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2022教案参考

2.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部答案

3.秦兵马俑的奇异景象

4.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作文300字左右

5.大榕树的所有资料

《观潮》2022教案参考

井然有序的情景-井然有序奇异景象连成一句话

《观潮》2022教案参考五篇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观潮》2022教案参考,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观潮》2022教案篇1

一、课题:观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能综合运用以前学到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如:分清文章的主次;边读边想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法学法:

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七、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这个学期的第一课《观潮》,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谁了解它,能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大家说说吗?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

[说明:导入的设计,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谈观后感,接着问: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描写这种景象的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我们看到课文分成几个段落?

五个。

2.为什么要分成五个段落呢?

课文是总分的结构,第一段是总起的段落,提出天下奇观。第二段讲潮来前,第三段第四段讲潮来时,第五段讲潮头过后。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部分是略写。

按事件发展顺序来写,详写在潮来时,其他的都应该是略写。

[说明: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初读课文后,要对课文形成整体的印象。]

(三)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1.默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3.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

4.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用自己的语言说,尽量用上书上的重点词: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影这些词语。

5.指名说,评说,补充说。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学习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把想到的画面转换成口语,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练才能形成。]

6.品味课文语言。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能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得这么好,除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文的语言美。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读完后品读,评读,全班一起读,充分感受语言美,形象美。

7.学法总结。

⑴边读边想画面,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⑵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1.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

2.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

(五)总结谈话。

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抒情。

2.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六)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语,按音序写。

2.抄写文中的四字成词,并自选两个词语造句。

3.背诵3、4自然段。

4.根据课文描述,画一幅大潮图画。

九、设计说明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觉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快速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观潮》2022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直奔“潮”,整体感知

1、 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课文,着而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 入文理解“观潮”

(1) 导入: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

(2) 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一句。

A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者说一说吗?

B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

二、 品位“奇”,感觉奇观

师: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 边默读课文边用“”画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 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课件出示:

__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__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件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3、 学生读句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是什么?眼看潮水就要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

4、 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1)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口评“奇”

A 潮水的长 师:你懂得“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B 潮水的高 师: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既有声又有形,极为恰当生动地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刚过一排又紧接着,说明气势大,速度快,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又如“白色城墙”色形兼具地说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见的浪,潮也是罕见的潮。)

C 潮水的气势猛 、声音响

“起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3)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过渡:同学们谈得真不错,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刚才大家想的一样呢?下面请大家欣赏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4)欣赏课件。

(5)品读回味。

师: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我想大家也能受到了感染,把这雄伟壮观之势读出来。

(6)启发学生与文本、作者、大自然的对话。

师:如果你就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想些什么?会怎样做呢?

(7)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8)配乐朗读3、4自然段。

5、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1)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2)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3)“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联系全文)

6、品读“潮来前”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平时的钱塘江本来就美,也有大潮出现。但“观潮日”这一天的潮就最奇特了,所以人们对这一天的到来翘首相盼。

(2)引读:带着期盼的心情,读好句子。

三、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我们仿佛来到了钱塘江边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再次感受“观潮”中的美、壮、奇吧!

第二课时

一、读文,理清层次,分段训练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品位了那“天下奇观”带给我们那壮观的景象和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3、4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写什么?1、2、5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引导:第二自然段写“潮来前”,第三、第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第五自然段写“潮来后”。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地讲写人们观潮前后的情景和大潮的壮观,学生易掌握,难点在于二至五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的关系,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讲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与下文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二、积累,课外拓展

1、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形成与当地的地形有关吗?(出示有关资料)

钱塘江涌潮:因受太阳、月球引力影响和地球自转的作用,海面会出现潮汐,这是普通现象。然而钱塘江的潮涌却分外壮观。特别是每年秋分时节,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潮势更加汹涌,当年苏东坡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感叹。钱塘江的潮汐之所以特别大,除了因为这时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的原因之外,还有独特的原因。

钱江涌潮,出现在我国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处附近,因属海宁市,所以又叫海宁潮,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时,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江口涌入,由于两岸逐渐狭窄,湾内水面固之迅速提高,出现涌潮,加上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挡难于外泄,反过来又提高了湾内的水位,加强了潮势。钱塘江口横丰一条巨大的沙坎,潮水涌入时受到沙坎阻挡,速度减慢,而后面的潮水又迅速涌上来,后浪推前浪,潮头也越来越高。另外,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这也助长了潮水的声势。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一段河塘,是近代的观潮圣地。这里建有观潮台、观潮亭和镇海塔。江面只有两三公里宽,潮势最盛,潮头并列一线,有“海宁宝一线潮”之称。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南北岸势不同,渐成二段。南段速度,经段速度慢,当南段荡回与北段汇合时,潮头相撞,声如山崩地裂。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最官观赏此景。海潮西进,撞上伸入江心的丁字坝时,怒涛惊坚,碎作泼天大雨,潮头反窜塘岸,为“返头潮”。距盐官镇12公里的老盐仓是观赏此景的佳点。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以盐官观潮的人如潮涌。这时潮头最高时可达3.5米,潮差可差8~9米。

