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化论》的疑问~~~~~

2.对对子,和风对( )......

3.恐龙和人有很大的关系吗?

4.清明上河图 真迹 现在在哪

5.2019-01-09

《进化论》的疑问~~~~~

推崇备至打一动物-推崇备至啥意思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这是进化论最为核心的两句话。

进化论(evolution)在19世纪后用于生物学,专指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又称演化论。evolu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evolutio,表示展开或把一个卷紧的卷松开的意思。

[编辑本段]历史

达尔文把以前生物变化思想的发展和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八卦说,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世纪)认为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 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这就是所谓特创论。与特创论相伴随的目的论则认为自然界的安排是有目的性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

从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不变论。当时这种观点被I.牛顿和C.v林奈表达为科学的规律:地球由于所谓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生物种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到了18世纪下半叶,I.康德的天体论首先在不变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转变论的自然观就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中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一些生物学家,往往在两种思想观点中入门旁徨。例如林奈晚年在其《自然系统》一书中删去了物种不变的词句;法国生物学家G.-L.de布丰虽然把转变论带进了生物学 ,但他一生都在转变论和不变论之间徘徊。J.-B.de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转变论观点,并且始终没有动摇。

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大多数动植物学家都没有认真地研究生物进化,而且偏离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坠入唯心主义。“活力论”虽然承认生物种可以转变,但把进化原因归于非物质的内在力量,认为是生物的“内部的力量”即活力驱动着生物的进化,使之越来越复杂完善。但活力论缺乏实际的证据,是一种唯心的臆测。最有名的活力论者就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19世纪后期出现的终极目的论或直生论,认为生物进化有一个既定的路线和方向而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

后人把拉马克对生物进化的看法称为拉马克学说或拉马克主义,其主要观点是:

①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②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

③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④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如果环境朝一定的方向改变,由于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终于使生物发生了进化。

拉马克学说中的内在意志带有唯心论色彩;后天获得性则多属于表型变异,现代遗传学已证明它是不能遗传的。

达尔文的学说

1858年7月1日C.R.达尔文与A.R.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人称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其核心自然选择原理的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它由于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百余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还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弱点:

①他的自然选择原理是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假说之上的。按照融合遗传的概念 ,父、母亲体的遗传物质可以像血液那样发生融合;这样任何新产生的变异经过若干世代的融合就会消失,变异又怎能积累、自然选择又怎能发挥作用呢?? ②达尔文过分强调了生物进化的渐变性;他深信“自然界无跳跃”,用“中间类型绝灭”和“化石记录不全”来解释古生物资料所显示的跳跃性进化。他的这种观点近年正越来越受到间断平衡论者和新灾变论者的猛烈批评。

达尔文以后进化论的发展

1865年奥地利植物学家G.J.孟德尔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得出了颗粒遗传的正确结论。他证明遗传物质不融合,在繁殖传代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分离和重新组合。20世纪初遗传学建立,T.H.摩尔根等人进而建立了染色体遗传学说,全面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本应弥补达尔文学说的缺陷,有助于进化论的发展;但当时大多数遗传学家(包括摩尔根在内),都反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人们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信仰,发生了严重的危机。

①新拉马克主义与新达尔文主义。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时期出现过一些新的进化学说。荷兰植物学家H.德·弗里斯在20世纪初根据月见草属的变异情况提出“物种通过突变而产生”的突变论,而反对渐变论。这个理论得到当时许多遗传学家的支持。某些拉马克学说的追随者们虽然抛弃了拉马克的内在意志概念,但仍强调后天获得性遗传,并认为这是进化的主要因素。50年代在苏联由T.D.李森科所标榜的米丘林学说,强调生物在环境的直接影响下能够定向变异、获得性能够遗传。所有这些观点被称为新拉马克主义。A.F.L.魏斯曼在1883年用实验来证明获得性遗传的错误,强调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他的看法被后人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②现代综合进化学说。

