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胆子大的歇后语

2.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伟大民族?

3.平时最容易写错的成语560个

4.谁曾准确预言大清不过五十年必亡

形容胆子大的歇后语

明火执仗的明火-明火执仗地步

歇后语 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形容胆子大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形容胆子大的歇后语

 老虎头上拍苍蝇好大的胆子

 虎口拔牙胆子不小

 太岁头上动土胆子大

 吃了豹子胆胆子不小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掸子)

 耗子骑在猫背上好大的胆子

形容胆子大的 成语

 胆量过人形容胆子极,超过了旁人。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武断,斟酌周到。

 胆大包身胆比全部身材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胆大包天包:容纳。形容胆子极大。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胆大泼天形容胆子极大。

 胆大如斗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象斗一样大。形容某人的胆子极大。

 胆大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胆大于身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胆略兼人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跟谋略赛过凡人。

 胆如斗大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胆壮气粗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胆壮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害怕。

 肝胆过人胆量超过个别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胆识超群形容胆子极,超过了旁人。

 无所畏惧无所:没有什么。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无比英勇。

 形容胆子大的成语(贬义词)

 胆大妄为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勇敢包身指胆量极大。

 胡作非为肆:放纵;忌:顾忌;惮:惧怕。十分放肆,一点不顾虑。

 有恃无恐恃:倚仗,依附;恐:畏惧。由于有所依杖而绝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明火执仗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然放肆地干坏事。

 狗胆包胆:指坏人的胆子;包天:包住天,形容特大。形容坏人的行动无所顾忌,随心所欲。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方青年人思维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地步;就不能取得胜利。现也比喻不进行当真实际就不能得到真知。

有关胆子大的 句子

 ?拿出胆量来?那一吼声是一切成功之母。

 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

 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

 从未遇到过艰险的人,是不需要什么胆量的。

 想要使你自己够坚强与增加你的自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胆量去做那些你认为没有把握的事。

 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真正的胆量,是当你在害怕的时候,仍旧面对着危险,那种胆量,你是并不缺少的。

