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落日什么意思-停云落月书信
1.描写写信的词语
2.古代描写书信的词语
3.关于描写家信的词语
4.形容念旧的成语
5.代表书信的成语
描写写信的词语
1.形容写信的词语
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称其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尺,故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的木匣子就称为函。后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2.形容书信的词语堆案盈几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付诸洪乔 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断羽绝鳞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3.描写书信的词语有关书信的成语
成语 解释
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苞苴竿牍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堆案盈几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付诸洪乔 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断羽绝鳞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鸿断鱼沉 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寄雁传书 谓传递书信。
目断鳞鸿 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雁去鱼来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雁素鱼笺 指书信。
音问两绝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鱼肠尺素 指书信。
鱼肠雁足 泛指书信。
鱼沉雁杳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鱼封雁帖 泛指书信。
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咫尺之书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蜂媒蝶使 〖解释〗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拜手稽首 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平安家书 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望采纳
4.关于写信的好词佳句1、雪野茫茫的小草,寒冷孤寂中怀抱着“理想”取暖;征途迢迢南飞的大雁,因为“梦想”才不停地往前飞.我的梦想,但只是目前的梦想,就是考上重点.这个理想并非遥远而不可即,我锲而不舍地勤勉学习,为了应付目前的挑战,这最大的挑战就是战胜自己.
2、梦想是事业的大门,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个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我努力的结果.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毫不懈怠,因为我知道:没有理想等于没有灵魂.我要证明我拥有理想,拥有灵魂.我的理想,是重点.我不质疑自己的能力,我要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3、梦想是一个深渊,从跳下那一刻起,就逼迫你奋力搏击.要么,大鹏展翅,扶摇而上;要么,石沉渊底,再无声响……而我,则选择前者,我会努力奋斗,向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迈进!
4、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关键还要看自己.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要的精神.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塌实的学习,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就像天空中的繁星,看不尽,数不完.我的梦想是长大当一名天文学家,去探寻宇宙中的奥秘.每到夏天的夜晚,我都坐在院中看星星,认星星.”
6、梦想是春泥中蠢蠢欲动的种子对参天大树的向往,梦想是夏雨后含苞欲放的蓓蕾对众芳竞妍的期待,梦想是秋风里默默酝酿的果实对圆润甜美的盼望,梦想是冬雪下蛰伏搏动的生灵对和风艳阳的憧憬……
7、梦想是什么?是虚无漂渺的天上的街市.也许它本身就很可笑,本身就不可能实现,但是在一个孩子的稚嫩的心田里,在一颗天真的纯洁的童心面前,梦想是快乐、幸福和美好,是一种向往.
8、梦想之所以美妙是因为它远远地高于现实.梦想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它吸引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追求.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梦想,我们称之为理想.梦想若太不切合实际就会流于空想.因此,梦想之花要植根于现实的土壤里,并且悉心培育,才可能结出成功的硕果.年青时的梦想往往因虚幻飘渺而缺少现实的根基,最终因为无本之木而枯萎.
9、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一些美妙、绮丽而又略显天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河流边那些五光十色的鹅卵石.我们都曾陶醉于那些绚丽的颜色中.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一个最美的字眼!
