力之根经云:以上以下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盘根就是把丹田内气经过动作、呼吸和意念的导引,通过经络和腠理,盘运至人体各部位即“大周天”。通过此功法的锻炼,疏通经络、强化气血的执行,促进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和气机运动的顺达和谐。

功法动作略。

7.三体式

“三体”含义在道家为天、地、人,而在武术上是指人体的上肢、躯干和下肢这上、中、下“三盘”。“三回九转归一式”的一式就是指三体式,“万法出自三体”,是说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母式。通过此功法的锻炼,可以使周身混元一气的聚运至上中下三盘,达到周正、和谐、顺达,规范动作标准,实现内外“六合”和阴阳相合。

功法动作略。

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二、形意拳步法

1.踩鸡步

踩鸡步是形意拳及其前身心意拳的筑基功法,是行功的一种,可以后续延伸为形意拳的“槐虫步”趟鸡步。

踩鸡步看似是简单的迈步行走,其实内在要求严格。通过踩鸡步的习练,除了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下肢力量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练除了呼吸之外的丹田“省”气。

功法动作略。

2.固本还阳步

固本还阳步也是行功的一种,一是练习对抗时的下盘稳定,二是锻炼丹田内气的激发鼓荡。经常习练该步法,可以提升肾阳、祛除体内溼气。

功法动作略。

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三、形意拳拳法

形意拳拳法包括五行拳和十二形,在养生保健上各有侧重。

1.五行拳

形意拳的五行拳以“阴阳五行”之原理,配伍五行拳之动作,锻炼、强壮人体“五脏”劈拳清肺;钻拳补肾;崩拳舒肝;炮拳养心;横拳健脾,在平衡脏腑阴阳平衡的前提下,侧重于补阴即强壮内脏的 *** 气血,有效地防治因阴虚和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病症。

⑴劈拳

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内通于肺,外窍于鼻,在体为皮毛"。

劈拳的健身功效:清肺活气、滋润皮毛,有效地防治肺阴虚、肺阳虚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咳喘气短、气管炎、鼻炎、咽喉肿痛等、面板粗糙和毛发脱落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⑵钻拳

经云:“钻拳之形似电、似闪、属水”、“内通于肾,外窍于耳,在体为骨”。

钻拳的健身功效:强肾固精,有效地防治因肾阴虚、肾阳虚引起的男科女科病和腰腿酸痛、骨质疏松、耳鸣、水肿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⑶崩拳

经云:“崩拳之形似箭属木”、“内通于肝,外窍于目,在体为筋”。

崩拳的健身功效:疏肝明目、强筋壮体,有效地防治肝脏慢性疾病肝炎、脂肪肝等、眼疾和筋肌拘挛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⑷炮拳

经云:“炮拳之形似炮属火”、“内通于心,外达于舌,在体为血脉”。

炮拳的健身功效:养心安神、补血益智,有效地防治各种心脏疾病、贫血和失眠、健忘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⑸横拳

经云:“横拳之形似弹属土”、“内通于脾,外窍于口,在体为肌肉”。

横拳的健身功效:健脾胃、壮体魄,有效地防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和肌肉萎缩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2.十二形拳法

形意拳的十二形拳结合“人体经络”之学说,象形取意于十二种动物之特长,启用、疏通人体十二正经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和任督二脉及其气血的执行,有效地防治因阳虚和气血不通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十二形拳法待传

⑴龙形

龙形通足太阳膀胱经,因劲起承浆又通任脉。

可防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腰背酸痛、四肢无力、感冒、失眠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⑵虎形

虎形通手太阴肺经,因劲起臀尾长强又通督脉。

可防治:咳喘气短、胸闷胀痛、咽炎鼻炎、伤风感冒、面板过敏、色斑、痤疮、落发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⑶猴形

猴形通足太阴脾经。

可防治:消化不良、胃痛胀气、腹胀便稀、清瘦贫血和败血病、白血病等血症及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⑷马形

马形通手少阴心经。

可防治:心烦、心悸、心痛、胸闷、失眠、多梦、健忘等心志病和冠心病、肺心病、心律不齐等心脏器质病。

功法动作略。

⑸鮀形

鮀形通手少阳三焦经。

可防治: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甲亢、肿瘤、妇科病等疾病和耳鸣耳聋、偏头痛、眼睛咽喉脸颊肿痛、颈椎病、肩周炎、腹胀、水肿、食欲不振、大小便失禁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⑹鸡形

