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唐萧皇后有多美?晚年仍能得到李世民倾慕

2.杨广杀父戏母是真的吗

3.如何评价隋炀帝这个隋朝末代帝王?

4.杨广是暴君还是明君

5.秦二世、隋炀帝、唐太宗、宋太宗为什么要弑兄篡位呢?

隋唐萧皇后有多美?晚年仍能得到李世民倾慕

矫情这个词-矫情饰行是什么意思隋炀帝

“李世民倾慕萧氏,曾公开纳作小妾,封为昭容。”年近五十的萧氏如何让三十多岁的唐太宗甘拜于其石榴裙下?历史上的萧皇后是怎样美艳绝伦的女子?历史上迷倒君主的女人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关于萧皇后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小说《说唐》和小说评书《隋唐演义》里称其为“萧美娘”。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她的生卒年月。后人只知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魄来看,倾国倾城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萧皇后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位奇女子,这是因为其一生共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如果李世民真的纳她为昭容,就是6次,这些正史上并没有记载。

关于萧皇后的出身,《北史》和《隋书》都有记载。《北史》提到了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萧皇后的父亲――萧岿。

萧岿,字仁远。他根正苗红,爷爷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英年早逝的昭明太子――萧统。可惜,传到他这一辈时,梁朝已经散了。萧岿依旧打着“梁”的旗号称王,把荆州、襄阳当作根据地,史称西梁(又称后梁)。同时,萧岿还是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喜欢读书,愿意编书,他一口气写成了《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等14部作品。拿到现在,这也算高产作家了。文人治国,往往手软,何况群雄并起的时代,玩的就是弱肉强食。小小的西梁只得找一座“硬靠山”,于是萧岿经常率领装满贵重礼品的车队,奔波在荆襄与长安之间的土路上。

长安的局势也有变化,公元581年,年幼的周静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外公杨坚。新登基的大隋皇帝,还挺待见萧岿,他坦率地表示,希望次子杨广能迎娶一位西梁公主。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撞不着的好事啊!两家结亲,一喜;自身安全,又一喜。喜鹊当头叫,萧家那三位公主兴冲冲地走上了政治婚姻的“T型台”――备选。

很遗憾,虽然姐儿仨如花似玉,但是竟然没一个被相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杨坚的“内当家”独孤皇后相当厉害,后宫里大事小情都得由她做主。给儿子相媳妇,独孤皇后的眼睛自然更挑剔、更毒辣。况且,杨广的确是个招人喜欢的帅小伙儿,不管他登基之后怎么样,至少成婚之前,还是人见人爱。替这样出色的孩子选妃,当然要过完筛子再过箩。算卦先生一张嘴,萧家姐儿仨竟被悉数拿下,理由很简单:生辰八字不合。

正当萧岿为此而搔破头皮的时候,有人提醒他:是否请四公主试一试?若非这句话,萧岿早把那个倒霉丫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四公主就是后来的萧皇后,姐姐们闹着相亲时,她居然没守在父母身边,而是被寄养在民间,衣衫褴褛,正吃糠咽菜哩。还用问吗?家里嫌弃她,狠心把可怜的姑娘扔出去了。

细究起来,还是生辰八字惹的祸。据《隋书.后妃列传》记载:“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而养之。未几,岌夫妻俱,转养舅张轲家。然轲甚贫窭,后躬亲劳苦……”二月出生,就是“原罪”,纵使金枝玉叶也得掰断。襁褓中的女婴,被帝王之家粗暴地推出门外。随后,这孩子又从叔叔家转到了舅舅那儿――活着,算你捡条命;了,活该!

萧家四姑娘,像所有贫苦的乡下女孩儿一样,穿布衣,嚼菜根,一笔一笔地认字,一寸一寸地窥探人生。民间朴素的智慧,乡野淳朴的性情,和她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不着痕迹地嫁接在一起。这个冰清玉洁的花季少女,自然与众不同,《隋书》里称赞她:“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难为她舅舅,一个穷光蛋居然能把外甥女培养成一流人品!如今,姑娘不再是随手丢弃的破烂儿,或许能变成父母手上的“金棋子”,赶紧,沐浴更衣,接回王宫!

