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商之虞是什么意思-参商指的是什么
1.关于红楼梦二十一回的问题
2.参商的意思,与参商有关的诗句,偈文,成语,故事。越多越好。
3.“东西相隔永参商”什么意思?
4.《红楼梦》中,贾宝玉续作的《南华经》是什么意思?
5.《红楼梦》中二十一回中:贾宝玉写的这句话:
关于红楼梦二十一回的问题
袭人向宝玉挑战,增加了宝玉的烦恼。晚上读《庄子》的《胠箧》篇“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一段,生发出无限感慨,于是自己提笔写道:
焚花散麝,而闺阁使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实际上是宝玉周旋于钗、黛、云以及丫鬟袭人、麝月之间,弄得迷眩缠陷、不可开交。后来还有晴雯。此段写宝玉的烦恼无法摆脱的心理非常深在。因此正可以用《庄子》的超越无为作为慰藉。
第二天早上,黛玉看见宝玉的文字,续成一绝:“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红楼梦》写宝黛爱情故事总是波澜起伏、充满变数。第十九回“静日生香”,两个人何等亲密,接下去便大吵大闹。史湘云来了,又闹。终于把宝玉弄了个迷迷糊糊,只好读《庄》求得安慰。
参商的意思,与参商有关的诗句,偈文,成语,故事。越多越好。
最著名的一首应该是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吧: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此诗开头和结尾尤为著名,引申出成语“动如参商”,比喻动不动就像参商二星一样,你来我往,不得相见。
参、商:二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参宿和心宿。参星居西方,商星居东方,二者各据一方,一星升起,一星落下,永不能相见。和彼岸花有异曲同工的含义。
诗词
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白居易《天可度》)
五年同昼夜,一别似参商(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李白《上留田行》)
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高适《宋中十首》)
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陈亚《生查子、相思意已深》)
尊前相顾惜参商,引十分蕉叶(高登《好事近、送客过江村》)
参商烟树暮云间(黎廷瑞《浪淘沙、别易见时难》)
形影同初合,参商喻此离(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参商半夜起,琴瑟一声离(元稹《代九九》)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白居易《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近取松筠为伴侣,远将桃李作参商(唐彦谦《菊》)
抟土为六积水五,位置落错如参商(《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其二》)
情若比目,离如参商(曹摅《答赵景猷》)
神往同逝感,形留悲参商(陆云《答兄平原诗》)
仰瞻参商,沈忧内塞(左思《悼离赠妹诗二首》其一)
乱离朋友异胶漆,干戈兄弟皆参商(马一浮《短歌行》)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
风台露榭生光饰,灰弃置参与商(柳宗元《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天上参与商,地上胡与越(元稹《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
成语
参商之虞、动如参商
“东西相隔永参商”什么意思?
1、三句分别出自金庸《倚天屠龙记》中第30、29、20回的回目名字。
2、古人把天上分为二十八星宿,其中有商星(心宿)、参(shēn)星(参宿),相距很远。
参商现在有两个意思,一是意见相左,一个说往西,一个说向东,一个说走南,一个说闯北,还有一个说原地不动,“意见参商”;二是相隔很远,不易相见,杜甫有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高辛氏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叫帝喾,据《左传·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与实沈,兄弟俩互不相容而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阏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此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观参星。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
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
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也不光因为它酷似原始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火种,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时,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可以说,在我国传说的三代,它是天空中一朵红色的报春花。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
对大火和北斗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后来,由于测量了子午线,并观测星是否到了子午圈,预报季节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天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到公元前11世纪,大火仍然是人们报时的一个依据,但内容又改变了。《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黄昏,大火越过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的时候,妇女们就该赶制棉衣,为亲人们准备冬装了。
西周时期,人们关于天象的知识更多了。《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中,“定”指像锄头的四颗星,它们是室宿二星和壁宿二星,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每当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定星中天,正是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
说到星,还有一句,诗经上说,“七月流火”,可千万别念成huo3,应该念hua1。是说到了七月,“大火”星逐渐偏西,这是天道规律,人不能左右。
现在好多人(包括少数主持人)都以为是形容夏天天热。有一句话,叫“习非成是”,假设大家都这样认为了,说不定就成为形容天热的话了。目前来说,还是用“骄阳似火”来形容天热牢靠。
《红楼梦》中,贾宝玉续作的《南华经》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因为贾宝玉在黛玉房中梳洗,袭人就和他闹起了小别扭。贾宝玉十分不满,但是又不好发作,因读了庄子的《南华经》,趁着酒兴,就续作了一篇。
今天,三顺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他的续作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翻译。翻译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庄子的原作是什么意思。庄子的这篇原作题为《外篇·?箧》,“?”是打开,“箧”为箱子,引申为“盗窃”。庄子的这篇文章,字面意思就在于教导人们如何防止盗窃。
原文为: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这段文章三顺不再逐字翻译,大概意思就是人们舍弃自己的欲望,生活才能回归到自然。不学习儒家,诸侯们就不会争抢土地,发动战争;没有玉石和宝珠,就没有盗贼;打乱六律,不制作乐器,塞了乐师们的耳朵,天下人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毁灭了华丽的纹饰,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毁掉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能工巧匠的指头,天下人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智巧。明白了庄子这段文章的本意,我们再来看一下贾宝玉的续作:
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邃其穴,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结合上面的译文,贾宝玉的续作的意思也就出来了:
把袭人和麝月等人都散去了,闺阁里其他人对我的劝阻才是原本应该的;消除掉宝钗的仙姿,毁灭掉黛玉的灵巧,闺阁里的美恶才回归到正常渠道;闺阁里的劝阻正常了,也就没有什么不和睦的了;宝钗不漂亮了,也就不惹人喜爱了;黛玉不灵巧了,也就没有什么才情了;宝钗、黛玉、袭人、麝月这些人,都是张开的大网,让人迷眩于感情的陷阱中。我们再简单一点讲,就是没有了麝月袭人的规劝,宝钗的美貌,黛玉的才情,我也就没什么好烦恼的了。通俗一点概括,就是“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红楼梦》中二十一回中:贾宝玉写的这句话:
焚了花儿,散了香儿(指遣散袭人麝月),但是闺阁中的人儿自始至终都在规劝我。损了宝钗的仙姿花貌,殒了黛玉的风流灵窍,丧了情,减了意,闺阁中的美好,遗憾,憎恶,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一些东西吧。你们的劝诫,太过世俗于私利而不留一丝余地。伤害像宝钗那样花容月貌的女子的,恰恰是她们自身,因为她们丧失了可恋可爱的柔情之心,毁灭像黛玉那样风姿绰约的女子的,也正是她们自己,因为她们丝毫没有保留灵秀的才思。宝钗,黛玉,袭人,麝月这样的女子,皆陷入如此深渊,难以自拔,进而痴缠迷失沦陷了天下间的人儿。大概的意思就是世俗间的勾心斗角,名利荣辱毁了宝钗,黛玉,袭人,麝月这般美好的女子,实在太过令人遗憾叹息,这样的超然女子都能被世俗化,更何况那些本是尘世间的凡夫俗子。这只是我的理解,希望可以帮到你,不过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很难相同。红楼梦让人痴迷的也许正是她红妆下说不清道不明的南柯一梦。祝你可以领悟到自己最想要的那个诠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