20世纪20~30年代首先由R.A.费希尔、S.赖特和J.B.S.霍尔丹等人将生物统计学与孟德尔的颗粒遗传理论相结合,重新解释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了群体遗传学。以后C.C.切特韦里科夫、T.多布然斯基、J.赫胥黎、E.迈尔、F.J.阿亚拉、G.L.斯特宾斯、G.G.辛普森和J.W.瓦伦丁等人又根据染色体遗传学说、群体遗传学、物种的概念以及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许多学科知识,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建立了现代综合进化论。现代综合进化论彻底否定获得性状的遗传,强调进化的渐进性,认为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压倒一切的重要性,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学说。

③中性学说和间断平衡论。

1968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材料提出了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简称中性学说)。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大多数进化改变和物种内的大多数变异,不是由自然选择引起的,而是通过那些选择上中性或近乎中性的突变等位基因的随机漂变引起的,反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万能论观点(见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972年N.埃尔德雷奇和S.J.古尔德共同提出“间断平衡”的进化模式来解释古生物进化中的明显的不连续性和跳跃性,认为基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种以下的渐进进化模式,即线系渐变模式,不能解释种以上的分类单元的起源,反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唯渐进进化观点。争论仍在继续中(见间断

社会达尔文主义:有些人认为,应该把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的社会生活中来。他们认为纯粹的竞争才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应该提倡个人和国家的竞争(包括终极的毁灭战争),从而淘汰失败者和一些“不适合再生存下去”的一部分人。从而达到净化人类基因,优化人种的效果。是一种极端思想的体现。是否认人的社会性这个基本概念,只是赞同“人来源于动物”,否认“却高于动物”这一人类基本属性。

[编辑本段]小进化与大进化

美国遗传学家R.B.戈德施米特认为,通常的自然选择,只能在物种的范围内,作用于基因而产生小的进化改变,即小进化;而由一个种变为另一个种的进化步骤则需要另一种进化方式,即大进化。他认为大进化就是通过他所假设的系统突变(涉及整个染色体组的遗传突变)而实现的。这样就可以一下子产生出一个新种甚至一个新属或新科。美国古生物学家辛普森同意把进化的研究分成两大领域:研究种以下的进化改变的小进化和研究种以上层次的进化的大进化,但并不同意戈氏的观点,他并不认为小进化与大进化是各自不同的或彼此无关的进化方式。

小进化研究种以下的进化改变,包括:①小进化的因素和机制,研究遗传突变、自然选择、随机现象(如遗传漂变)等因素如何引起群体的遗传组成的改变等。②种形成,研究新种的形成方式和过程,研究小进化因素如何导致同种的群体之间的隔离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种内分化和由亚种、半种到完全的种的发展过程等。

大进化研究种以上的分类单元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进化改变,其对象主要是化石,最小研究单位是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种及种以上分类单元的起源和大进化的因素。②进化型式,在时间向度上进化的线系的变化和形态。③进化速度,形态改变的速度和分类单元的产生或绝灭速度,种的寿命等。④进化的方向和趋势。⑤绝灭的规律、原因及其与进化趋势、速度的关系等。 小进化与大进化在物种这一层次上相互衔接,事实上小进化与大进化都研究物种形成。关于小进化与大进化的关系问题,近年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间断平衡学派认为不能以小进化的机制来解释大进化的事实;而现代综合进化论则认为小进化是大进化的基础,小进化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说明大进化的现象的。

对对子,和风对( )......

和风对细雨

杨柳依依对春风习习

雪中送炭对锦上添花

山的:安如泰山 挨山塞海 半壁江山 兵败如山倒 拔地摇山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表里山河 拔山超海 拔山扛鼎 拔山盖世

白山黑水 宝山空回 逼上梁山 冰山难靠 背山起楼

跋山涉水 巴山蜀水 不识泰山 巴山夜雨 崇山峻岭

出山泉水 春山如笑 残山剩水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地崩山摧

地动山摇 大好河山 调虎离山 堆积如山 带砺山河

东山高卧 刀山火海 堆山积海 刀山剑树 登山临水

倒山倾海 道山学海 登山小鲁 东山再起 恩德如山

恩山义海 恩重如山 恩重泰山 放虎归山 覆海移山

逢山开路 翻山越岭 隔行如隔山 高山景行 高山流水

隔山买老牛 关山迢递 高山仰止 关山阻隔 高卧东山

湖光山色 火海刀山 鸿毛泰山 回山倒海 河山带砺

海誓山盟 还我河山 华屋山丘 海啸山崩 举鼎拔山

积甲山齐 军令如山 聚米为山 剑树刀山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江山如故 江山如画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荆山之玉 锦绣河山