2、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5处,相机点拨比喻句的样式。如:好像、犹如、形成。)

3、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

4、选作题

A 编写广告语。

B 通过网上图书馆搜集一些或资料。

《观潮》2022教案篇3

引言:《观潮》,写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体现出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下是我为大家提供的《观潮》公开课教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积累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潮来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边读边想象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3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设计意图: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观潮》2022教案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提供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体育等小学教案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附:板书设计

《观潮》2022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

2、掌握重点字句,积累文言词汇

3、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和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分析:

《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士女骈阗,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与讲读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看过钱塘江大潮吧,感受如何?(学生自由说)现在我们来学周密的《观潮》,看看宋代人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子?

[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进行,小组讨论,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教师补充,纠正)

1、 翻译第一自然段:

重点字词:A、既望:农历十六日 B、方:当时 C、仅:几乎,将近 D、既而:随着 E、际天: 连接着天F、震撼激射: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G、沃:用水淋洗 H、势极:来势极其

2、 翻译第二自然段:

重点字词:岁——年。尽——穷尽。标——树立,举。倏尔——忽然。略——一点点 逝——去,往

3、 翻译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文——画着 溯迎——逆流迎着 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鲸波——巨浪

4、 翻译第四自然段:

重点字词:溢——满 穹——高 僦赁——租用 容——许,使。

三、 整体感知:

提示:(教师补充)

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当时的都城在临安(杭州),观潮地在当时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时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1、 小组讨论本文四段段意:

a) 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b) 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c) 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d) 写观潮人数之多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海潮)

四、 研读赏析:

1、 指明读第一自然段:(讨论)

A、 作者对江潮从那几方面进行描写的?写出了它什么特点?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的写出了海潮的雄奇景象]

B、 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表现钱塘潮水的雄伟,形象生动,呼应首句,为下文作铺垫]

C、 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夸张)

2、 齐读2、3、4段,回答:

本文题目是“观潮”,这些内容是不是离题?为什么?

[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总结: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语言简练。描写十分生动,既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也用了简洁的白描。

五、 学生质疑,自由发问不懂得地方

六、 布置作业:

1、 生字、解词各2遍

2、 翻译文章1遍

3、 课后1、2

4、 周记:课后三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部答案

1.长江之歌 配套练习册习题答案三、

你是指“长江”,把你比作“母亲”,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思想感情。

四、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五、

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她能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她能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所以是“无穷的源泉”;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所以“有母亲的情怀”。2。三亚落日 补充习题答案二、

逊迅训驯

溅渐荐渐

泄泻不懈

三、

1.由“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白鸥的喜爱,也表现了三亚海水之蓝,海鸥之白,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快接触到海面了。

2.由“感染”一次体会到: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海天变成一片金红,突出了夕阳的光艳,同时这奇异景象也感染了作者,使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3.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欣赏、留恋和惊叹。

4.总领全文的作用,与这句相呼应的句子是:“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四、

1.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天气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

2. 用“过来一会儿”和“到了最后”有序连接。负着重荷、上升、冲破、跳出等几个词语,我们感受到了太阳跃出海面时的艰辛和努力。

3.这是伟大的奇观。作者用反问手法的好处是加强语气,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和赞叹之情。3。烟台的海 补充习题答案

二、

前赴后继:到(某处)去。

锲而不舍:用刀子刻。

崇山峻岭:高。

三、

1.涌浪比做小山、狮子,“扑向”“掀起”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巨浪拍打堤岸的壮观景象。

作者先写“冬天烟台的海”,是因为在一年四季的海上奇观中,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色尤为独特,堪称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具有代表性。使人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课文的情景,去细细品味不同季节的特点。

2.顽皮的孩子,“扑”字形象地写出了“微波泛起”的可爱和轻盈,赋予了浪花孩子般的天真和烂漫。

3.总分总

冬天凝重,春天轻盈,夏天浪漫,秋天高远。

①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②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③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④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使他们有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四、

1.“我的梦”是指培育人才,“蓝色的希冀”是指学生们拥有知识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为祖国明天的希望,“播种”的含义是培养教育。

2.聚涓滴,纳百川,不断地充实自己,永不满足,永不停息!

3.文中写了两种海,一种是真实的大海,另一种指知识的海。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广博、无边无际、雄浑、大气、活力;它们的存在都需要永不停息地充实、汇集。

4。记金华的双龙洞 补充习题答案

二、

1.③⑤⑥

2.①④③

三、

1.

叶圣陶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2.

窄小

(1)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2)进船方式: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3)乘船必须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勺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每一处都贴着船底。

(4)感受: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3.

黑奇大

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4.

作者的整个游程处处不离泉水,和作者游览的顺序这条线索有机结合,使文章井然有序,条理清晰,读者一目了然。

四、

1.

