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音信是什么意思-陇头歌二首
1.写出几个带器官的成语,有没有
2.陇头的网络解释陇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3.第二个字是头的成语四字词语
4.求关于地名的成语
5.四字成语什么信杳
写出几个带器官的成语,有没有
昂头天外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白头到老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百丈竿头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摆尾摇头摆动头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抱头痛哭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不是冤家不聚头聚头:碰头。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从头彻尾自始至终从头至尾由开头到末尾,指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初露头角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低头耷脑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低头哈腰指谦卑恭顺的样子点头之交指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佛头著粪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垢面蓬头面目肮脏,头发零乱昏头昏脑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倔头强脑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烂额焦头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六臂三头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马上墙头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没头苍蝇比喻乱闯乱碰的人没头没脸指不顾脸面或不顾一切,狠狠;也满头满脸眉头眼尾指眉眼间的神色蒙头转向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摸头不着指莫名其妙,不知所措评头品足评:评论;品:品味。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比喻发表评论任意挑剔描头画角比喻刻意模仿,毫无新意木头木脑形容呆板、迟钝齐头并进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傲头傲脑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巴头探脑形容伸着头偷看。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白头相守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白头偕老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抱头大哭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抱头鼠窜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豹头环眼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蚕头燕尾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草头天子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彻头彻尾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冲昏头脑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出人头地指高人一等。出头露面指在公开场合出现。也指出风头。出头之日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楚尾吴头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床头金尽床头钱财耗尽。比喻钱财用完了,生活受困。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粗服乱头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大难临头难:灾祸;临:来到。大祸落到头上。大头小尾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呆头呆脑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戴头识脸比喻有面子有身分。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当头对面当面商量或面对面辩论。当头一棒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刀头舔蜜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得胜头回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点头哈腰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掉头鼠窜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都头异姓最高贵的称呼。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不屈的将领。对头冤家对头:冤家、仇人。指仇人。方头不劣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粉面油头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奉头鼠窜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佛头加秽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佛头着粪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改头换尾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竿头直上比喻进步很快。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狗血淋头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狗头军师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顾头不顾尾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狗血喷头言辞刻毒,大肆辱骂。形容骂得痛快淋漓。鬼头鬼脑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含着骨头露着肉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鸡头鱼刺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回头是岸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街头巷尾指大街小巷。焦头烂额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臼头深目形容相貌丑陋。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磕头如捣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科头跣足光着头赤着脚。