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隶字歌诀

2.隶书有什么特点?

3."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一波三折,中敛旁肆,如龟如鳖,重浊轻清,斩钉截铁"什么意思?

4.张迁碑隶书口诀

隶字歌诀

蚕头燕尾还是雁尾-蚕头燕尾的由来

隶字心诀:枯老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斩丁截铁。雁不双飞,蚕不二设。重浊轻清,忌俗点画。

隶字十法歌:竖画凡为细蚕肚,横画长短止三般。蚕头雁尾其中一,二样长椽枣核尖。左撇鏊钩右蛊雁,外方内软四楞关。浮鹅又法钉尖子,惟有挑钩唤铁镰。

隶书有什么特点?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一波三折,中敛旁肆,如龟如鳖,重浊轻清,斩钉截铁"什么意思?

蚕头雁尾:比喻隶书的横画起笔和横波收笔。长画起笔时,回锋隆起,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如雁尾。

雁不双飞:前人将隶书横画出笔的挑脚比喻为燕尾。一字之中宜用一次捺脚,二次出现就会笔画雷同,字形拖沓。“燕不双飞”即比喻捺脚的不可复用。但也有因隶书横画出锋形如折刀头,和雁尾之齐平相似,故亦称“雁不双飞”

蚕不二设:同一个字当中,蚕头形状的笔画只能出现一次。

雁不双飞,蚕不二设均是对应蚕头雁尾于笔画中的重要性和独一无二

一波三折:指用笔时平捺称“波”,一波三折,指凡写捺笔要三次转换笔锋。经过三折之后,笔画才波发矫健

中敛旁肆:指内敛而边放,多指字体结构奇险放纵,崇自然而尚天趣

如龟如鳖:因隶书字形较扁,笔画向横的方向发展,用扁形动物龟、鳖比喻隶书字身的形状最恰当

重浊轻清:隶书派生出了8个基本笔画和更多的变化笔画,他们的笔画变化多端,粗细不一,重的笔画要写得饱满,轻的笔画要写得秀气。

斩钉截铁:隶书用笔时,有较好的力量和自然的节奏,从微小的动作中流露出笔意,但须写出方劲有力的效果

另有:“方劲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重浊轻清,斩钉截铁”一说

这些均为民间流传的“隶书口诀”,呵呵~~

张迁碑隶书口诀

口诀如下:

隶书入门基本笔画口诀: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化俯仰、左挑右叠、重浊轻清、斩钉截铁。

隶书的特点:隶书的用笔有方有圆,“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是隶书笔画的基本特征。隶书的字形宽扁,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

隶书入门字帖选择有很多,最推荐《曹全碑》和《张迁碑》,《张迁碑》的风格跟《曹全碑》完全不同,《曹全碑》很柔美,而《张迁碑》则十分刚毅。一柔一刚,非常适合初学者,可以配合着练习。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隶书,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