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伦可以组什么成语

2.成语故事大全

3.含伦的成语

4.出类拔萃是什么意思

5.三国演义人物四字成语

6.三国带人名的四字成语

伦可以组什么成语

绝伦逸群的成语故事-绝伦逸群的逸是什么意思

不伦不类 伦:类。既非像这一类,又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精美绝伦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

蔑伦悖理 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拟非其伦 指比拟不当

超群绝伦 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荒谬绝伦 绝伦:超过同类。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

绝世超伦 绝世:当世所没有,指冠绝当世;超伦:超过同辈的人。冠绝当世,超过同辈。

精妙绝伦 精: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旷古绝伦 旷古:古来所无;绝伦:超过同辈。空前未有,超出一般。

拟于不伦 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天伦之乐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无与伦比 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语无伦次 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无与比伦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同“无与伦比”。

超类绝伦 见“超世逸群”。

超迈绝伦 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南朝齐·谢赫《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遵韵雅,超迈绝伦。”亦作“超然迈伦”。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超然迈伦 见“超迈绝伦”。

超世绝伦 超出世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李贽《焚书·书答·答耿司寇》:“故使克明即不中举,即不中进士,即不作大官,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亦作“轶群绝类”。宋

负类反伦 和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

绝伦逸群 伦:类;逸:超过。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儗不于伦 见“儗非其伦”。

儗非其伦 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无可比伦 没有可以相比的。

无其伦比 同“无与伦比”。

无有伦比 没有比得上。

言无伦次 语言杂乱无章。

逸辈殊伦 指超越同辈,无与比伦。

逸群绝伦 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颖悟绝伦 颖悟:聪颖。绝伦:超过同辈。聪明过人。亦作“颖悟绝人”。

语妙绝伦 谓言语精妙,无与伦比。

越次超伦 次:次序。伦:次序。超越原来的等级次序。

卓荦超伦 卓荦:超绝。伦:类。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草木皆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指鹿为马

English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望梅止渴

English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掩耳盗铃

English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含伦的成语

不伦不类 (bù lún bù lèi)

解释: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出处:明·吴炳《疗炉羹·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示例: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他说的~,也不便不理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超类绝伦 (chāo lèi jué lún)

解释:指超出寻常,无与伦比。

出处: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超伦轶群 (chāo lún yì qún)

解释:伦:同类;轶:超过。形容超群出众。

出处: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于谋成事遂,睡足饭饱之余,三月炼字,半年锻句,将来会做出超伦轶群的古奥漂亮作品。”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超迈绝伦 (chāo mài jué lún)

解释: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

出处:南朝齐·谢赫《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遵韵雅,超迈绝伦。”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超群绝伦 (chāo qún jué lún)

解释: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示例:陈景润在数学上的贡献说明他数学才能~。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超然迈伦 (chāo rán mài lún)

解释: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

出处: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超世绝伦 (chāo shì jué lún)

解释:超出世人和同辈。

出处: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颍川陈君,超世绝伦。”

示例:自非坚刚不拔之志,~之人,其遇忧患,遭废绌而不变易者,鲜关哉! ★元·刘祁《归潜志》第12卷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超逸绝伦 (chāo yì jué lún)

解释:超:超过;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刘希夷学梁简文,而超逸绝伦,居然青出。”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负类反伦 (fù lèi fǎn lún)

解释:和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

出处:《列子·仲尼》:“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张湛注:“负,犹背也。类,同也。”

示例:《山海经》有兽,以其尾飞;有鸟,以其须飞。则覆载之间,~,何所不有。 ★《埤雅·释虫》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荒谬绝伦 (huāng miù jué lún)

解释:绝伦:超过同类。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

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二回:“其说荒谬绝伦,更可付诸一笑。”

示例:这促~的论调,根本不值得一驳。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出类拔萃是什么意思

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杨朔《迎春词》: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出类拔萃的反义词:江郎才尽?[ jiāng láng cái jìn ]?