鸡形通足阳明胃经。

可防治:消化不良、各种胃病、呕吐、肠鸣腹胀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⑺鹞形

鹞形通足少阳胆经。

可防治: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胆怯易惊、失眠易怒、白发脱发、面瘫、眼疾白内障、视力减弱等、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脂肪肝等肝胆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⑻燕形

燕形通手太阳小肠经。

可防治:耳鸣、听力减弱、体虚怕冷、呕吐腹泻和各器官、肢体部位的痛疼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⑼蛇形

蛇形通足少阴肾经。

可防治:耳鸣眼花、风溼、水肿、骨质疏松、腰膝酸软、腰腿麻木和生殖系统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⑽鸟台 形

鸟台 形通手厥阴心包经。

可防治:失眠多梦、健忘易怒、心烦狂躁、心悸、心痛、胸闷、血压不正常、心律过快或过慢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⑾、⑿鹰熊合演

鹰形通手阳明大肠经;熊形通足厥阴肝经。

可防治:眼黄眼干、口苦口干、牙痛、鼻出血、咽喉肿痛、小腹胀痛、便秘腹泻、高血脂、高血压、肢体麻木、脸色晦暗长斑痘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附《十二形归经歌》

虎形手太阴,双扑清肺金;鹰形手阳明,捉拿肠引领。

猴形足太阴,健脾束纵敏;鸡形足阳明,养胃独立行。

马形手少阴,疾蹄奔腾心;燕形手太阳,取水净小肠。

蛇形足少阴,拨草补精肾;龙形足太阳,升降理膀胱。

鸟台形手厥阴,崩撞心包稳;鮀形手少阳,分拨三焦畅。

熊形足厥阴,疏肝顶竖沉;鹞形足少阳,利胆任飞翔。

武术中的力和劲有什么区别?

这个区别很明显 举个例子 你和你朋友掰手腕 在掰的过程中你两一直在用力压对方 这就是力 而劲是通过某些技巧使用力 举个例子 你让一个朋友站在你面前 距离一个手的长度 你的手掌放在他胸前大约2 3厘米左右 然后在这2 3厘米的距离中你猛然的推他 事后问他感觉怎样 他肯定会说胸很闷 因为你在这么短的距离发力推他 使你的力透进他的胸部 这就是劲

西南地区最高苗文化区是

万盛区苗族属"红头苗"主要分布在关坝镇、青年镇、南天乡等地,如今人口约3000人。长期以来,苗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苗族文化。它尽管受川黔湘三省地情、物情、民情的影响以及巴渝文化、川黔文化、夜郎文化的参透,但却保留了浓郁的万盛地方特色,其形式和内容也随着历史环境、宗教信仰、风欲习惯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和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区委、区府旅游带动战略的实施,旅游文化--这种方兴未艾,融汇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特点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现像扑面而来,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我们提出了构建万盛旅游文化新格局的设想。把具有地域的独特性又有民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的苗族文化、夜郎文化、漂流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苗族文化的挖掘、整理、提练作为构建万盛旅游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区组四大班子及社会力量的关心和支持下,万盛苗族文化正以崭新的面貌向我们走来。去年我们成功地举力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首届重庆万盛苗族踩山会暨旅游漂流节,使苗族文化这朵旅游文化中的奇葩,斐声区外,在发展旅游事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苗族节日

和我国其他地区苗族一样,万盛区苗族因地域不同、文化差异等原因,其节日呈现出多维模式、异采纷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母猪鬼节":打母猪,一般是在秋收后举行,母猪老了,不出卖,打祭菩萨。母猪生第一胎,第一个猪仔必须喂到母猪,称为"圈门猪",也有以母猪最后一胎第一个独仔为"圈门猪"的,但是必须向"顶天立地"(祖先神位)禀报、许愿。打杀煮食母猪全过程,均须关门闭户进行。

(二)"顶天立地":是苗民堂屋内左侧中部竖署一长竹笋(或杉木竿),从地到屋顶,在离地约两米高处,粘贴或扎缚纸钱,此处则为祖先之灵位。逢年过节或婚丧大事,必以酒食祭礼,秋收吃新米前,必先祭祀"顶天立地",才能煮食。祖父或父亲(不包括祖母、母亲)去世后,家中需另插立新竿,表示"换代"。

