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政息的例子-人存政策人亡政息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1.我国的朝代为什么只能存在两三百年?
2.丁忧是什么意思
3.关于张居正的评论?
4.谈一谈你对神人,圣人的认识,500字
我国的朝代为什么只能存在两三百年?
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宠大的话题。
其实就是黄炎培的“历史周期律”——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时说过:“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其实,这个理论也不是黄炎培的首创,中华先贤几千年前就发现了,如《左传·?公十一年》:
“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还有《孟子·离娄章句下》: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民间亦向来有谚语传曰:“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
可见,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定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诠释角度来讲,这就叫“世间万物的普遍内在真理”。
确实,无论是哪方面,我们都能看到大多数的辉煌传承都循环在“三”与“五”的两个奇数之间或上下:
(一)西汉以景、文、武、昭、宣共5位杰出帝王缔造了西汉210年的国祚;
(二)东汉光武帝、明、章、和共4位帝王延续大汉国祚近200年;
(三)大唐太宗、武?住⒏咦凇⑿?宗、宪宗(元和中兴)、武宗(会昌中兴)6位杰出帝王缔造了大唐近三百年国祚;
(四)大明以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孝宗(弘治中兴),如加上神宗万历之的张居正改革则一共6位杰出帝王奠定了大明276年国祚,可与大唐(289年)比肩。
(五)大清王朝,虽然与世界相比,满清已经开始落后,但是就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帝制政治来讲,倒不妨为一盛世,即康雍乾3朝。
除去汉、唐、明、清外,另外还有几个完成了大一统却比较短命的、以及未完成大一统但却偏居一隅且又国运长久的王朝:
(一)大秦:没啥好说的,史无前例大一统,惜二世不给力;
(二)西晋:国祚37年,且夺曹魏天下,可忽略不计;
(三)东晋:国祚103年,勉强达到百年,而且杰出帝王不多,能拎出来遛一遛的,恐怕只有孝武帝与明帝,真要较真起来孝武帝也一般般,只有明帝可称明君;
(四)大隋:与西晋一样才只有37年,可不同的是大隋的国力极其强大,而且政治也一度昌明休仁,一派盛世景象,如果抛却始皇的万世之功先不论,那么大隋应该是中国帝制历史里最可惜的一个朝代;
(五)北宋:太祖、太宗、仁宗,若可以加上神宗,那么北宋确实算得上盛世,只可惜先天不足,一“出世”就被石敬瑭挖了个那么大的坑,所以没辙,但是在四面受敌之下国祚仍然达到167年,不容易了。
(六)南宋:只有孝宗可称为明君(干淳之治),南宋之所以还能苟活152年,很大程度得益偏居以及西夏的崛起制衡了金朝的继续扩张,要不然真难说;
(七)大元:除忽必烈外无明君可言
英宗、文宗、仁宗都还可以,但可惜其政治理想都于襁褓或功败垂成,因此以结果导向而言,这三人所代表的时代无法被认定为盛世。最重要的是,以少数民族身份统治绝大多数人口之主体民族,却始终不推行汉化,这样的王朝无论如何都不能算在此列——个人倾向认为元蒙王朝就是华夏族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准亡国。
如果你觉得不够说服力的,我们可以上溯至先秦时代:
(一)尧舜禹:唐尧、虞舜,夏禹,不管这三个人是代表某个部落或群体,还是某个人也罢,确实就是“三”;
(二)夏:少康、芬、泄,三位都是夏朝比较有为的君主,如果不是他们几个人,那么夏估计早因后羿夺国而亡了;
(三)商:汤、太戊、祖乙、盘庚、武丁,商强于夏,无怪;
(四)周:武王与周公(成王)、康王(成康之治)、穆王盛世、奠定大周800年国祚,“吐哺制《礼》”的周公当力推首功,但是没有这几位杰出的继承者,也是不可能的。
东周后就可以不算周王室了,因为已经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其中两个国家成了佼佼者,分别是大秦帝国与楚王国:
[秦]不必废言,“六世余烈”,个个雄主,故大秦终问鼎!
[楚]武王、文王、成王、庄王,还有威王,成楚大业!
以上所有例子都反映出:“三世而衰”/“五世而斩”,无一例外!
毋庸置喙,我中华先贤确有超越人类极限的天大智慧!!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了?
其实不难理解,无非就是世间万物存在的一个真理:
即开头、高潮、尾声——顶多加一个“最后一搏”,即“中兴”。
请问,你没发生衰落,又怎么会有“中兴”?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三世而衰”/“五世而斩”的原因了。
那么,把“三五定律”放到历史的时间线条里,对应的无疑就是:开国、盛世、亡国,只要“盛世”一消失,国祚就会进入亡国倒计时,这就叫:盛!极!而!衰!所以说才会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很可怕吧!强盛竟然代表衰落的开始!
无论谁,到了“中兴”的临界点,就必然无法阻止衰亡!
