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齐鲁长勺之战:巧妙运用“敌疲我打”克敌制胜

2.三国志战略版于禁战法三国志战略版克敌制胜适合谁用

春秋齐鲁长勺之战:巧妙运用“敌疲我打”克敌制胜

克敌制胜战法-克敌制胜战法厉害吗

《春秋》记事从公元前722年(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开始,诸侯各国每年都有大小不一的战争。各国的战争,有的是为了争土地,有的是为了争面子、报私仇或一些小仇。公元前685年,齐国内部的战乱,给了齐公子姜小白的历史机遇,他抢先从莒国(其疆域在今山东莒县一带,往东至黄海)回到齐国,即位成为齐桓公,从此春秋时期的很多战争就是为了争夺盟主地位了。

鲁国帮助齐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失败,随着齐国的强大,鲁国就不断地面临着来自于齐国的威胁和战争挑衅。在春秋时代的初期,长勺之战是齐鲁两国之间一次载入了史册的战争。

鲁国,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的封国,是姬姓国,国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以及今山东省西南部,算得上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中大型国。因周朝的治国法典和礼乐之道是由周公旦制定的,鲁国继承了周朝礼制体系的正统,也正因为如此,鲁国一直认为自己是周礼的衣钵传人。

齐国,是周武王军师姜尚及其后裔的封国,是姜姓国,国都在营丘。公元前866年,齐胡公迁都至薄姑(今山东省薄兴县境内),公元前859年,齐胡公弟弟姜山杀了齐胡公,自立为君,成为齐献公,复都营丘,并扩大都城,并改名为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因为姜太公辅佐周朝开国功劳巨大,被赋予了讨伐蛮夷、拓展领土的征伐大权,其疆域不断扩张,成为春秋时期的一大诸侯国。

鲁国和齐国边境交界漫长,有亲密的关系,长期互相通婚。从周朝于公元前1046年立国,大封功臣及姬姓宗亲建立诸侯国,至周朝于公元前771年东迁,已经过去了近三百年。各诸侯国的后裔已经繁衍了几十代,祖先的交情都只是变成了传说。齐鲁两国也是如此,实际上,两国更多的是不可避免地的领土利益冲突。

春秋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地图见下:

公元前685年夏天,公子小白已经回到了齐国,即位为君。但是,鲁国还是打算用武力护送公子纠回齐国、抢回国君之位,夏天农忙时节刚过,这年秋天,鲁庄公就率领军队进攻齐国,逼近齐国国都临淄,在乾时(又称“干时”,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齐鲁两军展开了一场厮杀。

面临国都被占的危险,齐国军队同仇敌忾,顽强抵抗。鲁军招架不住,连连后退。鲁庄公的战车损坏,齐国人追杀过来。他的车御(驾车的大将)和车右(在车上负责进攻的大将)秦子和梁子,急中生智,打着庄公的旗帜,吸引齐军,庄公连忙换乘他人轻车逃入山林,秦子和梁子被俘,庄公遁入泰山附近山林,得以逃脱,最终艰难地返回鲁国。相关地点见下图:

齐国鲍叔牙率领军队一路追杀鲁军,一直进入鲁国,驻扎在洙水与淄水之间。鲍叔牙派人给鲁庄公传递书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把他杀了。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由我们自己来处置。”鲁庄公迫于压力,在生窦(今山东菏泽北)杀了公子纠,召忽不愿回齐国,自杀赴子纠而亡,管仲被囚禁交还齐军。到齐鲁边境的堂阜(今山东蒙阴境内)鲍叔牙就给他松绑了,高兴地驾车回到都城临淄。

鲍叔牙与管仲是铁杆的朋友,鲍叔牙也非常欣赏管仲的治国的才干。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任命管仲为大夫,委以政事。从此,管仲在齐国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强军富民的政策,齐国迅速强盛起来。

入主齐国后,齐桓公扫清了国内的敌对势力,国内局势开始稳定,管仲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齐桓公为了报鲁国帮助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仇,公元前684年春天,齐桓公帅军攻打鲁国,向鲁国国都曲阜进逼,进驻长勺(今山东莱芜境内)地区。