锦绣山河 开门见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昆山片玉 开山祖师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力可拔山 砺山带河 绿水青山 庐山真面目

累土至山 名落孙山 漫山遍野 名山大川 名山胜川

名山事业 南山可移 排山倒海 被山带河 排山压卵

青山不老 穷山恶水 青山绿水 千山万壑 千山万水

青山一发 丘山之功 气吞山河 气涌如山 气壮山河

日薄西山 肉山脯林 人山人海 人心齐,泰山移 山崩地裂

寿比南山 山崩钟应 山长水远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山鸡舞镜 山溜穿石 山盟海誓 山明水秀

山木自寇 山南海北 山栖谷隐 山穷水尽 山清水秀

水软山温 山锐则不高 剩水残山 升山采珠 寿山福海

水色山光 山水相连 山颓木坏 使蚊负山 水秀山明

山摇地动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肴野蔌 山珍海错

山陬海噬? 山珍海味 山中宰相 铁案如山 退如山移

泰山北斗 泰山不让土壤 他山攻错 梯山航海 泰山鸿毛

泰山梁木 泰山其颓 铜山铁壁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泰山压顶

泰山压卵 他山之石 童山濯濯 铁证如山 稳如泰山

万水千山 巫山云雨 挟山超海 仙山琼阁 愚公移山

移山倒海 野蔌山肴 游山玩水 乐山乐水 猿穴坏山

阳煦山立 有眼不识泰山 云雨巫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坐吃山崩

坐吃山空 执法如山 纵虎归山 拄笏看山 坐山观虎

水的:水平如镜 波光粼粼 泛起微波 碧波荡漾

波涛汹涌 波浪滔天 狂涛怒吼 惊涛骇浪

川流不息

波澜壮阔 浩浩荡荡 镜花水月 随波逐流 水天一色

汪洋大海 水平如镜 波光粼粼 泛起微波 碧波荡漾

波涛汹涌 波浪滔天 狂涛怒吼 惊涛骇浪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波粼粼、

风平浪静、碧波荡漾、水趣盎然

波光潋滟、清澈见底、悠悠烟水、

碧波浩渺、琉璃千顷、溪流淙淙、

风起浪涌、白浪滔天、波涛澎湃、

狂风怒潮、黑风巨浪、波翻浪涌、

波涛汹涌、急流飞溅、奔腾咆哮、

水天一色 湖光山色 一江春水 碧水微澜 清澈见底 涓涓细流 潺潺流水

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车水马龙 水波不兴 水波粼粼

碧海青山,碧海青天,水木清华,水石清华,水色一天,水中捞月

柔情似水 年华似水 山清水秀,青山绿水

还有带水的成语:水字成语

水字当头的成语

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融

水火无情 水深火热 水性杨花 水月镜像 水中捞月

水字在二位的成语

饮水思源 逆水行舟 流水不腐 细水长流 顺水推舟

混水摸鱼 萍水相逢 覆水难收 车水马龙 似水流年

万水千山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杯水车薪

水字在三位的成语

山青水秀 山穷水尽 山重水覆 火耕水耨 山高水低

风起水涌 木本水源 镜花水月 高山水长 金沙水拍

水字在尾的成语

如鱼得水 一衣带水 高山流水 一潭水 马山楚水

行云流水 望穿秋水 拖泥带水 穷山恶水 落花流水

跋山涉水 晴蜓点水 蛟龙得水 双瞳剪水,以石投水

山清水秀;水清无鱼;清澈透明;碧波荡漾;波涛汹涌;风平浪静;山穷水尽;水涨船高;万水千山;污泥浊水;

