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解

2.清末新政破产的原因?

3.14岁习武还晚吗?

4.回答一下这个历史题,给分阿。。,急。。。在线等。。。。

对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解

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有识之士后面一句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说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阴谋;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就是战胜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占敌人的城池。这些战争的方法不算高明,不经战争就使敌人屈服才算高明的。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则“善之善战也”。

《孙子兵法》不过是对一些战争常识的总结,没有必要神化。类似于“不战而屈人之兵”或“知己知己,百战不殆”等等看似有理,实则只是指一种理想境界,现实中很难实现。孙武作为阅历丰富的军事指挥家当然有自己的见解,但其经验并不能为后人机械地搬用。

清末新政破产的原因?

一、 政府的根本态度——漠视时代发展潮流。

所谓“ 潮流” , 是比喻时代或社会发展的趋势。关于历史 “ 时代” , 列宁在对“ 资产阶级上升的时代”解释说 “ 一般说, 这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时代, 特别是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时是迅速摧毁过时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 、“ 人民运动是一般的民主运动, 也就是说, 就其经济内容和阶级内容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接下来就讲述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清政府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新时代,又是怎样顽灵不化的。

1、所处时代与变法政治背景

中国近代社会中每一次重大发展几乎都与列强的侵略有直接或者间接的重大关系。开议会、定宪法本是维新派人士的基本主张,但是在百日维新被后,全国朝野上下朝野上下“咸仰承风旨”,对于西政西学不敢有一字之涉及,立宪之事自然也无人再敢提及。直到1901年清政府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沉重打击,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希望其担任“以华治华”的职责,改变一下过于腐败的制度,以便稳固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2、清政府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新时代的

1901年后帝国主义一致认为“认真改革才是最好的办法”最高决策者内部已无阻力或者至少不会有人会公然站出来反对新政。腐朽的清政府经历多次侵华战争、不计其数的人民起义,一次次给晚清敲响了丧钟,败于八国联军后,连刘坤一也说,“此次创巨痛深,实与亡国无异。清政府只有采取新政才能提起他们拥护的信心。另外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力量的增强,其与清政府紧密联系的上层希望清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被迫实行新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立宪问题”也逐渐重新成为热门话题。

1901年慈禧太后西安上谕新政,亦称“变法一事,关系慎重,朝廷立意坚定,志在必行。”

就这样直到1905年7月,清政府承认,“数年以来,规模虽具,而时效未彰。”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且认为“日以立宪胜,俄以专制败。”“国民之中,主张激烈之革命论者,日益蔓延。

3、清政府是怎么的跨不进新时代的大门(既是怎样的顽灵不化的)

很明显,清政府期望立宪达到三大好处,一是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清政府的立宪也是按照上述原则进行的,直到最后一刻,也即是灭亡的前夕。

种种形式的运动推动了清政府预备立宪, 促进了国家政治制度开始近代化,立宪运动推动着清政府预备立宪, 而预备立宪就标志着清政府承认了封建专制制度业已破产, 着手改革, 逐步向君主立宪制。然而清政府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性。

汉族实权大员的请愿清政府一般是答应的,就像1863年曾国藩、李鸿章因反对购买的舰队进入长江并要其解散,在内外见困时期清政府怕汉族大员再起义于是全部答应其要求。1905年7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与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奏“请定十二年实行宪政”并奏请简派亲贵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清廷当即发出谕旨予以首肯。到了1910年发动的三次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的要求没有实现,尤其是17位督抚的请求依然未果。立宪派与清政府的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武昌起义一爆发,多省以独立呼应。

二、立宪派的行动的努力使民智已开

“民智未开”曾经被康梁变法不发动群众和不尽快立宪、开国会的借口,在立宪时期,对立宪很为不利的是政府也动辄以民智未开为借口,阻挠破坏立宪运动。因此, 他们一直把启迪民智当作立宪运动最迫切的一环来抓, 想尽一切办法搞好。

1、 立宪运动大大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民主主义觉悟。

“立宪运动可以说是戊戌维新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而其规模之宏大、成效之显著、影响之广泛, 又非维新运动所可比拟。如果说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开端的话, 立宪运动就应当称之为世纪初叶的思想大解放时代”,除原有的《东方杂志》、《新民丛报》, 立宪派还创办了许多新的期刊, 如《中国新报》、《大同报》、《政论》、《国风报》、《自治学社杂志》、《预备立宪公会报》、《宪报》、《广东地方自治研究录》等。这些报刊都以鼓吹立宪, 普及宪政知识, 开启民智为宗旨。如《时报》“ 著论恒斤斤然以专制立宪政治之得失为比较,盖欲摧挫专制之末运, 奖翼宪制之新机, 不厌反复详言之, 使政府与国民咸洞悉其所以然之故, 灼然而无所疑, 而一般之心理皆趋向于立宪政治之途, 以奥论而造成事实。”