5.描写信件的词语陇头音信
苞苴竿牍
堆案盈几
付诸洪乔
黄耳传书
书不尽言
停云落月
鱼传尺素
断羽绝鳞
河鱼天雁
鸿断鱼沉
寄雁传书
目断鳞鸿
雁去鱼来
雁素鱼笺
音问两绝
鱼肠尺素
鱼肠雁足
鱼沉雁杳
鱼封雁帖
鱼笺雁书
鱼书雁帖
咫尺之书
蜂媒蝶使
拜手稽首
平安家书
鸿雁传书
6.关于写信的成语有哪些1、苞苴竿牍[bāo jū gān dú]: 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
指行贿请托。 出处:《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2、书不尽言[shū bù jìn yán]: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出处:《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3、鱼传尺素[yú chuán chǐ sù]: 指传递书信。
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4、寄雁传书[jì yàn chuán shū]:指传递书信。 出处: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5、上书言事[shàng shū yán shì]:指向朝廷书面提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或建议。现多指向上级写信提建议或意见。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十》:“临菑人主父偃、严安,无终人徐乐,皆上书言事。”。
7.描写写信的诗句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李白
8.描写写信的诗句落花时 纳兰容若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古代描写书信的词语
1.古代形容信的词
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尺,故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书信的上述别称都和我国古代写信用的材料有关。除了上述别称外,古代书信还有一些别称。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也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一种称为“双鱼”,如宋人《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另一种称为“双鲤”,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韩愈《寄卢仝》诗中也有“更遣长须致双鲤”的诗句。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中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有的直接说成“鱼书”,唐代诗人韦杲《忆玉箫》诗:“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如秦。”因为常用鲤鱼代替书信,所以古人往往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汉乐府诗中有“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书。”
书简也代指书信。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李白诗中便有“桃竹书筒绮秀文”之句。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如宋赵蕃诗中有这样一句:“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八行书也是信札的代称。旧时信件每页八行,故称为八行书。《后汉书·窦章传》李贤注引马融《与窦章书》:“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温庭筠词曰:“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2.描写书信的词语有关书信的成语
成语 解释
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苞苴竿牍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堆案盈几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付诸洪乔 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断羽绝鳞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鸿断鱼沉 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寄雁传书 谓传递书信。
目断鳞鸿 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雁去鱼来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雁素鱼笺 指书信。
音问两绝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鱼肠尺素 指书信。
鱼肠雁足 泛指书信。
鱼沉雁杳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鱼封雁帖 泛指书信。
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咫尺之书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蜂媒蝶使 〖解释〗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拜手稽首 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平安家书 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望采纳
3.形容书信的词语堆案盈几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付诸洪乔 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断羽绝鳞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4.形容书信的诗句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5.书信在古代用什么词来代表那1 函
2 书
3 札
4 简
5 笔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与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简、柬、札、帖 古时书简并称,书籍之类可以称为简,书信之类也可称为简。书、简小有不同,书长短并宜,简则零篇寸擂为多。魏晋以后,“简”也写作“柬”。今仍不乏使用。札,是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后用作书信别称。古代写在帛上的信则称帖,如著名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一些杂帖,就是文字简短、情意隽永的书信作品。
笺、素、翰 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张,素是白色生绢,古人多有在笺、素上写书信的;翰是鸟羽,古以羽毛为笔。所以,笺、素、翰常被借指为书信。后来书写材料有了发展变化,人们仍喜欢用雅笺、素书、华翰等词,作为书信的美称。
函 封套叫做函,信一封叫一函,后也用函代指信件。
尺牍 膝,书版。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
雁足、雁帛、雁书、鸾笺《汉书》记载苏武故事,言苏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放归苏武,匈奴谎称武已。汉使则谓单于,汉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着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只得放苏武归汉。于是,书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书等代名词。再如,宋时蜀地善制十色彩笺,笺上隐然有花木麟弯图案,这样,书信又多了一个别称:鸾笺。
八行书 旧时竖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书信也别称八行书。
此外,如简札、简帖、简牒、简膝、书尺、书牍,以及音信、音讯、音问、音邮、音翰、音书等,也都用作书信的代称。再如,称亲笔书信为手书、手札,称简短书信为短简、短书、小书,称答复的书简为答记,称佛家书信为法帖,称与人断绝交往的书信为绝交书,称不署姓名的书信为匿名信,称诽谤人的匿名书函为飞书、飞文、飞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在收藏家中,尤其是书画收藏家,对书函信札的收藏向来十分重视,原因一可研究书法,二可研究相关史料。古代寄书信快捷的用鸿雁、青鸟、信鸽、鲤鱼。此外,还有驿使、邮传。在此,我将信的别称作一简介,供爱好者参考。书:家书即家信,手书即亲笔信。函:便函即信,公函即公文信件。札:大札即重要的信,礼札即送礼的信。简:书简即书信,小简即便信。笺:便笺即便信,锦笺、华笺均为信的美称。
尺牍:即书简。古代常用一尺长的木简写信。
尺索:即绢书,用一尺长的白绢写信。
鲤鱼、鸿雁:均出于古文典故,逐渐演变为信的代称。
6.形容书信的成语陇头音信
lǒng tóu yīn xìn
解释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伯喈行路》:“叹路途千里,日日思亲。青梅如豆,难寄陇头音信。”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书信
成语故事南朝时候,宋朝的陆凯与文人范晔关系特别好,经常书信往来。一天陆凯在江南采得梅花一枝,并做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寄给长安的范晔。范晔收到后感动万分。
关于描写家信的词语
1.描写书信的词语
有关书信的成语
成语 解释
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苞苴竿牍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堆案盈几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付诸洪乔 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断羽绝鳞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鸿断鱼沉 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寄雁传书 谓传递书信。
目断鳞鸿 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雁去鱼来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雁素鱼笺 指书信。
音问两绝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鱼肠尺素 指书信。
鱼肠雁足 泛指书信。
鱼沉雁杳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鱼封雁帖 泛指书信。
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咫尺之书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蜂媒蝶使 〖解释〗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拜手稽首 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平安家书 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望采纳
