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俗话: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作何解释?

2.悟道法师:因果报应是讲什么

3.佛教的财富观

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5.智取生辰纲的古文原文

6.廉洁名言警句小学生

俗话: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作何解释?

不义之财取之必祸-不义之财取之必祸是什么意思

财不如急门,再次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钱是一分一分挣的,不可能一口吃一个大胖子,即便发横财,因为这样的财来的容易,得到的人往往不懂得珍惜,那么失去的也快,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犹如黄粱一梦。

也告诉那些想着急发财的人,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这样才可能钱会越挣越多,日子也会越过越好,越来越富裕。

我们这里有一个人,在九几年的时候做生意挣了好多钱,但是回来以后,一系列的投资失败,使十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然后总想着东山再起,总想着发大财,他认为所有的问题都会因为有钱而不是问题。

但是这几年挣钱不像那些年那样容易,钱不好挣了,结果被人骗进了传销,其实他也知道是骗人的,但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最后把自己的家人和孩子都骗进了传销,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好在及时反省,但出来以后还想着如何发大财,只是现在快60多岁的人了,自己也感到发财不现实。

其实,想发财的人都是聪明人,只是这种人多半没有真本事,做事好高骛远,往往当发财的时机真的来了,却总也抓不住,只能怨天尤人。

福不如偏门,有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能得到福报的人,那么他所从事的工作肯定是利国利民的,造福于人的,造福后代的,因为这样的人不断的积德行善,因此福气常常伴其左右,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伸出援手。

有福之人,身边有许多可以帮助的人,好事也常常降临,邪恶之事自然离他远去,而尖酸刻薄之人是没有这种福报的。或者可以这么说,福报其实是一种作人的胸怀。

一句普通的农村俗语,却蕴含着财富密码与人生智慧,值得我们深思。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巨商在外地凭借自巳超人的智慧,在江浙一带发了大财。为了躲避战乱,他将所有的财产换成金银票,并特制一把油纸伞,并小心的将金银票藏入了伞柄中。将自巳打扮成一个普通的挑脚夫,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不料途中出了意外,只因他舟车劳累,在凉亭打了个盹,醒来后雨伞不见了,他倒吸一口凉气,可谓“五雷轰顶”。

巨商经商数年,面对变故,他很快冷静下来。当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裏完好无损,断定拿伞之人不是职业盗贼,而是过路人顺手牵羊之举,并确定拿伞之人应该就住在附近。巨商决定就在此地住下来,并购置了修伞工具,干起了修伞营生,静静的“守株待兔”。

春去秋来,一晃两年过去了,他也没有等来自已的雨伞。巨商沉下心来,仔细思量,发现有些人当雨伞坏得不值一修时,会选择购买新伞。于是巨商打出“旧伞换新伞”的招牌,。不久,有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一看,正是自已魂牵梦绕的那把雨伞,伞柄完好无损,巨商不动声色给那人换了一把新伞。最终,藏有巨资的油纸伞“完壁归赵”。

“财不入急门”,假如巨商在这种“倒霉”的丢伞过程中,去“急”有用吗?相信干任何事都会“徒劳无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静出智慧”,在那种特定的环境,巨商的无言等侍,是“静”之后的智慧,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应沉着应对,才能化险为夷。讲句土话,在当今时代,干任何事,财是绝对进不了急门。除非你去搬砖,打零工,很遗憾的是,你那点毛票不叫“财”,叫什么呢?叫“薪”!

“福不入偏门”,这个更好理解,福即“幸福”。但很遗憾,幸福从来都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幸福感只有在比较中获得。掉在地上同样的一块钱,一般的人会“不屑一顾”,但换成一个乞丐,他肯定会捡起,更会觉得今天很幸福。“偏门”即歪门钭道,非正义之门。现 社会 上那些贪赃枉法之辈,利用偷税漏税之偏门,大发不义之财。一些贪官污吏,买官卖官,大走升官之道。但“偏门”绝非“正道”,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这就是“福”!是我们老百姓的幸福。纵然“福”来自“正道”也好,去自“偏门”也罢。我们老百姓只要遵纪守法,以善良,诚信去为人处事,知足常乐,干好自已的本职工作。放心吧,且不论大福,小福,有福则足也……

俗话“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作何解释?