到底是何原因?为什么都“中兴”了,还是避免不了呢
其实原因没什么好穷尽的,无非如人一样,世间万物都存在自己的自身极限。
朝代也一样,影响朝代寿命的,无非以下几种:
必须是这些顶层设计。
没有永远完美的制度,也没有永远圣明的君王;同理也不会有永远灵光的统治思想与永远都焕发生机的文化与文明。
唯一的办法,假如你不想被别人终结的话,那么就只有学大秦,“革”!“命”!从自身开始。
必须走新路。就是要自!我!革!命!
历史上,除了秦国外,只有一个人、与一个时代这样尝试过:此人的名字,不可说也。
写完,谢谢。
丁忧是什么意思
丁忧的意思指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后世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
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古代官员的父母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古代的“丁”和“忧”,其解释不同于现代的“丁”和“忧”。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
“丁忧”,体现了古人对文字运用的炉火纯青。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丁忧的典故故事
历史上关于“夺情”最有名的例子是张居正。万历五年,张居正19年未相见的父亲去世了,这时正值张居正掌握权力不久,各项改革事业刚刚铺开,他当然不愿意此时离职。恰逢小皇帝这时也对他崇拜得不得了,两边一拍即合,夺情!但是明代的舆论力量非常强大,无数官员上书谴责张首辅的不孝行为,结果小皇帝生气了,当众痛打反对者的屁股,有人甚至被打成残疾。
这件事的结果是复杂的。对于张居正,夺情一事让他愈发自我膨胀,开始了从贤相到权臣的转变;对于万历,长大以后觉得自己被张老师骗了,拿夺情做文章,将去的张居正抄家夺爵、子孙流放;而对于大明朝来说,由于万历记恨张居正,导致初见成效的张氏改革人亡政息。
史家尝言“明实亡于万历”,追根溯源,张居正在权力与孝道之间的迷惘,竟成了引发明末大风暴的那对蝴蝶翅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丁忧
关于张居正的评论?
对“宰相之杰”的争论 在嘉靖中期以后,到隆庆、万历时期,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王阳明的心学大行于天下。其追随者为传播学问,创设了很多书院,来往于各书院讲学的,先后有创立泰州学派的王艮、湛若水、耿天台等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何心隐,是张居正执政期间最为著名的学者。对于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何心隐大加反对,声言要入都“持正义,逐江陵去位,一新时局”。张、何的冲突因此达到白热化。万历七年即1579年,何心隐六十二岁,他在祁门学生胡时和家中被逮捕,解到武昌,终被杖毙狱中。在何被捕期间,泰州学派许多重要人物都奔波营救:有的为他辩冤,有的变卖家产以求赦,有的愿舍身替。何心隐“瘐”狱中之后,有人指斥张居正为避免学术上的歧异而施用政治上的迫害。在张居正后,这种声音愈加强烈。但李贽却力为辩护,认为何心隐之与张居正无关。他在《答邓明府》一文中写道:
何公,不关江陵事。江陵为司业时,何公只与朋辈同往一会言耳。言虽不中,而杀之之心无有也。及何公出而独向朋辈道“此人有欲飞不得”之云,盖直不满之耳。何公闻之,遂有“此人必当国,当国必杀我”等语。则以何公平生自许太过,不意精神反为江陵所摄,于是怃然便有惧色。盖皆英雄莫肯相下之实,所谓两雄不并立于世者,此等心肠是也。自后江陵亦记不得何公,而何公终日有江陵在念。
偶攻江陵者,首吉安人。江陵遂怨吉安,日与吉安缙绅为仇。然亦未尝仇何公者,以何公不足仇也,特何公自为仇耳。何也,以何公“必为首相,必杀我”之语,已传播于吉安及四方久矣。至是欲承奉江陵者,憾无有缘,闻是,谁不甘心何公者乎?杀一布衣,本无难事,而可以取快江陵之胸腹,则又何惮而不敢为也?故巡抚缉访之于前,而继者踵其步。方其缉解至湖广也,湖广密进揭帖于江陵。江陵曰:“此事何须来问,轻则决罚,重则发遣已矣。”及差人出阁门,应城李义河遂授以意曰:“此江陵本意也,特不欲自发之耳。”吁吁!江陵何人也,胆如天大,而肯姑息此哉!应城之情状可知矣。应城于何公,素有论学之忤,其杀之之心自有。又其时势焰薰灼,人之事应城者如事江陵,则何公虽欲不,又安可得耶!