磕头礼拜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浪子回头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空头支票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乱头粗服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老虎头上扑苍蝇比喻自己找。愣头愣脑形容言行鲁莽冒失。两头白面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抛头露面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茫无头绪茫:不清楚,纷乱。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摸不着边,不知从哪里入手。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迷头认影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劈头盖脸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披头散发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没头没脑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千头万绪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品头评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掐头去尾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也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蓬头历齿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牛头马面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平头正脸形容相貌端正。墙头马上为男女爱慕之典实。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三头两绪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容头过身只要头容得下,身子就过得去。比喻得过且过。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人头畜鸣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三头对案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三头两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神头鬼面比喻怪模怪样。少头缺尾比喻事物残缺不全。十字街头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铜头铁额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顽石点头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舒头探脑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头没杯案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头破血流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缩头缩脑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有力的人。头重脚轻头脑发胀,脚下无力。形容身体不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头上末下第一次,初次。头疼脑热泛指一般的小病。头痒搔跟头痒搔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万头攒动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探头探脑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头童齿豁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头会箕敛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头足倒置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头角峥嵘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头高头低形容用秤称东西时,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难免稍有出入。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显露头角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无头告示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陇头的网络解释陇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陇头的网络解释是:陇头(汉语词语)陇头(lǒngtóu),意思是陇山。借指边塞,出自《赠范晔诗》。
陇头的网络解释是:陇头(汉语词语)陇头(lǒngtóu),意思是陇山。借指边塞,出自《赠范晔诗》结构是:陇(左右结构)头(独体结构)拼音是:lǒngtóu注音是:ㄌㄨㄥˇㄊㄡ_。
陇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陇山。借指边塞。2.汉乐府名。
二、引证解释
⒈陇山。借指边塞。引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_使,寄与陇头人。”宋苏轼《行香子》词:“别来相忆,知有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明徐祯卿《送士选侍御》诗:“胡天飞尽陇头云,惟见居庸暮山紫。”郭沫若《迎春》诗:“陇头明瑞雪,天下扇东风。”⒉汉乐府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郭茂倩题解引《乐府解题》:“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引魏晋以来,唯传十曲:一曰《黄_》,二曰《陇头》。”
关于陇头的诗词
《陇头水·借问陇头水》《陇头水·衔悲别陇头》《陇头水·陇头流水急》
关于陇头的诗句
陇头人应也相思陇头水暮宿陇头
关于陇头的成语
获陇望蜀头上着头头上安头头高头低头上著头头头是道头出头没兴兴头头得陇望蜀
关于陇头的词语
陇头音信得陇望蜀连畴接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陇头的详细信息
第二个字是头的成语四字词语
第二个字是头的成语
--心头鹿撞--戴头识脸--眉头眼尾
低头哈腰--白头之叹--蛇头蝎尾--埋头顾影
蝇头小楷--盖头换面--科头徒跣--灰头土脸
倔头强脑--拳头产品--抓头挖耳--肥头大耳
没头苍蝇--摇头麰尾--三头八臂--有头有尾
纳头便拜--千头桔奴--剑头一吷--床头金尽
没头没脑--摇头晃脑--三头二面--墙头马上
虎头虎脑--油头滑脑--昂头阔步--草头天子
羊头马脯--抱头缩项--蝇头小利--针头线尾
巴头探脑--舒头探脑--抱头大哭--愣头呆脑
岗头泽底--无头无尾--楞头磕脑--科头箕踞
凤头豹尾--蔫头耷脑--评头品足--破头烂额
眉头不展--掉头鼠窜--方头不劣--当头一棒
低头耷脑--贼头贼脑--容头过身--针头线脑
针头削铁--鸡头鱼刺--对头冤家--道头会尾
低头搭脑--万头攒动--獐头鼠目--抛头露面
埋头苦干--蓬头垢面--评头论足--贼头鼠脑
从头至尾--街头巷口--羊头狗肉--蛇头鼠眼
交头互耳--搔头抓耳--昏头晕脑--有头无脑
灰头土面--缩头缩脚--鬼头滑脑--正头香主
蚕头燕尾--滑头滑脑--笔头生花--刀头剑首
虎头燕额--当头棒喝--鳌头独占--高头骏马
钉头磷磷--吴头楚尾--街头巷底--竹头木屑
扭头别项--龙头锯角--点头道是--三头六臂
