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梅竹马的来历

2.青梅竹马 是怎么来的?

3.青梅竹马出自哪部典故

青梅竹马的来历

青梅竹马这一成语出自哪首古诗-成语青梅竹马取自于哪个典故

青梅竹马的来历如下:

青梅竹马取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意思是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也借指自幼亲密玩耍且陪伴长大的青年男女。

后人们常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或是一直陪伴长大的之后恋爱或结婚的男女,从小相伴一起长大的同性朋友则称为总角之交。

青梅竹马的意思:

青梅竹马指的是少男少女无拘束地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马的时代就是天真无邪的时代。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

青梅竹马适不适合做恋人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常年的长处,彼此之间互相的了解,不管是性格还是生活中的一些习性,都是已经磨合好的。当两个人的关系成为了恋人的话,会没有什么矛盾,生活过的会比较好,从而觉得比较适合做恋人。

成语辨析:

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都形容儿童天真、亲昵的关系。但青梅竹马偏重指儿童亲昵之态;而两小无猜互相无猜疑。

成语故事:

古代金陵城长干里街道住着两户人家,两家均有孩子,他们从小在一起玩耍,小男孩骑着竹竿当马,欢快地跑出来,女孩见梅树上长着许多青梅就叫男孩去摘。男孩给他摘下许多。后来两个小孩长大结为夫妻,双双恩爱白头到老。

总结:

后人以青梅竹马称呼自幼一直陪伴长大的男女,尤其指之后长大后恋爱或结婚的人,至于从小相伴一起长大的同性朋友则称为总角之交。当然,即便长大分道扬镳,也可以称为青梅竹马,比如,令狐冲岳师妹互称竹马青梅。

青梅竹马 是怎么来的?

成语“青梅竹马”,通常是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常在一起顽耍嬉戏。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诗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诗句,就是对这种情景形象的描绘。而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青梅竹马这个典故来自春秋年间,是越国大夫范蠡与西施小时候的一段故事。范蠡的母亲和西施的母亲,做姑娘时是亲密无间的邻居。婚后虽然各自出嫁到外地,都有了孩子,可感情仍很深,总是事先约好,同时来娘家住。

一年的夏季,两个孩子的妈妈都回到了故乡。小范蠡和小西施也欢喜得又蹦又跳,成了好朋友。一天,范蠡的外婆病了,很想吃酸梅子,村里只有一家富裕户有梅园,梅子还不熟。范蠡的外公几次去央求梅园的主人,人家就是不卖。于是,范蠡和西施悄悄溜进梅园,范蠡在树上摘,西施在下面捡。不一会儿,西施看见主人来了,急忙叫范蠡下来,并把梅子揣到自己的怀中。范蠡见她胸前鼓鼓囊囊的,怕被人发现,就急中生智操起根细竹竿说:“快,你骑到后面,我骑到前面挡住你。”就这样,他俩把竹竿当马骑,一跳一跳地跑开了。看园子的人没有看出破绽。不久,这事传了出去,人们便把青梅和竹马联系到一起来议论。

青梅竹马出自哪部典故

青梅竹马出自:李白《长干行》。

青梅竹马(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竹马:当马骑的竹竿)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也指从小就相好的男女青年。口语、书面语通用,多含褒义,在句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故事中的小女孩与心爱的小男孩一起长大, 最后成为他的新娘,他们童年时一起嬉戏玩耍的场景被展现得格外动人。时光流转,古时候男孩女孩“青梅竹马”的游戏变成了如今的“过家家”,长大后,人们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真正的爱人。

但在他们的回忆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个骑竹马的男孩或是弄青梅的丫头,童年的那份纯真会永远温暖着他们的心灵。弗洛伊德说:“儿童创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按照使他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的天地里的一切。

他喜欢从现实世界中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那里,借用一些他所想象的物体或情景”。也就是说,儿童是选择那些能够表现他们愿望的形式进行模仿的,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儿童的游戏即儿童模仿的形式正是他们愿望的表现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