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读范缜反对迷信的感受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啥意思?

为什么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此心光明亦复如是-此心光明亦复何为

人的罪福之事,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一切皆是自作自受,不是天神的赏赐和惩罚。

因缘果报(1)什么是因缘果报

在佛法中有很多概念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的,如果搞不清楚一些基本的知识,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佛法的道理利益自己和他人。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因缘果报、因果的概念。说到因果,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大都知道一二。同时社会中认识的因果和佛法却并不一样。普通人没有学习过佛法经典,因果的概念都是通过书籍的转述,他人的灌输这种途径得来。但这些见解鲜有真正依据佛法经典而来的。都是大家认为因果是怎么回事,是大家的依靠自己的认知来推测出的。这就造成了很多的误解。

普通人对于因果的概念多数就是偿命、欠债还钱,如果相信来世的则会认为这个结果可以到下一世才出现。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是不是?

其实佛法讲的因缘果报、因果定律并非如此,严格说来和此完全不同。我们试着给大家介绍一下,因果到底是怎么运行的。这世间的万事万物究竟遵循着一种什么规律、我们又如何利用这种规律来造福自己和他人。

(1)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因果业力的作用是如同种子在适合的条件下逐步成长,最后结出果实一样。

因就是种子。我们从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想过的内容都会成为种子,业因。

比如我今天想了,我想赚点钱、或者我要去某个地方玩。这都是因。我们说的话、做的每件事情,都会成为种子。

一颗种子,要有适合的土壤、阳光、水分才会成长、结果。在各种条件的配合下,种子逐步成长最后结出果实,这个过程就仿佛我们造作的业因,聚集各种助缘,最后得到结果。

什么是缘呢?同样是我们的身语意三业,做得事、说的话、思想的内容。这些不仅仅是种子,同时还是其它种子的缘、助力。

比如一个人想去某地游玩,这是个想法,正好他有钱、有福报、有时间、天气、环境都合适,这些是缘,于是就去了。没想到他从前欠了别人的赌债,结果在玩地方遇到债主了。被打了一顿。于是去游玩这件事情,虽然是他当初想法的果,这个果是各种条件聚集而形成,同时又成了他被打的缘,另一个果报的一个助力。

因果就是如此运行,每个因都在适合的条件下发展,同时又对其它的因的发展起着作用,相互缠绕、相互影响。非常复杂。复杂到我们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非要用比喻来讲:每个人的因果都如同一片没有尽头的森林,无数的种子、无数的发芽、开花成长、无数的果实。而果实则继续变成种子。不同的植物之间又相互缠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或者也可以比喻成一张没有边际的大网、上面纵横交错着种种因、种种缘、而这些条件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交汇点:果报,无数的果报又继续和其它的因缘相交汇,层层叠叠无有穷尽。

佛在《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讲:

假使经百劫 不坏诸业因

因缘和合时 有情随受果

就是说我们造作的业因,种种因,哪怕是过了很久很久的世间,依然不会损坏,无论我们做得是善因、还是恶因。都会成为一颗种子,一旦和其配合的条件具备,那么就会有果报出现。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 现在苦乐吉凶等事。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现在我们遇到的各种事情,有苦有乐,都是各种缘聚合在一起产生的。这些缘如果没有了,则不会再有这种结果。

而这些业力都是随你的心聚集的。不会有一点的误差。

《华严经》讲: 于一业分别知无量诸业种种缘造。如一业。一切诸业亦复如是 。

就是说,从单单一个业力来认识,就可以知道我们大家的无量业报、果报,都是由种种缘的聚合而成。就和这一个业力一样。我们自身的一切业力、果报都是如此的。

佛法讲的因果,并不是简单的欠债还钱、偿命那样。佛法讲的因果,是指出我们自身所遇到的一切事情是怎么运行的,都是因为有因、有种种缘的配合,最后形成的果报。

有人会说这似乎没什么 ,挺简单啊。是挺简单的,我们后面还得深入介绍,因果的特性,它有什么特点。以及我们如何利用因果这种规律来造福自己和他人。

因缘果报(1)什么是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2)因果的特性之一

因缘果报(2)因果的特性之二

因缘果报(3)如何运用因果

因缘果报(4)运用因果的诀窍!{不看可后悔}

读范缜反对迷信的感受

有必要说一下这个问题:

范缜所在的时期,佛教经典翻译量是非常少的。

依佛教之传播,总是会先传播劝人为善的经典,因为民众需要这种思想来“立身”。国家需要这种思想来“维和”。

而他所“针对”的问题,是与“生”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东西,在《佛说入胎经》等对“灵魂”(佛教的正确说法是“心风明点”,灵魂只是一个非常不贴切的说法)有了正确的解释之后。这些东西就都浮云了。

我把他的观点说明一下,希望对有心学佛的人有些帮助:

第一:无因邪见。(这个是最无知透底的逻辑,难以理解一个思维缜密的人怎么会如此)

“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就像我。富贵、贫贱,就是这么一回事,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这很奇怪吗?问个为什么的事情吗?为什么千千万万的花朵中,只有那一朵花被吹到座席中呢?为什么呢?这难道没有原因吗?风什么时候来?花朵与枝干的联接是否牢固,风从什么方向来?一片云彩可能阻止阳光的直射,这样空气温度差就产生了变化,风向与风力就都会发生变化,这难度不是有“一种原因在左右着花瓣的飘落”吗?

一切,都是“原因”的,这就是佛陀的教导!

同样,你没有生为富二代,而有的人生来就是残疾,这都是有原因的!

二,不明心风(这个不怪他,其实他在此点上研究的很先进了。)

“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精神和形体的关系,好比一把刀和锋利的作用。没有刀,就不能起锋利的作用。没有形体,哪里有什么精神呢?”

这些话都是对的,但问题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心风明点”,也就是他所说的“魂的本质”。

佛陀教导之中,有关于“生的全部开示”。关键一点是,心识虽然是不能完全离开形体的,但心识总是有“形体”支持的。那个“形体”叫“细微心风”。相当于“心”的“载体”。也就是说,心离开了“人体”的同时,必然有一个“新的载体”,这个经典上已经写的非常非常清晰了。

其它的的一些东西,可以说是“民俗”部分的观点。与佛教关系不大。如祖先观念。

佛陀教导过人们,人后,最多49天,“心风明点”一定“找到新的生命载体”而不再“使用细微心风”作为“载体”。也就是说,祖先都已经“轮回”去了。文中所说的,我可以肯定皆是民俗观念而非佛学。

其实对佛教微有了解的人都能知道,那个时代,士大风间主要讨论的经典是《维摩诘经》那是一部非常精彩也深为人们喜爱的经书,(但范缜可针对主流经典有过任何的辩论吗?)范缜这篇东西(实在谈不上是文章,更谈不上是论)之所以被人抬出来,有其历史原因。其全文也从来对佛教的正统概念没有过挑战。

祝一切众生心光明无碍!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啥意思?

没有善念没有恶念只是一具身体,有善意有恶意是心灵有了动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有良知,为了善念除去恶念就是格物致知。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心学讲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陆九渊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