立宪派就是以这些报刊为阵地, 本着这样的宗旨, 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政治制度, 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立宪的目的、意义和进行方法, 国民的权利和义务, 等等。他们根据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卢梭等人的理论强调指出专制国家与立宪国家绝然不同, 前者为“ 君主私有之国家” , 后者为“ 君主立宪派还大提倡设立法政讲习所、法政学堂和各类普通学堂, 向青年和成年人进行宪政知识教育。

为了开启民智, 立宪派翻译编辑出版了上百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学、行政、财政、政党、历史、教育著作, 其中重要的有《国家学纲领》、《政治原论》、《万国宪法志》、《万国官制志》、《英国宪法史》、《英国制度沿革史》、《共和政休论》、《政治学新论》、《四大家政治学说》、《政治学及比较宪法论》、《万国宪法比较》、《宪法研究书》、《宪政论》、《日本宪法义解》、《日本预备立宪过去史实》《现今世界大势论》等。这些著作一出版, 就风行海内, 销售一空。他们自己也编写了多种阐释资政院、谐议局和地方自治的通俗读物, 广为宣传。与大造舆论的同时, 立宪派领导了三次大的全国性的国全请愿运动, 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了相当广泛的动员宣传, 有些地方己经深入到农村。

经过立宪派的努力, 人民的“ 国家思想日盛”, 昔日不为广大群众所知的东西, 如今已成为口头禅了。封建官僚赵尔丰承认“ 自宣布立宪以来, 外间官势日缩, 民权日张, 每议一事, 权利之间, 丝毫不肯退让, 由来已非一日。此次川人皆以立宪国民, 但能根据法律, 不妨竭力以争。”又说“ 白立宪之说鼓吹, 人人有自由观念”。人民民主觉悟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民族资产阶级、广大知识分子群体、青年学生、开明官员和地主, 部分市民、工人和农民身上, 并不包括绝大多数下层劳动群众。即便如此, 也是十分了不起的变化与进步了。

另外,在立宪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制定宪法, 否定了封建的无限君权制,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有限君权制。推翻了封建的集权制,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制。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争得了一定的民主自由权利。中央的资政院、地方的诸议局尽管没有如同西方议会那样完全的立法权, 带有过渡临时性质, 但毕竟是初级形态的代议机关,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不经其议决, 中央和地方政府不能颁布法律, 国家与地方的预算、决算、税法、借贷外债、增加人民负担, 都要经其通过认可并有权纠举弹劫各级行政官员。种种努力都提高了民主主义觉悟。

2、宣传了爱国主义,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立宪运动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爱国激情, 它勃发的最大动因就是起于图救危亡之问题救国为前提, 立宪为目的。立法派认为, 列强俱都实行了立宪、民主制度, 互相勾结, 共同侵略中国, 中国在世界上极其孤立, 同时又是专制政体, 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因此屡屡被列强挫败, 丧权失地,已成未亡将亡之国。“ 欲于处必之地而求其生, 是则必须明定宪法, 七下相维, 以吾通国之财之力结合为一, 以御外侮。” 立宪派在舆论宣传国内人民要御悔图强,在行动上也积极组织,先后组派三次大规模的立宪请愿活动。大大解放了被禁锢的思想。

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运动的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爱国主义思想

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主义不断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国内商品市场不断扩大。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出现,不少人流入城市,1880年上海人口仅仅107812人,到了1922年增加到了1250000人。甲午战争后,空前激化的和阶级矛盾,促使先进的人们发出筹办近代企业、抵制日货、自保利权的呼声,广大人民群众被帝国主义侵略激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条件。勤给政府假立宪从根本性上不是资产阶级改革,但客观上毕竟放宽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与压迫。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1911年,新设厂家491家,商办企业达百分之七十六点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在经济上,资产阶级发动和推动了抵制日货、收回利权运动。其中1904年资产阶级宣传的抵制美货,并大力宣传:“可鼓民气,可结民力,可兴商业。可联络各国,为以后自治自立打下基础,可依靠仿造美货以图畅销,收回失利权。”

在行动上,尤其是1904年,清政府与美帝国签立限制华工续约,使不少资产阶级更加认清了清政府的真面目,慢慢走向革命道路。效果还非常明显,1900年惠州起义与1895年的广州起义反响有大的不同。说:广州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同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庚子失败后,则鲜闻之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也。前后相较,差若天渊”。等人的不懈努力,使革命思潮迅速萌芽与发展。

激进的革命派及其思想宣传,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致使清政府在灭亡最后期袁世凯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也不能阻其凶猛发展之势,何足挂齿一个寿终正寝的清政府。

