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礼记·学记》的“玉不琢,不成器”,原来如此有道理!

2.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及出处

3.玉不琢不成器出自哪里

4.玉不琢,不成器出自哪里?

出自《礼记·学记》的“玉不琢,不成器”,原来如此有道理!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事故股之王者-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出自 《礼记·学记》 ,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玉不琢,不成器。顾名思义,每件玉器都要经过精心雕琢,至少要经过切割,才能成为一件工艺精美或素面莹润的艺术品,了解历代玉器的雕琢技法或称切工、做工,对鉴定玉器的年代不无禅益。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

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

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

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

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方法。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

新石器时代,由于所用的生产工具都是由石器制成,器物的做工受到限制,器物大多厚薄不均匀,往往一边厚一边薄,甚至出现开片时错位的痕迹,而且造型不规整,如圆形的器物不够圆等。

器物的刃部不够锋利。如玉刀、玉斧、玉铲的刃部较厚钝,钻孔往往出现上部大下部小的圆锥形,侧观孔壁边缘往往留有旋转纹。

红山文化玉鸮

红山文化玉器,雕琢追求神韵,体表光洁,边缘过渡自然,碾磨技术精湛,片状器物边缘较薄,似有刃,表面无玻璃光,但光泽细腻,个别器物表面有斑坑,小而深,呈密集状。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玉器,直线纹是由笔直的阴线构成,细曲线纹是短而细的线条错落连接而成。两种不同做工的线条在同一器物上并存,就是鉴定其真伪的根据。

商朝由于对石制工具作了进一步的磨光和修整,使这些工具更加锋利和适用,特别是青铜工具的使用,使琢磨玉器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开出比较均匀而薄的玉片。

玉器雕刻风格在于穿孔以及雕刻的线条,玉器雕刻的纹路多是呈直线的,流畅利落,阴纹比较多,阳纹少。

商代晚期青玉鸟形佩

玉器雕刻穿孔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大部分均为两面对打,呈外大里小状,类似喇叭花的形状。这种外眼大、里眼小的现象,俗称“马蹄眼”。

在纹饰刻划上,商朝是三多三少,即直线条多,弯线条少;粗线条多,细线条少;短线条多,长线条少。

商朝精致的器物上运用双钩拟阳线的做工刻划,就是在器物上运用双线并列的阴线条刻划,以形成一条阳线呈现,俗称双钩线或双钩拟阳线。

西周人形玉璜

西周玉器的做工,在雕刻玉器的风格方面与商代有很大的区别,例如雕刻的纹路线条多为弯曲的,但整体雕刻工艺精致,琢玉的技法以及造型不断发生了改变。

重视对纹饰的布局,线条渐趋繁复,以略带弧形的线条为主,较多地使用长弧线,尤其是西周中晚期纹饰的结构与雕琢方法,阴纹纹饰开始出现互相勾连,阴刻线一面磨成坡状,有斜刀的痕迹,俗称“一面坡阴线”。“一面坡阴线”是西周玉器的典型做工。

春秋兽面形玉饰

玉器发展到春秋战国,雕刻工艺更为成熟,雕刻的图案层次错落,非常的讲究,且玉沙开始被使用,技法要比商周时期更加的精湛。

春秋时代玉器的做工和前朝对比,有新的进步,更注重磨制。春秋纹饰在西周晚期出现互相勾连的基础上,出现了卷曲相连的纹饰,布局满而密,不留空白。

春秋晚期出现以隐起的密集的浮雕纹,并有平面浅阴刻宽带纹。器物开片薄均匀规整,粗线条少,细线条多,且线条有毛口(即刻花纹、线条时在线条边缘留下很多刀痕)。

战国谷纹玉璧

战国玉器刀工精细,器物边角垂直锋利,磨工精良,器物表面,尤其是阴线糟内光泽强烈。孔洞内壁匀称光滑,极少见到因工具不力而残留的制作痕迹。主要是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琢玉工艺突飞猛进。

战国玉器半浮雕、透雕盛行,对动物形象的刻划,着意于眼、牙、爪等细部特征,于细微处见奇观,极力刻划出动物的本质特征。

汉代玉蝉

汉代玉器物的做工特点,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没有战国时代精细,器物棱角琢磨圆滑,大件器物刻工较粗,小件器物刻工较精细,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

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往往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汉代的葬玉运用“汉八刀”做工。

“汉八刀”做工,不是代表整个汉代玉器的做工,而是仅指汉代“葬玉”的做工。

汉代的“汉八刀”是指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运用推拓磨的雕琢技法,刀法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刚劲挺拔,线条无丝毫崩裂状和刀痕之迹。代表作品是玉猪、玉蝉、玉翁仲。

唐代龙形玉佩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对外贸易往来频繁,且该时代的女性地位有非常大的提高,故玉器雕刻多偏美感,出现了花卉、飞禽走兽以及人物飞天的图案,尤其是狮兽的雕琢是非常精细的。

唐代玉器刻工精细,细线条多。特别在唐代带板上的人物,通身饰以短而密集的阴线。在动物的脚部、尾部也刻出很多的细线条,带板上采用减地法,即池面隐起做工,刻线带有绘画性。

宋代花鸟纹玉佩

宋元时代玉器,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在玉器上也反映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这一时期的玉器非常的细腻,雕刻的器形也一般多为小件,而大型玉器比较少,由于该时代的书法、绘画尤为繁盛,故玉雕雕刻风格多比较注重形似以及神态的契合。

南方刻工细腻工整,北方刻工刚劲有力。但整体来说,雕刻的线条总感细弱。

兽件的身上一般有上下对穿孔,且孔洞以方形为多,人物脸部的五官往往处于同一平面,且“八字眉”服饰上有浅细的“米字型”刻划。

元代螭纹玉带饰

到元代刻工一般粗犷有力,器表面往往留有钻痕和铊痕,还有险刀现象出现,抛光不甚讲究。

明代兽面纹玉觚

明代玉器有了新飞跃,以扬州、苏州为中心,琢玉业开始大发展。刀工粗壮,浑厚有力,生动活泼,写生味浓厚,出现了浮雕、镂空做工,还有双层,甚至三层的镂雕。器物表面玻璃光泽强烈,大件器物的表面也往往留有钻痕和铊痕。

清代痕都斯坦玉嵌宝盖盒

清朝玉器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工艺迅猛发展,是我国治玉史上空前繁荣时期。

这时期玉器精雕细琢,形象逼真,大量巧作作品问世,刻划线条精细,磨光平滑,立体感强,花果的枝叶脉络雕刻明显,栩栩如生。

镂空、半浮雕、浮雕三种雕法盛行。其中以半浮雕和浮雕为主。嘉庆以后的玉器,其雕工慢慢趋向粗糙失真和呆滞。

?

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及出处

玉不琢,不成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下一句是人不学,不知义。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原文

1.欧阳修《悔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

2《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

《悔学》: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固然有好的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礼记·学记》: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尚书》的《兑命》篇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出自哪里

“玉不琢不成器”出自《礼记·学记》。

在《礼记·学记》中的原句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翻译过来是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

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尚书》的《兑命》篇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

作品鉴赏

《学记》全文共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

《学记》专门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出自哪里?

译文:(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出自《礼记·学记》。

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

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扩展资料

教育目的与作用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学记》一开篇就用格言式的优美语言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学记》开篇指出,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仅仅依靠发布政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统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须发展社会教化,通过社会教育手段,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来实现。

另外,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努力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这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地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谙此理,他们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使其优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