江陵此事甚错,其原起于憾吉安人,而必欲杀吉安人为尤错。今日俱为谈往事矣!然何公布衣之杰也,故有杀身之祸,江陵宰相之杰也,故有身后之辱。不论其败而论其成,不追其迹而原其心,不责其过而赏其功,则二老者皆吾师也。非与世之局琐取容,埋头顾影,窃取圣人之名以自盖其贪位固宠之私者比也。是以复并论之,以裁正于大方焉。所论甚见中蕴,可为何公出气,恐犹未察江陵初心,故尔赘及。
李贽作为当时思想界的领袖,对张居正的评价,给我们留下了非常重要的文件。张居正为何不能容忍何心隐?乃至要杀他?是不是地方官揣摩其心理投其所好弄了何心隐?李贽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极大。何心隐以陆王心学传人自居,当时整个湖广地区私立书院很多,是传统陆王心学的重要阵地。
当其时也,官学的学生学习的是程朱理学,私立书院讲授的是陆王心学。两种思想互相激荡,甚至尖锐对立。张居正对程朱理学也有犀利的批判,同时也反对当时的士林中人一味地拾拣陆王牙慧,所以他不会完全站在官方立场反对何心隐。他觉得国家要储备人才,但大而无当不着边际的清谈无补于苍生。实际上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赞赏的。当心学演变为玄学,注重实学的张居正便有些担忧,就像今天谈到对青少年的教育,由于传统文化遭到无情的解构,一些诸如理想、尊严、道德等固有的观念为年轻人所不齿,而大肆崇尚西方文化,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张居正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对当时的讲学之风也深为忧虑,他害怕所有的青少年变成崇尚空谈的清流,因此断然下令关闭全国众多的私立书院。这样做客观上收到了钳制思想的作用,但张居正的主观动机是想正本清源,让思想界能够为他的万历新政服务。基于以上考虑,我觉得我们不要以思想家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政治家的作为。对这一点,作为思想家的李贽没有对张居正的做法提出任何批评,反而说张居正与何心隐“二者皆吾师也”。可见李贽对张居正的政治功绩是肯定的。
第三个是于慎行。于慎行是张居正亲自推荐给神宗当老师的。神宗也非常信任于慎行,张居正后,还让他入阁当了辅臣。宦官张诚与平反复职的刑部右侍郎丘橓受神宗的派遣气势汹汹去江陵抄张居正的老家,于慎行写信要丘橓别把事情做绝了。这封信的大意是:当张居正在权力顶峰的时候,满朝没一个人敢说他的坏话。现在他人亡政息了,却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好话。这都是不对的。他认为要肯定张居正执政十年的成就,并希望停止对张居正的清算。这封信当时传播极广,许多正直的官员都佩服于慎行的勇气。于慎行有君子之风,尽管张居正当权时赏识他,他也从不登门拜访。他不登门,张居正也并没有因此?压他,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健康。虽然于慎行对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与为人也不全赞同,但却在张居正遭受迫害最厉害的时候仗义执言。神宗后来即时停止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封信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上三个例子说明,研究历史人物除了研究正史,还应该研究同时代人的著述。同代人对张居正的评价比《明史》更为可靠。我觉得张居正担当“宰相之杰”的盛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对人的评价标准,历来都是把道德评判放在第一位,这样有失偏颇。我不是说为官可以不讲道德、不讲操守,但这不能作为惟一的条件。评价一个政治家,一定要把事功放在第一位。要看他执政期间的作为,是不是有功于社稷,有利于人民。“富国强兵,尊主庇民”八个字,构成张居正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是站得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谈一谈你对神人,圣人的认识,500字
从我自己谈,我做得远远不够,还要向有德行的人学习。比如,几年前,哈尔滨有位初三代课女老师,为保护学生的安全,用身体挡住意外移动的车辆,最后付出双腿截肢的代价。一般世俗的眼光看来,当了几年代课老师,赔上一双腿,才得到一个正式编制。好人难当阿。其实,她就是一个纯粹的人,没有功利的算计,才危急时刻,她只想到孩子们的安全,不考虑个人安危,在一次美国大学的校园枪击案中,也有类似的壮举。美国教授把枪手挡在教室门外,保护正在上课的学生们。这都是至人无己的事迹。
说到神人无功,我不由得想起了释迦摩尼。当年他放弃作为王子的高富帅生活地位,吃苦修行多年,创造了佛教。战争与阴谋不止的人类社会面前,展现了一种抑制贪欲的无争的理念。
如今国人 身处商品经济的大潮,红尘滚滚,私情泛滥,家庭破裂,贪腐盛行,道貌岸然,欺世盗名,谋财害命,百业缺德,人心冷漠,奸佞当朝。山河破碎,遍地污染,资源枯竭,灾害丛生。牛奶含三氯氰胺,大米含重金属,便宜的是地沟油,行货含转基因,种菜打农药灌污水,肉打硫酸铜,鱼喂避孕药。江河猪漂流,呼吸带防雾霾口罩。这些难题足以民不聊生。不正心正己,找不到解决办法。
千古多少帝王,想留下万世功名,不朽伟业。秦始皇灭六国,修长城,可惜人亡政息。伟大领袖发展创造了“三面红旗”,大家饿着肚子,谁又能扛得动。
看看米国,两百多年前,订下几条宪法,竟然避免了其他地方那样的连年战祸,发展成当下超级大国。孔子千年以前描绘的天下大同,小康世界,人间能看到的例子没有更多了吧。这些订立宪法的前辈,以及他们信奉的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提倡社会契约,分权制衡,他们既无南征北战的浴血功勋,也无万世师表的世袭封荫。然而他们引导开拓了一个“美丽新世界”,正所谓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