品头评足--白头如新--方头不律--低头丧气
卖头卖脚--昏头昏脑--藏头露尾--垂头塌翅
抱头痛哭--刀头舔蜜--品头题足--街头市尾
彻头彻尾--畏头畏尾--出头露脸--贼头狗脑
两头和番--有头有脸--呆头呆脑--空头支票
源头活水--竿头日上--三头对案--铜头铁额
钻头觅缝--油头光棍--摇头叹息--贼头鬼脑
倔头倔脑--神头鬼面--傲头傲脑--铜头铁臂
有头无尾--科头裸身--蝇头微利--三头两绪
钻头就锁--悬头刺骨--晕头转向--当头对面
伸头探脑--狗头鼠脑--出头无日--悬头刺股
斜头歪脑--龙头蛇尾--肥头胖耳--笨头笨脑
摇头摆尾--都头异姓--刀头燕尾--白头而新
牛头马面--兜头盖脸--改头换尾--人头攒动
埋头财主--蓬头跣足--油头滑脸--齐头并进
垂头铩羽--团头聚面--虎头蛇尾--昂头挺胸
低头下心--灰头草面--兔头麞脑--肥头大面
两头白面--抛头露脸--依头顺尾--昏头转向
白头偕老--傻头傻脑--眉头眼后--雉头狐腋
白头相并--披头跣足--两头三绪--臼头花钿
藏头亢脑--鹰头之蝇--虎头鼠尾--搔头摸耳
陇头音信--鼻头出火--没头没脸--禾头生耳
三头两面--油头滑面--品头论足--佛头加秽
描头画角--搔头弄姿--有头有脑--狗头军师
垂头搨翼--浮头滑脑--木头木脑--心头撞鹿
狗头生角--愣头愣脑--油头粉面--两头三面
豹头环眼--奉头鼠窜--披头散发--探头缩脑
蓬头厉齿--高头大马--街头巷尾--白头相守
摇头幌脑--出头露面--白头到老--科头跣足
伸头缩颈--乱头粗服--点头称善--神头鬼脸
佛头著粪--鬼头鬼脑--蓬头历齿--改头换面
点头称是--斩头沥血--蓬头赤脚--燋头烂额
平头百姓--摇头摆脑--科头袒体--抱头鼠窜
磕头如捣--斩头去尾--竿头日进--昂头天外
点头之交--土头土脑--竿头一步--蝇头蜗角
点头会意--磕头礼拜--绳头小利--三头两日
平头正脸--高头讲章--摇头掉尾--三头六证
交头接耳--麞头鼠目--人头畜鸣--迷头认影
蓬头散发--臼头深目--有头没脑--磕头碰脑
千头橘奴--垂头丧气--掐头去尾--劈头劈脸
出头有日--从头到尾--点头哈腰--昏头打脑
少头没尾--焦头烂额--无头告示--大头小尾
科头箕裾--缩头缩脑--虎头燕颔--探头探脑
昏头搭脑--出头之日--摸头不着--眉头眼脑
三头六面--回头是岸--年头月尾--楞头呆脑
依头缕当--尘头大起--白头不终--断头将军
缩头缩颈--捧头鼠窜--撞头磕脑--猴头猴脑
白头迭雪--佛头着粪--竿头直上--劈头盖脸
掉头不顾--迎头痛击--蒙头转向--白头蹀跇
眉头不伸--垂头塞耳--千头万绪--头头是道
迎头赶上--少头无尾--鹰头雀脑--
乌头马角--走头没路----
第二个字是头的成语四字词语
刀头剑首--极喻危险的境遇。
墙头马上--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蓬头历齿--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三头对案--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佛头着粪--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三头两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三头六面--指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蝇头小楷--像苍蝇头一般大小的楷体汉字。
迎头痛击--迎头:迎面,当头;痛:狠狠地。迎上去给敌人以狠狠的打击。
依头缕当--比喻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浮头滑脑--犹言油头滑脑。形容人轻浮狡猾。
乌头马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同“乌白马角”。
出头之日--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迎头赶上--迎:向着;头:走在前面的。加紧追过最前面的。
眉头眼尾--指眉眼间的神色。
晕头转向--晕:头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头脑发晕,辨不清方向。形容糊里糊涂或惊惶失措。
鳌头独占--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两头白面--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
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品头题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摇头摆尾--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千头万绪--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从头彻尾--自始至终。
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肥头胖耳--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同“肥头大耳”。
蝇头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昏头搭脑--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油头滑面--形容人狡猾轻浮。同“油头滑脸”。
摇头稾脑--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蒙头转向--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
狗头鼠脑--比喻奴才相。
三头两日--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蝇头微利--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龙头锯角--比喻大胆冒险。
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评头论脚--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同“评头品足”。
白头偕老--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科头跣足--光着头赤着脚。
蓬头赤脚--头发蓬乱,光着脚丫。形容未经修饰很不整齐的样子。
低头哈腰--指谦卑恭顺的样子。
低头搭脑--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同“低头耷脑”。
伸头探脑--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
戴头识脸--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油头粉面--头上擦油,脸上搽粉。形容人打扮得妖艳粗俗。
垂头铩羽--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
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床头金尽--床头钱财耗尽。比喻钱财用完了,生活受困。
平头正脸--形容相貌端正。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改头换尾--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
昂头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人头畜鸣--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昂头天外--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垂头塌翅--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
巴头探脑--形容伸着头偷看。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万头攒动--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