桂林(秀)

庐山(俊)

泰山(尊)

黄山(贵)

2.

山野水野人野

3.这两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二段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索溪峪山的特点。还用了对比,突出索溪峪的自然美、野性美。而第三自然段用了拟人手法,突出水的野性美。

4.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望着那崇山峻岭,不由惊叹,想与那美景拍个照,作个留念。嘴里吃着美味的零食,徒手攀起了山,与大伙一起嘻嘻哈哈,好不亲热。

5。卢沟桥烽火 补充习题答案

三、

同样写行军,我发现:“偷偷地”“摸”提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彩;“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同样写战斗失利,我发现:“暂时退守”是我军在“众寡悬殊”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的正确策略,有赞扬之意;“人头滚落”“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是对敌人被打惨状的痛快描述,表达了对日军的鄙视。

五、

1.日寇以两个士兵失踪为由,前来搜查,这是蓄意挑衅,遭到中方严词拒绝后,恼羞成怒,首先向我方开火,中国军队还击。但由于敌众我寡,只得暂退守桥头。

2.日本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守军同仇敌忾,奋起反击,日寇狼狈而逃。

3.大刀队员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日寇被打得抱头鼠窜,卢沟桥又回到我军手中。

4.中国***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中国官守军给予慰问与声援。

六、

1.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显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潜伏十分不易,突出表现战士们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2.与对手总会碰面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3.我觉得李云龙是一个英勇善战,机智、处事果断的人。

6。半截蜡烛 补充习题答案

二、

⑥①④③

三、

杰奎琳怕楼上黑,她娇声对德国人说,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见杰奎琳很可爱,就同意把蜡烛拿走,这样就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

1.厄运的意思是不幸的命运。

2. 从容地

默默地

神已经向他们走来

3.半截蜡烛

蜡烛烧完秘密或暴露,国家就有灾难,同时一家三口生命结束

4.不能去掉。因为德军并没有发现情报,而伯诺德夫人心里很紧张,心里想他们已经发现情报,其实没有,也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五、《天职》

1. 救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

2. 表明今天的“手术”与往日不同,也表达出了海尔曼医生视如归的决心。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补充习题答案

一、

2.聂将军

心肠好 、心地善良

三、

2.

将军的表现慈爱 亲切 和蔼孤女的表现不拘束 拽着 跟着 亲热我的体会聂将军对小女孩无微不至地照顾,体现他的慈善心肠和宽大襟怀。

四、

美穗子和家人刚一看到聂将军,马上跪到面前,眼含热泪激动地说:“恩人,谢谢您!正是您宽广的胸襟,仁慈的心肠,才让我回到了亲人的身边,您真是活菩萨呀。此时此刻,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对您的无限感激呀!”

8。三打白骨精 补充习题答案

二、馒 瞒 埋 蛮

三、

1.一个“夺”字写出了猪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这个老妇人其实是白骨精,这个“闪”字与这句话中的年满八旬相矛盾,因而传神地写出了白骨精的狡猾和迫不及待的样子。

3.唐僧因为孙悟空平白无故地打老妇人而摔下马来。一个“摔”字,我们感受到唐僧的胆小及受到了严重的程度。

4.孙悟空看见白骨精变成白发老公公又来骗师傅,他心想,如果再不除去这个妖精,师傅就会再次上当,后果将不堪设想,“笑”字写出了孙悟空火眼金睛,轻而易举就识破了白骨精的阴谋诡计。

四、

(一)

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为下文白骨精的出现作了铺垫。

(二)

这段话描写的是课文中变成美貌村姑的白骨精。作者把人物写得这样美,其用意是写出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她想以此来降低师徒三人对她的警惕心,好对唐僧下手。

(三)

孙悟空对师傅忠心耿耿,感情深厚。

五、

人物名称:孙悟空

人物故事: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 “齐天大圣”,他除妖降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

人物评价:疾恶如仇 英勇无畏。

9。词两首补充习题答案

二、√√×××

三、常记

误入藕花

兴尽晚回舟

诗人强烈爱美景的思想感情

四、

一次郊游之后的黄昏,太阳已经落山了,河面上,一女子划着船,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直到荷塘深处才发觉。尽管周围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在荷花从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她快速地划动小船,惊动了已经栖息的水鸟。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10。螳螂捕蝉 补充习题答案

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

1.大臣和少年目的都是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2.大臣是直接劝说的,结果失败了;而少年是通过一个例子让吴王自己领悟到其中的道理,结果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因为大臣们是直言相劝,令吴王感到没有威严;而少年的“劝”是智劝,既维护了吴王的面子,又令吴王茅塞顿开。

4.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我们体会到:少年是睿智的,他找到适合劝说吴王的方法,让吴王自悟其理。

三、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这三个小东西都在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都没考虑隐伏在它们身后的灾祸啊!