2.关于家信的诗句《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3.传递家信的成语黄耳传书
解析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晋朝的诗人陆机,养了一只汤宗元种狗,叫"黄耳"。陆机在京城(洛阳)当官,好久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担心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一天,陆机开玩笑地对他的狗说:"你能带书信跑回家乡取消息回来吗?"狗很开心,摇摆它的尾巴。陆机立即写了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脖子上。狗经过专门给马车通行的道路,日夜不停息地赶路。家人看到陆机的信,又回信给陆机。狗立即上路,一路翻山越岭,直奔京城。家乡和洛阳之间相隔几千里远,人走路来回需五十天,而狗只用了二十多天。后来狗了,陆机在家乡埋葬了它,取碑文名为"黄耳冢"。
4.写家信可以用的诗句和好词好句诫外甥书朝代:魏晋 | 作者: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译文及注释译文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注释①存,怀有,怀着②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③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④揭然,高举的样子⑤恻然,恳切的样子⑥细碎,琐碎的杂念⑦嫌吝,怨恨耻辱⑧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⑨济,成功,实现⑩强毅,坚强果断?窜伏,逃避,藏匿?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赏析 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本文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呢?围绕着“志向”诸葛亮从正反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首先,“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这几句话说明的是如何“立志”:慕先贤”即要以古圣先贤作为榜样,向他们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够让人奋发向上,坏的榜样则能把人拖入深渊。
孔子也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会为一个人源源不断的注入正能量。
“绝情欲”顾名思义,断绝情欲。情,可以指爱情、友情或亲情种种,考虑到作者写此信的对象——外甥庞涣正值年少方刚,这里的“情”应当指爱情,或男女之欲。
因此,“绝情欲”应当理解为不要沉湎于爱欲。弗兰西斯·培根在《论爱情》中说:“古往今来,伟人奇才罕有沉湎于爱情而不能自拔者。”
又说“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这和“绝情欲”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弃凝滞”则是说,人生在世,总会为一些繁杂琐事所困扰,而这些无关痛痒的琐事或者烦恼往往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因此,做到“志存高远”,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些,人生的境界就会提升,跳出这个狭小的圈子,不为琐事所累,自然就做到了“弃凝滞”。
做到以上三点,自然而然,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即使身处逆境,高远的志向也能“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其次,“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有了上面的立志的方法,那么这里就谈到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了:要做到“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就是要做到能屈能伸、随遇而安,要抛出心中无关的杂念,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虚心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要做到心胸开阔,豁达。
一个人有了高远的志向,广阔的胸怀,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那么,即使他暂时得不到提拔,才华不被别人所了解认可,也不会妨碍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作者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就是说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地位低下,在平庸中耗尽一生! 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有很深的内涵。做为年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
不然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沦为平庸下流。诸葛亮的这封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反之,则必然失败。
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说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这些非同寻常人物的观点都凝聚了他们毕生的人生经验在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tags.php?/%CA%E9%D0%C5/。
5.关于描写母爱的词语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2、《步虚》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1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6.求有关家信的诗句(喜欢张杰的来回答)秋思 一、唐?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二、唐?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三、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
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
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
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
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象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 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
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
“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 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
因为是 “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又作转折。
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 “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
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象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
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
“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 ‘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
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
”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
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
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青山遮不住悲秋。
秋,易使人 悲叹,伤心泪涟。
形容念旧的成语
爱贤念旧 念:思念。爱慕贤者,怀念故旧
出处: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侍郎于此讲之熟矣。爱贤念旧之心,不自知其为谮也。”
北风之恋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出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春露秋霜 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莼羹鲈脍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莼鲈之思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睹物伤情 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物伤情,不觉哀泣。”
风情月思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记当年与那人初见,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安甜静,乐幽闲。”
感今怀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处:晋·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感今思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处:宋·刘珙《满江红·遥寿仲固叔谊》词:“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
感今惟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处:晋·卢谌《赠刘琨》诗:“瞻彼日月,迅过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故宫禾黍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红豆相思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出处: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怀土之情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回文织锦 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出处: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魂驰梦想 形容思念万分。