雨的:雨过天晴 雨后春笋 雨似急箭 雨过天青 风雨无阻 大雨淋漓 暴雨如注 风雨对床 *雨霏霏 细雨飘洒 风雨飘摇 山雨欲来

风雨同舟 阴雨绵绵 细雨如烟 时雨春风 春雨阵阵 春雨潇潇 风雨 如晦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细雨如丝 雷雨交加 未雨绸缪 秋雨连绵

云行雨施 风吹雨打 风调雨顺 泪如雨下 别风淮雨 狂风暴雨 腥风血雨 呼风唤雨 倾盆大雨 斜风细雨 箕风毕雨 翻云覆雨

暴风骤雨 满城风雨 栉风沐雨 挥汗如雨 枪林弹雨 茫茫烟雨 狂风骤雨 和风细雨

春风化雨 密云不雨 滂沱大雨 旱苗得雨 五风十雨 挥江成雨 牛毛细雨 急风暴雨

础润而雨 凄风苦雨

和的意思:辉映,和谐,衬托,渲染

刘禹锡的资料:刘禹锡(772-842),汉族。字梦得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最后一问:

秋夜是最晴朗的,秋月是最皎洁的,秋水是最平静的。诗人这次来观赏洞庭湖的风光,正是在一个清秋月夜,而且是水面无风的时候。可以想象,呈现在他面前的,会是怎样一片宁静、和谐的湖光月色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说:这很像是还没磨光的镜面啊!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

恐龙和人有很大的关系吗?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以上是关于恐龙灭亡的,以下是关于人类的起源:

千百年来,人类对自己从哪里来的问题争论不休,提出了很多假说,又倾注全力加以证明。特别是“宗教”与“科学”这两大对立阵营,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更是争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各执一端,据“理”力争,都欲让世人相信各自的观点。

宗教与科学,一个主张“神造”说,一个主张“进化”论。它们都有“充足”的理由,“强有力”的证据,不由人不信。

在几乎所有的宗教中,人都是由上帝制造的。

宗教在科学的眼里是精神鸦片,是消磨人意志,腐蚀人心灵的至毒之物。然而宗教又是人类无法、也不应回避的问题,它历史悠久,一直伴随着人类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认为宗教是逃避矛盾的避难所,但我们知道宗教恰恰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人对终极价值的关怀,对于解答人类现世与未来生活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出路。

科学在人的起源问题上,则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代表。

科学的历史虽然远远短于宗教,但发展速度之快却是宗教无法比拟的,这主要在于科学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能很快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求,而宗教使人精神得到愉悦是缓慢的,因此,宗教成了人类急功近利的牺牲品。

人类为了确立自已的统治地位,就需要“人至上”的生命观证明自已的社会实践。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达尔文的学说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

200年来,进化论主宰着生物研究的主导方向,奉为生物研究中的“圣经“,不敢妄越雷池一步。人们在破除迷信的同时,往往会树立另一种迷信。今天人们发现,进化论有可能导致人类进入某些误区。解剖医学首先向进化论发起了冲击,进化论在神经传递。意识链及经络学中陷入困境,因此人们认识到:进化论并不是万能钥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视野不断扩大,旧有的一些理论已不能解释不断发现的很多现象,因而需要新的学说来加以解释。

因此,我们对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现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对神话、传说、宗教古籍重新作了考察,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事物,因而提出人本来就是太空人的观点。

任何观点的提出,都是对疑问、现象的重新认识,就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固有材料的重新审查,绝不是简单的翻版,目的不外一个:破译人类面临的困惑。

1.人类起源总说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是由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人的形体也是演化而成,如四肢,由于常用前肢携物、劳动,后肢就承担了行走的任务,逐渐就进化到直立行走。有人根据这个学说,甚至推测人的祖先是一只断了前肢的“病猴”。前肢既断只好用后肢行走,进而将这个特点遗传给后代,逐渐演化成人。