2.树

螳螂

黄雀

四、

《西游记》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好好地读一读,但在课堂上看,既影响听课,又担心被老师发现,读书的趣味是不是大打折扣呢?如果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再看这本书,不就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11。读书要有选择补充习题答案

三、

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从《水浒传》中感受到鲁智深的粗鲁和洒脱。

四、阅读短文

1.因为一本书不管你看地多少遍,每读一遍总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所以要选择一本书陪着自己旅行。

2.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给我的启示有:我明白了书要多读,每读一遍都要新的思考,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12。夜晚的实验补充习题答案

二、

1.②①③②

2.①②①③

三、

1.敏锐敏捷

2、灵活灵巧

五、

2.斯帕拉捷之所以能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索,并能亲自实践,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解开心中的疑团。

我们也应该像斯帕拉捷那样善于观察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秘密,并勤于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找出正确的结论。

六、

1.麦隆内夫人“惊憾”的是作为镭的发现者的居里夫人最想要的却是一克镭,而且她买不起一克镭。“不平静”,是因为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以到无法进行研究。

2.

第一克镭是居里夫人提取的,第二克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美国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献的。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补充习题答案

二、

1.无私吝啬

2.丰富短缺

3.高昂低廉

三、

1.矿产资源

食品

电力

淡水

建设城市

2.保护海洋

海洋资源

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四、

1.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2.藻类

浮游生物

鱼虾

3.列数字。通过列数字从数量的角度说明南极磷虾的产量很高,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举例子。通过举南极磷虾的例子,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作比较。通过将南极磷虾每年的产量与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作比较,使读者对未来南极磷虾的产量产生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海洋和我们是一个整体,首先,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另外海洋虽然蕴藏许多资源,但海洋资源的再生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开发海洋资源而不注意保护,那么这些资源总有被用光的一天。所以保护海洋极其重要也十分必要。

14。学会合作补充习题答案

一、

1.谐协 谐协

2.悠 悠优 悠

3.顾故顾故

四、

1.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充满竞争,同时也更加需要合作。

2.例如大扫除。我们共同打扫,互相监督,学会分工与合作,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

感悟:通过相互合作,我们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既有了一份责任感,激发了自己的最大潜能,同时我们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让自己的优势得到彰显,也共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进了我们的友谊。

15.天游峰的扫路人补充习题答案

2、天游峰的扫路人

乐于奉献、默默无闻、精神矍铄、开朗、无私奉献

xuē

瘦削

sù 宿舍

xiāo

削铅笔

xiǔ 一宿

xiù 星宿三

2、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打扫天游峰非常辛苦,但却过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给游客们创造了一个舒适整洁的旅游环境,自己虽然辛苦,但却乐在其中。

1、jīn 老人竟每天要打扫这样多的石阶,实在太辛苦了。

2、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3、从老人的话中,我明白了老人是乐于奉献、豁达开朗的人。每天他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却过得自在悠闲,这完全得益他良好的心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16.最大的麦穗 补充习题答案

1、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2、决定、确定

1、亲切地

2、失望地(严肃地)

3、语重心长地(意味深长地)

苏格拉底是一位循循善诱(善施教化)的大哲学家。

1、放大的理想和抱负

摆在眼前的机遇

摆在眼前的机遇

2、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好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17.山谷中的谜底 补充习题答案

1、承担

承受

承担

2、揭开

揭示

3、不是……就是…… 不是……而是……

1、qū tán

2、解释说明

3、直面困难和压力,迎难而上

作出让步

4、启发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渗透

侵蚀

崩溃

2、是呀,许多的隐患就存在于不经意间,我们应该小心面对身边的每点小小的隐患才是。

18.广玉兰补充习题答案

1、③  ④  ①

2、③  ②  ④

1、皎洁

清丽

2、幽香与纯洁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一阵大雨过后,大树显得格外精神、格外苍翠。

我爱校园美丽的风景,更高精心教育我们的老师。

1、ruǐ zhuì shì

2、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盛开

花瓣凋谢

总-分-总

喜爱

1、无论……都……

2、

(1)这句话将白桦树与苍松、垂柳相比,写出了它谦虚、朴素、文静的特点。

(2)不好,“拥着、吻着”用拟人的手法让白桦林有了丰富的感情,将白桦林写得生动形象,饱含着作者对白桦林的喜爱之情。

(3)寒冬,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

这“至极之美”不仅是白桦林的景色之美,更露出白桦林的精神之美。(4)没有什么树林能像白桦这样与冰雪融为一体又不失去自己的本色。

19.夹竹桃补充习题答案

1、向来

一直

一贯

2、绽放

盛开

3、浸透

弥漫

4、想象

梦想

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迎风吐艳、万紫千红、五颜六色、含苞欲放、百花齐放、五彩斑斓

1、因为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2、地图、荇藻、墨竹

3、花期长和有韧性

引起下文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1、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 “脑力劳动”指写作,“体力劳动”指浇花、搬花。

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3、老舍的《养花》让我明白了,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只有辛勤的劳动,才会让生活充实,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20.古诗两首补充习题答案

1、明

于谦

坚贞不屈

洁身自好

好像平平常常的事情

即使身体粉碎也不惧怕,还要把洁白干净留在人世间。

2、王冕

墨梅

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弥漫在天地之间

不需要别人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留下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一)凌寒独自开

为有暗香来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三)风霜恶重重

风霜其奈何?