解释: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扩展资料

出类拔萃的近义词:

一、超群绝伦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解释: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自:西晋 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当与翼德(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

翻译:当与翼德(张飞)并驱赶哪个先哪个后的时候;还没有达到到关羽的地步,没有可以相比的。

二、卓乎不群 [ zhuó hū bù qún ]

解释:指超出常人。

出自: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举世皆怯而我独勇,众人既屈而我独伸。”

翻译:想到他坚定确切,超出常人,整个世界都胆怯而我独自勇敢,许多人已经倒下而我独自伸展。

三国演义人物四字成语

1. 三国演义人物特点4字成语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周瑜: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吕布: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脾气不太好,好面子,自负,冲动易怒,易急,但也不是有勇无谋 之辈,只是有时情感压过了理智而已。 他解危的人物是刘备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魏延:勇敢,胆大,反复,狡猾。

姜维:忠义,有谋略,忠君。

2. 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的四字成语

刘备 宽厚仁德 谦虚谨慎 求贤若渴 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雄才盖世 威而有恩 勇而有义

诸葛亮 神机妙算 鞠躬尽瘁 而后已 忠顺勤劳 权智英略

关羽 义薄云天 忠肝义胆 大义凛然 刚愎自用

张飞 粗犷豪放 粗中有细 勇猛无敌 所向披靡

曹操 奸诈狡猾 胸怀大志 唯才是举 超世之杰

临危制变 料敌设奇

司马懿 老谋深算 韬光养晦 瞻前顾后

刘禅 乐不思蜀

鲁肃 忠厚老实 忠厚守信 临事不苟 为人方严

3. 三国演义中的四字词语

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 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 出言不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危急存亡之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 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 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 土崩鱼烂 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周郎顾曲 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回肠荡气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舌战群雄 羽扇纶巾 隔岸观火 上房抽梯 七擒七纵 恩威并重 乐不思蜀 得陇望蜀 三让徐州 三顾茅庐 三足鼎立 三国归晋 三气周瑜 过关斩将 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 锦囊妙计 舌战群儒 孔融让梨 木牛流马 割须弃袍 火烧连营 草船借箭 器宇轩昂 辕门射戟 单刀赴会 暗渡陈仓 志大才疏。

4. 有关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故事几人物角色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 鼎足三分, 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桃 园 三 结 义 三 顾 茅 庐 官 渡 大 战 后, 曹 操 打 败 了 刘 备。

刘 备 只 得 投 靠 刘 表。 曹 操 为 得 到 刘 备 的 谋 士 徐 庶, 就 慌 称 徐 庶 的 母 亲 病 了, 让 徐 庶 立 刻 去 许 都。

徐 庶 临 走 时 告 诉 刘 备, 隆 中 有 个 奇 才 叫 诸 葛 亮, 如 果 能 得 到 他 的 帮 助, 就 可 以 得 到 天 下 了。 第 二 天, 刘 备 就 和 关 羽、张 飞 带 着 礼 物, 到 隆 中 去 拜 访 诸 葛 亮。

谁 知 诸 葛 亮 刚 好 出 游 去 了, 书 童 也 说 不 准 什 么 时 候 回 来。 刘 备 只 好 回 去 了。

过 了 几 天, 刘 备 和 关 羽。 张 飞 冒 着 大 雪 又 来 到 诸 葛 亮 的 家。

刘 备 看 见 一 个 青 年 正 在 读 书, 急 忙 过 去 行 礼。 可 那 个 青 年 是 诸 葛 亮 的 弟 弟。

他 告 诉 刘 备, 哥 哥 被 朋 友 邀 走 了。 刘 备 非 常 失 望, 只 好 留 下 一 封 信, 说 渴 望 得 到 诸 葛 亮 的 帮 助, 平 定 天 下。

转 眼 过 了 新 年, 刘 备 选 了 个 好 日 子, 有 一 次 来 到 隆 中。 这 次, 诸 葛 亮 正 好 在 睡 觉。

刘 备 让 关 羽、张 飞 在 门 外 等 候, 自 己 在 台 阶 下 静 静 地 站 着。 过 了 很 长 时 间, 诸 葛 亮 才 醒 来, 刘 备 向 他 请 教 平 定 天 下 的 办 法。