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牛头马面--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铜头铁臂--形容人勇猛强悍。同“铜头铁额”。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方头不劣--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少头缺尾--比喻事物残缺不全。
当头一棒--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刀头燕尾--比喻笔锋劲利。
点头咂嘴--表示同意、赞赏。
空头支票--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出头露面--指在公开场合出现。也指出风头。
臼头深目--形容相貌丑陋。
木头木脑--形容呆板、迟钝。
垂头塞耳--指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磕头如捣--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破头烂额--犹言头破血流。多用来形容惨败。
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摇头叹息--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
点头之交--指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
年头月尾--指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回头是岸--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铜头铁额--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蚕头燕尾--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藏头亢脑--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从头到尾--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昏头晕脑--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同“昏头昏脑”。
白头相守--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道头会尾--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鸡头鱼刺--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
呆头呆脑--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盖头换面--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从头至尾--从开头至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刀头舔蜜--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当头对面--当面商量或面对面辩论。
点头会意--①形容机灵乖觉。②表示允可、赞许。
狗头军师--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舒头探脑--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肥头大面--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同“肥头大耳”。
三头六证--指众多的人证。
高头大马--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磕头礼拜--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同“品头题足”。
心头撞鹿--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大头小尾--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竿头直上--比喻进步很快。
心头鹿撞--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同“心头撞鹿”。
品头评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油头滑脸--形容人狡猾轻浮。
傻头傻脑--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团头聚面--形容非常亲密地相聚在一起。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掐头去尾--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也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
三头两绪--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倔头强脑--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
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灰头土脸--指面容污秽。
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蓬头厉齿--形容头发蓬松,牙齿缺落,年高衰老的容态。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低头耷脑--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
捧头鼠窜--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掉头鼠窜--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
垂头搨翼--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
楞头磕脑--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也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同“楞头楞脑”。
佛头加秽--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点头哈腰--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悬头刺股--形容刻苦学习。同“悬梁刺股”。
奉头鼠窜--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钉头磷磷--建筑物上一颗颗的钉头光彩耀眼。
竿头日上--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没头苍蝇--比喻乱闯乱碰的人。
兔头麞脑--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不屈的将领。
神头鬼面--比喻怪模怪样。
顾头不顾尾--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缩头缩脑--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愣头愣脑--形容言行鲁莽冒失。
披头盖脑--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昂头阔步--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备发或态度傲慢。参见“昂首阔步”。
蓬头跣足--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 *** 。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缩头缩颈--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
楞头楞脑--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街头巷尾--指大街小巷。