21.莫泊桑拜师补充习题答案

1、直截了当

2、滔滔不绝

3、万般无奈

1、第二段侧重讲写作要仔细观察,第三段侧重讲要善于观察出事物的独特之处。

2、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

通过连续的问句加强语气,强调有东西可以写,并告诉莫泊桑可以写的内容。

3、福楼拜是一个有水平,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指导、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1、一是具体批罗丹

文中具体写了他专注地完成雕像作品的事情

二是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2、我明白了成就一切艺术与伟大事业必需的本领——专注,一种无论眼前的工作或大或小,都能将意志贯注其中的本领。

3、①

22.理想的风筝补充习题答案

wā sè qínɡ tǎnɡ xī ɡēbo

慈祥

天空

酸涩

风筝

甜蜜

线端

1、表示思维的跳跃性。

2、引文的省略。

3、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1、每年春天放风筝

2、句子较多,举例说明如下:

“我想,那时候他一定……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这一段话写出了我对刘老师生命顽强、热爱生活、自信乐观的崇敬之情。

3、学生自由想像,关键要表现老师乐观、坚强的品质。

4、这风筝寄托着刘老师对事业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暗示着刘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我们播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让我们在心中升腾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23.孔子游春补充习题答案

深思熟虑

虑,考虑。

奔流不息

息,停止。

意味深长

长,长远、久远、深远。

司空见惯

惯,常见,以为是常有的,不稀奇。

绵绵的细雨是她甘甜的乳汁;

盛开的鲜花是她美丽的发卡……

1、哺育一切生灵

或方或长

和顺温柔

穿

荡涤污垢

2、父母对我说的话意味深长,我此刻还是记忆犹新!

他所作的事情到后来我才感到意味深长,无法忘却!

每个人都有一次意味深长的经历或想法,这是人生路上所必需的!

3、①有德行

②有情义

③有志向

④善施教化

4、(1)

《杏坛讲学》《苛政猛于虎》《两小儿辩日》《三月不知肉味》《季氏将伐颛臾》

24,明天,我们毕业补充习题答案

chōnɡ

shǔn tiè chú

三 1、

是您,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芽。

是您,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关心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就好像是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2、

不同在句法和表意上,第一句是强调句,强调了“您”这个主语,第二句是普通的陈述句,表达感情上第一句比第二句更强烈,更能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与眷恋之情。

3、 “天使”是说老师有着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教育、感染着学生;“大树”是说老师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爱护着学生;“海洋”是说老师有着宽广的胸怀,渊博的知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呵护下成长。这三个比喻升华了主题,写出了我们对老师由衷的赞美、眷恋和感激之情。

4、

使用第二人称,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

四 1、只有当人们,当我们和老师……晚霞也才变得美丽。

2、[本题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我很赞同,因为美好的事物只有与他人一同分享才会更大地体现美的价值。

3、

小草多么嫩绿

天空多么晴朗

月光多么柔和

晚风多么清凉

“期末综合测试”补充习题答案

1、锋利

俊俏

蓄谋已久

烽火

崇山峻岭

牲畜

2、万籁俱寂

如火如荼

莫衷一是

孜孜不倦

不偏不倚

明察秋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但悲不见九州同

西塞山前白鹭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要人夸好颜色

忠言逆耳得于行

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巨浪荡涤着尘埃

涛声回落在天外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2、一堆影子是亚洲

一堆影子是非洲

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3、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或“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我明白了我们应该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更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错失良机。

金华的双龙洞

烟台的海

三亚落日

天游峰

4、至仁至义

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刘老师(乐于奉献的扫路人、睿智的苏格拉底、机智勇敢的伯诺德夫人)

5、林冲《林冲棒打洪教头》

诸葛亮《划船借箭》

刘备《三顾茅庐》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四、

行人大笑的原因是:他们将广告误解为质量好是在吹牛皮。

店主的意思是:此店的皮具质量非常可靠,绝对是真牛皮做的。

五、

(孔子游春)

1、孔子和两个弟子谈他们的志向。

2、子路生性鲁莽,从“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可以看出。

颜回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可以看出。

3、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有远大的理想。

4、这里不仅仅是说泗水河畔春天的景象。这样结尾突出了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深感情意与泗水河畔的春意相互衬托,深化的文章中心。

(走在每一位母亲的情怀里)