 没有胆量就谈不上杰出的统帅,也就是说,生来不具备这种感情力量的人是决不能成为杰出的统帅的。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伟大民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伟大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之久;其实,有文 字记载的史料以及近古发掘的历史文物史料综合证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以 前,乃至一万年左右。 在这么悠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非凡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丰厚的物质财富、 无比灿烂的文化和光辉的历史伟绩;但是,现在我的能力只够略谈两点: 一是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达力非常强劲的汉语,发明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汉字;汉语和 汉字,一开始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语言和文字。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使用汉语和汉字来记录 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进程及其光辉的历史文化和科技,并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和科技。 二是向全人类贡献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项伟大发明。 汉语和汉字,从它们诞生的那个时候起,长寿了几千年以来,至今还很年轻,足见其生命力是多么的 强盛!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是何等的伟大!世界上那些短寿、甚至短命的语言和文字哪能堪比? 其次就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了。试想,如果没有这四大发明,人类的发展进步还 能有今天如此的辉煌吗?! 可以说,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遍布全世界,中华民族的智慧远播全球! 这都是与上述两点分不开的! 不错,就在一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国确是远远富裕而强大于世界的伟大国家,至今,我们还在为此 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是,到了近代,也就是到了五十多年前的百年期间,中华民族及其祖国--中国,却衰落下来,落后 于世界很多了! 那么,造成中华民族及其祖国如此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当时的清政府统治者腐败无能,导致国力衰败,而更要命的是恰在此时受到了外来的大势侵略; 这真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了! 如果我们用"历史的望远镜"从远古搜索到近代时即可发现:在经济上、科技上、财富上、智慧上、文 化上、军事上、政治上、学术上都或多或少地受益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创造的世界各国中,有的" 学生"受益之后,学成之后,竟然逆师叛道,大发国家强盗行为之威,打起"老师"来了!欺负起"老师" 来了!侵略起"老师"来了!就是这些外来的强盗们,几乎将中华民族创造和集聚的大量物质财富洗劫一 空,使中华民族受尽了莫大的屈辱! 不是吗?!请看: 中华民族发明了火药,主要是用来制造爆竹、烟花和鞭炮,以之鸣响或施放烟花来烘托自己的红白喜 庆或传统节日的气氛,或参合吹、拉、弹、唱、跳来歌舞升平。 然而,学到中国发明的火药制造术之后的一些国家,却全拿火药用于枪、炮和炸弹等武器的制造 上,做起了强盗,打进中国家里来、放火、抢夺不劳而获的财富来了!侵略中国,一个强盗嫌力量 单薄,于是,"英、美、法、德、俄、日、意、奥"等国就一起来组成了八国联盗!大势掠夺中国的物质 财富。其中,很恶劣的例证是:圆明园的宝,他们抢了,恬不知耻地拿回去归己所有;圆明园的房,他 们烧了,因为他们原封不动地搬不回去归己,于是就认为此园没有必要在中国继续存在下去了!强盗们 进行侵略,有力气上的和武器上的耗费,还要被侵略者赔偿他们以"损失"!就这样,中国的大量白 银又附加地落入了他们国家的腰包! 当然,在这里,中华民族也当自责一下: 既然那么聪明,纵然害人之心全无,那么,为什么连防人之心都没有呢?既然强盗们能用火药搞侵略, 为什么自己不能用火药抵御侵略、而且使侵略者未达侵略目的而亡于侵略呢?为什么自己能做到而没做 到呢?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 自傲!并且自傲到固步自封的地步! 于是,一是错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得太强大,二是自蔽了能看到天外还有天的目光;因此,吃亏就吃在" 自以为为那些外夷小国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也无能在太岁头上动土!"之上! 中华民族的这个失误和教训,如果还不能使其子孙们醒悟,那就是太说不过去了!事实上,难道今天 我们还没有醒悟吗?! 毛主席说:"人不犯我,我不;人若犯我,我必。"很可惜,我国受到"八国联盗"的那个时候, 正值我国清朝统治者无能而导致国力衰败的时候,国家面对列强盗贼的侵略,根本没有"我必"的强 大力量。如果那事情是发生在今天,那么,那"八国联盗"或"一国单盗"者,一定会在已经醒悟并且已经 强大到了一定程度的中华民族面前大触霉头的!虽然,我国现在还不够强大,但保家卫国的基本力量还 是有的,况且,在中国***的领导下,仅凭"小米加"就打败了拥有现代先进武装力量的日本侵略 强盗和美国侵略强盗;那么,现在我国既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又有了飞机加大炮,难道还没有"我 必"的力量来教训侵犯我国的国家强盗吗? 又如: 中华民族用自己发明的印刷术和自己发明的纸张来印发书籍,传承文明和智慧,播扬科技文化,教化 愚蒙。 然而,世界上一些国家强盗,却拿满载中国科技知识的典籍用于其侵略目的!例如,远的不说,就在 当今,美国侵略伊拉克的大兵,就人手一册《孙子兵法》,其目的就是要达到侵略和控制伊拉克国土资 源的目的;而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小日本侵略者"读懂"了中国的几本书后,则居然"班门弄斧",摆着侵 略者的傲慢姿态,面对被侵略的中国人,口必称"中国有句俗语"怎么怎么说,"中国有句古话"怎么怎么 讲,如此谬用中国的典籍为其侵略行为辩护! 