就要离开舅舅了,外甥女泪流满面,依依惜别。老迈的舅舅扶起苦命的孩子,强作欢颜,说:“走吧,回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什么叫好日子?就是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吗?一跨进西梁宫廷,好日子果然来了。“岿迎后于舅氏,令使者占之,曰:‘吉!’于是,遂策为王妃。”就这么简单。算卦先生干干脆脆一个“吉”字,奠定了大隋一桩极其重大的政治婚姻,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萧氏王廷,终于攀上了至尊至贵好亲戚。萧家四姑娘,伸出冰凉、白皙的手指,捡起了那方险些失落的红盖头。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杨广拨亮花烛,笑吟吟地端详着光彩照人的晋王妃。此时,恰逢开皇二年,也就是公元582年。新郎13岁,新娘12岁。

杨广夫妇装傻充愣,终抱皇位归

少年夫妻,享不尽的柔情蜜意。萧妃虽未长在深宫,却从民间学会了谨言慎行、恪守妇道。她斯文地夹着尾巴过日子,丈夫就是“天”,她温顺地崇拜,无条件地服从。这样的夫妻生活,怎么会不和谐呢?晋王伉俪简直就是朝野瞩目的“金童玉女”。杨坚和独孤皇后更是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小儿子越是招人喜欢,独孤皇后就越腻味大儿子杨勇,她总想找茬儿把杨勇从太子的尊位上拽下来。废了杨勇,再立谁呢?当然是众望所归的杨广。而萧妃呢,闭门家中坐,却被卷入了一场你我活的权力斗争――这出戏的总导演是独孤皇后,总策划当属少年老成的晋王千岁杨广。

杨广韬光养晦的手段的确是千古少有。后世的历史典籍,储存了杨广为老爹特制的“汤”。他装傻充愣,模仿父亲,取悦母亲。你俩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你俩讨厌反感什么,我就远离什么。杨广把赌注全部押在了“装孙子”的策略上。杨坚和独孤氏做梦都想不到,杨广窥伺皇位,如此用心。其十年如一日的矫饰和伪装,使天下人丧失了起码的判断能力。为了挤垮太子,杨广悄无声息地挖胞兄的墙脚。灯影深处,萧妃睁大了眼睛,惊愕地打量同床共枕的丈夫――这个举止优雅、风度翩翩的男人,心机重重,权谋老到。老婆能怎么样?絮絮叨叨地指责,还是像个政委一样循循善诱?想必最佳的选择,就是跟在丈夫的 *** 后边,打打下手罢了。

夫贵妻荣,蚂蚱拴在一根绳上,只能彼此配合。杨广假惺惺地装扮仁德君子,萧妃也跟着过了几年苦日子。日子虽清苦,但总比舅舅家的生活宽绰,更何况“君子杨广”也留给萧妃一点情感余存:首先,一夫一妻,身边绝没有争风吃醋的女人;其次,清心寡欲,家里很少牵扯不三不四的事。虽说杨广和萧妃天天夹着尾巴过活,甚至连做梦都动心眼儿,但争夺储君之位这出韬光养晦的好戏,是夫妻二人联袂演出才得以成功的。

《资治通鉴.隋纪》记载了杨广、杨勇哥儿俩“斗法”的过程。杨勇不像在争宠,倒像是故意和父母斗气儿:爹娘腻味什么,他就干什么。本来好好的太子当着,折腾了几个回合,手头上的政治资本就输得一干二净。

杨勇“多内宠”,老婆刚刚病,他就迫不及待地跟小老婆鬼混――独孤皇后最恨这种无情无义的行径。此外,杨勇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比倡优,进*声,秽视听”。整个儿一个 *** ,哪有东宫储君的堂堂威仪!把大隋朝的未来交到这种人手上,谁能服气?谁能放心?