1、她们都是为自己的孩子买的,而没想到我却是为母亲买的,她对我的举动产生敬意,也为自己的要求感到谦意。

每一位母亲都主动让我先到前面去买面包。

2、年老后都享受到我母亲一样的生活,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孝顺。

为自己多年以来一直都没有领会到的心愿而感到后悔

3、这眼光里包含对我孝顺母亲的敬意和对我的母亲能有幸福的晚年生活的羡慕之情。

4、“岁月的重量”指的是,母亲们抚育自己的孩子历尽了千辛万苦;“对未来的信心”指的是,她们认为在未来,自己子也能有像我母亲一样的幸福生活,自己的孩子也能孝顺自己;“无限的温柔”指的是,母亲们把我想像成她们自己的孩子,目光充满了对我的喜爱。

5、不能删去,因为“第一位”是说文中所有的母亲,而不单指我的母亲,也突出每一位母亲都有和我母亲一样的心愿,都希望自己能有孝顺的孩子,都能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秦兵马俑的奇异景象

兵马俑[2]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一说为宣太后)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

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0.5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总之,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汉兵马俑

位于徐州市东郊狮子山的西麓。

1984年12月。一个偶然的契机,在徐州市东郊狮子山的西麓发现了一组汉代兵马俑,考古工作者随后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揭开了这支沉睡于地下两千多年楚汉军队的神秘面纱。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汉兵马俑原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西汉楚国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就像秦兵马俑是为秦始皇陵“骊山”陪葬的一样。汉代社会是一个视如生的社会,人们认为人以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生活,因此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后都要想方设法带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徐州的各座楚王墓中,粉仓、厨房、钱库、乐舞厅、会客厅应有尽有,就连厕所也制作得一丝不苟、设施齐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和高级将领,后自然希望能继续指挥千军万马,兵马俑就应运而生了。但是根据汉代的葬制,除非有立下特等功勋的人才享受用兵马俑陪葬,而且还要得到皇帝的恩准,目前国内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仅有三处,秦始皇兵马俑和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除此之外,就只有徐州发现的这一处。在徐州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兵马俑群,充分说明了汉代徐州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汉代文化尤为发达,因为这里是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刘邦在政权刚刚稳定后,就委派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来管理这一地区。汉代初的刘交在同姓王中地位最高,加上高祖手下的文臣、武将多数是徐州人,这样的特殊背景,造成了徐州在汉代成为仅次于都城长安的政治文化中心,汉兵马俑是徐州发达的汉文化的一个有力佐证,它以无可替代的历史内涵告诉八方宾朋,“两汉文化看徐州”。星罗棋布的汉墓,巧夺天工的汉画像石,还有独具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汉兵马俑,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烁在古彭城大地上,反映了汉代彭城人创造的辉煌的物质文明。

[编辑本段]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5.374658979公里,距西安市城区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为什么选位在这里呢?有人认为,这与古人迷信风水宝地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看: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众所周知,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今人附会之风过重,一时间还弄不清楚。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根据初步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呈方形,周长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俑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25-56平方公里。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0000平方米以上,出土陶桶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000件;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三号坑有武士桶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秦始皇陵规模之大可见一斑,但秦始皇陵有没有设计蓝图呢?

据史书所说“使水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来看,秦始皇陵的修建绝非任意,必定是按设计图有计划地营造,纵观历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难想象其中的关联之处。具体设计蓝图如何,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是谁主持了秦始皇陵的修建呢? 据推测,少府是主管建筑的,国家陵墓当由其管理。当然最高的管理上级还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万机,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而已。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统一后命名的,在统一之前有无这一官职无从考证,但无论有无,肯定有一种机构专管宫廷的土木建筑工程。至于这一机构名称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其“穿三泉”。《汉旧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有人认为,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书中提到的“三泉”无外乎人们经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类。据《吕氏春秋》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周小虎解释说。

在这次勘探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段清波说,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超出我们预想的是,宫墙顶面甚至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段清波说,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称为‘秦陵式’。秦陵式宫墙对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还无法预知。”段清波说。

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作文300字左右

走在林荫路中,是棵棵花草点缀着你的路;走在小溪边,是朵朵浪花装饰着你的路;走在生活中,就会有一颗颗心、一份份爱充溢着你的路。你可曾满足?在每一件小事中,你是否学会了感动?

歌声中嘶声大户人间真情,电视剧中拼命演绎着海誓山盟,,我想,那不是因为缺乏真情,只怕是不懂得感动。或许有人认为“感动”当然要有那种“悲夫,壮哉”的惊人之举。这固然不错,我们为“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苍凉悲壮而感动;我们为“十年生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隔世之爱而感动;我们也为“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为国捐躯而感动。然而人生不会每天都会有惊心动魄的事件发生,难道就说生活空虚吗?非也,“看似平凡最奇崛”。往往真正的美存在于平凡之中,我们更因为此而感动。

