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果盈车与哪位名人有关-成语掷果盈车与哪个名人有关
1.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2.赛潘安,是宋玉 潘安和宋玉都是谁啊
3.古代第一美男潘安究竟有多漂亮,最后又为何会被灭了三族?
4.貌似潘安的典故来自什么古典书籍?谢谢!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如果评选 历史 四大美男 ,个人给出名单如下,以生活年代为序, 宋玉,潘安,纳兰容若,。 不解释。
如果评选古代四大美男 ,个人更认可 潘安、高长恭 、宋玉和独孤信 这种说法,显得更公平,潘为西晋人,兰陵王高长恭北齐人,宋玉战国人,独孤信北周人。嵇康、潘安、卫玠同为晋人就不太合理。潘安、宋玉和兰陵王大家相对熟悉,着重介绍一下独孤信。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和最高的分贝,欢迎北周大司马、柱国大将军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 他帅到啥程度呢?独孤信曾在甘肃天水打猎,猎犬作伴玩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帽子松松垮垮,有点歪。众人发现后无不欢呼,哇,大将军老帅了!于是满城尽戴歪帽子。女人看到后更是把持不住,独孤,我要为你生孩子!
然而最帅的独孤大将军只同他的妻、妾生孩子。一共有七子八女,其中长女、四女、七女都成了皇后。 长女嫁给北周世宗皇帝宇文毓,为明静皇后。 四女嫁给了李渊的父亲唐国公、柱国大将军李昞。李渊登基后,追老爸为世祖元皇帝,老妈孤独氏为元贞皇后。 七女独孤伽罗名头最响,为杨坚的文献皇后,隋炀帝杨广的生母。
说说你的看法吧?
古代四大美男,比较多的版本是认为分别为潘安,宋玉,兰陵王和卫玠。
潘安不用多讲,美男子的代名词,无论古今,都喜欢用才高八斗(曹植)形容一个人的才气,貌比潘安来形容一个人的帅气。足见公认程度之高。
潘安是晋朝人,颜值爆表,且才气逼人。成语掷果盈车的主人公。潘安是一个大帅哥,大才子也是一个好丈夫。不过嘛,他的政治作风不咋滴。依附著名毒妇贾南风,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把西晋王朝搞的乌烟瘴气。贾南风向来*乱,以潘安的姿色估计肯定难逃魔掌。
还有一个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宋玉此人,也是有才又有颜值的人。他发明了一个词汇:登徒子,成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登徒子此人,是一个有才气且正直的大臣,跟包拯差不多的人物。只因他劝谏楚王让宋玉远离楚王后宫,就被宋玉作登徒子好色赋强怼,归纳起来就是好色者不嫌妻丑,登徒子妻子极丑,且登徒子十分宠爱丑妻,结论:登徒子好色。可怜一个好男人从此成为浪荡子弟的代名词,其冤堪比武大郎。
兰陵王,北齐皇族,北齐后主高纬亲堂兄弟。传闻兰陵王长的柔美异常,男女通吃的长相。美得不像话,美得没有威慑力。因为是武将,所以总是带着面具作战,有大将之才。可惜被齐后主猜忌,赐毒酒而。兰陵王入阵曲就是用来颂扬高长恭的勇武。这方面日本人比较推崇兰陵王。
还有一个是卫玠。卫玠,晋朝人,也是一个大帅哥大才子,出身高贵。可惜身体不好,因为颜值过于逆天,出行总引来大量男女老少围观,受惊过度,最后重病缠身而,落下一个英年早逝的结局,也留下看杀卫玠的成语供后人八卦。
当然古代还有很多帅哥名人,比如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后汉书记载他是一个大帅哥,比如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的邹忌,就是一个形貌昳丽的大帅哥,里面的城北徐公也是一个大帅哥,三国里面河北名士崔琰,也是大帅哥大才子,曹操曾故意让其代自己接见匈奴使臣,双双留下美谈。还有一个就是号称 历史 上最美皇帝的西燕慕容冲。慕容冲因为容貌俊美,同姐姐一道被前秦皇帝苻坚收入后宫。
古代帅哥多是才气突出或者战功卓著之人。至于古代丑男,正史不记载这些。古代男子以才气,能力和品德论高低,甚少看重容貌,除非此男子相貌出众(锦上添花之用)。女子也是如此,一般只会记录美女,而丑女也多不记录,有名的丑女多是大德大贤之妇。三国演义里面的凤雏庞统,刘备这么能忍的人见了都看不下去,可见有多丑。而三国志并不描述庞统相貌。
题主问到的是两个问题,悦史君一一来回复。
先说 四大美男 。
虽然古代没有拍照技术,也没有专业的评比,但四大美男的榜单还是出现了,不过,还不只是一份。
第一份,也是最常见的榜单:潘安、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宋玉、卫玠。
第二份榜单:潘安、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嵇康、卫玠。
大家看到了没?两份榜单中,潘安、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卫玠3人没有变动,只有宋玉、嵇康二人交替出现。
那么,接下来悦史君就把他们5个人,挨个极简介绍一下。
第一,潘安。
说道潘安,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词“貌比潘安”,这是用来形容美男子的,潘安成了美男的“代言人”,可见他的颜值得到了公认。
那么,潘安是个怎样的人呢?
潘安是西晋著名文学家,虽然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潘安的五官、身高等,但说了三个字“美、姿、仪”,就是外表帅气、气质超赞。
潘安在西晋时就有很多追求者,以至于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潘安回家时,都能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可就是这样,潘安对妻子却是痴情得很,妻子在世的时候零绯闻,妻子去世后还写了三首《悼亡诗》。
但潘安的人生却是个悲剧,他早年不被重用,后来投靠了皇后贾南风,参与了贾皇后废黜太子的阴谋。结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立刻抓了潘安,并将他夷灭三族。
悲乎!
第二,北齐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子,因为他是北齐战神,每次上战场都戴面具。
高长恭出身北齐皇族,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的第四个儿子,封爵兰陵王。
高长恭半生戎马,战功赫赫,却给他带来了厄运。
北齐后主高纬猜忌高长恭,高长恭很恐慌,便通过收受贿赂、称病告退的方式,想保住性命。
北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北齐后主高纬派使者送来一杯毒酒,高长恭悲愤至极,留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饮毒酒而。
惜哉!