再如: 中国宋、明两朝,用自己发明的指南针航海,向世界文明经商,传播文明,与所到国家建立友好的国 际关系。 然而,西方如英、法、美、意、荷、日......等国家,在五十多年前的百年期间,却学用指南 针航海寻找可供其侵略和殖民的国家对象,或派强大的侵略武装力量通过航海到达被侵略国家的领土内 去放火,无恶不作,目的就是一个:或殖民侵占人家的国土资源,或掠夺人家的财富。 在五十多年前的百年期间这段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祖国--中国,就是世界上饱受侵略列强之残害的国 家之一! 从这些史实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国家强盗行为? 首先,因为我们知道什么叫强盗,以及强盗是怎样形成的! 俗语说"穷而饥寒起盗心"。原来,人做强盗,是源于懒惰而穷和饥寒;穷和饥寒而又懒,要想获得食 物以充饥,获得衣物以蔽体,获得钱物以济家贫,只有当强盗!人既然做了强盗,就必然要打家劫舍, 抢夺别人家的物质财富;而被其抢劫的人家不依,--其实,谁乐意让强盗来抢劫呢?--于是,强盗们就 必然放火进行抢夺!--这就是掠夺!或者就叫侵略! 我认为,凡是强盗或和效仿强盗的混蛋,以及强盗世系之后世孝子贤孙混蛋主政的国家,就必然被其 误导而有了国家强盗行为:对内,进行内盗,压榨本国广大人民,使其国民处于穷困之中;对外则大势 侵略,明火执仗地打进别国领土内去烧、杀、奸、*、虏、抢、夺,无恶不作,目的都是一个:抢夺别 国的物质财富,强占别国的领土资源!难道侵略别国的这种国家强盗行为,不是由其国家的主政者所决 策的吗?其国家的主政者决策搞侵略,难道不是其强盗意识所主导的吗?一个人品正派的人,难道会有 强盗意识吗? 很遗憾,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国--中国,近代竟成了这些国家强盗们的受害者!只举一例来请看史实: 联盗的八国,其集体或单国对我国的多次侵略,抢夺了我国多少财物?而使我国人民蒙受了多大的牺 牲?我国经济蒙受了多大的损失?在英、法、美、日......等国的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藏品中,那么多 的中国历史文物宝贝是怎么到那里去的?不是世界众人都心知肚明的吗?......等等! 我们绝不能忘记那段被侵略的耻辱: 近百年,在这个世界上,一些受恩惠于中华民族资产的强大经济力量而长大起来的一些国家,大行豺 狼虎豹强盗行为,对我中华民族恩将仇报,大势侵略我国,夺我财宝,毁我生灵,霸我疆土,辱我人品, 其对我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真"罄竹难书"! 但是,从这些史实中,我们有所醒悟,明白了免受侵略之害的真理,那就是: 作为一个人,光自立、自强、自富还不行,要想不被强盗抢掠,一要有警惕性,二要有保护自己生命 财产的能力;同理,作为一个国家,光自立、自强、自富还不行,要想不被侵略,一要有警惕性,二要 有保护国家利益及领土完整,和使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全、生命及财产不受任何侵犯的强大国防力量! 现在,可喜的是: 我们国家,在伟大的中国***的领导下,已经有了相当的强大,已经强大到使那些国家强盗对我国 不可小视了!他们要想侵略我国,得掂量掂量一下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永远居安思危!因为,实际上,强盗们亡我之心并没有!我们还要时时记住强盗 们所具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侵略品性,还要时刻警惕亡我之心不的敌国的侵略动向! 古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国家兴亡的事情",普通老百姓都是有 责任的!这种责任,我们姑且叫做"匹夫责"。所以说,普通老百姓,作为"匹夫",我们不能不时时关注 我们国家的"兴亡"状况!要时时把针对"国家兴亡"的"匹之责"牢牢地放在心上!正如古人所说: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其实,这就是"匹夫们"的爱国心态! 我认为,要负起"匹夫责","匹夫们"必须要有这样的襟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除了国家受外国侵略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或抵御侵略大 获全胜的时候的忧或乐之外,天下百姓遇到的忧患或获得的安乐,就是国家最大的忧或乐了! 但是,我认为,这是很模糊的;问题在于要看是怎样的去忧或乐?在天下人得到安乐或遇到忧患面前, 或抵御侵略大获全胜的时候或国家受外国的侵略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亦即在国家兴或亡的面前,"匹 夫们"如果没有弄清怎样去忧或乐的问题,那么忧或乐就成了空谈,就成了只是为了哗众取宠的话题。 我以为: 如果面临国家之"忧"时,"匹夫们"不能团结一致,个个有本事奋勇向前,力挽狂澜,只有愁眉锁眼, 那么,再忧何益?如果在国家的建设中,"匹夫们"不能团结一致,个个有本事奋勇向前,有力出力、有 钱出钱、有谋出谋、有智出智,多做贡献,不能把国家建成人间乐园;那么,国家之"乐"从何而来?" 匹夫们"哪有此"乐"而乐?要享现成的无自己贡献的"乐", 有良心的"匹夫们", 能乐得起来和乐得欢吗? 面临自己无格去享的"乐",能乐得有滋味吗? 所以,我以为: 我们"匹夫们",如要把自己的"匹夫责"担负起来,那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并且还要教育好自己的 子孙们: 一定要爱国!一定要代代努力学习、实践和锻炼,使自己都具有能负起"匹夫责"的看家本事!也就是 说,努力学习以获最大的智谋、技能,努力实践以达学以致用之目的,努力锻炼以强壮自己的体魄;只 有这样,才能成为能担负起"匹夫责"的爱国普通公民。我认为,成了这样的匹夫,就会名副其实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反之: 无此本事,就意味着: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胸无点墨,无一技之能;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御敌; 在建设国家时做不出贡献,在抵御侵略时无能冲锋在前;而在国家有"忧"时,愁眉苦脸,只好袖手而 观;......"匹夫们"如是这样,何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虚伪的爱国话! ``这句话```可以回答你一大篇```鉴于我要下线了``就简短表明下我观点吧!`` ``我认为``所谓“强兵”``必须至少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充足的经济支持! 2: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3:智慧且远见的政府! 4:凝聚的民族和国家精神与信仰! 5:学习