财富和福气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也 是人们熟知的道理。

“财不入急门,福不如偏门”这句话的意思比较直白,咱们一句一起分别到来。

财不入急门

想要发财,必须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欲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把心态摆正了,财富才会真正的愿意接近你,如果你心太急,却往往会与财富擦肩而过。

有人做过一项针对投资者进行的心理剖析实验。那些胜利者无论何时,无论亏损多少,无论当时处于怎样的困境,他们在心态上都能做到岿然不动!相反那些失败的投资者往往在投资过程中产生了急躁心理,一味地追涨杀跌,失误连连。

心态决定命运,还有我们生活中的不少普通人,总想着有朝一日天上会掉馅儿饼,自己就能富起来了。老百姓叫“急发财”!这样急躁空想的人是发不了财的,真正发财的是那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分一分地赚的人,实践出真知,终于在 探索 中摸出了门道,然后就真正的发财了。

福不入偏门

而福气呢是随人的德性的,有的人利用旁门左道这样的偏门发了财,比如依靠黄、赌、毒和假币等不为 社会 所容忍,不为老百姓所接受的办法发财的人,是不能长久的!等哪一天东窗事发,这主子连小命可能都要搭上了,更谈不到福气了,所以才有福不入偏门的说法。

老百姓还是认可依靠诚实劳动富起来的做法。现实 社会 中有些人发了偏财,就去庙里烧香磕头祷告,以减赎自己的罪行,让福气得以延绵,这正是说明了他们对这种偏财的不安全性。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只有靠堂堂正正的诚实劳动和付出富起来的人,福气才会绵延不断!荫及子孙后代!

“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我觉得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经过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实践,许许多多的事都应证了这一点。

为何财不入急门?

从字面来理解,财不入急门的意思并不难,就是说一个人想得到财富,心里太急切是得不到的。这也对应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欲速则不达。

事实证明,财富是靠长期的积累完成的。君不见,哪个拥有巨额财富的人不是经过长期打拼才获得财富的,你见过刚出道几天就腰缠万贯的人吗?这显然不可能。所以,不要总是漂浮不定,不要总是想着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存在,想拥有财富,那就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勤劳和睿智实现梦想吧!

为何褔不入偏门?

咱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叫“偏门”。所谓偏者,乃不正也,说白了,偏门就是旁门左道,泛指一切非正规的渠道和途径。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人总是想走“偏门”。

比如,有的人偷盗抢劫,换来的不是“享福”,却是刑罚。有的人想通过投**中个500万,没曾想却将家底陪个精光。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获取财富,谁知道最终因贪腐断送了大好前程。有的人嫌弃父母年迈无用、也不赡养,结果等自己老了受罪时,才明白福气早已远离了自己……

福是一个人的造化,是通过光明正大的行为修来的,是通过堂堂正正的做事积来的,是靠一个好的心态迎来的,绝不是靠走“偏门”得来的!

换句话说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人间正道是沧桑”!

“不入急门”,强调人的心理,做工作、干事业,没有踏实前进的心,“欲速则不达”!

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觉得餐饮挣钱,就干餐饮,干了半年还没有任何积累的情况下,肯定效果不会太好,看着别的项目赚钱又去干别的,结果仍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住,心里老师在想:“为什么我不赚钱,为什么还不赚钱,为什么别人比我挣钱。。。。。。”农村还有句老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如果一个人眼里只想着比别人好,只看到别人的优秀,而盲目急躁,结果焦点全部放在别人身上了,也就忽略了自己,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只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强,或者比自己的现在更优秀,反而在坚持不住的时候,找各种理由,各种可以快速求成的机会。任何事情能做成和做好,都是人坚持住了别人坚持不住得东西,没有这一步历练,就像做饭,火候不到,饭会熟么?

“不入偏门”,偏门指的是一个广泛的意思,歪门邪道、偷奸耍滑、剑走偏锋的人,往往得不到福报,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实干兴邦”。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我看看有这些心理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不走正道”,他们不会选择一些比较正统、正规、正常的路,经常做一些利用小聪明的伎俩,认为总有一些机会可以让他致富,成为人上人。当然不排除有些人是可以利用自己的一些冷知识和头脑做得比较突出的,但是有前提的,没有这样的头脑,是绝对做不到的,别人可以做得到,因为他有这方面的知识、特长、头脑。能做成看似不难,其实并不是偶然。另外,即使有些人做成了,往往也都是旁门左道,不可以长久。不能长久的东西,就不能源源不断的带来受益。福报值得是人在做到一定贡献、一定付出的时候,机会和财富会形成一个稳定流,重在渊远流长。

坚持别人坚持不了的,就会收获别人收获不到的;做好自己能做的,大道宽阔,小道多坎!