第三,卫玠。
卫玠是晋朝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学家,他出身士族,祖父卫瓘位至太尉,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
卫玠小时候,就被时人看重,认为他是玉人,他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济长得很帅,但一和卫玠在一起,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
卫玠来到建邺(今江苏南京)时,那里的人为了一睹他的风采,挤成了人墙,结果卫玠因劳累过度病倒,27岁就去世了。
这也留下了一个成语,“看杀卫玠”,这美,真的太厉害了!
第四,宋玉。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与屈原合称为“屈宋”。
前面我们说了“貌比潘安”,其实形容美男子,还有一个词,就是“美如宋玉”。
宋玉的美传了几千年,但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早已是个千古之谜。
不过,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还是可以意会一下宋玉的美貌“体貌闲丽”。
宋玉有才有貌,但他的仕途一直不顺,虽然有段时间在楚王身边做了文学侍从,但最后还是不得不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
第五,嵇康。
嵇康是曹魏著名文学家,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关于嵇康貌美的记载,那就比较多了。
《晋书·嵇康传》是这样写的:“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而《世说新语》里,嵇康又是这样的形象:“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其实,最高评价在《晋书·列传第十九》:“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
看到没?我们现在经常说男神,人家这里就直接说嵇康是“神”了,但这是国家认证的啊!
嵇康特殊的身份,让他的人生成为悲剧,司马氏父子专权后,嵇康隐居不仕,后因得罪钟会,40岁被司马昭处。
美男看够了吧,那我们接下来谈第二个问题:四大丑男。
我们中国人讲究对仗,有四大美男,自然就要整个四大丑男,而这四位就是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嗯,悦史君还是一一极简介绍。
第一,晏婴
晏婴是春秋时期,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被尊称为晏子。
晏婴担任齐国正卿近五十年,历仕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为齐国的强盛呕心沥血。
晏婴的丑并没有明确的史书记载,但在“晏子使楚”中,楚王曾用偏门来羞辱晏婴,暗示他长得很矮小。
第二,左思
左思是西晋著名文学家,才华横溢,而且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国舅。
不过,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左思实在不堪:“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这是啥意思呢?
就是说左思想仿效美男子潘安出游,结果因为长得太丑,被一群老妇人唾弃,不得不沮丧而归。
但左思确实有才,一篇《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于是有了“洛阳纸贵”这个成语。
第三,包拯
包拯是北宋著名清官,曾官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
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命包拯权知开封府,虽然他在任只有一年多,但他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因为成效显著,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称呼他为“包特制”,甚至还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老为什么会被说丑呢?大概估计是黑加月疤吧。
第四,刘墉
刘墉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还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
历史 上的刘墉,为官一本正经,并没有电视剧中与权臣和珅那么多的枝枝蔓蔓。
而刘墉的丑,恐怕也是出自电视剧“刘罗锅”系列了,史书并无记载。
所以,美男子是真美,丑的嘛,只可怜了千古才子左思了。
个人认为兰陵王高长恭算是一个吧,由于长相英俊在战场上只能带着面具示人。
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分享,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成功替金墉解围,此战使其威名大振,士兵们纷纷以歌为他欢庆,即流传成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高长恭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后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还有潘安应该也算一个吧,很多人认识潘安应该都是因为黄梅戏《女驸马》,潘安西晋文学家、中国古代美男子 ,西晋文学家有“河一阳县花”之称,是为数不多的用花来比喻其样貌的美男子之一。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相关的成语与典故有“掷果盈车”、“河阳一县花”、“金谷俊游”、“辞官奉母”、“潘杨之好”、“连壁接茵”等。花美男潘安,君生颀长而白晳,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使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潘安成为花样美男的代称,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赵王伦篡位,孙秀专政,遇害夷三族。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中国人对于美有着一定的执着,美就要美到彻底,美的通透,有一丝瑕疵都不能冠以美之名。
所以,古代的美男,容貌俊美只是基础分,还要有一定的附加条件,比如文采与德行操守。
古代四大美男,较为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潘安: 潘安的美貌,甚至能名垂青史,史书中用“美、姿、仪”来评价潘安,连苛刻的史书都这样描写,可见潘安的貌美。
而且貌美还能得到很多意外的好处,掷果盈车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相传潘安每次外出,周围都会有大批少女围着转,有的献花,有的献果。潘安每次回家,水果和花都能装满一整车。
潘安不止有美貌,还是写悼亡诗的第一人(悼念妻子所作),开了给妻子写悼亡诗的先风:
《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黾勉恭朝命,回心返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芳菲,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萋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尤可击。
诗写的情真意切,妻子去世后,发现到处都是妻子留下的生活气息,睹物思人,恨不得追随妻子于九泉之下。
而且这篇诗词,是发乎情而止乎礼的典范,妻子去世了,潘安在诗中不是写哎呀呀,你怎么先我而走了,教我一人怎生独活?然后满纸血泪,潘安的写法是 帏屏无芳菲,翰墨有余迹 ,用客观物品表达了作者的主观心态,叫人读起来有一种被温柔一刀刺中心田的感觉。
潘安因卷入太子之乱,判灭三族。
兰陵王: 兰陵王是这四大美男中唯一一位具有阳刚之气的男子,其他三人都是有一定的文学素养,阴柔,兰陵王却不一样,他是唯一一位能上战场的人,兰陵王是北齐的战神。敢于带五百人冲入周军阵营,大杀一圈再回来。有一个传说,因为兰陵王长相俊美 (白美类妇人) ,不足以威慑敌人,所以他每次上战场都是以面具覆面(这个传说可能是与每次打仗都带着青铜面具的狄青混合了),但是兰陵王戴面具这一说法无史实支撑。
兰陵王战功赫赫,但是却受到人主猜疑,高纬猜疑兰陵王有谋逆之心,兰陵王先是假装爱财收受贿赂,后又称病不上朝,但是得到的却是高纬赐来的一杯毒酒。
兰陵王明知是毒酒 “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鸠也!”, 还一饮而尽,以明志。
宋玉: 宋玉的文采没话说,能与屈原齐名,世称屈宋,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楚辞之集大成者。所以,这个文采附加题在宋玉面前是不存在的。
对于宋玉的样貌,史书中少有描写,但是可以从宋玉的意*中一窥究竟,宋玉说有一个美女看了自己三年,他还能保证不动心,这个美女长什么样子呢?