总之,在客观上导致清政府灭亡的原因与政府的根本态度,立宪派的行动的努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运动的推动等相关。以上三项是统一的,三项的共同进行都致使中华民族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民主意识的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共同将清王朝推向了坟墓。

导致清政府灭亡的原因除了上述几点外,与清政府自身政策的也相关,在新政时期的经济措施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文化教育措施又开启了民智,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传播,派往国外的留学生大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统治阶级用于镇压人民起义的新军,在革命时期转向了革命的一边,成为清王朝直接的掘墓人,这些都是清政府所未想到的。另外,在慈禧后,后继者秉承使“皇位永固”的顽固思想,把握不住社会发展大趋势。曾组织三次大规模群众上书的各省咨议局联合发表《宣告全国书》,揭露清朝统治者以立宪为名,实行专制,宣告对立宪“希望绝矣”。

立宪运动的失败,是清政府无勇无能的结果,它的固守使它难以迈开关键一步,最后失去了迈步存活于世的机遇。它的所为证明了预备立宪不过是一场政治,但这个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和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推动的民族民主思想的发展成为时代转变的转折点。

14岁习武还晚吗?

不晚 自己看看当地有没有什么武术学校或跆拳道馆之类的,找不到,就努力自学,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你最好不要先练太极,趁早打好身体的基础,要压一字马等,方便进一步深入学习.最好再练练气功,它能使你脱胎换骨.其实练武很简单,就是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进步,有没有老师都一样(个人意见)

我是学气功,顺便给你附上1种气功功法,希望对你有用.

隐仙派修炼法

洪硕峰先生讲授 隐仙居士整理

何谓气

人体充满着气,气在人在,气亡人亡。人利用呼吸器官,吸收虚空中之空气,其成份氧约占1/5,氮约占4/5,另含微量氮、氖、氢、二氧化碳等稀有气体及水蒸汽、微生物、尘埃等。人体靠一呼一吸,吸入新鲜空气,呼出秽浊之废气。正常人每分钟呼吸约12—18次。每次换气150—250cc左右,人体须维持若干量之新鲜空气,以维持生命。

气的种类

后天气:又分为(1)外呼吸,又称口鼻呼吸。(2)内呼吸,又称细胞呼吸之气

先天气:又分为(1)后天中的先天气:乃气功所练出的热气团,于人体内,可以意念控制之内气,为修练气功的主要目的,可以应用在疗疾治病,并通于武术、技击。(2)先天气:乃于静定中所练出之含有灵觉之电磁波、微粒子、此气由虚空来,为仙家所特重。(3)先天中之先天气:即『有物混成先天地始』之物,乃先天灵阳,为万物之始。

何谓气功?

以人体为工厂,以空气为材料,加上意念、呼吸动作之配合而产生之功或能量,称之为气功,其构成之条件为:精(动作)+气(呼吸)+神(意念),即三合一人之精气神三宝一同锻炼。气功之修练及运用以上三合一工法,将气加以施工改造,以供人体应用。气功可就后天气练成后天中之先天气,即热气团,用以间情自身,疗伤治病,并可运出自身为他人治病疗伤,即外气也。

隐仙派气功特点:

一般气功修练事先练点(穴位),再练线(经络),最后才练面(全身),

效果缓慢而不显著,需经无数时曰始能打通奇经八脉。隐仙派筑基,所采行之气功练法,乃先练面,再练点,最后练线,很快即可打通奇经八脉。因为先练面,即全面充气,充气后,聚于重要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连通,即达经络开发。全身充气法下手,步骤是由下焦、中焦而上焦,达到全身无处不是生机勃勃,气机激荡。

气功之益处:

运用隐仙派气功功法,三个月内勤练习,可以练出内气,即热气团,可用于治疗己身器官慢性功能失调之疾病,如过敏、五脏六腑之新陈代谢不良、或生殖功能不济等病症,六个月左右,可以将内气运出体外,用以治疗他人较简易之病症,又称为外气疗他。除了治病,更可强身,使全身器官或组织功能增强,几可增加数倍之体力,更可配合静功,炼丹得小药(或称筑基)

呼吸之种类:

1. 自然式呼吸:即人生而具有之本能式呼吸,完全不加任何意念之呼吸。

2. 控制式呼吸:即以意念控制之呼吸,又可分为:

(1)腹式呼吸:包括吸饱、吐尽闭气式呼吸。

(2)胸式呼吸:包括吸饱、吐尽闭气式呼吸。

呼吸之原则:

1. 随时保持松、静、自然、圆、软,只要醒着都要练。

2. 呼吸要缓慢、均匀而细长,吸时要把握松、饱之原则,吐时要静、要尽,在自然而均匀之下完成一呼一吸。

释上、中、下焦:

上焦者,指由天突及二肩穴至横膈膜部份之胸腔。

中焦者,指由横膈膜至肚脐部份之上腹部。

下焦者,指由肚脐至耻骨部份之下腹部。以上三部份,为气功修练之分期实施之分界区。

释观照:

观照,顾名思义乃用眼睛看,以眼光照之,隐仙派气功特重观照,实际作法乃闭眼缓慢,确实的观看全身内面,初步可达神不外驰,身心恍惚之功,所谓『神不外驰气自定』,进而可达到以神御气之玄妙功法。

隐仙派静坐入门

洪硕峰

一、话在前头

西江月兄在他的隐仙派丹诀指要交稿后,再三嘱咐要我代他写一篇静坐入门,以供读者研读本书后下手参考,考虑再三再四,几无从下手。盖这类入门书籍,坊间书局多如汗牛何用多费文墨,况古人且有述而不作之诫,画蛇可矣!何必添足?曰前西江月兄「变本加厉」来函催促要我「不必天谴」「和盘托出」,无已只好胡乱涂鸦算是对西江月兄的「分工合作默契」作为一点交代。但请读者鉴谅者,因本文既是入门,所以总会觉得哆苏点。「和盘托出」是没有问题,但盘内是否有美食,合不合胃口则无论矣!又作本篇时身边几无可供参考之书本,仅凭二十年来综合老师传授,读经心悟,力行与授课心得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盘中纵有美食而忘了放盐、放醋之处难免。况本人现仍研习中、论学识、能力均尚有缺欠,读者读本篇时只宜当作参考,若拟追寻高玄理论及最上乘功夫口诀,则务请精熟指要全篇与乎其它正统丹经矣!

二、静坐之定义

静坐,是儒家的名词,泛指心平气和、静定安坐的状态。道家则称做打坐,打是「打扫心上地」,坐是「坐出性中天」。儒家要人「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家叫人「心息相依,抱一守中」若乎释家之坐禅,则参话类,止观也。因三家的目标不同,下手方法殊异。有人认为静坐、打坐、禅坐是名不同而意相同,我想内行人是不会这么说的。道家讲究「凝神调息,性命双修」。儒释单求「凝神」,少了「调息」,「只修祖性不修丹」也。本篇使用静坐名词,是便于读者望文生义,减免宗教味道与疑虑。

三、如何静坐

静坐是一件很容易,很轻松自然的「休息行为」,所谓「道法」自然也。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毫无拘束严肃的心情。只要记着四点基本原则马上可以学会。不要误中伪师道贩邪说歪理,故意危言耸听,制造「走火入魔」恐怖的名家。恐吓他人,读者只要不心存幻想,不鲁莽蛮干,绝对不会出大差错的。既使出点小差错也无妨!

第一步:身体不要动。(气机发动后,由内而外之震动不算),神不外驰也。

第二步:念头不要动。(气机发动后,气动神知,气行神随不算),专气致柔也。

第三步:把「我」忘掉。即神气相忘也。「我相」包括肉体与知觉。无我,当然就没有对立的「你」,及旁立的「他」。无我、无你、无他,当然此时也没有什么山河大地,曰月星辰,花草树木。万里无云间,只存清空一片,什么过去,现在、未来,身内身外统统没有了。那时身内就是身外,我就是你,你就是他,他就是我,时间、空间也都桓定与凝结了。丹经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又说「物我两忘,心同太虚」就是这种心态。

第四步:「元和内运」。当无思无虑混混沌沌的状态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常常会觉得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龑来,于是开始稍有知觉了,同时呼吸也开始了,乃经上说:这种异样的感觉叫做「琼钟一扣」,开始呼吸叫做「玉洞及开」。只是此种知觉要叫做「元神」。元神会感知眼前的金光闪电,感知周身的云雾烟蒙,感知呼吸不在口鼻而在皮肤,吸入呼出。一不小心,阴跷可会觉得有热气团流荡,流向,舒舒服服,「欣快」莫名,然后高举,然后河自然通,车自然行。丹经上说:「恍惚之中寻有像,杳冥之内觅真精」此高举,术语叫做「活子时」。上半截诗叫做「真空妙有」。当然这是指低层次功夫而言,入是高层次的意义则又不同了,读者千万不要误会。

至于如何使身体不要动,如何使念头不要动,如何把我相忘掉,如何把元和内运,其中详情细节一言难尽,读者请参阅书末庄子心斋集释及把本书熟读,即可融会贯通,不另赘言。

四、静坐前的身心准备

预备动作,术语叫做「热身」,外国人名为「Stretch-up」,译为延伸或延展的意思。是说把筋肉活动活动或拉长的意思。根据我个人的认知。完整且健康的人除具备肉体的健全外,还需有一副维护正常功能的神智。静坐既是一种训练,则热身宜乎包含肉体热身与精神热身。至于其实效,读者试试看就知道,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不卖瓜,但征之丹经,或时下「一般老师」,往往忽略或不予重视,良感惜憾!