财不入急门,其实看现在 社会 上求急财的人多了,都梦想一夜暴富,坐拥万贯家财,但有这些想法的人到底有没有发财,绝大多数可能都是在YY,所谓欲速则不达。当对一个行业领域根本不懂或者连一些常识和规则都不懂的时候,急于求成最终都变成了 搞笑 的小丑,我们可以看ofo,所谓的共享经济给大家开了一个多大的玩笑!现在马上倒闭,前期靠资本在市场上呼风唤雨,一直没有正向利润流入,梦想着做大做强,垄断短途出行行业,但最终还不过是黄粱一梦吧!现在互联网在很多时候充当了一个梦幻制造机,很多人并不会深入的了解与分析,甚至不愿去这么做。因为太花时间了。就要搞个一蹴而就的事,搂大把钱,到最后搞得都是身败名裂,参见贾跃亭,这么厉害怎么不搞个丰田出来?在电动车上磕,丰田氢燃料车已经有所突破了!到时候到底是谁的天下,就拭目以待了。所以你猴急充其量捞点名,财富自己有腿知道该往哪里去!

福不入偏门,偏门生意一般都是主流看不上的,主流不认可,就代表它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中国的福向来都是向来都是 社会 主流分配的结果。主流 社会 不认同,你怎么会有福,福不仅仅指财物,更多的是一种内心可感知可享受的一种内在感受,的有人尊重你,有人爱戴你才有福可言,不然就是一个替人看羊的人,要吃羊管你愿不愿意,你就的给!而且一般偏门都是主流权力覆盖不到的地方,这些地方覆盖不了,但绝对不会有权力真空,潜规则就会选出话事人,游走于主流边缘,一旦有所冲突偏门就必须让位,那来福可言!关注期待后续精彩

这两句话,说到底,就是做事要踏踏实实、做人要老老实实。

先说“财不入急门”,要想发财,就得一步一个脚印,从最低点做起,慢慢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财富,而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的有没有?有,肯定有。但是,凡一夜暴富者,结果都不太好。因为,财富来得太快、太容易,去得也快、也容易。而一夜暴富者,靠的也不是能力、不是耐心、不是劳动,而是非正常方式。那么,又怎么会有好结果呢?轻则倾家荡产,重则送命送前程。

所以,要想发财,还是要靠双手,靠劳动,靠联盟才智,而不是歪门邪道。想靠歪门邪道发财者,必然会让自己走入睃,最终难以自拨。

再说“福不入偏门”,道理也很简单,即一个人有没有福,不在别人,而在自己,在于自己能否老老实实做人,能否做一个真诚的人、善良的人。做到了,福自然而然地会来。就算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也不失为是福。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从不想付出,也不想做好事,更不想为他人,而是一心只想着自己,想让别人为自己服务。那么,这样的人,就不可能有福,尤其不可能有真正的福。所以,只有心正,才能福到。心不正,就不可能有福可享。

应当说,两句话都是教育人向好向善向良的,是值得每个人好好品味和感悟的。

所谓“财不入急门”通指欲速则不达。凡事都有前因后果,《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发财只是结果,而过程是大量努力经营累积而成的,不能只要结果而忽略努力的过程,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凡事“急”这种心态最要不得,急是因为不知道本末,急于得到结果,所以必然事与愿违。知道了事物发展的本末先后,就发现了事物的基本规律。所谓“君子务本”即是此意。

所谓“福不入偏门”的意思则更深一些,积累福报,一定是从事端正的行业,为国家为 社会 创造价值。只有利他才能积累福报。而“偏门”通常是指“黄,赌,毒,骗,假”等等灰色的行业,利润虽然很高,但只是赚钱而已,不但不能积累福报,反而会消耗自身的福报,所以捞偏门的赚钱越多,耗福越多,往往遭遇奇祸,结果都不会很好。所以,从古自今,做偏门的再有钱,都没有 社会 地位,被人看不起。

俗话“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作何解释?