诸 葛 亮 给 刘 备 分 析 了 天 下 的 形 势, 说:“ 北 让 曹 操 占 天 时, 南 让 孙 权 占 地 利, 将 军 可 占 人 和, 拿 下 西 川 成 大 业, 和 曹、孙 成 三 足 鼎 立 之 势。” 刘 备 一 听, 非 常 佩 服, 请 求 他 相 助。

诸 葛 亮 答 应 了。 那 年 诸 葛 亮 才 27 岁。

草 船 借 箭 周 瑜 非 常 嫉 恨 诸 葛 亮, 总 想 找 个 理 由 杀 掉 诸 葛 亮。 一 天, 周 瑜 让 诸 葛 亮 造 10 万 枝 箭, 并 说 10 天 内 就 要。

诸 葛 亮 痛 快 地 答 应 了, 说:“ 我 3 天 之 内 就 送 10 万 枝 箭 过 来。” 周 瑜 很 吃 惊。

诸 葛 亮 向 鲁 肃 借 了 20 只 快 船,600 名 士 兵, 把 每 条 船 用 布 蒙 上, 两 边 堆 满 一 捆 捆 的 干 草。 周 瑜 得 知 这 一 情 况 后, 心 里 非 常 怀 疑, 不 知 诸 葛 亮 又 在 玩 什 么 花 样。

到 第 三 天, 天 还 没 亮, 诸 葛 亮 便 派 人 将 鲁 肃 请 来, 说:“ 请 您 和 我 一 同 去 取 箭。” 然 后, 把 20 条 快 船 用 长 绳 连 起 来, 一 直 往 江 北 驶 去。

当 时, 长 江 上 雾 云 很 大, 对 面 看 不 见 人。 鲁 肃 心 里 不 明 白, 问 诸 葛 亮 怎 么 回 事。

诸 葛 亮 只 是 笑, 并 不 回 答。 不 久, 船 靠 近 曹 操 的 水 寨。

诸 葛 亮 命 令 将 船 头 朝 东 船 尾 向 西, 一 字 摆 开。 又 叫 士 兵 一 起 敲 鼓 呐 喊。

曹 操 听 了 报 告, 说:“ 雾 天 作 战, 恐 怕 有 埋 伏。 先 让 水 陆 军 的 弓 箭 手 向 他 们 射 箭, 雾 散 后 再 进 军。”

于 是, 箭 像 雨 点 一 样 射 向 那 20 条 船。 箭 头 准 确 地 落 在 草 捆 上, 排 得 密 密 麻 麻。

过 了 一 会 儿, 诸 葛 亮 命 令 船 头 掉 过 来, 再 由 西 向 东 排 开, 于 是, 另 一 面 又 被 射 满 了 箭。 等 到 太 阳 要 升 起 来 时, 雾 也 快 散 了。

诸 葛 亮 命 令 军 士 开 船, 并 一 起 大 喊:“ 谢 谢 丞 相 的 箭!” 船 到 了 南 岸, 周 瑜 已 经 派 了 500 名 军 士 在 江 边 等 着 搬 箭, 卸 完 后 共 有 十 二 三 万 枝 箭。 鲁 肃 见 了 周 瑜, 把 诸 葛 亮 借 箭 的 事 说 了 一 遍。

周 瑜 叹 气 说:“ 诸 葛 亮 真 是 神 机 妙 算, 我 实 在 不 如 他 啊!” 赤 壁 大 战 周 瑜 与 诸 葛 亮 商 量 好 进 攻 曹 操 的 时 间, 然 后, 把 人 马 分 成 6 队, 只 等 东 南 风 一 刮 起 来, 就 开 始 行 动。 东 南 风 刮 起 来 后, 黄 盖 带 了 20 只 装 满 芦 苇、硫 磺 等 物 的 火 船, 向 对 岸 开 去。