苗民中凡有医术,行医的必在堂屋正中设置药王神位,供奉药王菩萨,在三月初和九月初九隆重祭祀。

此外,在每年春节的除夕,必供奉猪头(一个)、公鸡(一只)、刀头(长方形的保肋肉1块)、香烛(3柱)、长钱(长串纸钱、计3数)祭奠,以祈求人畜平安家庭兴旺。

(三)"若琐"(汉语谓"砍火星节"),常在每年农历八、九月间举行。具体时间各家族不一,这一活动只限于某一家族范围,不同于"踩山坪"。它易于举行,延续至今,不过规模较小。主要是为了驱除邪魔病灾,祝祷全家吉祥如意,主要内容是家族唱歌、跳芦笙舞或说、唱表演。

除此之外,还有爬坡节,爬山节、牛节、踩山会等节。其中踩山会是苗族同胞保留下来的最完整最盛大的节日。

二、婚葬习俗

婚恋习俗--过去,苗族青年男女求爱、定有、大都在"踩山坪"。同时,从恋爱到结婚有约日子、恋爱、说亲、对歌、盘结、定亲、合八字、聘礼、洗脚、打花脸、婚礼撵媳妇等众多而有序的习俗,现普遍的做法是:

苗族男女结婚,论岁不论辈,只要年龄相当,不论长辈、小辈均可;有女先许舅家,舅家男孩太大或太小不同意,始可许他人议婚。媒人去女方提亲必须在双月,做到"三回九转"始能定亲。新娘出嫁要提前开哭声,先请年纪大的长辈妇女引哭。迎娶新娘,要以盐,米开道。男方需去5人(父或母1人,长辈夫妇2人,充当陪拜人的新郎的弟或侄1人,以及新郎本人,其他人员包括女方送亲人多少不限),加上迎接回来的新娘共6人,成双。去进,要准备好鸡、肉等熟食品,将新娘迎至中途(不分路远近),要"回车马",以熟食品祭祀祖先,父或母与长辈尝食后,再继续前行,至新郎家院坝,举行"迎风接驾"仪式,先置放一长桌,设茶点,男方一长辈站靠里一方,以苗语致欢迎词。女方长辈站靠外一方,致贺词、祝祷词,两侧站亲友。致词后围桌行走一圈,入中堂,女方父亲出迎,又站在长桌两方,互相致词,再重入中堂。新娘不能入中堂,只能从侧面进入新房。叩拜天地中,父母以及新婚夫妇对拜时,新娘不出面,由去迎亲的新郎的弟或侄(即陪拜人)代表新娘与新郎共同行礼,送亲人返回,新郎必须新自放鞭炮欢送。婚后三天,新婚夫妇去女家"回门"

结婚时,不准未出嫁的大姑娘坐新床。

丧葬习俗--就万盛苗族而言,尽管今日他们已同本地的汉族一样普遍实行土葬仪式与众不同,其亡分正常亡和非正常亡,用不同的葬法和仪式,老人寿终正寝称"白喜",根椐者生前的喜爱,或杀牛、或杀马等牲畜,并吹芦笙、唢呐等,举行隆重的葬礼。安葬这天,丧家忌荤,不煮熟食,将祭奠的牛、马、羊肉分为若干块,挂于门外,帮助众人自带小锅、碗、筷煮吃。这些习俗,自始至终都似一面镜子反映着苗族历史文化的每一个侧面。苗族对人生意义的解释也主要集中体现在丧葬习俗上,他们在丧葬中与者取得联系,对祖宗对话,接受关于生产生活、社会组织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此启以后人尊老敬老,团结友爱,珍惜生命等。

三、风味饮食

苗族喜食酸辣味,家家户户有酸菜、酸汤和酸辣子。喜吃酸腊肉、香肠、血豆腐之类。也喜吃糯食,如在苗家作客,偶尔,他们也会给珍贵的客人送上一两个雪白的糯米粑,以示对客人的可亲与尊重,有的苗家甚至把糯米粑当成他们走亲访友、馈赠佳宾的高级礼品。苗民普遍嗜好饮酒,多饮由大米、小麦、高梁等混酿的咂酒,咂酒以高梁为主,制作简单,饮用时味道醇香甘甜,饮酒方式独特。

四、苗族文化

苗族服饰--苗族服饰集美术和工艺为一体,是苗家的艺术精品,颇具民族特色,尤其是女装较浓重。我区苗族服饰曾多次参加市以上展览,受到好评,女装一般由头饰、衬衣、围腰组成。头饰极为丰富,用丝织品或彩布缠头,数围形似圆盘大帽,外沿是镶有图案的花布,扎成小花,缀以翠珠。衬衣多为白色,腰系刺绣和蜡染的大套小围腰,围腰图案设计精美,做工精湛。苗家妇女腰间通常围有花边或红边的拆叠围裙。除衣服外,妇女常佩戴刺绣工艺品,如手帕、香包等。男子装束则变遍简单、淡雅,与青、白、黑为主。