然而,很多绝非动物所为的人类史之前的遗物遗迹,用进化论观点根本无法解释,新的人类起源假说就应运而生。

太空人基因与雌猿结合的杂交说。

某些娇小恐龙是人类祖先的恐龙起源说。

人是太空人的合成品的合成说。

来自海洋生物的海洋生成说。

这些假说面无惧色地向进化论提出了挑战,使深入人心的进化论产生了动摇。这种动摇,主要来自于进化论自身的缺陷,人们看清了进化论很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

对于人类起源问题,历来纷争不止,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争论的实质所在,即一次性生成还是逐渐演化而来。

在神话与宗教中,人都是被神一次性造出来的。而在现代科学中,人是自然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界的宠儿。纵观现在人类起源假说,其实质仍是“一次性”与“进化论”的争论,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众多的假说中,附议“一次性”的,还仅仅只有合成说,但也不是全部,其余假说,不管杂交说、恐龙起源说、海洋起源说等,分析起来,都属“进化论”范畴,仍没能脱离“逐渐演化”的巢臼,与“进化论”的区别仅在于“种子”的不同罢了。

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达尔文,一个伟大者的名字。他出生于英国南安普特郡,从小热爱大自然。1831年,他以植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他对热带与亚热带的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836年回国以后,潜心从事科学实验和著述,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书中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主要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他还将进化论用于动物及人类,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根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恩格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崇备至,尤为欣赏“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并对其作了几点重要的补充。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还说“火的使用,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在恩格斯的推动下,“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就成了定论,使人们以为我们的祖先千真万确的是猿猴。

中国人从小就受着这样的熏陶:大量科学事实证明,人起源于动物界,人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但是,人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人已经超出了动物界,成为自然界的改造者。

并且认为:人和现代的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森林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过树上生活。后来,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那里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地来生活,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人类。赤道附近的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里,它们逐渐进化成为现代的类人猿。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恩格斯对这个进化过程作了解释。恩格斯指出,下地来生活的古猿,它们用后肢走路,用前肢来取食物,用树枝或石块来防御敌害。在运用这些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这样,人的祖先就有了劳动。由于劳动,手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同时,也引起了身体其他器官的变化,特别是大脑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建立了社会。于是,劳动就使森林古猿变成了人。

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甚至哲学家,他们根据化石的发现,为人类描绘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猿人阶段——古人阶段——新人阶段。

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200-300万年前。这时猿人已会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脑量大约在600-700毫升。猿人晚期已接近现代人类,打制的石器比前期复杂,石器有了初步的用途分工,如打猎的石器是打猎的,剥制兽皮的是专剥制兽皮的,并能使用火与长期保存火种。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坦桑尼亚的利基人,都是晚期猿人的代表。猿人阶段一般认为在大约30万年前结束。

古人阶段,又称早期智人阶段。古人的脑容量进一步增大,已达到现代人的水平。脑结构也较猿人复杂。制作的石器较为规矩,但还不知磨制,能人工生火,有了埋葬的习俗,有了原始的“衣服”,体质也开始分化,有了明显的差异。我国发现的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古人大约生活于20万年至5万年前。

新人阶段,又称晚期智人阶段。大约开始于5万年前。新人在体态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新人打制的石器已很精致,形状多样,石器分工已较明确,并出现了骨器与角器,大约在1万年前,甚至有了磨制石器。新人还会制作装饰品,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开始了美的追求。法国鲁克马努人,中国柳江人、山顶洞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以后,人类便进入了现代人的发展阶段。

这就是我们所接受的人类起源的教育,人们对此从来不曾有过怀疑,坚信达尔文与恩格斯传给我们的“唯物史观”,并且不遗余力地给予证明,哪怕牵强附会、转弯抹角地都要绕到“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观点上去,从不敢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说来真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当视野扩大,坚冰打破后,我们也与世人一样,对进化论发出了质疑。

人真是由猿进化来的吗?