快 到 曹 操 军 营 时, 船 一 齐 起 火, 顺 着 风 势, 将 曹 军 船 只 烧 着。 由 于 曹 操 听 信 庞 统 的 话, 将 所 有 的 船 用 铁 环 锁 在 一 起, 根 本 没 法 逃 走。

这 时, 曹 军 水 寨 全 都 烧 着, 一 片 火 光。 许 多 兵 士 被 烧 了。

曹 操 知 道 中 了 计, 一 边 叫 骂, 一 边 寻 找 船 只。 这 时, 张 辽 驾 着 一 只 小 船 过 来, 曹 操 才 脱 离 火 海。

曹 操 被 救 上 岸 时, 东 吴 兵 马 已 杀 了 过 来。 他 在 张 辽 等 人 的 保 护 下, 终 于 甩 掉 了 东 吴 的 追 兵。

他 们 来 到 一 个 山 势 很 险 的 地 方。 这 时, 曹 操 哈 哈 大 笑 起 来, 将 士 们 都 吓 了 一 跳, 问 他 笑 什 么, 曹 操 说:“ 我 笑 诸 葛 亮、周 瑜 不 懂 计 谋, 如 果 他 们 在 这 里 埋 伏 下 一 支 兵 马, 那 就 厉 害 了!” 话 没 说 完, 杀 出 了 一 支 人 马, 原 来 是 早 已 埋 伏 在 这 里 的 赵 云。

曹 操 连 忙 突 围, 伤 了 许 多 兵 士, 好 不 容 易 才 逃 出 来。 这 时, 天 已 经 亮 了, 正 下 着 大 雨。

曹 操 以 为 没 有 危 险 了, 就 下 令 休 息 吃 饭。 他 坐 在 树 林 中, 不 禁 又 哈 哈 大 笑 起 来。

旁 边 人 问:“ 丞 相 您 损 失 了 那 么 多 人 马, 笑 什 么 呢?” 曹 操 说:“ 我 笑 诸 葛 亮、周 瑜 还 是 缺 少 计 谋, 如 果 他 们 在 这 里 埋 伏 下 一 支 人 马, 我 们 还 能 逃 得 了?” 话 音 没 落, 突 然 一 阵 喊 声, 张 飞 率 领 兵 马 冲 了 过 来。 曹 操 大 吃 一 惊, 甲 衣 也 没 穿 就 上 了 马。

他 手 下 的 将 士 一 边 跑 一 边 迎 敌, 许 多 人 都 受 了 伤。 这 次, 曹 操 开 始 走 小 路。

他 们 来 到 了 华 容 道。 曹 操 见 远 处 还 有 烟 雾, 像 有 伏 兵。

5. 三国演义人名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吴下阿蒙

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刘备立军令状,三天备十万支箭)

过关斩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乐不思蜀(刘禅被封为安乐侯后,司马昭问曰,思蜀国呼,禅曰,不思)

望梅止渴(曹操大军缺水时,曹操骗大家,前边有片梅林,士兵们流出口水来就解渴了)

舌战群儒(诸葛亮赴东吴,联盟对抗曹操时,与东吴群臣辩论)

七擒七纵(诸葛亮妙计七擒七纵蛮王孟获)

三国带人名的四字成语

1. 三国演义人名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吴下阿蒙

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刘备立军令状,三天备十万支箭)

过关斩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乐不思蜀(刘禅被封为安乐侯后,司马昭问曰,思蜀国呼,禅曰,不思)

望梅止渴(曹操大军缺水时,曹操骗大家,前边有片梅林,士兵们流出口水来就解渴了)

舌战群儒(诸葛亮赴东吴,联盟对抗曹操时,与东吴群臣辩论)

七擒七纵(诸葛亮妙计七擒七纵蛮王孟获)

2. 三国演义人物特点4字成语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周瑜: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吕布: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脾气不太好,好面子,自负,冲动易怒,易急,但也不是有勇无谋 之辈,只是有时情感压过了理智而已。 他解危的人物是刘备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魏延:勇敢,胆大,反复,狡猾。