魂劳梦断 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魂牵梦萦 形容万分思念。
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家弦户诵 家家都不断歌诵。形容有功德的人,人人怀念。也形容诗文流传很广。
出处:清·张祖廉《定盦先生年谱外纪》卷上:“先生尝写文目一通付子宣曰:‘此家弦户诵之文也。’”
蒹葭伊人 蒹葭:初生的芦苇;伊人:那个人。指一心寻求思恋而不曾会面的人。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之思 蒹葭:初生的芦苇;思:思念,怀念。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眷眷之心 眷眷:爱恋。依恋不舍之心。
出处:《汉书·文帝纪下》:“既定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
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离情别绪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出处:宋·欧阳修《梁州令》:“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
恋恋不舍 恋恋:爱慕,留恋。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出处:《史记·范睢传》:“然公之所以得无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间,故释公。”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六:“(蔡)元度送之郊外,促膝剧谈,恋恋不能舍。”
恋恋难舍 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同“恋恋不舍”。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子牙恋恋难舍,有两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恋栈不去 栈:养牲畜的棚子或栅栏。恋栈:牲畜留恋自己的圈、棚。形容人贪恋官位,不想离去。
出处:《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流连忘反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流连忘返 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流溺忘反 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留连不舍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同“留恋不舍”。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九十二回:“杨大郎见他爱这粉头,留连不舍。”
留恋不舍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落月屋梁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出处: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眠思梦想 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出处:《醒世悟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
暮想朝思 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
念念不忘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出处:《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拳拳在念 拳拳:恳切。在念:在思念之中。形容老是牵挂着。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老夫自登仕路以来,与兄弟张镐,数载不能相会,未知进取功名也流落四方,老夫常切切之心,拳拳在念。”
人琴俱逝 形容看到遗物,怀念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处:清·王鹏运《缰村词序》:“人琴俱逝,赏音阒然。”
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者的悲伤心情。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人琴两亡 形容看到遗物,怀念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处: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
人亡物在 人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入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殊深轸念 非常悲痛地怀念。
霜露之感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出处:《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霜露之思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出处:《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出处: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物是人非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物在人亡 人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行思坐筹 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同“行思坐想”。
行思坐想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出处: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行思坐忆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出处: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眼穿肠断 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出处:宋·柳永《安公子》词:“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杨柳依依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一见倾心 倾心:爱慕。初次见面就十分爱幕。
出处:《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一日三秋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三岁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三月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依依惜别 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出处:宋·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意惹情牵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音容笑貌 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出处: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云树之思 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出处: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昼思夜想 昼:白天。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极深。
无可奈何花落去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代表书信的成语
白绢斜封:古人把信写在白绢上,然后斜封邮寄。指书信。
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草草不恭:草草:杂乱不整齐的样子;恭:恭敬。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书信中的自谦之辞。
断羽绝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蜂媒蝶使: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付诸洪乔: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河鱼天雁: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送书信者。
鸿断鱼沉: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鸿雁传书:鸿雁:大雁。用其指书信往来。
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
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冒昧陈辞,有辱清听: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
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青鸟使者: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雁素鱼笺:指书信。
雁足传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雁足留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音问两绝: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音问相继:书信消息来往不断。
音问杳然:不通书信与消息。
鱼肠尺素:指书信。
鱼肠雁足:泛指书信。
鱼沉鸿断: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鱼沉雁静: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鱼沉雁渺: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鱼沉雁杳: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鱼封雁帖:泛指书信。
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泛指书信。
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鱼书雁信:泛指书信。
鱼书雁足:鱼书、雁足:古代传说指书信的传递者。后多用以指书信。
鱼信雁书:鱼信、雁书:古代指书信。后多用以指书信。
鱼雁沉杳:杳:远得不见踪影。比喻书信断绝。
织锦回文:绣在锦缎上的回文诗。指情诗或书信。
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