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远引组句-高翔远举阅读题答案
1.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附翻译,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2.要知道高考文言文列文
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附翻译,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论盛孝章书 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
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居:停留
B.乃当以招绝足也 绝足:绝尘之足,指千里马
C.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 要:通“邀”,邀请。
D.宗社
将绝,又能正之 正:使太平、安定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C.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 缙绅
而不能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
D.因表不悉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要知道高考文言文列文
要做好这一类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瑰"换成了"珍贵","观"换成了"景象"。
3、拆分法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率妻子儿女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4、补充法
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5、转述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6、保留法
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7、删略法
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8、调序法
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
9、变通法
主要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之处。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已有"意思就明白多了。
10、点义法
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即可。
例如:谭嗣同对说:"今南海之生未可卜,程婴、析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又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义--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就可以了。
11、凝缩法
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例: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2、扩充浓缩法
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豁,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又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高考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材料汇编(二)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6分)
时苻坚①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谢)安遣弟(谢)石及兄子(谢)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
(谢)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②,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③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④,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⑤如此。 (选自《晋书沸话泊?
〔注释〕①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在肥水大败。 ②山墅:山林中的别墅。 ③乞:给的意思。④户限:门槛。⑤矫情镇物:克制自己的情感,显示镇定。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各当其任 ( ) 安夷然无惧色 ( )
亲朋毕集 ( ) 便摄放床上 ( )
2.比较下列两组中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次于淮肥∕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②棋如故∕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两词含义相同,②两词用法相同。B.①两词含义不同,②两词用法相同。
C.①两词含义相同,②两词用法不同。D.①两词含义不同,②两词用法不同。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节选文字主要刻画了谢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度(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5.从写作上看,第①段画线的内容,对后文展开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3分)
医戒
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薾①,形日就惫,医谓:“为瘵②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水旺,则脾土必重伤③。”先君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乃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⑤。?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⑥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⑦不此医之值⑧,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选自《明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释〕①薾(ni?:衰弱。②瘵(zh郓):病。此处指脾病。③“春水”二句:中医以五行与五脏相配,脾属土,故称脾土。脾的功能在于运水化湿,春季水盛,将加重脾脏负担,因此说“脾土必重伤”。 ④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中医认为春属木,木能生火,到了春季心火便得以散发。因此说“得木而解”。 ⑤差:同“瘥”(ch郓),病愈。 ⑥徇名:慕其名的意思。⑦向:倘若。⑧值:遇到,逢着。
6、文中庸医所用的治病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词句回答)
7、老医生孙景祥认为病人的症结是□□□□□。
8、从写作构思看,这篇文章具有□□□□的特点。
9、以下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中,作者批评庸医的语言婉转而温和。
B.作者写这篇文章时,他的父亲已经逝世了。
C.本文作者比《项脊轩志》的作者早一个朝代。
D.“予爽然曰”的“爽然”是爽然若失的意思。
10、这篇文章题为《医戒》,文章结尾时又说“录以自戒”,请分析一下作者要“戒”的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7分)
北山独游记
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望其北,一峰崒然高,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惨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至则空旷寥廓,目穷无际,自近及远,洼者隆者,布者抟①者,迤者峙者,环者倚者,怪者妍者,去相背者,来相御者,吾身之所未历,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
吾于是慨乎其有念也。天下辽远殊绝之境,非先蔽志②而独决于一往,不以倦而惑且惧而止者,有能诣其极者乎!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③笔而记之。
注:①抟(tuan):聚集。②蔽:断、定。③泚(ci):以笔蘸墨。
1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弗果 ( ) (2)顾视来者无一人( )