就是这样一个美女,看了宋玉三年宋玉都没动心,而宋玉的容貌能让这样一个美女在墙外坚持看三年,可见宋玉不仅长得好看,还耐看。
宋玉的下场是不善为官,流落乡野。
卫玠: 卫玠是阴柔派的代表,从小体弱多病,还喜好与人谈论玄学,可谓是外表华丽,内有诗文。
卫玠在回建邺(南京)时,满城的人听说是卫玠来了,于是年轻的姑娘围成了一排排,挤的是一个水泄不通,本就体弱兼车马劳顿的卫玠,在这重重包围之下,活活被看了,时只有27岁。
四大美男好选择,但是四大丑男实在是难以定夺,若是从祸国殃民来看童贯、蔡京、潘美、秦侩都在此列。若是单论样貌,实在是难以定夺,大概也是从一些流民盗寇中挑选,为史书所不足载。
这四大美男,都是悲情人物。
其实对于四大美男,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笔者心中的四大美男:墨子、屈原、李白、辛弃疾。
墨子: 三分侠气、三分情怀、三分文采,更有一分兼济天下之心。
屈原: 辞赋华丽,境遇苍凉,千古失意者同为一叹。
李白: 仙人入凡,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辛弃疾: 有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气,也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充满生活气息词作。
2017年10月11日
美男丑男各朝俱有,标准不一,认知差异。有人以丑为美,有人以美为丑。有人以颜值、风骚为美;有人以才华、人品为标;角度不同,各取所好。本人认为:才华出众,人品绝佳,爱国爱民者堪称美男;出卖祖国,背离祖宗,心灵肮脏,办事龌龊者方为丑男。有此标准,网友们便可以按图索骥,对号入座了。
关于中国 历史 上的四大美男,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相比于四大美男的四大丑男:晏婴,左思,包拯,刘墉。(美丑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美丑只是一个人的容貌,不能以此对人下已定论)
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
一。潘安
潘安,原名潘岳。潘安是古时候公认的美男子,人们经常用“貌若潘安”,形容男子英俊。
二。兰陵王
兰陵王被称,北齐战神,面具下的悲情美男子。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战场。
三。宋玉
人们常用“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相传,宋玉是屈原的弟子。
四。卫玠
据说,卫玠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人们都去观看他。骠骑将军王济是卫阶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
中国 历史 上的四大丑男
一。晏婴
后人也称其为晏平仲,或尊称为晏子。齐国夷维人,是春秋时期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杰出的外交家,“晏子使楚”的故事至今传为外交史上的佳话。
二。左思
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貌丑口讷。《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虽貌丑,但极有才气。
三。包拯
包拯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包拯之名妇孺皆知,他们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刘墉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刘墉不仅是清朝乾嘉时期著名政治家,更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其书法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名满天下。
虽然晏婴,左思,包拯,刘墉被称为中国古代 历史 上的四大丑男,但是他们也是才华横溢,成就卓越的 历史 名人。
四大美男有汪兆铭、喻培伦、、顾维钧。
中国 历史 上的四大美男一般是指: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1、潘安
潘安排名古代四大美男之首,公元247年他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是西晋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潘安之所以排名四大美男之首,不仅是因为他拥有世间绝无仅有的美貌,还因为他气质出众,写诗很在行,在政治上也有所参与。
潘安年少时跟随父亲到山东、河南、河北游历,20岁就入仕了。
关于潘安的美貌 ,有一个成语专门因为他而存在,那就是“ 掷果盈车” 。
年轻的时候,潘安驾车行驶在路上,因为颜值高,神态优雅,街边的老幼妇孺都被他吸引,看的入迷。
喜欢潘安的人把手里的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潘安走了一路,车里装满了爱慕者丢给他的水果。
另一则关于潘安的美貌,说潘安年轻时做河阳县令,因为当地地理环境适合种桃花,潘安就让人满县都栽种桃花。
当地的百姓特别喜欢潘安这个举措,之后就用“ 河阳一县花 ”来称呼他。
这一称呼既说明潘安长相如桃花般美好,又说明潘安善于治理地方事务。
2、宋玉
宋玉出生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98年,他是楚国的士大夫,师承屈原。
宋玉除了美貌出名外,他在辞赋上也拥有很好的造诣,他的《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都广为流传,到现在仍被认为是佳作。
宋玉除了有美貌和在辞赋上的天赋,他的情商也特别高,他很有自己的主见,从不附和自己不认同的意见,为此很多人到楚王面前去说他的坏话。
楚王把宋玉叫到面前,问他有没有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要不然怎么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他?