杨广恰恰是另外一副姿态,他像个技艺超群的演员,“弥自矫饰,唯与萧妃居处, *** 有子皆不育,后由是数称广贤……上与后尝幸其第,广悉屏匿美姬于别室,唯留老丑者,衣以缦彩,给事左右;屏帐改用缣素;故绝乐器之弦,不令拂去尘埃。上见之,以为不好声色。还宫,以语侍臣,意甚喜”。

有比较,才有差别,这就是最有力的竞争。杨勇未必是荒* *** 之徒,然而他不听规劝,自毁形象,最终落下个“进*声,秽视听”的臭名。杨广则蓄意收敛,老老实实地守着一个老婆,甚至拿丑女人、破幔帐装点门面。其实,杨广原本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儿,但他家的乐器竟然落满了灰尘。这需要多大的毅力来长年累月压抑自己的性情、 *** 生活的乐趣呀!在待人接物方面,兄弟俩的悬殊就更大了。杨勇非常牛气,一副“我是太子我怕谁”的嘴脸;杨广却极为和气,没有不拜的庙,没有不烧的香,即使奴婢侍从也从不得罪。

能叫上上下下都竖大拇指,还不厉害吗?凡夫俗子,谁能做得到?杨广和萧妃酷似一对受气包儿,“矫情饰行,以钓虚名”。两口子小心翼翼地应酬鸡毛蒜皮,战战兢兢地迎合里里外外。肯下本儿,才可能有回报,两口子笑容可掬地引导着舆论、点头哈腰地塑造了声望。如果说杨广富有奸雄之才,那么,萧妃忠诚的陪伴则纯属女性的隐忍和耐力。谁能断定,今天装孙子,明天就一定能变成爷爷?或许,要这样屈辱地混一辈子,做一条永远也不能翻身的夹尾巴狗。寻常女人,哪个能丢开虚荣,甚至抛弃对未来的幻想,跟一个戏子式的男人往前奔呢?萧妃就能!与杨广不同,萧妃随和的表情绝非装出来的,而是本性的流露。她小时候与人为善,逆来顺受,习惯了。说来也是“糟糠之妻”,难怪后来杨广从不颠覆萧氏的皇后地位。

有萧妃默契的配合、温柔的抚慰,杨广彻底赢了。隋开皇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00年,31岁的杨广如愿以偿地做上了东宫太子。他喜形于色地告诉萧妃:等着吧,好日子说话就来!萧妃莞尔一笑,却不知新太子的许诺,究竟在什么地方。她犹如一片落红,随着命运的河流沉浮、漂泊……

杨广杀父戏母是真的吗

杨广杀父戏母不是真的。

众多历史资料中,对于隋炀帝杨广都曾大加贬低,史料描写杨广得位不正,甚至称他还曾犯下违背人伦的“弑父辱母”之罪,但是这些罪行都不属实。

看当时的背景以及杨广的母亲宣华夫人。公元604年杨坚驾崩,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大隋皇帝的宝座。然而杨坚的去世,却让杨广陷入了流言蜚语之中。

隋朝史料记载:从公元604年初春开始,杨坚便定居仁寿宫,随后杨坚便将朝中事务交给了太子杨广来打理。又过了两个月,杨坚却突然患病,到秋季杨坚的病情突然加重,他紧急召见了心腹大臣,交代起身后事。从隋朝史料记载便可得知:杨坚应该是正常亡,因为能召见大臣,嘱托身后事,正说明杨坚此时的头脑十分清醒。随之杨广弑父之也就说根本不存在。

而流言之中,杨广“辱母”的对象便是宣华夫人陈氏。陈氏原本是陈国皇帝的女儿,陈国覆灭以后,陈氏被纳入了杨坚的后宫。入宫后的陈氏十分受宠,独孤皇后去世以后,陈氏更是负责打理起六宫,其地位已经堪比皇后。杨坚身染重疾以后,便组织大臣们来处理朝政。杨广见父亲病重,就准备做些后手,以防隋朝在国丧期间发生大乱,所以说杨广戏母也是传言。

杨广简介

杨广(569年-618年),即隋炀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

杨广少年时,性聪敏,貌英俊。且能矫情饰行,沉着于外,勤于攻读,文才又好。开皇元年(581年),杨广被册立为晋王,参与了平定南陈。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其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广正式即位。在位期间,杨广对内修造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穷奢极欲,滥用民力,赋税征敛繁重,使百姓怨声载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杨广

如何评价隋炀帝这个隋朝末代帝王?