人脑的变化,是进化论重要依据。认为人的聪明程度跟脑容量的多少有关,新人的脑容量比古人多,古人比猿人多,因而人类就逐渐聪明起来。

我们不说考古学家往往根据一两颗牙齿、半片头盖骨化石作为依据,进行推论,难免有人为因素掺杂其间,未可全信。苏格兰一些3.7亿年前的化石,以前的研究者都视为鱼类化石,而后经考证,这些骨骼具有四足动物的特征。单说根据现代医学论证,人的聪明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脑容量的多少,脑容量较少,甚至无脑的聪明人不断见诸报端,而脑容量超出常人重的白痴也不乏例子。

根据考古学材料可知。新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不相上下。那么新人就该同现代人一样聪明,换句话说,5万多年来,人类似乎并没有进化。如果进化,那么现代人的脑容量应该是最重的。也就是说,按进化论观点,人的脑容量永远也不会有相同的时候。我们按进化的观点推论开去,势必会有这样的结论:人类的脑容量相同,则说明这段时间人类没有进化:若进化,则脑容量不应该相同。所以,新人与现代人的脑容量相同,恰好证明进化论站不住脚。

现代医学证明:人脑的使用,只发挥了百分之几的潜能。这就使我们奇怪了,按进化论观点,现代人的智慧是以前的人无法比的,而脑潜能只使用了百分之几,那么新人肯定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们不得不问:新人何以将脑潜能进化到这种程度而不使用?这些没有使用的潜能是如何进化来的?因为按进化论来说,人类的各种器官的进化都是劳动的结果,由于劳动的刺激,器官就逐步进化。可是如此众多而搁置不用的脑潜能又是通过什么刺激进化而成的呢?

另外,人种问题也是进化论难以说清的现象。现在世界上主要有白、黄、黑、棕色四大人种。经科学证明,这不是变异的结果,也不可能是亦异,而是从来如此。因变异毕竟是少数,更不可能如此集中、统一。可是进化论则认为只有一支猿猴进化成了人类,至于到底是进化成了何色人种,进化论根本难以说清,即使说得清,那另外三支人种又是什么进化而来?如果承认人类都是古猿进化而来,则至少有4支古猿进化成人类,也就是古猿进化成人类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因此所有的猿类都该进化成人类,可是现在地球上的猿类同4万年前没有多大差别,尚无进化成人类的迹象。

再有,人类的进化似乎是具有突发性与跃进性的,这也有悖于进化论学说。进化论通过化石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这当然是无可非议并且是唯一的途径。但化石作为材料毕竟太少,照进化论说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可是讫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人类化石却寥寥无几。用数也数得清的几块石头,来证明数百万年的历史,是否是显得证据有些不足?况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化石并没有连续性,人的进化过程中多次出现化石空白,缺少过渡阶段的化石证据,隔几十万年或数万年,人类似乎猛然一下聪明许多,按进化论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

众说纷纭的新假说

人类起源,既然存在诸多尚未解开的谜,因此,近些年来,人们根据新的考古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说。

加拿大博物馆洛索博士认为:“在地球上,首先发展智慧的生物应是爬虫类动物,恐龙就是其中最重要者。”7800万年前,有一种身高约1.5米的长尾肉食恐龙,有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类人猿”所拥有的许多特性。洛索博士还把他推想中的这种高级智慧生物称为“类人恐龙”。

洛索博士关于“恐龙人”这一新奇有趣的推测和论断,得到了西方一些古人类学家和古生物史学家的支持。直接引发这一新假说的实证,是巴黎大学植物学系教授拉坦博士在扎伊尔的原始森林中,发现的一个奇特的人种部落。这个部落的人的脊椎骨都突出体外,有的达几十厘米,与恐龙化石脊椎十分相似。

马蒂斯根据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个头盖骨化石,研究后认为这个头盖骨代表的人种,其智力要远远高出我们今天的人类,因而认为这是一个外星人的遗骨,进而提出人类祖先是外星人的假说。他认为,大约在5万年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当他们发现地球引力环境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地球上精力旺盛和智力较高的雌猿进行杂交,这种杂交后代就是人类的祖先。

有人根据人类体表特征与海洋生物十分接近的事实,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海洋生物的假说。

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大四季”说,他们根据太阳系不停地围绕银河系运动的事实,假设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会出现四季变化,称为“大四季”。人类在大四季交换中,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生存的方式。随着夏秋交替,人类为适应环境变化,慢慢由陆生变为水生;又由水生变为陆生。因此人类体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征。