A.肉体热身

1. 做几趟全身性柔软体操,或八段锦。或十二段锦,使全身筋肉延展,使筋骨柔粘灵活。

2. 按摩全身,轻拍躯体,尤其下肢。帮助血液循环活畅,以免因久坐致血气滞留下肢,而产生麻痹。

3. 呼吸训练

a. 原则:先呼后吸,深长细缓,呼吸等长。

b. 形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肛门呼吸。

B.精神热身

1. 自我暗示,例如:「杂念如浮云,如飞烟,马上都要消逝」。「肉体是虚幻的,有生有,那么我那可怜流浪生的灵魂在哪里呢?」

2. 背诵心斋口诀,或二十四首丹诀串述诗,最好还能悟入。

3.回光返照,内视整体,由下往上,再由上而下。反复缓慢观照几趟,最好还能配上呼吸。

五、静坐的姿态

「静坐」广泛的说还应包括静立、静卧,甚至随便坐。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姿态于静坐过程中,几乎根本不影响结果,只要能让自己的身心松静自然,舒适安详就是最好的姿式,勉强作做,徒然扰乱情绪,劳累肉体而已。古人说:「天若泰然,百体从命」就是告诉读者如何轻松愉快来静坐,不是叫人开始就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当起苦行者也。

如果勉强要我写些原则,那我就背几句太极拳的术语来搪塞了,其词曰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尾闾中正,垂肩坠肘,舌抵上颚…。」不过初学者刚下手,心未静,息未调,津未生,舌以不抵或抵下颚为佳。否则易因口干舌燥而发生干咳。若津已生则一面随生随吞,此时起就该抵上颚了。另外双手的处置,以我的经验,以双手轻轻合握(两劳宫穴吻合也),或左右五指指尖轻轻接触,然后放置于脐下或脑顶处(睡姿)为佳。(仙道学术着重实证,如依法试之,且稍稍凝神手掌心或手指接触点,几分钟内马上可感觉手掌心热起来或手指间有风生或静电磁场的感觉。(至于其它形式,由于反应不如上述二者好,不便介绍给读者。

六、性命双修的理论

「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因为性命二者不可分离,所以要双修。性是神是心,命是气是息。因此心息相依,神气合一就是性命双修。何以要双修呢?如果我们用钱子来比喻可能比较容易了解。概镜本有光,因尘埋而光灭;光不离镜,因镜破而光消,镜之光明譬如「性」,镜之质体譬如「命」,所以要「性命双修」。

兹略表如下:

七、凝神

我们把心思想定某处叫凝神。把眼光(阆眼后)注视某处叫观照。凝神与观照,二者几乎是如影随行的。凝神便观照更为明晰,观照则加强凝神的火力丹上经称意念为”火”。火有文火、武火。是以意念的程度来加以分别的。身体之内为身内,身体之外为身外。如果像鼻尖,像肚脐,像则叫做不内不外。静坐下手,许多门派都是以”住心一处”—“守窍”来清扫杂念的。守的相对是不守。守窍入门易,功效快,但缺点多,副作用大。不守窍则反之,各有利弊,然应用之妙纯乎一心,惟由读者权衡各种情况,然后择法行动可也。

1. 守窍:

守身内:百会、印堂、眉心、山根、玄赝;两乳中间(坤道用之),脐下,阴跷,睾丸、命门,夹脊。

守身外:鼻外径守,脐外三寸,观字,观香,观物,存想曰、月、星、辰…..。

守不内不外:如前述。

2.不守窍:守中(玄关),持敬。

3. 数息

4. 听息

5. 持咒、背经、唱歌(梵歌、圣歌)

八、调息

气功非常注重调息,即呼吸训练也。但是初学静功则禁止调息,只要听其自然,顺其自然而已。这种不调之调才是最好的调息法。坊间许多书,把气功与静功没搞清楚,自己又不知有没有亲自如法实验过。许多读者又太过相信他们,看几遍书即依法泡制起来。结果,好处还没获得反而练出胸闷,胸痛气喘,呼吸困难或头部胀痛等副作用来,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丹经上把呼吸叫做”风”,又称为息,息仍分为文息、武息。是以风的强度及长短来区分的。

九、风火文武

静坐入门谈风火文武,似乎有点躐等,因为真正风火文武在丹经的层次上是要在小药三百六十周天时才使用的,但提早使用,如拿中学代数来学国小算术一样,多少方便一些,综合要义,大约有下列数条:

(1)凝神调息,火为武火,息为文息,下手时心绪较杂乱时使用。先性后命。

(2)调息凝神,息为武息,火为文火,下手时心安神宁时使用。先命后性。

(3)吸长呼短,着意于吸,阳气上升缓弱使用(即进阳火之用法)