说说我的看法吧。

财不入急门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财富,但财富是一点点积累的。

一夜暴富的人,一般都是撒钱的土豪,钱根本留不住。

来的容易,去得快,就是这个道理。

这几年网上流传一句话: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好像暴富能解决一切问题。事实上,暴富不止是天生掉的馅饼,还是你人生的陷阱。当你没有驾驭超过你自身能力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财富的能力,又缺乏足够的定力时,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去搜索**大奖获得者的结局,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遗憾地说,悲剧都远远多过喜剧,穷困潦倒,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犯罪入狱甚至暴尸街头的太多太多。暴富撑大了他们的欲望,可偏偏欲望是填不平的。

财富来得太容易,自然不懂得珍惜,也无福消受。

福不入偏门

有福气的人一般不走歪门邪道,那些偷奸耍滑,偷鸡摸狗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福气。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一个人若是想避免遇到不详之事、飞来横祸之事,便要懂得大公无私的重要性,《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旦人自己有了私心,有了贪欲,便很容易走上歪路,做出昧着自己良心的事,必会有恶报在身。

就像前段时间网上沸沸扬扬的某明星偷税漏税的事件,一夜之间将其拉下神坛,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而默默无闻盖了100多所学校的古天乐,不停地拍**赚钱,被人们发现他的善举之后,再也没有人说他是烂片之王了。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赞扬之声。

所以古人说: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行。人行恶,祸虽未至,福已远行。

这是我的理解,谢谢您的阅读。

所谓“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国 历史 上人民总结的一些经验之语,大多具有现实意义。财不入急门,因为一个人成功都得经过非常多非常大的努力。想一下子成功,很少。就算一下子成功。赚到钱。也不能长久。所以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奋斗,性格也不急了,而事情在长时间的奋斗中办成了。所以叫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因为人须行正道,歪门邪道福不驻。所以叫“福不入偏门。欢迎关注”

悟道法师:因果报应是讲什么

因果它是讲利害关系。我们世间人都讲现实,讲现实没有佛法讲得那么现实。佛法为什么讲得最现实?因为佛法讲因果报应。你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你的目的是什么?他总有一个目的、总有一个企图,目的无非是求名、求利、求财,求升官发财,求这些。世间人求的功名富贵,无非是求这个,求这个你如理如法的求,你得到的这些功名富贵才能保得住。如果你不如理不如法,用不如法的手段取得这些财物,不但你得不到受用,而且会有灾祸,灾祸会降临。所以《太上感应篇》讲,取不义之财,「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亦及之。」不义之财得到之后,好像喝毒酒,鸩酒是毒酒,你饥渴的时候把毒酒喝了,喝了不但不会解渴,你马上就被毒了。这是比喻不义之财就像毒酒,你渴了,喝了不但不会解渴,你反而被毒。下面接着讲,必定有意外的灾难,不是自己生病,不然就有水火盗贼,水灾、火灾,小偷、强盗,把你的财物夺走,不然就是人了,或者家里的人也会受到连累,妻子儿女都会遭殃,看你非法取得多少,那些都是还债,马上就有花报,果报都在三恶道。《感应篇》讲的这是花报,这是人间现世报,花报;果报,佛经讲三恶道。所以这个就是利害关系。你命中有一百万的财富,如理如法求得,你会求得原来有的。如果用不如法、非法的手段去**,被折扣了,一百万变成五十万,自己还很高兴,不知道原来命中有的已经被打折了,实在讲得不偿失。明白这些因果报应的道理,谁愿意去干那些不如法的事情、去干坏事?不但没好处,反而有损害,那就不会有人去做了。阿弥陀佛!…

佛教的财富观

财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资粮。佛教的各种经论中,都有关于财富的论述。

一、佛陀对财富的看法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是「非善非恶」,佛教认为钱财是必须的,不仅是维持生活的需要,也是弘法修道的资粮。依靠自己正当的劳动获得的财富是佛教所鼓励的。佛陀在世时,有很多大富长者都受到佛陀的称赞。这些大富长者有钱财但不吝啬,他们用这些钱财供养三宝。比如,须达长者布施精舍、毘舍怯四事供养,此时的钱财是善的,拥有财富者是值得鼓励的。

佛教认为,钱财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处心积虑地储存钱财,或是贪求不义之财。否则,都会给自己带来祸患。佛陀住世时曾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一为火烧,二为水漂,三为国王官吏所巧取豪夺,四为强盗土匪所劫夺,五为不肖子孙挥霍殆尽。如果一个人广生只知道集聚财富,悭吝不舍,甚至还谋取不义之财,则财富就会是恶的,有时还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有这样一则佛教故事:

佛陀在世时,每天实行乞食生活,阿难是佛的随身侍者。一次,佛和阿难又去乞食了。走到一条水沟旁时,佛忽回头对阿难说:「阿难!毒蛇!」阿难上去一看,就说:「毒蛇!世尊!」他们就走过去了。

那时,有父子两人在田间劳作,听说有毒蛇,就跑过来看。不看也罢,一看,两人有说不出的欢喜。哪里有毒蛇!沟旁土里所露出的,是—坛黄金。于是父子俩欢天喜地的把黄金搬回家去了。

回家后,父子俩取—块去金铺里兑换。金铺见他们是穷人,心里起了怀疑,暗暗的去报告了官府。一会儿,官府便把父子俩捉去了。再到家里去搜,剩下的黄金也一起查了出来。

当时是波斯匿王时代,法律上说:凡藏于地下的,都归国王所有。这父子两人,就以这个罪名而被判刑。在刑场上,父亲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儿子说:「阿难!毒蛇!」儿子一想,比丘说的真不错,我们是为黄金毒蛇所害而的,也就望着父亲说:「毒蛇!世尊!」监斩的是一位佛弟子,听了他们的话,觉得稀奇,就去报告波斯匿王。国王听了,便问他们父子这两句话的由来,于是他们把早上在田间遇到的事情说了。

国王知道这是佛与阿难说的,对他们说:「这是佛的开示,现在你们信不信佛的话呢?」父子回答说:「真是毒蛇,害得我们丧生失命,怎么还不信呢!」波斯匿王因他们信佛,就把他们开释了。

这个故事说明,贪图不义之财,会使人堕落,作恶,乃至丧失生命。

佛教认为,对于自己手中的财富,如果应用得当,对人对己都是有利的。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钱财来维持,很多大众公益事业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办成。我们如果能够将自己多余的钱财用在造福大众的事业上,用在修学的慧命上,则钱财就不是毒蛇,而是净财。如果我们能用净财利益他人,改善别人的生活,增加别人的快乐。用福报再增福报,自利利他。通过这种方式,将钱财运用在正确的地方,则钱财就不再是毒蛇,而是菩萨道上的助缘。

二、获得财富的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财富,但要掌握获得财富的正确方法。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有详细的论述。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首先学会一门技艺作为谋生之本。佛陀在《善生经》中告诫善生言:「先当习技艺,然后获财物。」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也说:「始学工巧业,方便积财物。……」

掌握一门技术,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特长。有了技术,就能够靠所掌握的技术来创造财富,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获得教育子女所必需的支出。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一定的谋生之道,即使拥有福报,也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技能才能得以实现。

佛陀还主张一个人应当以正当的职业,以合法的手段来获取财富。所谓正当的职业,就是所从事的职业既不违反国法,也不违反佛法。佛陀在八正道中,明确提出「正命」的要求。所谓「正命」就是从事正当的职业。佛陀要求佛子在从事正命生活时,不能触犯五戒,也不能促使他人犯五戒。

对于佛弟子所可从事的职业,佛陀在《杂阿含经》中说:

营生之业者,种田行商贾,

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

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

方便修众具,安乐以存世。

如是修善业,黠慧以求财,

财宝随顺生,如众流归海。

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

昼夜财增长,犹如蚁积堆。

在这段偈颂中,佛陀告诉佛弟子,可以从事种田、经商、放牧、租房,以及建造房屋和家具出售等职业。从事这些正当的职业,再配以聪明的头脑和辛勤的劳动,则财富自会与日俱增。

佛陀反对佛弟子以非法的手段获取利益。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受戒品》中说: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佛陀告诫从事经商的弟子,如果受持了戒律,而不按照国家法律的要求交纳国税,或者偷税漏税,将应当交纳的国税据为已有,都属于犯戒,将会堕落。

有些职业,不—定是国法所禁的,但依据佛法,却是一种不正当的职业,佛教也是禁止的。比如从事杀、盗、婬、妄、酒等以解决生活的职业。如屠宰、渔猎,或被雇负责,或制造杀生的器具等,便是与杀有关的非法职业。又如专门从事偷盗或提供卖婬处所,出售婬秽书画。或者以妄言为业,或是从事酿酒,开设酒吧等,都是佛弟子不能从事的职业。