隋炀帝给人留下的普遍印象是一个暴君的形象,实际上最早定义隋炀帝是暴君的是魏征,魏征在《隋书》中对隋炀帝进行了盖棺定论。

而炀帝这个谥号则是唐高祖李渊下令所追予的。而按照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一看就不是啥好谥号。不过以隋朝末年民怨四起的情况来看,隋炀帝也许真是这样的一个人。

实际上,隋炀帝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我们在评价他的时候,不能以他晚年所犯的错误来否定他的一生。

首先,隋炀帝巩固了统一的局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使得老百姓痛苦不堪,而隋朝的建立改变了这样分裂的局面。而在隋朝统一的过程中,隋炀帝居功至伟,隋炀帝挂帅南征陈朝的时候年仅20岁。公元600年,他又西征突厥,开疆拓土。

隋炀帝还是一个非常有创新意识的皇帝,这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上面,在中央,他确立了“三台”体制,建立起有效的官员监督体制,在经济上,他主导开通了大运河,除了经济上的功用之外,大运河于加强对中国南方的统治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南北方经过数百年的分裂之后,南方的独立意识已经非常强,如果不能对南方进行有效的管理,南北统一的局面的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而大运河的开凿在方便了南北往来的基础上,也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融合和连接。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引起了很多民怨,但是从开凿运河的实际效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杨广是暴君还是明君

杨广是暴君。

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确实,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

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隋炀帝是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在他对于自身建功立业的狂热追求上。

事实上,正是因为隋炀帝盲目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业绩,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人民的幸福感,才会有滥用民力的行为,才会有最终的失败。帝王这种形式的纵欲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追求个人享乐所带来的灾难。

杨广的生平:

杨广少年时,性聪敏,貌英俊。且能矫情饰行,沉着于外,勤于攻读,文才又好。开皇元年(581年),杨广被册立为晋王,参与了平定南陈。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其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广正式即位。

在位期间,杨广对内修造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穷奢极欲,滥用民力,赋税征敛繁重,使百姓怨声载道。对外频繁发动战争,攻灭吐谷浑、征讨流球,三征高句丽致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存,最终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隋朝崩溃灭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四月,杨广巡幸江都时,被宇文化及叛军所弑。杨广在隋文帝"开皇之治"的基础上,征发百万民工,用五年时间凿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

他还增设进士科,使科举制度正形成;并三次派人到台湾,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但杨广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滥用民力,横施暴政,亦给当时的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在历史上留下了暴君的骂名。

隋炀帝杨广还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其诗歌中艺术性最强、成就最高的《春江花月夜》体现了隋代南北诗风交融的实绩,同时也预示了初盛唐诗歌发展的一种方向。《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卷,《全隋文》录存其文4卷,《全隋诗》录存其诗45首。

秦二世、隋炀帝、唐太宗、宋太宗为什么要弑兄篡位呢?