宋玉举了个例子为自己辩白,他说有一个歌唱家在城中唱歌,当他唱通俗易懂的《下里》和《巴人》这两首歌时,很多百姓会跟着一起唱。
而当他唱高雅难懂的《阳春》和《白雪》这两首歌时,附和的人就少了。
宋玉说自己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他的主张和意见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也是很正常的事。楚王听了宋玉的话,也就没再为难他。
因为宋玉的这段话,之后就出现了“ 下里巴人 ”和“ 阳春白雪 ”这两个成语,而这两个成语分别形容通俗和高雅两种事物。
公元前222年,楚国亡,宋玉也在同年去世。人虽去世,但他的美貌和才情却在 历史 的长河里经久不衰,为世人所传诵。
3、兰陵王高长恭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兰陵王高长恭,本名高肃,出生于公元541年,因为能征善战,被封为兰陵王。
高长恭长相柔和,心地善良,声音也特别好听,因为打仗特别厉害,成为战神一样的存在,为世人所敬仰和喜欢。
北齐高殷继位后,公元560年,高长恭被封为兰陵王,乾明之变后,皇叔高演登基,高长恭进一步得到重用。
高长恭被重用后常年外出打仗,美貌反而成了拖累,据说他每次带兵出战都要戴上一个面目狰狞的面具,以此来增长自己气势。
而他自己本身的长相因为太好看,对敌军没有威慑作用。
高长恭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参与了北齐后期和北周的很多次大战,击退北周进攻,声名远扬,士兵们为他创作《兰陵入阵曲》,来歌颂他作战勇猛。
如此完美的高长恭却没得到好下场,他在军功日益高涨后,在武平四年(573年)遭到了当时的皇帝,北齐后主高纬的忌惮,最后被高纬赐了一杯毒酒,去世时年仅33岁。
4、卫玠
卫玠出生于公元286年,是晋朝的玄学家。
卫玠小的时候因为长的特别好看,他的舅舅王济,虽然自身风度姿容都十分出色,但每次和卫玠在一起,都觉得自己十分丑陋。
卫玠出门上街,见过他的人也都觉得他像一位玉人,为他的长相倾倒,纷纷去看他。
作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卫玠相比其他三位来说柔弱许多,他长大后体弱多病,虽然喜欢玄学,喜欢和别人探讨玄学,但母亲王氏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多讲话。
卫玠平时虽说话少,但句句精妙,为此,当时很有名望的王澄,每次听到卫玠说什么,都会被他的话倾倒。
卫玠的岳父乐广在全国有名,是一个性格孤高、清冷的人,而卫玠心思细腻,为此当时就有人用 “冰清玉润” 来形容岳父和卫玠的脾气和性格。
卫玠美貌,就连去世也充满浪漫色彩,据说他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去,因为他在当地久负盛名,所以当地百姓当天纷纷来看他,把路围得水泄不通。
卫玠本来就身体虚弱,经受舟车劳顿,现在又被大批人围观,最终病重去世。
因为这件事,就有了一个“ 看杀卫玠 ”的成语,可见,人长的过分好看,也不全是好事。
中国 历史 上四大丑男一般是指:晏婴 、左思 、包拯 、刘墉。虽然晏婴、左思、包拯、刘墉相貌丑陋,但他们却都是 历史 上很有才能的人。
晏婴 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他任上大夫,辅佐过齐国三位君主。
他的很多思想和趣事大都记录在《晏子春秋》中,而 《晏子使楚》 更是基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了语文课本。
左思 是西晋文学家,他的 《三都赋》 特别有名。
当时因为这篇辞赋太受大众欢迎,很多人都争相抄诵,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洛阳的纸一下子上涨好几倍。
于是人们就用 “洛阳纸贵” 来形容文章著作写的好,大受好评的现象。
包拯 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对他很熟悉,他是北宋名人,因为为官公正廉洁、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敢替百姓伸张冤屈而被人称为“包青天”。
刘墉 是乾隆年间的官员,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内阁学士等职务,在任时为官清廉,因为喜欢书法,且在书法上造诣颇深,被称为“浓墨宰相”。
我是周柃利,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啦,希望能让大家满意。
四大丑男要从西游记里评,十个八个信手拈来,四大美女也在西游记里找,大把的有,白骨精,蜘蛛精,西梁女国,天宫仙女。四大美男古有定论,潘安宋玉高欢卫玠,四大丑女有东施,孔明妻,苏小妹,贾南风,外加一个登徒子妻。
赛潘安,是宋玉 潘安和宋玉都是谁啊
潘岳、字安仁,世称美男子潘安。城关镇大潘庄人,西晋文学家。
潘岳自幼聪颖过人,乡人称为“奇童”。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赏识,荐举为秀才。后任河阳(今河南孟县)令,勤于政事,倡导人民多植果木,全县林木丛丛,桃李处处,人称“花县”。后转任怀县(今河南武陟)令,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擢升尚书度支郎,又迁升廷尉评(掌管朝廷司法)。
晋武帝后,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任潘岳为太傅主簿。惠帝之妻贾后与杨骏争权,杀杨骏。潘岳被株连,贬为平民。后任长安令,继而征补为博士。因母病,辞官奉亲。居洛阳城南洛河旁,养花植柳,结庐闲居,驾车奉母悠游,博得孝名。朝廷召潘岳入朝,任著作郎(编修国史),转任散骑侍郎,后又升任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丰姿秀美,容貌出众,少年居都城洛阳时,每乘车出游,总有一些女子携手绕车,投花掷果,以示爱慕之意,后人以“美男子”、“掷果潘郎”称赞他。
与其叔潘勖、侄儿潘尼并称文学史上的“三潘”,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道。他20岁作《藉田赋》以歌颂晋武帝司马炎躬耕之事,词藻清艳,声震朝野,但也因此遭人排斥。《晋书·潘岳传》中有:“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哀诔之文”。他一生写过许多好诗赋,其《西征赋》、《秋兴赋》、《寡妇赋》、《闲居赋》、《悼亡诗》等都是诗赋中的名篇,至今仍为文学史家所重视。流传后世的有《潘黄门集》。
潘安在何处
多少年来,提起我国古代美男子潘安,可以说是妇孺 皆知,“貌似潘安”一语流传至今。潘安,名潘岳,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中牟县大潘庄人。他少年时即以才颖见称乡里,十二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潘安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他善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究形式美的特点。他“善为哀谏之文”,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请著称。
公元265年,潘安19岁,其父潘芘为琅耶内史,岳即随父赴任。潘安曾任河阳、怀县县令,后又任太常博士、尚书度支郎,最后官至黄门侍郎。
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被赵王司马伦、中书令孙秀诬陷,在洛阳被杀,并“夷三族”,时年54岁。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名人,今人于1996年在潘安故里建起了“潘安故里游乐园”,总投资600多万元,十月一日正式向游人开放。园内游乐项目达30多个。游乐园开业后的第二天,潘家古坟上的四棵棠梨树,未到开花季节却突然开出满树白花,令人称奇,也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潘安到底有多美?《晋书》没详细的描写,但有比详细描写更高明的表现方法:“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的故事,不堆砌辞藻,不乱戴桂冠,却十分到位地凸现了这位“大众情人”的民间地位、容貌标准和受欢迎的程度。潘安貌美,却不利用这个个人优势胡来,用情专一,与夫人杨氏感情很好,杨氏去世,潘安悲痛欲绝,作悼亡诗文,不经意之间成为名制,这些故事,对他当时在妇女界树立美好形象得到一致认同一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许以庙堂的观点和话语很难对潘安
这个历史人物有什么不得了的评价,但是从江湖从街巷从民间的观点来看,潘安是一个应当认真回眸端详重新描摹图绘的形象。
1. 掷果盈车——潘岳
此君即大名鼎鼎的潘安是也。西晋时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多好听!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潘岳年轻时,拿着弹弓到洛阳城外游玩,姑娘们争相向他丢水果,每每满载而归。常吃水果,补充维生素,皮肤更好,形成良性循环。MM们愈发狂热,干脆手牵手将他围起来,看个够。可惜照相术还没有发明,否则檀奴出本写真集一定很赚。有个人也学着潘岳的样子郊游,不幸他长得很丑,被人家吐唾沫。男性版的东施效颦!那是著名丑男左思,和潘安一起出游,结果回来的时候,潘安车上的水果够开水果店了,左思车上的烂砖破瓦头连盖间房子都有赢余.
