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镜下一句-以古为镜
1.观经史以古为镜,下面的内容是什麼?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哪里? 含义?
3.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什么意思
观经史以古为镜,下面的内容是什麼?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
以铜为镜,可以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齐,以古为镜,可以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以及社会的发展,以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相关资料补充:
(1)、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墨子·非攻中》
(2)、明镜所以鉴形者也,有妍蚩刚见之于外;往事所以鉴心者也,有善恶则省之于内。
—— 唐·张九龄《进千秋节金镜录表》
鉴:照。妍(yán研)蛊(chī吃):美丑。省(xǐng醒):察看。这几句大意是:明镜是用来照人的形体的,美和丑能够显示于外面;往事是用来照人的内心的,善和恶都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反省。~谈借鉴的重要性。
人借鉴于明镜,以了解自己的外貌,保持健美,修饰丑容;人也须借鉴于历史,来检查、反省自已,以存善去恶,成为至人。但人们往往重视借鉴明镜,不重视借鉴历史,这是人们重视现象、不重视本质的表现。可以此说明重视借鉴历史的重要性。
(3)、鉴不能自照, 尺不能自度, 权不能自称, 囿于物也。圣人则自照自度自称, 成其为鉴为尺为权, 而后能妍媸、长短、轻重于下。
——明 吕坤 《呻吟语 广喻》
镜子不能照出它自己的形状, 尺子不能量出它自身的长短, 秤也不能称出自身的份量, 这是由于它们局限在物品的范围内。圣人却能自己照出自身的得失, 量出自身的长短,称出自身的份量, 成为自己的镜子、尺子和秤, 而后才能辨明美丑、长短, 才能称量出天下万物的轻重。
(4)、以人为镜吉凶可鉴,小河不察亦可覆舟;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
——王永彬 《围炉夜话》
(5)、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面对外界用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面对自我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
——林清玄 《窗子与镜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哪里? 含义?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魏徵逝,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唐太宗鉴于隋亡于虐民的教训,把
"存百姓"当作"为君之道"的先决条件,同时又把
"存百姓"跟帝王"正其身"相联系.他的思路是很
明确的: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取决于百姓的能否生存,
百姓的存亡取决于君主自身能否克己寡欲.他把国治,
民存,君贤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反复强调民存取决
于君贤.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意思是说,人们用铜镜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
是否整齐;用历史做借鉴,可以知道历代兴衰和更替
的原因;看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可以汲取经验和教训.
正因为唐太宗能纳谏,大臣们都敢于直言进谏,所以
他在位期间,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经济繁荣.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什么意思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
简介
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出自<<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注定要面对种种问题,在面对失败诱惑时,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有时候作为个人,我们可能会迷茫,会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不妨先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以这种平和的心去做出选择,而不是在烦乱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