罗丹曾经说过:“事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不应只重视结果,而不在意那组成生活的点点滴滴:川流不息的路口,盲人拐杖的另一端被牵起来,径直把他领过那片车笛声,随后又不留意自得消失在人海之中,此时,我的心在泛暖,那盲人呢?这份挂乃难道不会是她为之感动吗?萧瑟的秋风中,夕阳里走着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慢慢得停住,其中的一位手扶着膝盖,缓缓蹲下,为老伴拉好大衣的拉锁,在缓缓起身,相互搀扶着一同走在黄昏路上。此时,我的心头涌起一阵暖流。他们呢?在他们的心理,这也是一份难忘的感动把!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难道不是足以让人感动的吗?………我们在这点点滴滴中走过人生,我们在这种感动中品味着生活。

记得有一位囚徒对生活绝望了,他在狱中想:“如果我能激起任何一句夸奖我的话,我就活下去。”冥思苦想了三天,才记起幼儿园时老师曾经说过,他捏的鸭子“虽然有点丑,但挺有新意。”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句话,曾深深感动了一个心灵,也成为他活下去的理由。所以说,多一份感动,就多一份希望。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方,收集好那点点滴滴的感动,将成为你毕生的财富。

真情相伴心共度,点点滴滴人生路,只要有心,就会发现世间的美。学会感动,美就会充溢你的生活

2.感动

近来在电视和报纸上经常报道一些新闻,反映了南京人素质很低。可一件事却让我为身为南京人而自豪。

那是个星期六,我乘97路车去上课,那车的发车数量少,非常拥挤。下课后,正当我走在新模范马路上时,奇异的景象发生了。一条歪歪扭扭的长龙,沿着街一字排开,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不下有几百号人,那气势着实让人看了都有点震惊。

我有点疑惑,连忙上前询问。一问才知这是在排队等97路车呢!我有点畏惧,不知这队伍要排到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呢!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里划过……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比我小的小女孩正搀着她的妈妈走过来,她看到了这么长的队伍,也不禁疑惑地问:“妈妈,这是在做什么?”妈妈顿下身为自己的女儿整理整理衣裳,贴着女儿那圆滚滚的脸,亲切地说:“他们在排队等车呢?”有点困意的小女孩倚在妈妈身上,用那稚嫩的童音问她的妈妈:“我们坐97路车回家吗?”妈妈点点头,并在女儿的脸上亲亲地吻了一下。那小女孩听到了妈妈的回答似乎兴奋不已,天真地说:“妈妈,我们到后面排队吧!”听了女儿的话,妈妈会心地点了点头。那小女孩向是被充了点似的,搀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跑到了队伍的后面。我看见那个小女孩搂着她的妈妈笑了,笑得是那么的灿烂。周围的人也都露出了笑容。我在想象以后的她,可能每到坐公交车时,都会央求妈妈去排队。

我被这气氛感染了,也加入了这个庞大的队伍当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而来,队伍也在逐渐的壮大。没有人插队,都自觉地排在这条“长龙”的尾部。不久,97路车来了,乘客们都井然有序的依次上车,这长龙在一步步地向前挪动。出乎预料的是,很快我就上了车,似乎比以往还要更早一点。回到家我把这事跟爸爸讲了一遍,他似乎有点不相信,可最后还是被我那充满自信的言辞说服了。

谁说我们南京人的素质差,谁说南京人是小井市民,我却为南京自豪,为南京人骄傲,敢问,哪里的乘车秩序有我们这里好?虽然这不是什么著名的历史古迹,也不是什么美丽的风景名胜,但我觉得这道风景线却胜似中山陵,胜似雨花台!

生活中的感动

望着楼下一群小朋友在那儿溜旱冰,我羡慕不已。我是不会的,所以只有看得份儿!

看来他们是要来场比赛,只见他们站成了两路纵队,一队男生,一队女生,各个带着个头盔。母亲们还给他们带上护膝,于是胳膊膝盖上捆得严严实实,那阵势真像是一个个要上作战的小兵。男孩子已经跃跃欲试,脚上踩着轮子跳了起来,手舞足蹈,又蹦又跳,一颗豆大的汗珠从鼻尖滑落,却丝毫不能抹去他的笑容。

可女生这边景象就不一般了,一个带粉红头盔的小女孩哇哇大哭,“我……我……不要……不要站第一个!”

教练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搂着面前这个爱哭鬼,“别怕,你一定行!不哭,不哭,坚强些!”

“我害怕,我怕输!”

爸爸也跑了过来,胖胖的身体努力蹲下,安慰自己的宝贝女儿,“输有什么好怕的?别怕,有爸爸在。”

“那你得给我加油,一定要给我加油奥!爸爸!”稚嫩的童声让人无抗拒,女孩子嘟着这小嘴,一头栽进爸爸怀中。

“开始!”

男生们都使足了劲,好象一个个都把自己想成变形金刚,或是吃了菠菜力大无穷的“泼派”,“刺溜刺溜”向前窜,摆出各种奇怪的动作,享受与风儿的亲密接触。“杀呀”,奋勇向前,那脚上的轮子滚的飞快,好似快要飞起来。女孩子则显得有点踉踉跄跄,脚下的轮子怎么都不听话,前翻后仰,“扑通扑通”都摔到了地上。

爸爸的声音又出现了,“快爬起来,没事的,赶快,还来得及!”