而在《人是太空人的实验品》一书中,作者更大胆提出:人是基因重组的产物,人是其他高级生命创造出来的一件产品,人是“上帝”的实验品。他认为,太空人用先进的遗传基因科学,从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遗传基因,将这些基因进行分离、剪切、组合、拼接后创造出一个既具有海洋生物特点,又具有陆地生物特点的新物种,那便是人类。

这么多假说,看似纷纷扬扬,结果几乎都未脱离进化论巢臼。不论杂交说、恐龙人、海洋生成说、大四季说及合成说似乎都遵循着进化的轨迹,生物列车在进化轨道上缓缓行驶到了现在,只是各自的始发站不同,但目的地是一样的。这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条条道路通罗马。

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杂交说与合成说,它们不是进化,而是蜕化。

按杂交理论来说,杂交后代具有杂交优势,应该有集母体优点于一身的后代出现,就是说应该有如猿的灵朽,同外星人一样的智慧的物种出现,而我们似乎还没有看到这样的物种,人类更不具备上述优点。如有杂交优势的后代存在的话,称霸地球的绝不是人类了。或者是外星人作了手脚,它们把杂交优势在必行的后代接出了地球甚至消灭,留下了智慧不及外星人、灵巧不如猿猴的劣等后代——人类,让他们在地球上生生息息,自生自灭。外星人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这不是违背了它们的初衷吗?

合成说赞同人是“神造”,但又不自觉地承认现代人是进化而来。合成说的作者认为遗传工程实验室里能够做到“跑出一个比人还聪明,比猴子还敏捷,比象还力大,比狼还凶残,既能在陆地上行走如飞,也能在水中自由来去,更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舞的怪物。”那么太空人一定掌握了这项遗传工程技术,不然也不能够“合成”人了。按作者观点,人是由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的遗传基因合成的,那么我们人类就应该有猿猴的灵巧,狼的凶残,海洋生物的游泳技能。但我们人类都具有吗?不具有。而这些本领又到哪儿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随着时间的流逝,都隐没了。这就如同人类训养野兽为家畜一样,磨掉它们的野性。“合成人”也将他们的优点磨损于无形。

由此观之,所有的新假说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化”的痕迹,本质上说来仍是持进化论观点,只是播撒人类的“种子”有所区别罢了。

现代人类就好比很多同心圆的圆心,人类起源假说就如同这些圆上的某些点,逐渐向圆心汇集。

总之,这些假说都带着浓厚的“进化”色彩,它们似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公式:人是由XX进化而来的。不自觉地赞同了自己欲要批驳否定的观点,从而也就否定了自己的观点。

因此,有关人类起源、现代人的形成仍是一个谜案,很多人都想率先猜到谜底,但是现在人们仍在不断地询问:我们究竟从哪里来?我们生来就是如此形象吗?

2.人是太空人的同胞

大约5万年有,一群太空人来到地球。这些人肤色各异,语言不同,他们茫然四顾,渐渐走散。地球成了战俘营。

太空从来就不是和平宁静的,不时有争斗搏杀发生,弱肉强食历来就是宇宙的法则。

这群战俘来自不同的星球,他们正是地球人的祖先。这群人茫然无措,如同白痴。

他们被战胜者用一种形同“场”的意念物质把智慧控制起来,而且这种意念物质能够遗传,战胜者的意图是让战俘永远愚昧,如同动物;并以这些战俘为诱饵,以此诱杀前来营救战俘的太空人。

战胜者用意念物质把战俘的智慧控制起来后,他们就放心地飘然离去,让地球人与类人猿杂处,任其自生自灭了。他们相信,地球人没有了智慧,就没有制造飞碟的知识,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地球的。

地球人意识的初步复苏

神话是什么?神话是在没有文字之前,原始人把所发生的事件,自己的感受和愿望编成神话传给后代,是口述历史的一种形式。因此神话的内容包含了许多远古发生的事实真相,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