(4)呼长吸短,着意于呼,阳气下降缓弱使用(即退阴符之用法)

(5)若阳气进行顺利,则使用呼吸等长方法,不必头上安头,顺守自然可也。

(6)沐浴:即休息也,即不凝神,也不调息,既不注重于呼,也不注重于吸,纯任无为自然也。

十、心息相依

请参考:

本书附录庄子心斋集释

陈圆顿着静功疗养法(数息、随息、听息三种方法)

李涵虚着《三车密旨》收心法下手工夫。

十一、静坐后之处理

一般静坐后大概都会流汗,起身前最好把“热身方法”再度演练二、三遍。并把身体擦干,如有睡意,不妨睡一觉,否则起身从事工作。如果时间许可,最好做几趟全身性简易运气导引法。把凝聚的气团均匀的分布到全身各处。

十二、静坐中现象反应与对策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不学静坐前,竟然除了药补、食补外,很少想到「气补」这件事,气补是可以分先天气之补与后天气之补二种。至于人的脑筋则更是「猿性难驯」。意念此起彼落,连睡梦中都难得安抚。静坐的目的,讲浅的就是尘用特殊的手段使心平气和,用精神之灵性影响肉身的健康。讲深的,就是应用心息相依为入门,心息相忘为玄关,沟通先天使后天的气质直接接受先天气最大之滋补也。静坐主畏之对象是精神与肉体。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者都会有变化的。变好、变坏如何应变呢?

(1) 如果精神愉快、肉体结实、肌肤润泽,甚至老毛病没有了,那就是好的。若有不对劲,最好停止用功,待把方法修正后再继续。

(2) 无论看到什么景状,或身体上、肌肉皮肤,体内任何反应,不管是热麻、跳动、摇动。只要把身体放松,把眼光及意念往身外看去,其它一概不管。

(3) 静坐中气机发动与灵动是不尽相同的。有热气团旋荡引起之震动叫「气动」,否则叫「灵动」。只要心存正念,虚以待之,很快会风平浪静。

(4) 真正发生现象而无法处理时,马上把眼睛张开,作深呼吸,即可恢复正常。

(5) 平时对「怪力乱神」之事,尽量「敬而远之」,同时为人处世亦应尽量不违背良心天理。

十三、影响功夫成效之因素

(1)体质(2)性别(3)年龄(4)心性(5)环境(6)饮食(7)职业(8)勤惰(9)空气(10)温度(11)时间(12)睡眠(13)衣着(14)(15)智能(16)福气(17)根器(18)明师(19)机缘

十四、禁忌

(1)忌环境吵杂,受到惊吓。

(2)忌光线太亮或太暗,刺激元神。

(3)包忌闪电打雷,狂风暴雨,天地变怪之气候天打坐。

(4)饱饭后半小时内。

(5)忌食大量冰冷,或烟酒类。

(6)情绪刺激未心平气和前。(先训练呼吸可以缓和情绪。)

(7) 房事前后八小时内。(房事后反宜训练呼吸)

(8) 月经来潮时,忌腹式及胸式呼吸。可以自然呼吸之静坐,但忌守窍式之凝神调息。

十五、静坐之种类

(1) 单人坐

(2) 双人坐:即二人以上一起坐也。

①如果是同性,可以背靠背同坐。

②如果是异性则须面对面同坐。气机未发动前互相凝神(闭眼)对方之眉心。两副双手以手掌心干上坤下轻轻覆仰握合。其余步骤及形式恕不便奉告。

(3) 多人坐:多人坐以围成圆圈为佳。功力最高或最低者可以坐在圆圈中央。

十六、尾语

花了竟曰的时间,写完入门参考,巡顾前后,总觉得有点「满纸荒唐言」「一点案头心」之梗滞。竟不知曰之既落矣!附告读者,概本篇泛指男女『卦数』未尽前之方法,若乎卦数以尽,男性可以加点『敲竹唤龟』,女性可以加点『鼓琴招凤』等功夫来辅助,以缩短训练过程,帮助枯竭之生殖机能早曰恢复正常功能。又本篇系于仓促间完成,且著者之实力尚属欠缺多多,苟将来得稍有长进,则于本书再版时,当再加修饰与报告,以慰读者之厚爱!