姜维:忠义,有谋略,忠君。

3. 三国演义 的章目名字用四字的词语概括

第一部:《群雄逐鹿》:

1.桃园三结义,2.十常侍乱政,3.董卓霸京师,4.孟德献刀,5.三英战吕布,6.连环计,7.凤仪亭,8.三让徐州,9.孙策立业,10.辕门射戟,11.宛城之战,12.白门楼(上),13.白门楼(下),14.煮酒论英雄,15.袁曹起兵,16.关羽约三事,17.挂印封金,18.千里走单骑,19.古城相会,20.孙策之,21.官渡之战(上),22.官渡之战(下),23.大破袁绍。

第二部:《赤壁鏖战》:

24.跃马檀溪,25.刘备求贤,26.回马荐诸葛,27.三顾茅庐,28.火烧博望坡,29.携民渡江,30.舌战群儒,31.智激周瑜,32.周瑜空设计,33.群英会,34.草船借箭,35.苦肉计,36.庞统献连环,37.横槊赋诗,38.诸葛祭风,39.火烧赤壁,40.智取南郡,41.力夺四郡,42.美人计,43.甘露寺,44.回荆州,45.三气周瑜,46.卧龙吊孝,47.割须弃袍。

第三部:《三足鼎立》:

48.张松献图,49.刘备入川,50.凤雏落坡,51.义释严颜,52.夺占西川,53.单刀赴会,54.合肥会战,55.立嗣之争,56.定军山,57.巧取汉中,58.水淹七军,59.走麦城,60.曹操之,61.曹丕篡权,62.兴兵伐吴,63.火烧连营,64.安居平五路。

第四部:《南征北战》:

65.兵渡泸水,66.绝路问津,67.七擒孟获,68.出师北伐,69.收姜维,70.司马复出,71.空城退敌,72.司马取印,73.祁山斗智,74.诸葛妆神,75.六出祁山,76.火熄上方谷,77.秋风五丈原。

第五部:《三国归一》:

78.诈病赚曹爽,79.吴宫干戈,80.兵困铁笼山,81.司马昭弑君,82.九伐中原,83.偷渡阴平,84.三分归晋。

4. 有关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故事几人物角色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 鼎足三分, 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桃 园 三 结 义 三 顾 茅 庐 官 渡 大 战 后, 曹 操 打 败 了 刘 备。

刘 备 只 得 投 靠 刘 表。 曹 操 为 得 到 刘 备 的 谋 士 徐 庶, 就 慌 称 徐 庶 的 母 亲 病 了, 让 徐 庶 立 刻 去 许 都。

徐 庶 临 走 时 告 诉 刘 备, 隆 中 有 个 奇 才 叫 诸 葛 亮, 如 果 能 得 到 他 的 帮 助, 就 可 以 得 到 天 下 了。 第 二 天, 刘 备 就 和 关 羽、张 飞 带 着 礼 物, 到 隆 中 去 拜 访 诸 葛 亮。

谁 知 诸 葛 亮 刚 好 出 游 去 了, 书 童 也 说 不 准 什 么 时 候 回 来。 刘 备 只 好 回 去 了。

过 了 几 天, 刘 备 和 关 羽。 张 飞 冒 着 大 雪 又 来 到 诸 葛 亮 的 家。

刘 备 看 见 一 个 青 年 正 在 读 书, 急 忙 过 去 行 礼。 可 那 个 青 年 是 诸 葛 亮 的 弟 弟。

他 告 诉 刘 备, 哥 哥 被 朋 友 邀 走 了。 刘 备 非 常 失 望, 只 好 留 下 一 封 信, 说 渴 望 得 到 诸 葛 亮 的 帮 助, 平 定 天 下。

转 眼 过 了 新 年, 刘 备 选 了 个 好 日 子, 有 一 次 来 到 隆 中。 这 次, 诸 葛 亮 正 好 在 睡 觉。

刘 备 让 关 羽、张 飞 在 门 外 等 候, 自 己 在 台 阶 下 静 静 地 站 着。 过 了 很 长 时 间, 诸 葛 亮 才 醒 来, 刘 备 向 他 请 教 平 定 天 下 的 办 法。