平时最容易写错的成语560个

100例容易写错的成语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

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

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A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 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F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

“扬镳”义为“策马”。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

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

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

“其是”,自以为正确的。

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

里比喻成规旧套。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

“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

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

“鬼蜮”即鬼怪。

H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

“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

鹜,鸭子,无“追求”义。

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

“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

“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

“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

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

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

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

“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

“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K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

“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L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

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

“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

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

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

“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

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

“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

流芳,流传美名。

M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51.

美仑

(

)

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

奂,众多。

“美轮美奂”

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

(

)

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

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

靡靡,颓废 *** 。

54.

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

绵,丝绵。

55.

明火执杖

(

)

仗,兵器。

“明火执仗”

,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

惮地干坏事。

56.

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57.

名贯九洲

(

)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

义词。

大禹时代的“天下”

,即华夏大地。

58.

(

)

守陈

(

)

墨守,

墨翟之守,

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

本义为

“固守”

后来演变成

“守旧”

成规,

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

“墨守成规”

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O

59.

(

)

心沥血

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

“呕心沥血”

,竭尽心血。

P

60.

旁证

(

)

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

“旁征博引”

,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

强文章的说服力。

Q

61.

青出于兰

(

)

而胜于兰

(

)

“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

“蓝”简化

作“蓝”

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

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

来的青色染料,

颜色比蓝深,

所以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为成语,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后人超过前人。

62.

(

)

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

“罄竹难书”

,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R

63.

人才挤挤

(

济济

)

济济,读作

j

ǐ

j

ǐ,义为“众多的样子”

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

如愿以尝

(

)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

“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

弱不经

(

)

禁,承受。

S

66.

色彩斑烂

(

)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

“斑斓”

,形容灿烂多彩。

67.

山青

(

)

水秀

清,清明洁净。

“山清秀水”

,山水清净秀丽。

68.

(

)

安勿

(

)

少,音

sh

ǎ

o

,暂时。

毋,不要。

“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

不要急躁。

69.

水 *** 溶

(

)

融,融合。

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

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靡,顺风倒下。

W

71.

危如垒

(

)

累,堆积。

“累卵”

,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

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

曲,委曲己意。

谁曾准确预言大清不过五十年必亡

从现存的文献中考证,第一个准确地预见了清朝灭亡的人,是曾国藩手下最受其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他于同治六年,即公元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五十年必亡。清王朝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1867年是四十四年,果然没出五十年。