潘岳不仅长了张锦绣皮囊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二十来岁时,晋武帝司马炎一天兴趣来了,下乡耕田作秀,大伙纷纷写马屁文章颂扬其事。结果潘岳的赋作得最好。大臣们一看,这小白脸,算什么东西,马屁敢拍得比我们好!嫉妒得那个。立马赶出朝廷。赋闲十年后,潘岳终于被重新录用。先后当了河阳,还令县太爷。颇有政绩。风雅县令在河阳县种遍桃树,时人号为“一县花”。此后在政坛屡升屡降,只到元康六年(296)前后,回洛阳任京官。几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时掌权的是丑八怪皇后贾南风。她外孙贾谧好结交宾客,组织了个文人团"二十四友",为贾氏外戚集团进行文字煽惑。潘岳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位。精彩之笔,当数搞垮太子的阴谋。具体过程如下:潘岳写了一篇狂草,贾南风派手下的宫人将太子灌醉,哄他抄写。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纸上啥内容。照着笔画胡乱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宝别人当然也看不懂,何况当时皇帝还是个白痴。这难不倒才子潘岳,他模仿笔迹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纸头上照原来风格添置笔画,成为反迹昭著的逆书。以笔为刀,不流血!太子后,赵王司马伦借口报仇,兵变入宫除尽贾氏一党。潘岳从前就得罪过赵王伦的boyfrend孙秀,这会儿当然翘翘,还是满门抄斩。他一生孝顺,却连累老母丧命于东市。不亦哀哉!
八王之乱中政治一塌糊涂,潘岳偏要凑热闹,落了个为虎作伥的恶名。好歹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这辈子过得不算太衰。其文风华美不却不失于雕琢;描写细致,尚不致于繁芜。善写清绮哀艳的悲情文章,很忧郁的一个美男子。在生活中潘岳绝对是个好男人,十余岁定婚,对发妻杨氏一往情深。杨氏不幸于元康八年(298)去世(得是时候,幸与不幸,很难说),潘岳的悼亡词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是中国此类题材中最早的名篇。,可惜功名心太重,躁急干进,不知满足,终落得身首分离。当年洛阳城外的那些热情奔放的姑娘们想必都为人母了,有为青葱岁月的热情流一把泪的吗?
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 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之后,楚有宋玉、唐 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 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 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 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 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 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 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 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 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 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宋玉的作品,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 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 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 《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 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 《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 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 《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 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 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 色赋》、《风赋》等篇,也有人认为不是宋玉所作,不 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九辩》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借悲秋来抒写“贫士 失职”的“不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的黑暗。 诗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但不象屈原那样激烈和执著,情 调相对有些低沉。诗中悲秋感怀的主题和借景抒情的手 法,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汉武帝《秋 风辞》以下,如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秋思》,夏 侯湛的《秋可哀》、《秋夕哀》,江遒的《咏秋》,湛 方生的《秋夜诗》,何瑾的《悲秋夜》等,都与《九辩》 一脉相承。此后继踵而作者,也代不乏人。
《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篇,以 丰富的想象和铺陈的手法来描绘女性的神情与体貌,在 文学史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类作品可能渊源于《离 骚》中上天求女的传统,但多佚荡的情思而少讽谕的意 味。汉以后如汉武帝的《李夫人赋》、司马相如的《美 人赋》、曹植的《洛神赋》、谢灵运的《江妃赋》等, 均由此发端;至南朝梁、陈间,更演化为宫体、诗 的末流。《风赋》一篇,以“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 雌风”作对比,写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生活差别,虽属 游戏娱乐文章,但多少带有一些讽谏意味,在写法上对 后代作家也有一定的启发性。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 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 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 文学史上的地位。(姜亮夫)
