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察秋毫是指什么意思

2.曹植写七步诗时的故事

3.明察秋毫前一句是谚语或熟语或歇后语

4.心之所向的下一句是什么?

明察秋毫是指什么意思

明察秋毫下一句是什么-明察秋毫解释什么意思

明察秋毫意思是指视力非常好,能够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孟子·梁惠王上》,其中有一句话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意思是说明亮的眼睛能够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但是却看不到整车的柴火。

这个成语的含义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人的洞察力非常敏锐,能够察觉到别人看不到的细微之处。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非常细致入微,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精髓。

明察秋毫这个成语还有一些引申义。比如,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眼光非常敏锐,能够看清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维非常敏捷,能够迅速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明察秋毫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具有敏锐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的人。这个成语的含义非常深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精髓,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

明察秋毫的用法:

1、形容人的眼光敏锐

明察秋毫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眼光非常敏锐,能够看清形势的发展变化。比如,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明察秋毫的商人,总是能够抓住市场的机遇。

2、形容人的观察力和分析力细致入微

明察秋毫可以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非常细致入微,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精髓。比如,我们可以说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明察秋毫的分析,得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结论。

3、形容人的洞察力敏锐

明察秋毫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洞察力非常敏锐,能够看清别人看不到的细微之处。比如,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位明察秋毫的侦探,总是能够发现别人忽略的线索。明察秋毫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正面的人物或者行为,因为它具有赞扬的含义。

曹植写七步诗时的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本诗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原文)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明察秋毫前一句是谚语或熟语或歇后语

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详细解释

1. 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说:“假如有个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心之所向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出处:清代文学家沈复创作的《童趣》。

原文节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译文: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

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

扩展资料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总写童年视觉敏锐,喜欢细致地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第二段至篇末为第二部分,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儿时富于想象、幻想的一段趣事,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沈复少年随父游宦读书,青年以后经历坎坷,中年曾经商,所以他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1808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

在此期间,创作了《浮生六记》。《童趣》就是卷二《闲情记趣》中的一篇,追忆了童年富有情趣的生活,表达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