诸 葛 亮 给 刘 备 分 析 了 天 下 的 形 势, 说:“ 北 让 曹 操 占 天 时, 南 让 孙 权 占 地 利, 将 军 可 占 人 和, 拿 下 西 川 成 大 业, 和 曹、孙 成 三 足 鼎 立 之 势。” 刘 备 一 听, 非 常 佩 服, 请 求 他 相 助。

诸 葛 亮 答 应 了。 那 年 诸 葛 亮 才 27 岁。

草 船 借 箭 周 瑜 非 常 嫉 恨 诸 葛 亮, 总 想 找 个 理 由 杀 掉 诸 葛 亮。 一 天, 周 瑜 让 诸 葛 亮 造 10 万 枝 箭, 并 说 10 天 内 就 要。

诸 葛 亮 痛 快 地 答 应 了, 说:“ 我 3 天 之 内 就 送 10 万 枝 箭 过 来。” 周 瑜 很 吃 惊。

诸 葛 亮 向 鲁 肃 借 了 20 只 快 船,600 名 士 兵, 把 每 条 船 用 布 蒙 上, 两 边 堆 满 一 捆 捆 的 干 草。 周 瑜 得 知 这 一 情 况 后, 心 里 非 常 怀 疑, 不 知 诸 葛 亮 又 在 玩 什 么 花 样。

到 第 三 天, 天 还 没 亮, 诸 葛 亮 便 派 人 将 鲁 肃 请 来, 说:“ 请 您 和 我 一 同 去 取 箭。” 然 后, 把 20 条 快 船 用 长 绳 连 起 来, 一 直 往 江 北 驶 去。

当 时, 长 江 上 雾 云 很 大, 对 面 看 不 见 人。 鲁 肃 心 里 不 明 白, 问 诸 葛 亮 怎 么 回 事。

诸 葛 亮 只 是 笑, 并 不 回 答。 不 久, 船 靠 近 曹 操 的 水 寨。

诸 葛 亮 命 令 将 船 头 朝 东 船 尾 向 西, 一 字 摆 开。 又 叫 士 兵 一 起 敲 鼓 呐 喊。

曹 操 听 了 报 告, 说:“ 雾 天 作 战, 恐 怕 有 埋 伏。 先 让 水 陆 军 的 弓 箭 手 向 他 们 射 箭, 雾 散 后 再 进 军。”

于 是, 箭 像 雨 点 一 样 射 向 那 20 条 船。 箭 头 准 确 地 落 在 草 捆 上, 排 得 密 密 麻 麻。

过 了 一 会 儿, 诸 葛 亮 命 令 船 头 掉 过 来, 再 由 西 向 东 排 开, 于 是, 另 一 面 又 被 射 满 了 箭。 等 到 太 阳 要 升 起 来 时, 雾 也 快 散 了。

诸 葛 亮 命 令 军 士 开 船, 并 一 起 大 喊:“ 谢 谢 丞 相 的 箭!” 船 到 了 南 岸, 周 瑜 已 经 派 了 500 名 军 士 在 江 边 等 着 搬 箭, 卸 完 后 共 有 十 二 三 万 枝 箭。 鲁 肃 见 了 周 瑜, 把 诸 葛 亮 借 箭 的 事 说 了 一 遍。

周 瑜 叹 气 说:“ 诸 葛 亮 真 是 神 机 妙 算, 我 实 在 不 如 他 啊!” 赤 壁 大 战 周 瑜 与 诸 葛 亮 商 量 好 进 攻 曹 操 的 时 间, 然 后, 把 人 马 分 成 6 队, 只 等 东 南 风 一 刮 起 来, 就 开 始 行 动。 东 南 风 刮 起 来 后, 黄 盖 带 了 20 只 装 满 芦 苇、硫 磺 等 物 的 火 船, 向 对 岸 开 去。