无头告示--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
竿头一步--比喻更进一步。
驴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
鬼头鬼脑--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昏头打脑--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同“昏头搭脑”。
楞头呆脑--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同“楞头楞脑”。
佛头著粪--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科头箕踞--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披头散发--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都头异姓--最高贵的称呼。
神头鬼脸--①形容不愉快的脸色。②喻蓬头乱发,不加修饰。
油头光棍--指浮浪子弟。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低头丧气--指失意颓丧的样子。
无头无尾--没有线索;没有来由。
彻头彻尾--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高头讲章--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后来泛指这类格式的经书。
有头无尾--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道头知尾--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对头冤家--对头:冤家、仇人。指仇人。
没头没脸--指不顾脸面或不顾一切,狠狠;也满头满脸。
傲头傲脑--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求关于地名的成语
有关地名的成语(全)
1、 五湖四海:五湖,中国人称五湖,指波阳湖、洞庭湖、洪择湖、太湖、巢湖五在湖泊,四海指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也说是黄海、渤海、南海、东海。泛指全国各地。
2、 放之四海而皆准:出自《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此四海即东西南北四海,犹如说天下。下一个成语中的四海同。
3、 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 福如东海:对幸福的祝愿常用词。福气如东海一样大。东海古代说东面的海。今是地理上一海名。与此成语常常连用的一句叫寿比南山,见后。
5、 中原逐鹿:中原泛指中国中部地区。也说逐鹿中原。意思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6、 得陇望蜀:陇与蜀皆地名。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陇略等于今甘肃省,蜀略等于今四川省。光武帝时实为隗嚣与公孙述分别割据。
7、 陇头音信:南朝宋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长安范晔,兼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事见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一。后用“陇头音信”称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8、 巴山蜀水;概括说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巴蜀皆古国名。
9、 乐不思蜀:快乐就不思念蜀国也。这是关于后主刘禅的典故。《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0、 蜀锦吴绫:泛指精美的纺织品。就产地言说吴蜀。吴蜀皆国名。吴即春秋时吴国之地,略相当于今江苏省南部与浙江省北部。蜀即今四川省。
11、 蜀犬吠日: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与此近义有成语还有一个辽东白豕,都是少见多怪的意思。
12、 辽东白豕: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辽东应该是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
13、 杞人忧天:杞人即是杞国人。杞国为周诸侯国名,杞国大体上在今河南省杞县。典故出《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4、 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出自《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5、 吴下阿蒙:阿蒙是人名,指吕蒙。吴下是地名,即吴地。吴为周之诸侯国,今江苏之南、浙江之北一带。典故出《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原文如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6、 吴牛喘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此成语常与蜀犬吠日连用。
17、 吴头楚尾:一般用指江西省北部。也作楚尾吴头。
18、 吴越同舟: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吴越邻国相依又相争,世代成仇。吴越皆国名。越国以绍兴为中心,吴国以苏州为中心。后因以“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共同努力。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9、 吴市吹箫:说吴子胥故事,街头行乞的意思。《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20、 抉目吴门:也是吴子胥故事。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后常指忠臣被冤杀。吴门即古吴国的城门。
21、 夜郎自大:夜郎,汉时少数民族地区国名,在贵州西部。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原文是: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22、 洛阳纸贵:洛阳为晋都城,今河南省洛阳市。典故出处为《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3、 洛阳才子:指西汉贾谊,后泛指有才华的人。语出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24、 邯郸学步: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又《汉书》: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
25、 平原督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平原,古地名,在山东省德州。
26、 阳关大道:阳关,在甘肃敦煌西南。阳关是古代关名,也是判别的曲子名。代指送别。成语也有阳关三叠或三叠阳关。按曲子名解释,这里不单列,不计入地名成语。
27、 新亭对泣:新亭在江苏省南京市。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原文是: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8、 桑间濮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后来用“桑间濮上”指*靡风气盛行的地方。即男女幽会。濮水乃古河,今已无。略在河南北部。
29、 青州从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在山东省淄博。
30、 蓝田生玉:蓝田,县名在陕西省。比喻贤父生贤子。