宋玉和他的《九辩》
屈原之后,祖述“风骚”的楚辞作家俊才辈出,群芳竞秀,蔚为大观。在众多的诗人中,崛起于战国末季的楚国,卓尔不群、才华横溢的佼佼者便是宋玉。他是服膺屈原而又自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楚辞大家。虽然他的品格志行和艺术造诣难与屈子相侔,但是,在汉文学史上,却屈宋并称,相沿至今。
唐代爱国诗人杜甫曾感慨万端地咏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咏怀古迹》)诗句表达了他对宋玉的悼惜爱重之情,同时也概括了宋玉的身世、情志与艺术成就。
宋玉的身世
关于宋玉的生平事迹与艺术生涯,史料极少,而且互有牴牾,真伪莫辨。不过,我们还是应当从纷繁的乱丝中理出一点端绪,争取比较正确地认识这位独步一世的才士。
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既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又,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宋玉赋十六篇,楚人,与唐勒并时,在屈原后也。”又,《汉书·地理志》曰:“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以上记述是比较可信的。此外,某些古代文献,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如:《韩诗外传》(卷七)、《新序·杂事(第一)、(第五)》、《楚辞章句》(卷九)等。
综合各方面比较可信的资料,我们可以基本上勾画出宋玉小传的轮廓:
宋玉,是晚于屈原的楚人,为屈原的后辈,与唐勒、景差同时,大约生于屈原沉江前后,于楚亡之际。虽不是屈原的受业弟子,但他非常景仰屈原,在文学创作上师承屈原的风格,却又自出机杼,另立门户。“悲秋”,便是宋玉赋的特征之一。他是寒门素族的贫士,为了谋求出路和报效君国,曾经离乡背井远适京都等地。几经周折,百般营求,当过楚王左右的文学侍臣。虽然官卑职小,但凭着他那超群的才力,犀利的谈片,也曾一度博得楚王的赏识。谁知宦海风波,仕途崎岖,他不为乱世所容,横遭奸佞谗害,而昏君信谗易怒,终于被黜失职,落魄江湖,潦倒终生。他忠君爱国,始终希望得到楚王的信任,以施展怀抱。但是,君门九重,忠悃(kǔn)难申。他忧国忧民,愤世嫉俗,却不能象屈原那样冒谏诤;只是以“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态度对待黑暗的现实与不幸的遭际。他托志芳洁,修身自好,宁肯穷处守高,也不同流合污以求显荣。他是一位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宦途失意的文士。
宋玉留下了哪些作品
宋玉究竟有哪些作品呢?这是自古至今难以质证的问题。《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但篇目已不可考;而现存题为宋玉赋者则仅有十四篇:王逸《楚辞章句》载《九辩》、《招魂》,《文选》和《古文苑》等书还载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数篇,古今许多学者经过研核鉴别,多认为《招魂》乃屈原所作,《九辩》为宋玉所作,其他均系后人伪托。现举几例:
一 《文选》、《古文苑》等书所录各篇散文赋的体式,并非楚辞体;而是西汉司马相如所创制的那种散文赋体。这种体式不是宋玉所处的战国时期所能产生的。所以,如果定要说它们是宋玉之作,那么,这位宋玉就不可能是战国时期的楚人了。
二 这些作品多为宋玉与楚王对话的形式,而在叙事行文中又常称“楚王”、“楚襄王”,以常理揆(kuí)之,宋玉既是楚人,就不能在称本国国君时冠一“楚”字,更不能在国君生前预称其溢号。
三 《笛赋》有言:“宋意将送荆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如果认定宋玉主要生活年代为楚襄王时,而荆轲刺秦王则在楚王负刍元年,晚于襄王数十年,那么,荆轲的典故就决不会被几十年前的宋玉所引用。退一步说,即使负刍元年宋玉尚存,也不会将同时的故事这样写进自己的作品中。
四 这些作品多是明显地以第三者口吻写的。宋玉不应在作品中直呼己名,如“宋玉、景差侍”、“问于宋玉曰”、“宋玉对曰”,等等。
五 《高唐赋》述曰:“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显系后人追记之词。
六 《高唐赋》、《神女赋》、《高唐对》共叙一事;《讽赋》、《登徒子好色赋》内容相仿,文气格调雷同。尤其《高唐对》一篇,文字与《高唐赋》首段基本一致,只将神女自述之言增益四句,实乃《高唐赋》首段的重录。试问宋玉一人缘何重复制作同一题材之文章?
七 《古文苑》成书较晚(相传为唐人旧藏本,北宋孙洙得之于佛寺中,后经南宋韩元吉、章樵厘订注释),而《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却首次被它所著录。假令此等作品确系宋玉所撰,那么,去古未远而且见闻广博的刘向、王逸何以不将其收入《楚辞》?
八 这些作品用的多非周秦古韵,而是汉代以后的音韵。
总之,这些作品可疑之处甚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在现传宋玉的作品中,能考信证实的只有《九辩》一篇。现在我们准备结合宋玉的时代、生平、思想谈一谈《九辩》。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究竟有多漂亮,最后又为何会被灭了三族?
潘安虽然因为貌美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不过人们也是忽略了潘安的才华,也是因为对自己的才华十分的自信,让潘安有些目中无人经常得罪别人,因为得罪了当朝的宰相孙秀,并卷入了政治斗争。所以潘安的结局有些让人唏嘘,在著名的八王之乱中因为孙秀在别人面前乱讲话,潘安就受到了当权者很大的怀疑,就下令把潘安三族都给灭了。
潘安在自己年少气盛的时候,自己的父亲下面有一个官员孙秀经常的阿谀奉承,潘安对于这种人是从心底里讨厌的,就经常的故意给这个孙秀难堪,有时甚至拿鞭子抽打他。孙秀因为自己的身份原因一直都入手着潘安对他的敌意,潘安也简单的认为这是对于阿谀奉承之人的惩罚,但没有想到的是孙秀在后来的日子里当上了宰相,潘安还是当初的潘安。
得到孙秀当上宰相之后,潘安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害怕当年的事情被孙秀记恨的,所以一直都很谨慎孙秀,但孙秀一直都没有针对他,潘安就以为孙秀是忘记了之前发生的事情,而孙秀是等着潘安犯错误的适合给潘安一个重重的打击的,当时因为潘安在一个亲王身边工作,而孙秀就利用君王多疑的性格,说潘安和亲王是要密谋造反的,于是就下令灭潘安三族。