工艺品--苗家手工艺品主要有刺绣,挑花、织花、蜡染和银饰等。苗族刺绣除了美艳实用外,更多地反映的是苗族古代战争史的章节以及日常生活蓝图,苗族蜡染历史悠久,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其技艺是将几种工艺结合到一起,先蜡染再挑花或刺绣,此外,还有苗族竹雕。苗民们擅长用蓝竹根部做材料,雕刻出各种工艺品,栩栩如生。

五、苗族歌舞

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万盛苗族同胞对歌舞情有独钟,从男女表达爱慕,缔结婚姻,接待宾客,走亲访友,霄葬祭祀等等,都少不了歌舞,歌舞,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与劳动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苗族歌谣--是万盛苗族口头文学中最丰富的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有民歌、情歌、婚嫁歌、丧葬歌等。其中民歌是最为丰富的一种,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紧密结合音乐,且唱且舞相随。既有名式严整,以七言四句为主的苗家民歌、神歌、婚嫁歌,又有七言两句为主的兰花对歌,还有不规划句式、多段式、分段式事更为自由的情歌。

苗族舞蹈--大致分为祭祀舞、农事活动舞,社际舞三类。苗族舞蹈风格多样,展示出了苗族人民的朴素、粗犷、善良的性格特点。芦笙舞是苗舞的代表舞蹈,芦笙由吹管(杉老树一节掏空对破相合)、发音管(六根竹管重叠,每管挖一音孔,安上铜片)、套筒(欢香树皮)三部分组成,以绳索联成。芦笙舞舞汇丰富,律动明快,整个动作身体下沉,左右晃动,双膝自屈伸,主要脚上动作变换较多。

我区苗族历史传统的《梭罗舞》、《桶鼓舞》、欢喜舞》、《椿米舞》、《踩调舞》、《楂脚舞》等舞蹈,用芦笙或击鼓作奏,边吹边跳,笙鼓齐鸣,歌情融融,音韵和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出苗家儿女纯朴,粗犷的民族风格和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九十年代初,我区文艺工作者根据传统的舞蹈素材,编排了《椿悦》、《苗家欢》、《阿哥到茶山》、《梭椤舞》等较为成功的艺术作品,到市里参加调演,受到好评,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区文化部门加大了挖掘、提炼、培植苗族舞蹈的力度,并大胆借鉴外地苗舞的精华,进行了加工,改编,使我区苗族传统舞蹈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新颖、优美、壮观的崭新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倍受青睐,首届重庆万盛苗族踩山会中歌舞《苗乡情韵》的创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让人流连忘返,去年以来,我区苗族舞蹈作为重庆市特色文化项目98年应邀参加了"世界旅游日城乡华夏旅游年"庆祝活动,第七届中国**"百花"奖及"金鸡"奖开幕式迎宾表演。99年春节应邀参加了"山城都市国际旅游节"文艺表演,4月份参加了第四届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表演,受到热烈欢迎。

六、苗族踩山会

万盛区苗族踩山会是区苗族同胞在每年丰收之后举行的一年一度传统的庆典活动。主要活动形式是:一般是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据史料记载,这一活动在我区历史久远,由于种种原因,它沉默了半个世纪。直到1989年初,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才得以恢复,至1992年已举办了四届。期间,特别邀请了川黔两省三县区的的苗族和其他民族。踩山会除进行苗家风情表演外,还组织了苗族服饰、苗族工艺展览及展销,组织了其他商贸展览。

为了充分发挥万盛区资源优势,促进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交流,加速区经济发展,1998年7月,经与苗族同胞协商,将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作了调整,以区委区府名义成功地举办了首届重庆万盛苗族踩山会暨旅游漂流节。这是万盛区建区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档次最高的"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地区性文经活动。共举办了文艺表演、商贸展销、招商引资等活动。值行一提的是共举办了开幕式大型文艺节目表演、苗族风情表演、民间文艺大游行、铜鼓滩漂流大赛等10项文体活动。高质量、丰富多彩而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为这次成功的盛会增光添彩,达到了预期目的。

首届重庆万盛苗族踩山会暨旅游漂流节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我区传统的苗族踩山会正跳出狭小圈子,逐步走向明天,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