31、 淮南鸡犬: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此成语也作淮南鸡狗。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意思是因他人而得势。用狗贬义更甚。淮南指淮南王,也是地名。安徽省有淮南市。历史上淮南王很多,此刘安为高祖之孙刘恒之子,袭封淮南国一部,淮河以南十五个县的广大地区。
32、 淮橘为枳:人隋环境而变。《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淮南即淮河之南,也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之一。
33、 合浦珠还:合浦县,原属广东省,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珠。南朝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产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记极,珠逐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返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成语也作珠还合浦。
34、 暗度陈仓:历史上著名战役与计策。陈仓在今甘肃省宝鸡市东。语出《史记·高祖本纪》。此成语也作暗渡陈仓。全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5、 中流砥柱:砥柱即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中流之砥柱山。成语也作砥柱中流。
36、 泰山压顶:泰山是五岳之首,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比喻极大的压力或打击。泰山用于比喻的成语,泰山的含义与比喻义基本接近。下面把关于泰山的成语搜集在一起,说明出处,意思与泰山可以省略。
37、 稳如泰山:出自《汉书刘向传》。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也说安于泰山。
38、 安于泰山:参见上条。
39、 有眼不衷肠泰山:自谦有眼无珠。口语。
40、 泰山其颓:《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类似的成语也说泰山梁木。
41、 泰山梁木:见上条。
42、 重于泰山: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比用可可以说泰山鸿毛。
43、 泰山鸿毛:参见上条。
44、 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45、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46、 泰山压卵:《晋书·孙惠传》:况履顺讨逆,执政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47、 人心齐,泰山移:口语犹说团结就是力量。
1、 人心齐,泰山移:口语犹说团结就是力量。
2、 终南捷径:唐卢藏用移居终南山,后来做了大官。借指求名利的捷径。终南即终南山,在长安南,也叫太乙山,南山。西起宝鸡眉县,东至蓝田。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参阅下条。
3、 寿比南山:《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后以南山为南岳,或者说是终南山。终南山如上条,南岳即衡山。在湖南省衡阳市。
4、 庐山面目: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此成语也作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真面。
5、 绿林好汉: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聚集在绿林山中,至七八千人,王莽天凤四年起事,号下江兵。绿林位于湖北京山县北境。见汉书九九下王莽传、后汉书二一刘玄传。后来以绿林泛指结伙聚集山林之间反抗政府或抢劫财物的有组织集团。
6、 逼上梁山:逼上梁山成语出自《水浒传》中的林冲故事。梁山地名,在山东省梁山县。
7、 牛山濯濯:《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苦彼濯濯也。”今用牛山濯濯形容秃山。
8、 不敢越雷池一步:《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雷池是池名,地在今安徽省望江县。
9、 布鼓雷门:东汉·班固《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故尊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成语意思是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近于班门弄斧。
10、 自郐以下:郐也是周诸侯国名。郐国约在今河南省密县。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杞观乐,“自郐以下无讥焉。”是不值一评的意思。
11、 黔驴技穷:黔是今贵州的简称。出自唐柳完元《黔之驴》寓言。文中的黔是唐之黔中道,略相当于今贵州大部加四川大部。这个成语也说成黔驴之计。
12、 完璧归赵:赵是战国时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西北到河北省西南一带地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下面几条成语中的赵皆是赵国之赵。
13、 秦晋之好:秦国自穆公起与晋世代联姻,故称秦晋之好为联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秦国战国时地处今陕西省与甘肃省一带,都咸阳。晋国时有山西省及河北省西南地区。
14、 楚材晋用:楚与晋皆国名。晋见上条。楚在南方一带。都郢。最小时间也占据湖北省西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此成语也说晋用楚材。
15、 围魏救赵:孙膑所用著名计策。魏赵皆国名。魏国都要大梁,赵国都邯郸。
16、 朝秦暮楚: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有人说此成语指一个地方,是秦与楚交界处的缓冲地带叫关垭。秦楚皆国名。
17、 楚弓楚得:《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和求之?”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18、 越凫楚乙::《南史·顾欢传》:“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鸿常一耳。”南朝·齐·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
19、 楚河汉界:指斗争前线。楚汉指秦末之楚汉即刘邦与项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也可以看作是诸侯国。楚汉相争,最后是汉得了天下。其界即鸿沟,约在今荥阳。
20、 北辕适楚: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义近南辕北辙。
21、 三山五岳:泛指名山或各地。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三山指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当然已经成为成语后又有多种说法。
22、 东山再起:东山再起是东晋谢安故事。成语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东山,在会稽。有人说即今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有人说在浙江省上虞的上浦镇。当其人隐居待时,可以说成语叫高卧东山。
23、 昆山片玉:昆仑山上的一片玉。比喻美好事物之突出者。昆仑山是古代传说中西方世界的名山。与现在的昆仑山不完全相同。与昆山片玉连用的常常是桂林一枝。桂林一枝: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24、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山阴即今之绍兴市。