潘安一直以来以美貌在历史当中出名,不过他自身的传奇并不仅仅局限在样貌上,他才华出众,同样也自持清高,因为得罪别人,又因为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位置;导致本来很有才华的潘安早早的去世了,并且连累了自己的家族人性命,对于这位历史名人的一生也是让大家很唏嘘的,潘安的故事也警告我们不能够随意的和别人结下矛盾,要与人为善。
貌似潘安的典故来自什么古典书籍?谢谢!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或许是因为这位曾经侍奉中国历史上最丑最荒*最无耻的皇后贾南风的美男子,其德行操守实在当不起这个“仁”字,因此后人省略一字,乃有潘安之名。
《世说新语》中专有“容止”一章记载魏晋的美男子,形容潘安的相貌时是这么说的:妙有姿容,好神情。潘安乳名叫“檀奴”,因此后来许多女子都把自己的情人或者老公唤做“檀郎”。其实这个称呼极有水分,好比现在的“帅哥”一词,似乎只要五官不少了一官的男人都有人叫他帅哥,这说明如今的女子弱视者居多。远不如魏晋时期女孩子的鉴赏力。
单是寥寥数语,还不足以描绘出潘安之美,更不能体现出魏晋女子的审美能力。《世说新语》中是这样记载的:潘安少年的时候,非常顽皮,书是读不下去的,每天只提了弹弓驾着车子到洛阳城的通衢大道上去兜风。
潘安的弹弓是铁胎打造,洛阳城最倔的牛后抽得牛筋做成,这样的弹弓即使用纸团做成的弹丸也颇具杀伤力。在他还是小屁孩的时候,洛阳城的百姓就已经很难找出没被潘安把脑袋打出过包的。因此,那时的洛阳城,有许多从外地赶来的商贾都囤积了大批量的铁锅,趁机哄抬物价,一时间更是“洛阳锅贵”。
到潘安弱冠之年的时候,他玩弹弓的水平已出神入化,力道更是非同小可。虽说还不足以洞穿铁锅,但一弹打去就会把铁锅凿个坑,洛阳百姓沮丧地发现,自己脑袋的前景依然不大美妙。于是每逢潘安驾着车拿着弹弓出来玩的时候,几乎举城皆空。不过,潘安也不是完全的浑不吝,亏得这位美男子读了几年圣贤书,倒也从来不打女人。这一点就好像某些颇有远见的猎人,只打雄的不打雌的。洛阳百姓无意之中发现了潘安的游戏规则,便及时调整了防御策略:只要是潘安上街的日子,就尽遣家中女子出门办事购物。
洛阳百姓调整防御策略的第一天,潘安又一次上街了。马车刚刚行至洛阳城最繁华的街道上,潘安就感觉到一丝异样:仿佛唐僧师徒初到女儿国的疑惑,怎么可着满大街就不见一个男的?
正茫然间,于街上行走的老女人中女人小女人猛然间停住了脚步,整齐划一的在街道两侧排成了两列,随即从篮子里拿出各色水果突然向潘安掷来,密集程度仿佛集束炸弹。其中不仅有瓜果梨桃,还夹杂着从岭南进贡来的椰子、榴莲等热带水果。这两种水果掷出来基本上就像是扔铅球,如果准确命中的话,也能把铁锅砸个坑儿。一边扔,众女子们嘴里还齐声娇叱:为相公(或为情郎父亲兄长弟弟叔叔大爷等等不一而足)报仇啊!
落荒而逃的潘安回到家里,撕心裂肺地哭道:北方人为什么也爱吃热带水果呢?或许,潘安更应为没有出生在有板砖的日子感到庆幸。众所周知,宋玉既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辞赋作家,又是问题最多、最难研究的作家。尽管他与屈原齐名,并称屈宋,可是历史文献中对他的记载之简略,异说之众多
,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文献无征的状况已经使研究者手足无措,而记载的歧异,说法的混乱,更使得有心涉足其间的人望而却步。自汉唐迄于明清近代,关于他的作品真伪、生卒年代、仕途履历,一直都是各执一辞,莫衷一是。这些问题给宋玉研究罩上了重重迷雾,也局限了宋玉研究,以致整个二十世纪,在其他各个朝代作家研究都硕果累累的时候,宋玉研究这一领域却仍是空白一片。令人鼓舞的是,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的吴广平先生向学界推出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宋玉研究》(岳麓书社),全书29.3万字,凡十六章,分上中下三编,上编“生平与著述”主要运用文献考据的研究方法,考证宋玉的姓字故里、生卒年代、行止交游、著述真伪问题,中编“继承与融会”着重论析宋玉与儒家、道家、纵横家及神巫文化的关系,以及与屈原的文学承传,下编“成就与地位”论述宋玉在赋史上的地位与对赋体文学的贡献,宋玉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宋玉赋与地域文化、宋玉赋与大言小言等问题。三编以外,又以3万余字的“结语”作结,并精心编制了“宋玉研究论著索引”作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在研究中努力做到传统和现代结合,中西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宏通境界,是很多学者的共同追求,也是著者自立的崇高学术目标。作为一部探索性很强的著作,《宋玉研究》很好地体现了著者的学术个性与学术追求。该著最显著的特色,是能熟练使用传统考据和文本分析方法,同时运用语言学、神话学、宗教学、原型批评等现代西方理论与方法解读宋玉及其作品,收获甚丰。
在搜集史料时,著者充分利用文化人类学成果与考古学界成果。如宋玉《神女赋》写的是楚襄王梦神女还是宋玉梦神女,这一聚讼纷纭的老问题,除从传世文献中发掘新材料外,也注意到文化人类学提供的域外的、原始的、民族的、民俗的材料。又如在解决旧题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真伪问题时,较好地利用了徐少华、黄家忠两人发现的考古材料
子建是曹植
其实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如果您在古书中看到西晋的潘岳那就是指这位美男子潘安了。
潘安,对于很多人来说如同雾里看花。和潘安齐名的子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以一首《七步诗》名扬天下,名垂青史,而潘安除了美貌之外,其他方面鲜为人知。出于对这位古代名人的好奇,我们来到潘安故里—中牟县城关镇大潘庄村,试图通过寻访了解到一个真实、完整的潘安。
说到潘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潘安到底有多美?中牟县地方志主编王曜卿给我们讲了《晋书.潘岳传》里记载的一个小故事:他十七八时,每次夹弹弓出游,当地的妇女就联手萦绕往他的车上扔果子以表达爱慕之情,每次他都满载而归。应该说,潘岳的相貌在当时是比较美的。这在正史上有反复记载,如《潘岳传》:“岳,美姿仪”;《文心雕龙》:“潘岳,少有容止”。就是相貌好的意思。
成语“掷果盈车”就是从这里来的,当时书中记载的另一段故事更能突出潘安的美貌。当时也有一个有名的人叫张载,他也学潘岳出带车出游,但他的相貌丑,人家都给他扔石头,每次都是碎砖头瓦块的拉一车。
如今潘安故里竖着一尊潘安的塑像,这位传说中的美男子果然是仪表堂堂。他手持书卷,凝望远方,有一种儒雅之气。不过专家告诉我们:这座塑像是雕塑家凭借想象完成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潘安的庐山真面目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考古事业的发展,也许有一天,潘安的真实画像能够重见天日,让世人能够一睹这位美男子的风采。