面对齐国军队的进攻,鲁国君臣上下对是否迎战议论纷纷、态度不一。六个月前乾时之战失败的阴影还笼罩在鲁国人头上,鲁庄公更换乘车狼狈逃命的情景还在人们眼前挥之不去。而且这次齐国人是为了讨伐鲁国武力扶持公子纠,在道义上也占有一定优势。然而,鲁庄公在乾时败得非常难堪,他很想借此机会报仇雪恨,心中偏向于迎战,但遇到其臣下一些“亲齐派”或“惧齐派”的很大阻力。

正在这时,曹刿请求面见鲁庄公。曹刿的出生背景与生卒年月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但他应该是比较底层的士大夫出生。当他要求觐见鲁庄公、为鲁战齐国出谋划策时,其同村人认为他不是“肉食者”、是多管闲事,而曹刿认为这是他展现才华、谋求荣华富贵的好机会,因为他认为“肉食者”鄙陋无远见、谋事能力不足 [1] 。

曹刿是否已经想好战齐的计谋,没人知晓。他不露声色,见面就反问鲁庄公鲁国凭什么要与齐国决战。

鲁庄公说:“对吃的穿的、民生之物,我不敢独自占有,而是毫不吝惜,分给民众。”

曹刿说:“这些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所有人,民众追求的是财用不匮乏。不能遍及民众,民心就不能归上,百姓是不会服从的。”

鲁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我也遵循礼节不敢增加,祭祀和祈祷对先祖和上苍都是诚信以告。”

曹刿:“祭神也只是限于您个人独自的恭敬,神追求的是歆享优裕的祭品,一点点的诚心是不够的,不会取得神明的信任,神明是不会降幅的。”

庄公:“我处理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做不到完全的明察,但必定是合情合理、按照情理去办理。”

曹刿:“这是为百姓尽力的一种表现,您心中真的能考虑到民众,即使是智慧达不到,那么也一定接近正确的治国之道了。凭这个可以与齐国打一仗。战事开始时,请让我也跟着去。”

曹刿并没有向鲁庄公陈述对齐之战的谋略,只是窥探庄公迎战的决心,对如何战胜齐国可能也并没有很好的计策,或者说,他还深藏不露。

曹刿与鲁庄公乘坐同一辆战车,来到长勺。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参战军士主要是贵族和士大夫子弟,一般都讲究战争礼节,进攻时擂鼓助阵,面对面的正面厮杀。

在双方军队正面展开时,鲁庄公将要下令擂鼓助威、展开进攻。曹刿拦住说:“还没到时候,要等一下。”这时,齐国军队开始擂鼓,但鲁军没有动静,等候命令。齐国人又擂起了鼓,曹刿还是要求等候。鲁国人还是一动不动,齐国人也就没有进攻。这时,齐国人又擂起了鼓。三通鼓过后,鲁军还是不见动静。正当齐国人纳闷的时候,曹刿说:“现在擂鼓、进攻!”随着庄公一声令下,鲁军鼓声大作、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齐军。齐国人没有想到擂鼓的时候鲁军不回应,在他们鼓完了,鲁军突然擂鼓冲了过来。齐军还没有回过神,见鲁军冲了过来,一时慌了手脚,只得连连后退,慌不择路地溃逃。

鲁庄公正要驱车追击齐国军队,曹刿说:“且慢。”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后撤留下的车辙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撤退的队伍状态,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于是,鲁庄公带领鲁军一路猛追齐军。齐国军队大败。

鲁军取得大胜,鲁庄公非常高兴,但他对曹刿在战斗时的举动甚是不解。在胜利凯旋的路上,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第一通鼓振奋勇气,第二通鼓勇气就少了一些,第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他们的勇气没有了,我们的勇气刚刚鼓动起来,所以,我们冲上去,他们就无法抵抗。尽管齐军后撤了,但大国的情况难于捉摸,不排除他们有时会有埋伏。所以,我下车去细看他们的车辙是不是乱的,远望他们后撤的队形。我看到他们的队伍乱了,战旗也倒下了,所以才可以大胆去追击他们。”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论述,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经典,常常被后人用来鼓舞士气。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采用的作战原则,成为中国后世“后发制人”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