快 到 曹 操 军 营 时, 船 一 齐 起 火, 顺 着 风 势, 将 曹 军 船 只 烧 着。 由 于 曹 操 听 信 庞 统 的 话, 将 所 有 的 船 用 铁 环 锁 在 一 起, 根 本 没 法 逃 走。

这 时, 曹 军 水 寨 全 都 烧 着, 一 片 火 光。 许 多 兵 士 被 烧 了。

曹 操 知 道 中 了 计, 一 边 叫 骂, 一 边 寻 找 船 只。 这 时, 张 辽 驾 着 一 只 小 船 过 来, 曹 操 才 脱 离 火 海。

曹 操 被 救 上 岸 时, 东 吴 兵 马 已 杀 了 过 来。 他 在 张 辽 等 人 的 保 护 下, 终 于 甩 掉 了 东 吴 的 追 兵。

他 们 来 到 一 个 山 势 很 险 的 地 方。 这 时, 曹 操 哈 哈 大 笑 起 来, 将 士 们 都 吓 了 一 跳, 问 他 笑 什 么, 曹 操 说:“ 我 笑 诸 葛 亮、周 瑜 不 懂 计 谋, 如 果 他 们 在 这 里 埋 伏 下 一 支 兵 马, 那 就 厉 害 了!” 话 没 说 完, 杀 出 了 一 支 人 马, 原 来 是 早 已 埋 伏 在 这 里 的 赵 云。

曹 操 连 忙 突 围, 伤 了 许 多 兵 士, 好 不 容 易 才 逃 出 来。 这 时, 天 已 经 亮 了, 正 下 着 大 雨。

曹 操 以 为 没 有 危 险 了, 就 下 令 休 息 吃 饭。 他 坐 在 树 林 中, 不 禁 又 哈 哈 大 笑 起 来。

旁 边 人 问:“ 丞 相 您 损 失 了 那 么 多 人 马, 笑 什 么 呢?” 曹 操 说:“ 我 笑 诸 葛 亮、周 瑜 还 是 缺 少 计 谋, 如 果 他 们 在 这 里 埋 伏 下 一 支 人 马, 我 们 还 能 逃 得 了?” 话 音 没 落, 突 然 一 阵 喊 声, 张 飞 率 领 兵 马 冲 了 过 来。 曹 操 大 吃 一 惊, 甲 衣 也 没 穿 就 上 了 马。

他 手 下 的 将 士 一 边 跑 一 边 迎 敌, 许 多 人 都 受 了 伤。 这 次, 曹 操 开 始 走 小 路。

他 们 来 到 了 华 容 道。 曹 操 见 远 处 还 有 烟 雾, 像 有 伏 兵。

5. 关于三国人物的所有成语

刘备:如鱼得水(刘备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 髀肉复生

诸葛亮:草船借箭 鞠躬尽瘁 三顾茅庐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不知所云 指日可待 开诚布公

关羽:超群绝伦 过关斩将 单刀赴会 身在曹营心在汉 挂印封金

吕蒙:刮目相看 吴下阿蒙

周瑜:羽扇纶巾 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向无敌 既生瑜,何生亮

张昭:开门揖盗

赵云:偃旗息鼓 一身是胆

曹操:望梅止渴

曹植:七步之才 才高八斗(晋代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

郭嘉:兵贵神速

徐晃:长驱直入

甘宁:谈笑自若

夏侯渊:所向无前

庞统:南州冠冕 负重致远(说的是顾劭)

张合:出言不逊

许褚:赤膊上阵

诸葛谨、诸葛恪:蓝田生玉

刘禅:乐不思蜀

管辂:老生常谈

陆逊:忍辱负重

司马徽:好好先生 识实务者为俊杰(说的是诸葛亮和庞统)

荀彧:坚壁清野

杨修:味如鸡肋

程昱:纵虎归山(说曹操放走刘备)

杨彪:老牛舔犊

赵咨:车载斗量

孔融两儿子:巢毁卵破

严颜:断头将军(严颜:“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孔融:想当然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