25、 巫山云雨:比喻男女欢合。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26、 白山黑水:长白山与黑龙江的全称之简称。
27、 一口吸尽西江水:中国许多西江。此西江疑为江西省之西江,在会昌县。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居士庞蕴》:“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8、 赤县神州;中国古别名,也算地名成语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29、 长安道上:比喻名利场所。长安是汉唐两代的首都。约今之陕西西安市。
30、 长安居大不易;此成语可以简作居大不易。也常说长安居大不易。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31、 日近长安远:帝都不可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2、 长安棋局:比喻政局动荡不安。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33、 江东父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
34、 大江东去:大江即长江。出自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5、 长江后浪推前浪:大意同大江东去。
36、 大江南北;大江即长江,成语指全国。
37、 长江天堑:《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38、 不到黄河心不:本是不到乌江心不,说项羽故事。后演化成黄河。乌江即黔江,在贵州省。是项羽自刎之处。
39、 河东狮吼:出自陈糙故事。重点是怕老婆。陈妻柳氏,河东是柳氏的郡望,这里代指柳氏。古河东即今山西省。
40、 恒河沙数:数量从得没有计算,像恒河中的沙子数目一样多。恒河,在印度,此成语出自佛经。
41、 俟河之清:后面常常接以人寿几何。河即黄河。《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42、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故事。荆州当今湖北省荆门市。
43、败走麦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故事,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
44、齐东野语:道听途说,不足为凭。典故出自《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45、齐大非偶:不敢高攀的谦词。
46、齐烟九点:高处俯视齐州无非是九点烟而已。
47、越瘦秦肥:秦与越相距太远,了无关系。所以是无关痛痒的遥远问题。
48、秦庭之哭:楚国到秦庭求救兵的故事。
49、三户亡秦:秦灭楚用欺骗手段,楚人愤激之报复心理。最终还是灭了秦国。
50、 楚馆秦楼:娱乐之地。用楚秦只是借代而已。
51、秦镜高悬:西京杂记》卷三:“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人有疾病在内,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52、肝胆楚越:《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53、胡越之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泛指战祸。
54、泾渭分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两河在西安交汇。也算地名。
庆父不,鲁难未已:鲁,鲁国也。今山东省曲阜。出自《左传·闵公元年》”,大意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
四字成语什么信杳
1. 四个字成语什么信
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果于自信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民保于信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轻诺寡信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破除迷信 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通风报信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谓予不信 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杳无音信 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
半疑半信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抱柱之信 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背义负信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鸾音鹤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
美言不信 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弃义倍信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轻言寡信 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去食存信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也要坚持信义。
贪而无信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通风讨信 犹言通风报信。
无征不信 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
孝悌忠信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言而不信 见“言而无信”。
鱼书雁信 见“鱼书雁帖”。
云期雨信 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2. 四字成语什么什么杳什么成语:音讯杳无
释义:音信杳无指没有一点消息。
出自: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译文:前途一点希望也没有。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杳无音信
解释: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出自: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译文:“惊鸿走后,轻抛白袜子,刘杳无音信。”
扩展资料
反义词:指日可待
意思: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引证: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译文:是因此我的主上神保佑,泥土做的马都可以渡江,正位金陵,任用贤才,正兴中原将指日可待。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3. 什么什么信四字成语1. 难以置信、
2. 通风报信、
3. 言而不信、
4. 去食存信、
5. 徙木为信、
6. 言而无信、
7. 鱼书雁信、
8. 鱼水雁信、
9. 偏听偏信、
10. 不令而信、
11. 陇头音信、
12. 推诚相信、
13. 谓予不信、
14. 小忠小信、
15. 民保于信、
16. 言而有信、
17. 治兵以信、
18. 尾生之信、
19. 云期雨信、
20. 似信非信、
21. 达诚申信、
22. 一言之信、
23. 孝悌忠信、
24. 贪而无信、
25. 破除迷信、
26. 一枝春信、
27. 果于自信、
28. 抱柱之信、
29. 赏罚不信、