鲁庄公对曹刿的有勇有谋非常佩服,擢升他为士大夫,担任国君的谋士。《国语×鲁语》中还记载了,在公元前671年,曹刿劝谏鲁庄公不要去参加齐国祭祀土地神的嘉年华活动。不过,这男女盛大的游行娱乐活动,就像现今的春节庙会一样热闹,鲁庄公可不愿意错过啊。

长勺之战是齐国主动发起的,其时,齐桓公还只是刚刚稳定齐国政局,管仲的改革新政还没有完全展开,齐桓公的报仇心理过于迫切。这次战役也给齐桓公敲响了警钟,使他认识到,要想称霸诸侯,还需统一民众的思想信仰、增强国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因此,他更加支持管仲在的全面改革图强的规划,这不但为齐国日后称霸诸侯奠定了基础,也成就了管仲为中国史上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全面改革,也为三百多年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长勺之战的胜利,破除了鲁国军队和士大夫阶层“惧齐”的心理,大大激发了鲁国人的斗志,成功地使鲁庄公报了乾时之战惨败、差点丧命之仇,不过,他也因此得意忘形、不把齐国放在眼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缔造者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齐、鲁长勺之战的战法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说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齐国虽在此次战役中失败,但国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在此后的三年里,齐鲁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鲁国均告失败,并割让遂邑(今山东肥城与宁阳附近)以及淄水与汶水之南的大部分地区。终于,鲁庄公认识到,齐国的军事力量远在鲁国之上,鲁国不得不向齐国求和。公元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和鲁庄公在柯地(今山东阳谷县阿城)开会,齐鲁两国达成和解。在柯之盟大会上,曹沫劫持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割让之地,齐桓公答应了归还鲁国三败让予之地(即淄水与汶水交汇以南的齐鲁边境地区) [2] 。

终于,长勺之战的六年过后,在公元前679年,齐宋郑卫等诸侯国结成了以齐国为首的坚强联盟,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时不时地讨伐那些不听话、不纳贡的诸侯国。鲁国也于一年后加入该联盟,彻底服气,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从此,春秋历史上开始了齐桓公的霸主岁月,成为春秋第一霸。

长勺之战,也给了出身市井的曹刿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善于抓住时机,敢于面君,展现自己的才能 [3] 。在战斗开始之时,打破春秋战争约定俗成的“君子之战”的潜规则,采用“欺诈”计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鲁国以弱胜强,不但对国家作出了贡献,也使自己跻身士大夫阶层,争得了荣华富贵。如果还是象他的乡下玩伴那样,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不敢面君,他怎么能够有这出人头地的机会呢?

[1] 《春秋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肉食者,指当时的贵族、士大夫阶层

[2]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

[3] 《国语×鲁语》记载的曹刿论战更加详细: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大。”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三国志战略版于禁战法三国志战略版克敌制胜适合谁用

于禁,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首,假节钺,由于其在襄樊一役中投降关羽而晚节不保,郁郁而终。于禁在三国志战略版中的星级设定是五星级,属性挺不错的,武力和统率是80多,兵种方面骑兵和枪兵都是A级适性,盾兵达到了S适性,因而配盾兵阵容的效果是最好的。

于禁战法

于禁的自带战法是「持军毅重」,这是个主动型战法,固定35%的发动几率,效果是提高自己下一次受到兵刃伤害的一定百分比,持续一个回合,同时提高自身一定数值的武力,持续三回合,接着对敌方群体2人造成一次猛攻。这个战法的输出很猛,同时还能提高自身造成的其他兵刃伤害,弊端再于下一次兵刃受击伤害提升,因而需要队友有好的保护能力。

克敌制胜适合谁用

「克敌制胜」是于禁的传承战法,和程普是同一个传承,有关于程普和这一战法的解析我已在程普篇中解析过,各位若是想了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询。

《三国志战略版程普值得培养吗三国志战略版克敌制胜适合谁用》

三国志战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