胡亥上台主要是由于赵高的原因。赵高是中车府令,精通律法,而胡亥是赵高的学生,秦始皇下令最小的儿子胡亥跟随赵高学律令。对于有野心的赵高来说,自己的学生做皇帝肯定是有利的。因此,在秦始皇巡游期间后,赵高逼迫宰相李斯密谋,假传圣旨赐公子扶苏,让胡亥做了皇帝。胡亥应该知道,他的皇位得来不怎么正,残杀其他的兄弟姐妹,保住皇位。

中车府令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对于车马的驾驭管理,保卫皇帝安全的能力有极为严格的要求。虽然是个中级官,但是能经常自由出入宫廷。秦始皇出游必须要有好的御手,而赵高是队长,出巡必须亲自出马为秦始皇驾车。秦代车马驾御至少要经过四年的训练,中车府车士至少需十年的时间。能够追逐奔马,能够上下驰车驾车前后左右周旋;车上掌控旌旗;武艺高强,引八石强努,在驰骋中前后左右开弓。中车府,聚集的是秦帝国车御的精华。现代的话来说,人人是车马高手,个个是大内武士。始皇帝陵出土的铜车马以二分之一的比例,按照始皇帝生前的车驾铸造。其车御佩剑置弩,束带着冠,髭须飘逸,威武沈稳,正是中车府官属的形象。中车府令是中车府官属的统领,中车府令赵高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娴熟于弓剑兵器,武艺非同寻常。赵高又精通律法,书法好,所作的书为秦朝识字课本,接近始皇,可以左右大事。

公子扶苏之所以被秦始皇派去修筑长城,是因为扶苏屡次进言触怒了秦始皇。扶苏针对始皇帝坑术士一事,曾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可见扶苏对法家是很抵触的。而赵高恰恰精通的是法家,如果让扶苏回来给秦始皇治丧,那扶苏很可能登上皇位,对于法家是不利的。因此赵高与李斯商量矫诏令胡亥做皇帝。李斯也是一大法家。李斯肯定也是因为看到扶苏反对秦始皇坑儒,所以同意了赵高的意见,让胡亥登基。胡亥本人大约是没有想到自己会做皇帝,他在秦始皇18个儿子里面排行18,位居末位。按照正常继承,怎么也论不到他胡亥,于是胡亥就把其他的哥哥都杀了,免得留下后患。

扶苏之,赵高、李斯应该负主要责任。

隋炀帝杨广在兄弟中业绩最好,屡屡有战功,不甘于做一个藩王,离间杨勇与杨坚独孤氏关系,杨勇因此被废,杨广做了太子,杨广登上帝位,矫诏杀了杨勇及其他兄弟

杨广早年跟随父亲杨坚就立有大功劳,早年北拒匈奴,588年冬天,二十岁的杨广统领指挥高颎,贺若弼、韩擒虎等名将平陈,杨广晋封太尉,590年,他奉命赴江南任扬州总管,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杨广从并州改镇扬州,在镇守江南期间为稳定叛变局势颇有成效、政绩突出。

《隋书》: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

又《北史》记杨广事

初,上自以蕃王,次不当立,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阴有夺宗之计。时高祖雅重文献皇后,而性忌妾媵;皇太子勇内多嬖幸,以此失爱。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于后。大臣用事者,倾心与交。中使至第,无贵贱,皆曲承颜色,申以厚礼。婢仆往来者,无不称其仁孝。又常私入宫掖,密谋于文献后。杨素等因机构扇,遂成废立。。

杨广杀杨勇,其母亲独孤皇后起了间接作用。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是关陇军事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的第七个女儿,581年独孤伽罗被册立为皇后。夫妻恩爱,情投意合,杨勇与杨广都是独孤皇后所生,也是亲兄弟。杨坚和皇后独孤氏同居共寝、并辇上朝,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谦卑自守,世以为贤?,母仪天下,堪称贤内助,对杨坚有决定性的影响。她性忌妾媵,对杨坚管的很严,简直是皇帝版的?妻管炎?。而太子杨勇内多嬖幸,以此失爱。杨素于是撺掇杨广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假装不好色,经常到宫内向母后父皇问安,表现得仁慈孝顺,得到皇后的垂青。太子杨勇逐渐被废掉,杨广当上太子,后做了隋朝第二个皇帝。做了皇帝后,假传隋文帝杨坚的旨意杀掉杨勇,也是免除后患。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掉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是因为双方争夺权力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发起玄武门事件彻底解决之,以李世民先下手为强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