其实,潘安这个名字能够载入史册,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美貌,用才貌双全概括他是最合适的了。《中牟县志》主编王曜卿对这位家乡名人颇有研究,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了这位美男子的另一面。他告诉我们:潘安的文学造诣在当时可以说是顶尖级的。潘安出生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十二岁就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
(十六、十七岁时的《射雉赋》,风格清新、文词成熟,以大自然的感情,也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影响较大。)
西晋太康、元康时期,文坛上出现很多作家,潘安就是众多作家中的佼佼者。在文学史上,潘安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当时有种说法叫“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这在一方面证明其文学才华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文学作品具有清新质朴、清澈见底的风格。“陆才如海”风格浑厚不好理解,而潘岳的清新浅显既对于文人是上好的作品、便于流传,对一般的人也能接受,流传很广。)
在魏晋时期,赋是主要的文学题材。潘安的赋不仅多有名篇,而且无论在用典造句、审美立意上都是高人一筹。(从深度上说,他写的一个《西征赋》将近六千字,其长度就有文字以来无人超过。当时,很多文人都在写大赋,像左思的《三都赋》约三千字。而潘岳的《西征赋》却写了将近六千字,其词汇、审美都是很高的,在当时达到了无可匹敌的高度。而且从作品数量来说也很多。《藉田赋》、《闲居赋》、《秋兴赋》等都较有名。尤其是《闲居赋》、《秋兴赋》因表现出潘岳的为人处世及其经历而广为引用。)
潘安的作品以抒情见长,这点在他的名作《悼亡诗》三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潘安12岁与其妻杨氏定亲,婚后共同生活二十多年,夫妻情深。妻子不幸早亡后,潘安对她念念不忘,在他的许多诗作里面寄托了对亡妻的无限哀思。《悼亡诗》三首是其中最有影响的。(《悼亡诗》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因为他的三首悼亡诗都是怀念妻子的,后世就把悼亡诗限制在了悼念妻子的范畴,可见影响有多大;他的悼亡诗中名句也很多,象用比目鱼比喻夫妻情深,《悼亡诗》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比喻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
潘安这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在仕途上却屡屡受挫。司马炎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建立西晋后,22岁的潘安任太尉贾充的撰吏,他做了一篇《藉田赋》被司马炎大加赞赏,却招致了朝中大臣的忌妒,由于他们从中作梗,潘安十年没有升迁。潘安一生之中做官最高做到黄门侍郎,还做过多年的七品县令。虽然怀才不遇,潘安还是勤政廉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任河阳县令时,他常常行走在百姓之间,调查民情民意,根据当地河流纵横、山川遍布的自然优势,号召百姓广种桃李,不但绿化了荒山,而且造福了后代。在整治民风上,潘安也是因势利导,以德育人。(四年后,他调到怀县任县令,上任后实行政策,谁来告状就先到花园浇花,用的桶大而且底尖,井上卡桶的钩是双环的,这项工作只有两人合力才能完成,往往两人在配合中矛盾就化解了大半,这时再审案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虽然潘安并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无情的命运却总是在捉弄他。
公元296年,潘安回到京城做官,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关于潘岳疑案,得从二十四友说起,后人归之为政治集团,而事实上他们是“文人二十四友”,为首的贾谧是一个大文人,包括陆机陆云都是二十四友之一,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这是一个文人集团但每个人身份不同,石崇富可敌国但品质不好、无恶不作,贾谧是皇后贾南风的侄子。)
贾谧很欣赏潘安的才华,上朝的文辞多出自于潘安之手。贾谧的宠信,使潘安为其效力达到了忘我的地步,以至于在宫廷政权争夺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贾后、贾谧为达到长期左右朝政大权的目的,策划了一起谋害太子的计划。潘安被牵扯其中,招致“杀身灭门“之祸,潘安在这件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至今仍是迷雾重重,但史学家多数认为:潘安的是个冤案。(这么大一件事东汉南北朝人写的史书中对此没有记载,而是在后代房玄龄的著作中提到的,当朝人未写而三百年后的人才写其依据何在?直接参与陷害太子是忤逆之罪而潘岳的传记中却只字未提,这在史官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同时赵王伦起兵诛贾后翼党理由就是为太子报仇,如果“元凶”是潘岳,为什么却没提到潘岳的事?这三个事联系起来,有疑点。)
潘安依附和结交的人物也使他遭到后人抨击。石崇是个臭名昭著的人物,因为和官僚王恺斗富而暴殄天物,千百年来一直遭后人唾骂,不幸的是潘安和石崇是好朋友,两个人一同被处,临刑前潘安还称石崇为石友,也难怪后人对潘安的人品议论纷纷。
正是因为这些疑点和争议,潘安成了人格复杂并且被历史迷雾笼罩着的人,成了后世不好评说的人,倒是他的美貌有口皆碑,于是人们就只记住了他的美貌。
象母亲疼爱儿女一样,故乡没有忘记潘安这个游子。1996年中牟县城关镇政府投资600多万元兴建了“潘安故里游乐园”,潘安墓也在其中。在这里我们看到:圆形坟头上生着繁茂的茅草,墓后是一小片树林,墓前立有汉白玉的香炉和一整块不规则的石头做成的墓碑,墓碑上“潘安墓”三个黑漆大字显得静穆、哀戚。这位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才子如今门庭冷落,只有一些儿童在游乐,和其生前被女追星族狂捧穷追的景象真是有天壤之别。
潘安的人生,像他的作品一样清绮哀艳,令人感叹而又回味无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