“加油,加油!”

小女孩还是勇敢地站了起来,紧紧咬着嘴唇,一步步向前挪,可回来时才发现自己输了。

“没事,没事,你尽力了,你很勇敢!”

“输了没关系,你永远是冠军!”

小女孩很沉默,突然似乎想起了什么,“你有没有给我加油!”

“有啊,有啊!”

“不够响亮,要是我听见了就一定会赢的!”

“好,下次我一定喊大点声,好不好,我的乖女儿?

这一刻,我多想谢谢爱呀,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如此精彩。别害怕,你一定行,不哭,坚强些,加油,没事的,快爬起来,你尽力了,你很勇敢,你是冠军

3.心灵深处的感动

感动,似乎只是在顷刻间。可是,那顷刻间,却能让我记忆深刻,让我回味无穷,让我泪如雨下!

在那一段日子里,我的心已阴暗,似乎再无法振作。爷爷去世了,最疼最爱我的爷爷去世了,泪已流干,眼神已毫无往日的清澈,整日痴痴盯着某个地方。

成绩一落千丈,老师也只能频频叹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竟发现书包里多了几张用钉书机钉在一起的纸,上面写着各科老师讲的重点内容。漂亮干净的字迹,是谁写的?他或她又为什么要帮我多记一份笔记?

我从来不看,每次都扔在一旁,继续呆呆地想着爷爷。

纸越堆越高,已厚厚地一摞了。到底是什么人,有这样的时间与恒心?这个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终于在一节体育课后被我解开了。

那天体育课下课以后,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回教室,刚走进教室,无意间看见我位置那儿有一人,那个人是谁?只见那个人慢慢回头,我和他都一惊,竟然是他,在学习上一直和我针锋相对的他!我当即走上前去,瞪着他说:“你在干什么?你这是在同情我,可怜我吗?记着,不管我沦落到何种地步,我也不要你的施舍!”说完,我从书包里拿出他刚塞进去的几张纸,潇洒地撕掉。瞬间,整个教室一片寂静。

他一句话也没说,默默回到位置上,埋头开始苦写,不一会便飞过来一张纸条,我打开,上面又是那么漂亮干净的字迹:爷爷在天堂看见你这样,也一定不会开心的。快点振作起来吧,没人跟我争第一,我可不习惯啊!

看完以后,心里很难受,有种复杂的感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我强忍着不让它落下。我再一次走到他面前对他吼:“我的事不用你操心!不习惯就不习惯,又不碍着我!怎么第一都拿烦了?你用不着在我面前炫耀!”甩下最后一个字,我又潇洒地转身,回座位。他始终低着头,不吭一声。

第二天,原以为不会再有笔记了,可出乎意料的是,还有,而且有两份,昨天和今天的。顷刻,泪花四溅,顿时醒悟……

在这之前,我对所有人都很冷淡,但他,把我这颗冰冷的心给融化了……从此的我,便阳光快乐,便乐观来对待生活!

大榕树的所有资料

大榕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以“独木成林”而闻名。榕树的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在碱土中叶片黄化。不耐旱,较耐水湿,短时间水涝不会烂根。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大气生根,使观赏价值大大提高。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多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和微碱性土中均能生长,怕烈日曝晒。

1、孟加拉国大榕树

在孟加拉国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株大榕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 从它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气根",多达4千余条,落地入土后成为"支柱根"。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遮天蔽日、独木成 林的奇观 。

2、福州大榕树

榕树的果实扁圆形,生于叶腋,果径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 。种子萌发力很强,由于飞鸟的活动和风雨的影响,使它附生于母树上,摄取母树 的营养,长出许多悬垂的气根,能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根,加强了大树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这就是"独木成林" 的奥秘。

3、阳朔大榕树

大榕树位于高田乡的穿岩村。田野中有一棵古榕遮天蔽日,树高17米,树围7.05米,硕大的树冠覆盖2亩土地,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气根如老人胡须在风中飘拂,树干有的贴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飞龙破雾,是罕见的奇树。

扩展资料:

阳朔大榕树的传说:

相传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在金宝河的对岸有一座小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

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人称“榕荫古渡”。在穿岩的临河处有一块石头,颇像一只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于是民歌唱道:“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

当年刘三姐抛绣球给阿牛哥,与阿牛哥私订终身就是榕树作的媒。起初,三姐有情,而阿牛哥无意,三姐又借山歌表情达意,但阿牛哥仍不能会意,于是三姐约阿牛哥到榕树下,抛出一个绣球给阿牛哥,阿牛哥不敢去捡,三姐就托榕树把自己的心思悄悄告诉了阿牛哥,阿牛哥这才捡起绣球与三姐订下了终身。

百度百科-阳朔大榕树

百度百科-大榕树

百度百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