(3)余心动,欲止者屡矣( ) (4)鼓勇益前(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峰崒然高 B. 复进,益上
然终不释 益荒凉惨栗
C. 顾视来者无一人 D.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
洼者隆者 乃泚笔而记之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独决于一往”的心理变化活动,在文中有两处具体体现,请选其中一处,用自己的话加以概述。(3分) 。
15.本文从游记议论,与王安石的《 》有异曲同工之处。作者这段“北山独游”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1分)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其一不。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注:①韡:繁盛,音wei。]
16、本文选自袁枚的《小仓山房文集》,中学阶段我们学过他的作品《 》。(1分)
17、文章认为怎样的做法才是善于养花的做法?(用自己的话来回答)(3分)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所以不足一个月就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可以不,旧牡丹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错上加错。
D.作者认为牡丹的因在于主人的喜怒无常,主人的错误在于看重自己而轻视牡丹。
19、本文是一篇讽喻性文章,请结合生活中类似现象说说你对文章所阐释道理的理解。(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7分)
吴 五 百
吴名憃①,南兰陵②为寓言靳之曰: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百,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诟浮屠曰:“狂髡,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每未晨,蹴之即道,执扑驱其后,不得休;夜则絷其足,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絷焉,颓壁而逃。明日,日既昳,五百乃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已颓。曰:“嘻,其遁矣。”既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循其首则不发,又械且絷,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客每见吴人辄道此,吴人亦自笑也。
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吾故人或骎骎华要③,当书此遗之。
注①憃:愚笨。②南兰陵:作者世居兰陵,后迁居江南。故自称南兰陵。③骎骎华要:骎骎,马跑得很快,喻事业进展迅速;华要,华贵显要。
2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蹴之即道( ) (2)解墨衣衣之( )
(3)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 ) (4)是殆非寓言也( )
21、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醉而狂 ②醉五百而髡其首 B.①牧录而械之 ②且加之械而絷焉
C.①颓壁而逃 ②顾壁已颓 D.①夜则絷其足 ②又械且絷
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
(2)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
23、“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说这篇寓言不仅仅是一篇寓言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中讲的故事,确实在百姓身上有类似情况发生。
B.虽然故事未必真有,但类似丢失浮屠的事确实发生过。
C.在生活中,像五百那样“失我”者大有人在。
D.寓言中讲的故事有社会针对性。
24、从文末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 。(3分)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5-29题。(12分)
论盛孝章书
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①,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吾祖②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③。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④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因表不悉。
注①孙氏:指孙权,最终,曹操任命盛孝章都尉,未及赴任,已被孙权害。②吾祖:指孔子,曾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说。③朱穆所以绝交:朱穆:字公叔,东汉时人。他有感于当时不讲交友之道的衰败风俗,写了《崇厚论》、《绝交论》两篇文章,表示对世风的不满。④九牧:九牧,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州长称牧伯,所以称九州为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25、古代男子五十岁,称“知命” ,四十岁称为“ ” 。作者孔融时与王粲、陈琳等七人并称“ ”。(2分)
26、作者出于□□目的,向曹操说明“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出于□□目的,指出“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3分)
27、文中画线部分引用《春秋传》中的话,其用意是( )(2分)
A. 说明孝章是帮助帝王成就大业的人。 B. 暗示曹操拯救孝章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C. 表明桓公是任善用贤的典范。 D. 突出孝章是天下丈夫之雄。
28、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还引用了 和 两件史实佐证。(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9、结合书信的特点,对本文第一段作评析。(3分)
(七)阅读下文,完成第30-34题。(17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明史酚谇
3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及是,三杨已前卒 卒:_______________
(2) 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 适:______________
(3) 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 自代:
(4) 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 振:______________
3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连词,因为)
B.请留谦者以千数 (介词,用)
C.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副词,才)
D.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 (连词,用来)
3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
(2)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33、于谦入朝被捕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34、语段侧重表现于谦□□和□□两方面的可贵品质。(2分)
(八)阅读下文,完成第35-39题。(12分)
祭欧阳文忠公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35、标题中“文忠”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1分)
36、这篇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评价欧阳修。(2分)
3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天有不测风云,一代文豪欧阳修溘然谢世,非人力可以挽回。
B.欧阳修的文字或清丽或雄辩,读他的文章,便可推知他的为人。
C.欧阳修为官四十年,升降迁贬,颠沛流离,饱尝仕途坎坷。
D.虽饱经忧患,欧阳修却是老当益壮,积极进取,一生永不言退。
38、这是一篇祭文,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请分条陈述。(3分答:
39、作者说“公生有闻于当时,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对欧阳修之,作者真无“悲”情吗?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