赵烈文生于1832年,字惠甫,一字伟甫,江苏常熟人,年少时即有才名,很有思想见地。他学识非常渊博,对佛学、易学、医学、军事、经济之学都有很深的造诣。

咸丰五年(1855),好友周腾虎推荐赵烈文入曾国藩幕府。其时,曾国藩正坐困南昌前线,被太平军整得灰头土脸,随行的幕僚大都远走。对刚刚到来的赵烈文,曾国藩起初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作为实习幕僚,总得有些事干,但曾国藩却没心思给他安排什么具体工作,只是命其参观驻扎在樟树镇的湘军水陆各营,先熟悉熟悉工作环境再说。不料,这位赵先生一去就发现了问题,回来后给曾国藩汇报说:“樟树营陆军营制甚懈,军气已老,恐不足恃。”

曾国藩最见不得“坐谈立议,无人能及,随机应变,百无一能”的书生,他料定赵烈文亦属此辈,因此对赵烈文所谓的观感很反感。他心里不大高兴,认为这个小毛孩子能懂什么军机大事呀!也正在这个时候,赵烈文的老母生了病,他可能也看出曾国藩很不重视自己,不如自己识相点离开这里算了。所以赵烈文就以母病为由,向曾国藩辞行,曾国藩也没有怎么挽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的流动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就在赵烈文要走而未走的时候,传来周凤山部湘军在樟树大败的消息,被赵烈文不幸而言中。曾国藩看到赵烈文的见识不凡,立马对赵烈文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后来,赵烈文越来越受曾国藩的器重,经常一起商谈军事,最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有时竟然一日畅谈好几次。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朝廷栋梁,正是由于他与一干人的不懈努力与奋力拼搏,才使晚清得以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当时很少有人质疑大清的龙旗到底能打多久,对历代兴亡研究甚深的曾国藩意识到了朝野上下潜伏着无尽的危机,搞不好会亡国。但他认为通过一些努力,应该还是能挽危厦于将倾的。

赵烈文可不这么看,他的观点比曾国藩更为深邃与锐利。赵烈文写过不少作品,如《赵伟甫先生庚申避乱日记》、《能静居日记》、《落花春雨巢日记》、《庚申避乱日记》等。在《能静居日记》中,赵烈文详记了他与曾国藩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赵烈文惊世骇俗地预言了清朝不出五十年必亡!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1867年7月21日晚,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赵烈文聊天时忧心忡忡地说:“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赵烈文回答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就是说,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势必会渐渐分裂,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而且高层没有先烂掉,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但据他估计,今后的大祸是朝廷会先垮台,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他进一步判断,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灾祸。

曾国藩闻毕顿忧,沉思半天才说:“然则当南迁乎?”曾国藩认为清王朝并不会完全被推翻,有可能与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政权南迁、南北分治、维持“半壁江山”的王朝一样。

赵烈文明确回答说:“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他认为,清政府已不可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南迁偏安一隅,恐将彻底灭亡。

曾国藩反驳道:“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

赵烈文接着回答道:“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赵烈文在谈话中否定了清王朝“得天下”的道德合法性。明朝亡于李自成,吴三桂引清入关,所以清军“创业太易”;入关后为震慑人数远远多于自己的汉人而大开杀戒,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所以清军“诛戮太重”,这两点决定了清王朝统治缺乏“合法性”。而清王朝后来的君王康、乾、嘉的“君德”固然十分纯正,但善与恶并不互相掩盖弥补,何况“天道”已给他们带来了文治武功的“盛世”作为十分丰厚的报答,因此这些后来君主们的“德泽”并不能抵消清王朝“开国”时的无道,仍不足补偿其统治的合法性匮缺。

赵烈文从清王朝得天下的偶然性和残暴性这两点否定其统治的合法性,颇具政治眼光。对于赵烈文这番鞭辟入里的言论,曾国藩又陷入了沉思,似有所悟。

大江东去,老去了多少英雄。曾国藩、赵烈文分别于1872年和1894年去世。历史准确地见证了赵烈文的预言:气数已尽的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1867年预言它不出五十年就彻底垮台正好四十四年。而且,接踵而来的也是赵烈文所预言的长期“方州无主,人自为政”,即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赵烈文当年所住过的赵园尚存,位于江苏常熟市古城区西南隅的明代钱氏“小辋川”遗址。清嘉庆、道光间,吴峻基筑水壶园,又名水吾园。同治、光绪年间为赵烈文退养故里之后购得并增建,人称“赵园”或“赵吾园”,为江南古典名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