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信徒所从事的职业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的寺院也从唐代百丈禅师所提倡的农禅并重转变为农工商并行的方式。现代佛教界获取财富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房租田佃、餐饮素食、佛经流通、参观门票、经忏佛事等各种不同的方式。

三、财富的分配

佛教还告诫人们要善于合理分配财富,以发挥财富的最大作用。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受戒品》中说:

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俟用。

佛陀认为在家佛教信徒,应当先学会通达世事,然后如法获得财富。对于自己通过辛苦劳动所得到的财富,应当分作四分来使用:一分用来供养父母妻子的家庭生活;二分用作生产事业的周转资金,以产生更多的财富;还有—分应当积蓄起来,作为不时之需。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财富分配方式。经云:

始学工巧业,方便集财物,

彼得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

余一分藏密,以济于贫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则将财富分为三份来支配。经中说:「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需;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

除了将财富作为自用之外,佛陀认为应当将财富布施给贫穷孤独的人,是修福的最好方法。还可将一些财富用于救济自己的亲朋好友,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佛教还特别提倡将多余的钱财用来布施需要帮助的人。如《优婆塞戒经·般若波罗蜜品》中说:「能善求财,得已能护,用以道理,如法惠施。」《杂阿含经》说:「居亲眷属中,嫖显若牛王,各随其所应,分财施饮食,寿尽而命终,当升天受乐!」

佛教认为,将多余的财富作布施供养,不仅利益他人,也是给自己和众生种福田。佛教认为布施供养有三种福田:

「一恩田」,对于父母、师长、和尚、阿阉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报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长养谷物,故称「恩田」。

「二敬田」,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由恭敬而生无量之福,如田生谷物,故称「敬田」。

「三悲田」,以悲愍之心救助贫困,则能得无量之福。因此,有财富要布施供养,种三种福田,福报则生生世世永远享之不尽。纵然世界毁灭了,福报也不会毁灭。诸佛菩萨福报之大不可思议,原因就在此。

四、财富的经营

财富作为身外之物是变化无常的,如果不懂得经营管理,就会减少乃至失去。因此,佛教将经营财富作为保持财富的重要方式来加以强调。在经营财富上,佛陀告诫信徒应当守护财富。如《杂阿含经》中说:

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不分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不善守护。

佛陀认为,自己辛勤劳动所得的果实,应当好好加以守护。不使财物因为各种外在的原因而失去。

佛陀告诉佛子,对钱财的使用应当不要过于悭吝,被讥为饿狗、守财奴;又要量人为出,不可过分耗费,而致家庭经济日渐困难。不但平常费用,要有节度,就是供养三宝,也—样的要量人为出。虽然信心恳切,乐意施舍,如由此而引起家庭经济的困窘,也会发生障碍的。《杂阿含经》中说:

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钵昙花,无有种子,愚痴食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旁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人等出。

佛陀还告诉佛子,为了经营好自己的财富,还要防止「六损财业」的危害。佛陀在《善生经》中告诉善生:「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惰,是为六损财业。」

佛陀认为,一若沉迷于以上六种行为,不仅会使自己的财富遭受严重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生病、斗争、恶名流布、人不敬信、家庭失和等损害。

佛陀为了让人明了「六损财业」的危害,还分别就以上六种损财行为作了详细的解说。比如,佛在论述博戏六失中说:「善生,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善生,是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佛陀认为,「六损财业」无论对一个人的财富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损害,所以佛陀特意告诉善生,一定要远离「六损财业」,避免辛苦得来的财富损失。

佛教的这些财富观,不但对过去时代有积极意义,对我们现代人正确地获得财富、分配财富、经营财富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解释: 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 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 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 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 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 句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 走”,甚至“过把瘾就”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 面对激烈的竞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 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 “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 这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问题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仁者虽然喜爱钱财,但却要用正常的渠道去获取,而不是一些不好的方法获得。(例如偷强赌)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吗?

当然要咯~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孽海皓月 说得好

做事对得起良心

至于君子之谓

可有可无

行事所要 不为名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什么道?