30. 杖莫如信
31. 难以置信、
32. 通风报信、
33. 言而不信、
34. 去食存信、
35. 徙木为信、
36. 言而无信、
37. 鱼书雁信、
38. 鱼水雁信、
39. 偏听偏信、
40. 不令而信、
41. 陇头音信、
42. 推诚相信、
43. 谓予不信、
44. 小忠小信、
45. 民保于信、
46. 言而有信、
47. 治兵以信、
48. 尾生之信、
49. 云期雨信、
50. 似信非信、
51. 达诚申信、
52. 一言之信、
53. 孝悌忠信、
54. 贪而无信、
55. 破除迷信、
56. 一枝春信、
57. 果于自信、
58. 抱柱之信、
59. 赏罚不信、
60. 杖莫如信
4. 四个字成语什么信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形容有崇高的威望。果于自信 果:果敢。
形容过分自信。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民保于信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
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轻诺寡信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破除迷信 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通风报信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谓予不信 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杳无音信 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半疑半信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抱柱之信 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背义负信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鸾音鹤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
美言不信 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弃义倍信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倍,通“背”。轻言寡信 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去食存信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也要坚持信义。贪而无信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通风讨信 犹言通风报信。
无征不信 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孝悌忠信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
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言而不信 见“言而无信”。
鱼书雁信 见“鱼书雁帖”。云期雨信 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5. 带有信的四字词语或成语信口开合 半信半疑 半信不信 半疑半信 抱柱之信
背信弃义 背义负信 不言而信 笃信好学 风信年华
寡信轻诺 果刑信赏 果于自信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花信年华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将信将疑 讲信修睦 尽信书不如无书
陇头音信 履信思顺 鸾音鹤信 美言不信 民保于信
渺无音信 难以置信 偏听偏信 偏信则暗 破除迷信
弃义倍信 轻诺寡信 轻言寡信 诎寸信尺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去食存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善男信女 赏罚信明
赏信罚必 赏信罚明 深信不疑 贪而无信 通风报信
通风讨信 威信扫地 尾生之信 谓予不信 无征不信
孝悌忠信 信笔涂鸦 信步而行 信而好古 信而有征
信而有证 信及豚鱼 信口雌黄 信口胡言 信口开呵
信口开喝 信口开合 信口开河 信马由缰 信赏必罚
信誓旦旦 信手拈来 信守不渝 信言不美 信以为真
言必信,行必果 言而不信 言而无信 言而有信 言信行果
言行信果 昂首信眉 杳无信息 杳无音信 疑信参半
音信杳无 鱼书雁信 云期雨信 自信不疑
6. 字的四字成语,信字的四字词语组词字的四字成语
1. 金字招牌[jīn zì zhāo pái]
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2. 白纸黑字[bái zhǐ hēi zì]
白纸上写下了黑字。 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3. 字正腔圆[zì zhèng qiāng yuán]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4. 字里行间[zì lǐ háng jiān]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
5. 一字一句[yī zì yī jù]
形容人说话清楚从容。
6. 字字珠玑[zì zì zhū jī]
珠玑:珠子。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信字的四字词语
1. 半信半疑[bàn xìn bàn yí]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2. 满怀信心[mǎn huái xìn xīn]
心中充满自信心。胡采 《序》:“以 阎兴 为核心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是忠心耿耿和满怀信心地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萧乾 《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记》:“他对三十年代我国新创作。
3. 信誓旦旦[xìn shì dàn dàn]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4. 杳无音信[yǎo wú yīn xìn]
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5. 难以置信[nán yǐ zhì xìn]
不容易相信。
6. 信口开河[xìn kǒu kāi hé]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7. 什么什么信心四字成语没有什么什么信心四字成语。
包含信心的四字词语:信心倍增、信心十足、信心百倍
1、信心百倍是汉语词汇,读音xìn xīn bǎi bèi,解释为有很大的自信心。
用法:在比赛前,我们信心百倍,一心要打败对手。
2、信心十足,意思是做事情前的一种心态。比喻对所要做的事充满干劲,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去做好,完成,胸有成足。
用法:坚持梦想你会信心十足,坚持梦想你会充满动力,坚持梦想你会大步向前,坚持梦想你会获得成功。
3、信心倍增,意思是信心成倍地增长,形容自信心增长幅度大。
用法: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欢欣鼓舞,信心倍增。
扩展资料:
含有信的成语 :半信半疑、信誓旦旦
1、半信半疑是一个词语,读音是bàn xìn bàn yí,意思是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人听了,也都半信半疑。
2、信誓旦旦是,读音:xìn shì dàn dàn,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出处:《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翻译: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