中华民国七十三年甲子仲夏月稿于台中中医学院旁

观照与静坐

洪硕峰先生指导黄焕君撰稿

「全身观照」是隐仙派的独门功夫,也是「隐仙派」最重要的筑基功法之一。

「全身观照」,第一个要领是姿势不拘,只要舒适就好,姿势没有任何限制。强调舒适的姿势就是要达到全身的放松,如果采取一个不舒适的姿势,就不容易放松。心理状态要平和,做全身观照的时候,要把其它的事情放下来,如果有事挂心头,放不下,就暂时不要做全身观照,先把那个事情想清楚或做完,或者你真的想一件事情想得很烦,这时候不能做,因为做下来一定还会想那件事情。每一个人的习气不一样,有些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有些人总是心闲没事。第一个要领,就是说,姿势不限制,全身要放松,心情也是以放松的状态来做。

第二个要领,观照的程序是自上而下,以全身来讲就是从头顶到脚底,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一般的程序是这样子。但是,若血压高的人,就不要做从下而上的这个动作,一律都由上而下,由上而下做完一趟,做第二趟接着再由上而下。

第三个要领,速度要缓慢。用什么观照?就是用「神光」。什么叫「神光」?我们眼睛张开来看的时候就叫作「眼光」,依仙家的功夫来讲,我们的眼睛藏神,我们常常讲「这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这就是说人的精华都在眼睛这个地方表现无遗,儒家也说「观其眸子,人焉廋哉。」。一般人眼睛用得最多,除了睡觉外,几乎都在用;而且这眼睛都乱溜、乱看,耗散的能源最大。所以老祖先常说「闭目养神」,中国的一些用词里,就隐藏着养生的道理,只是现代人已经不太能体会这些东西。

用神光来做全身观照,就是眼睛闭起来看。很多人会问:「眼睛闭起来怎么看?」眼睛闭起来看就是用神光看,也就是说,用眼睛看的动作加上意念。譬如说,我现在站在这里,我眼睛张开来可以看到所有的人;我眼睛闭起来,我也知道你坐在这里,我也可以这样看你,但是只有看的动作,而不能像张眼时,实际看到东西。同样,我眼睛闭起来的时候,我也可以看我自己的身体,包括外面的轮廓,甚至可以往身体里面看,可以加上意念去看自己的大脑,连眼睛都可以自己看自己,以及看鼻子、看耳朵、看口腔、看内脏、看骨胳。神光就是你平常眼睛看的那个动作加上意念,观照就是看的动作再加上一个「想」,这个「想」就是属于意念。

(以下是实际操作,略)

全身观照可以方便的从分段式观照开始练习,把身体分三段来看,一段一段地看清楚,再连合起来,就能一次看清楚整个身体。

分段观照练习顺畅以后,即可正式进入全身观照。以神光观照全身的时候,速度是缓慢的。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由内而外,再由外而内。正式进入体内观照的时候,速度是由慢而快。先缓慢、仔细的看,第一趟看得很清楚,那么有不顺的地方都慢慢顺畅了,第二次稍微加快一些。譬如这个房子,第一次来因为不熟悉,所以要很仔细的看;等第二次来,大概已经知道这边有什么,那边有什么,所以要看到个房子,就可以轻松的看。同样的,做全身观照也是这样,第一次看的时候很缓慢,看得很清楚;那第二次看的时候,速度慢慢加快;第三次再加快一点,第四次再加快一点,第五次又再加快一点;到最后,甚至你一呼的时候就往下看一趟,再一吸的时候你就往上看一趟。

接下来讲静坐的步骤和要领。「隐仙派」静坐的步骤和要领,第一步要做肉体的热身,就是做一下分段呼吸,或拉拉筋骨,或甩甩手,或打太极拳,但不要弄太累,或者做做柔软体操,要让关节、筋骨松弛一下,千万不要做剧烈运动。

第二步就是要做精神热身,主要的目的是要收摄身心,把心猿意马的那个心收回来,驱除急躁与妄想。怎么做?最好的方法就是全身观照,在全身观照之前做个祈祷,内容自取,如果你有宗教信仰,比如信基督教的就念念祈祷文,信佛教的就念念心经、念念佛号,运用这种宗教仪式把心静下来,以虔诚的心来从事静坐,就是好比「敬神如神在」的那个精神,不要管到底有没有神,恭恭敬敬的做这一什事情。不用太长,大概几秒钟或一分钟,之后就开始全身观照。

刚刚讲的全身观照,平常可以当作一件单独的练习,在静坐的时候就变成精神热身。如果静坐的时候,觉得杂念非常的多,妄想一大堆,从头到尾就只做全身观照,全身观照到底。如果这样做的话,全身观照要很仔细、很缓慢的做,不要加快速度,做一趟大概会花二十分钟,至少也要十分钟。

这里有个副作用,如果很仔细的看,会很容易睡着。不用担心,睡着就让它睡着。为什么?如果真的睡着,就表示你还需要休息,所以就让它彻底的休息。不要担心自己睡着了,睡眠就是一种放松,不能入睡的人,就是他不能放松。显然的,全身观照就是一种最好的放松功夫。