对,谁说君子不工作啊?但是,古代的君子多指彬彬有礼而且正直的读书人,含义比较狭窄。

取之有道的道,当然是方法的意思。但是道,到底是指什么道呢?既然君子是读圣贤书之人,首先此道必是合法之道,再者,可以理解为聪明的捷径之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后一句

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 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下面是全文: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人之本,输人算人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侠客须呈剑,不是才人莫献诗。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 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一万,自损三千。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用着衣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肚,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君子安平,达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为财,鸟为食亡。 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 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药,快心事过恐生殃。 富贵定要安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龙归晚洞云犹溼,麝过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触来莫与说,事过心清凉。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 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卿。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 良田万倾,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 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恢恢,报应甚速。 圣贤言语,神钦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苗从地发,树向枝分。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官有正条,民有和约。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勤耕足养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奉劝君子,各宜守己。 只此程式,万无一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什么

古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今有“小人”贪钱取之“无道”;古有儒家思想,今有发财思想。两者是为“奴才”,“财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出处

出自高阳《胡雪巖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解释为:君子只要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君子:有才仁德的人。)用于处世。

跪求财富值XPXPXP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文200字

一分句既对金钱的作用作了冷静的审视,又含有几分鄙夷和不屑,后一分句则是在对金钱理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巨大作用的客观承认。

人活世上,要生存,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既然生活中“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金钱呢?正确的答应该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都知道,钱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方便了人们的经济交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对于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政权乃至后来的各代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类的文明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正因为此,从古到今,人们都把这八个字作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在这面旗帜下,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去创造财富,赚取金钱,幸福生活。不少还表现了很高的人格魅力,他们在让“取之有道”的钱财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后,还让它充分发挥作用,回报社会,奉献人民。翻开史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到明朝的沈万三;从清朝的王炽,到现代的陈嘉庚、李家诚、霍英东……这样的君子,从高官到布衣,从富豪到贫民,组成了人杰的方阵,光照寰宇。改革开放以后,靠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许多仁人志士凭著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发了财,致了富。他们发财不忘国家,致富不忘乡邻。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带领乡亲奔小康,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这些爱财而又取之有道的君子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江河奔涌,鱼龙混杂。不可否认,任何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被金钱蒙住了双眼,熏黑了良心,拼命地捞钱,疯狂地敛财,最终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不信,你看那王翦、和绅、成克杰、田凤山、李纪周、胡长清……之流,不都是永远地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吗?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著历史的重任,要时刻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立身处世的箴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智取生辰纲的古文原文

话说当时公孙胜正在阁儿里对晁盖说这北京生辰纲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只见一个人从外面抢将入来,揪住公孙胜道:“你好大胆!却才商议的事,我都知了也。”那人却是智多星吴用。晁盖笑道:“教授休慌,且请相见。”两个叙礼罢,吴用道:“江湖上久闻人说入云龙公孙胜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处得会!”晁盖道:“这位秀才先生,便是智多星吴用。”公孙胜道:“吾闻江湖上多人曾说加亮先生大名,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只是保正疏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晁盖道:“再有几个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

三个人入到里面,就与刘唐、三阮都相见了。正是:

金帛多藏祸有基,英雄聚会本无期。

一时豪侠欺黄屋,七宿光芒动紫薇。

众人道:“今日此一会,应非偶然,须请保正哥哥正面而坐。”晁盖道:“量小子是个穷主人,怎敢占上!”吴用道:“保正哥哥年长,依着小生,且请坐了。”晁盖只得坐了第一位,吴用坐了第二位,公孙胜坐了第三位,刘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第六位,阮小七坐第七位。却才聚义饮酒,重整杯盘,再备酒肴,众人饮酌。吴用道:“保正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此一套富贵,唾手而取。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乐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

如此……”晁盖听了大喜,?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吴用道:“休得再提,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知。”晁盖便道:“阮家三兄且请回归,至期来小庄聚会;吴先生依旧自去教学;公孙先生并刘唐,只在敝庄权住。”当日饮酒至晚,各自去客房里歇息。 次日五更起来,安排早饭吃了,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道:“权表薄意,切勿推却。”三阮那里肯受。吴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三阮方才受了银两。一齐送出庄外来,吴用附耳低言道:“这般这般,至期不可有误。”三阮相别了,自回石碣村去。晁盖留住公孙胜、刘唐在庄上,吴学究常来议事。正是:

取非其有官皆盗,损彼盈余盗是公。

计就只须安稳待,笑他宝担去匆匆。

话休絮繁,却说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生辰礼物完备,选日差人起程,当下一日在后堂坐下,只见蔡夫人问道:“相公,生辰纲几时起程?”梁中书道:“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用起身。只是一件事,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道:“有甚事踌躇未决?”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指着阶下道:“你常说这个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 梁中书看阶下那人时,却是青面兽杨志。梁中书大喜,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杨志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实去不得,乞钧旨别差英雄精细的人去。”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何倒生支调,推辞不去?”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书道:“恁地时,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杨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 梁中书道:“你这般地说时,生辰纲不要送去了?”杨志又禀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梁中书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说?”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梁中书道:“你甚说的是。我写书呈重重保你受道诰命回来。”杨志道:“深谢恩相抬举。”当日便叫杨志一面打拴担脚,一面选拣军人。

次日,叫杨志来厅前伺候,梁中书出厅来问道:“杨志,你几时起身?”杨志禀道:“告复恩相,只在明早准行,就委领状。”梁中书道:“夫人也有一担礼物,另送与府中宝眷,也要你领。怕你不知头路,特地再教奶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和你一同去。”杨志告道:“恩相,杨志去不得了。”梁中书说道:“礼物都已拴缚完备,如何又去不得?”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众人,都由杨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志提调。如今又叫老都管并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倘或路上与小人别拗起来,杨志如何敢和他争执得?若误了大事时,杨志那其间如何分说?”梁中书道:“这个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杨志答道:“若是如此禀过,小人情愿便委领状。倘有疏失,甘当重罪。”梁中书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抬举你,真个有见识!”随即唤老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出来,当厅分付道:“杨志提辖情愿委了一纸领状,监押生辰纲,十一担金珠宝贝,赴京太师府交割,这干系都在他身上。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听他言语,不可和他别拗。夫人处分付的勾当,你三人自理会,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老都管一一都答应了。 当日杨志领了,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付与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

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

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

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

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

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杨志提了朴(pō)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 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nèn)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

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xǐng)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话休絮繁,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古人有八句诗道: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

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

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但见:

热气蒸人,嚣尘扑面。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天。四野无云,风寂寂树焚溪坼;千山灼焰,?剥剥石裂灰飞。空中鸟雀命将休,倒入树林深处;水底鱼龙鳞角脱,直钻入泥土窖中。直教石虎喘无休,便是铁人须汗落。当时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wù dì)不晒!”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众人看这冈子时,但见:

顶上万株绿树,根头一派黄沙。嵯峨浑似老龙形,险峻但闻风雨响。山边茅草,乱丝丝攒遍地刀枪;满地石头,碜可可睡两行虎豹。休道西川蜀道险,须知此是太行山。

当时一行十五人奔上冈子来,歇下担仗,那十四人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看这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

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栈,量你是个遭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恁地不太平?”

杨志却待再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正是:说鬼便招鬼,说贼便招贼。却是一家人,对面不能识。杨志赶来看时,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七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望杨志跟前来,七个人齐叫一声:“呵也!”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那七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杨志道:“你等且说那里来的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志道:“不必。”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老都管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老都管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正是:

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邻。

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

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心搭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智取生辰纲”。 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正应俗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就扯破了。

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处。”撩衣破步,望着黄泥冈下便跳。正是: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

毕竟杨志在黄泥冈上寻,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廉洁名言警句小学生

1)以铜为镜,正人正己正衣冠;以廉为荣,兴党兴国兴天下。

2)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3)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

4)温馨的家,是幸福的港湾,悉心守护,一生平安。贪婪的心,是犯罪的根源,一念之差,坠入深渊。

5)早知狱中度,谁还贪钱财。

6)做人旨在问心无愧,做官贵于清正廉洁。

7)树叶离开枝头是腐烂的起始,干部脱离群众是腐化的开端。

8)两神清风心地安然何有敲门之惊,一身正气胸怀旧荡自无指脊之点。

9)一身正气,踏实育人,公正廉洁,一生为师。

10)已为而悔,莫若早戒;患至而忧,不如预谋。

11)民不容贪,法不护腐。

12)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13)不义之财不取,不洁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人不交。

14)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5)脚踏实地、勤恳工作、廉洁从政、奉献余热。

16)以公为矛,锐不可档:以廉为盾,坚不可摧。

17)你有情,我有情,创建文明社会献真情;你出力,我出力,构建廉政社会齐努力;你受益,我受益,共享和谐社会最美丽,

18)做清官不易,须一生言行写就。成贪吏不难,仅一念之差铸成。

19)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单位。

20)看见美女不要飘飘,陷阱祸起萧萧,洁身自好风度翩翩,浩然正气直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