精神热身之一就是全身观照,观照到什么程度呢?全身观照三到五趟,一趟大约七至十分钟之久,要空空松松的。

全身观照做完了以后,接下来就是静坐。静坐的第一个要领是身体不动。所以姿势不拘,任何姿势都可以,只要舒服就好。舒服以外,另有一个条件,就是姿势要能保持得久。如果是舒服的姿势,一定能保持比较久,它们是互为表里的。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这个姿势应该就是最能保持下动的姿势。所以虽然姿势不拘,但是要身体不动。姿势确定了,身体就不要再动,坐到下坐为止,甚至哪个地方痒、哪个地方痛,都不要去摸它、不要去抓它,尽量忍耐,让身体都不动。可是这种身体的不动不是僵硬的不动,是放松以后的不动。也就是全身观照以后很松很松的那个状态,不要观照完毕再正襟危坐,也就是说,在全身观照的时候,就把姿势坐好,就要坐定,采取最舒服的姿势,观照之后,接着就听呼吸。

么叫「听呼吸」?就是注意呼吸,不要被呼吸瞒过,呼吸自自然然的,没有任何的控制。

静坐的时间长短不拘,最好有个定时器,很小声的定时器。比如你只有十分钟静坐,就定十分钟,就可以放心,不会对时间有心理负担。有事就先定时,没有事就继续坐下去,坐到不想坐再起来。定时器如果太大声,你会被吓醒,因为在很静的时候,你的敏感度非常高,很小的声音有时候都会觉得如打雷一般的大声。

不要贪求效验,因为一贪求效验,就会想:「上次那种舒服感怎么还没出来?」或者:「我在书上看到的那些现象怎么还没有出现?」这样你就会有急躁的心,静坐的效果就会很差,甚至会出毛病,会出现很多的幻象,不需要的东西都会出现,不要以为那是真的,那是你心意识所造作出来的东西。

有不舒适的状况出现的时候,包括身体上的不舒服,比如想呕吐,或觉得全身发冷,或全身热得受不了,或者有幻觉出现,这时时候就把眼睛张开来,身体动一动。若想继续做,再从头开始,肉体热身就不用了,精神热身还是要;如果不想做,就起来散散步。

静坐完了要收功,做全身观照,很仔细观照一趟就好了。

(以下操作练习及指导省略)

心息相依

王云峰

作者按:心息相依在仙道各宗中,其涵义稍有不同,本文所述,以隐逸神仙学派所传心法为主。

心息相依的目的

「心息相依」是仙道功夫中,相当高明的修炼手段。

「心」即意识,「息」即呼吸。「心」是平时的表面意识状态(有知有觉,有各种杂念纷飞状态的意识),称为「后天意识」,「息」是平时的口鼻呼吸,称为「后天呼吸」。

初下手时,用后天意识刻意去觉察后天呼吸的存在。久而久之,后天意识会净化,后天呼吸也会较规律。「心息相依」就是要让经过净化的后天意识,与经过调整的后天呼吸,相依相靠在一起。当心与息相靠在一起,身心会处于相当有效率的休息状态,更进一步,会逐渐累积高品质的能量,达到修炼的目的。

「心息相依」是仙道修炼的主要功法。

一般而言,人知道要呼吸,却不太会去注意呼吸的存在,虽然它一直不断的在运作,但意识上对呼吸几乎是没有感觉的,也不会去关心它,除非呼吸有不顺畅、受到阻滞,透过器官神经的传导,才会意识到「呼吸困难」。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呼吸是否规律、顺畅,并不在意。

经由生理学的研究了解,人的呼吸量会影响到血液循环,也影响血液中的含氧量,进而影响到(人体)代谢机能。呼吸量对人体各部份器官功能都有直接、间接的影响。在平常的情况下,需要大量体力付出的活动,就需要较大的肺活量,以加强体内的代谢作用。

一般的体能运动都会要求各种方式的呼吸训练(例如腹部呼吸),那只是「深吸呼」的训练,目的在加强「肺活量」。

仙道的呼吸训练,与一般体能运动的呼吸训练方式不尽相同,目的也不只是在加强肺活量。

仙道功夫锻练的目地,在追求「健康长寿」。

一般所知道的,要身体健康乃至长寿,正常的生活作息,足够的食物营养,加上适当运动等等都是必要的。但那些都是比较消极、被动的。

仙道锻练有比较积极的主张,就是用特定的方法,进行能量的转换、累积。利用人体粗糙的后天能量,转化为高品质的先天能量。这种能量转换为何能办得到?它的机转目前尚无法完全用现代生理学的理论来诠释、理解,但透过一定的修炼方法,的确可以办到,那个方法就是「心息相依」——唯一的方法。

「心息相依」的修炼,就是用「心」去配合「息」。其目的是要让「心」与「息」进入某种「规律」的状态,「心」与「息」在这种规律旳状态中,粗糙的后天能量

回答一下这个历史题,给分阿。。,急。。。在线等。。。。

(1)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他在占领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这份报告的。

(2)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其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战败求和。

(4)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