而原始人还很纯朴,他们没有夸大事实、甚至捏造事实以哗众取宠的意图,他们把所见、所感、所望较真实地纪录在脑子里,留传开去。所以,我们认为,神话中对事实的描述是较真实的,历史上极有可能发生过所叙事实,只是“神”在原始人的所感所望部分。当然,由于原始人的知识水平所限,他们不可能把出现的新事物、也就是超出他们知识水平的事物描述得恰如其分,因而只好采用比喻的说法,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谜案。如他们没有见过钢铁,而当时如果又出现了钢铁巨怪,那么原始人就不知是什么了,如蚩尤、应龙等,很有可能就是智能机器人。

所以,神话传说是最接近事实的历史,她应该比几块化石还能说明问题(这里所说的神话,是未经后人加工的原始神话)。

世界上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有“神造人”之说,那神是如何造成人的呢?

地球人初到地球,完全处在朦朦胧胧、昏昏噩噩之中,没有意识,没有目的和希望,对外界事物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同接受了深沉催眠一样。

《淮南子·精神训》对人类这种精神状态有十分形象的描述:“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芒漠闵;鸿蒙鸿洞,莫知其门。”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混沌。混沌传说,几乎遍及世界各民族早期神话之中。

中国神话采用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爱憎寓于其中,《庄子》中记载了这一神话。故事说: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名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倏和忽经常到混沌那里去玩,混沌招待他们很殷勤周到,倏和忽心里很过意不去,就想报答混沌。倏和忽见混沌没有七窍,心想:这不但很难看,心里一定也不好受,咱们就帮他凿出七窍吧。于是倏和忽用斧头、凿子等工具每天为混沌凿出一窍。倏和忽整整忙了七天七夜,终于帮混沌凿成了七窍,使他变得好看多了。倏和忽心里很高兴,以为帮了混沌的大忙,于是就叫混沌睁眼看一下外面的世界,不想混沌刚把凿成的眼睛睁开,就去了。

而《神异经》里更把混沌写成不但模样丑陋不堪,脾气也坏到极点。它像狗又像熊,它有眼不能看,有耳不会听,有脚不会走,有肚无五脏,肠子倒是有,可是是一根直的。它欺善怕恶,卑贱低下,没事的时候,总爱咬着自己的尾巴,仰面朝天,嘿嘿傻笑。

可见,人们对代表蒙昧黑暗的混沌从无好感,不是希望它去,就是把它说成丑陋无比,一无是处,令人生厌。这也正体现了人类向往光明,憎恶蒙昧的本性,希望蒙昧时代过去,永不再来。

中国瑶族的民间传说中认为,宇宙原本是混混沌沌,没有任何东西,最初出现的是风,在风的旋涡中产生了万物的始祖。纳西族则说,最早的时候,天地混沌未分,只有东神(男神)和色神(女神)在布置万物。

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初期,天地不分,万物都没有形成,到处是混混沌沌的大水;古印度人认为,宇宙本是空洞无物的混沌状态,后来有物出现,它逐渐成长,最后长成了一个大鸡蛋,一分为二,一半是金,一半是银,金的成为天空,银的成了大地;古希腊人相信,世界首先是混沌,其次是大地;由混沌中产生出黑暗和夜晚,又从夜晚里产生出天和日。

甚至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中也有这样的传说:在世界混沌未开的时候,大地上一片寂静,完全被黑暗笼罩。但并不是没有生命,所有的生命都在睡觉。

根据地理考古可知,地球的年龄约有50亿年,而人类的历史仅仅300万年(按进化论观点。若按其他假说,人类历史还短得多),但为什么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混沌”的传说?原始人凭什么了解比自己早这么长时间的事情呢?若说是想象,怎么会如此众口一辞?况且很多民族的混沌传说与造人之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混沌传说绝不是指的地球初成之时的情景,因为原始人不可能知道如此遥远的事情。我们说了,神话来自于原始人的所见所感。

混沌传说正是来自原始人的所感。没有深刻、广泛的感受,绝没有经久不衰、普遍的传说。

地球人被战胜者控制了意识,处在一种昏迷、沉睡及浑噩之中,而地球人的太空同胞是不会坐视的,他们潜往地球,竭尽所能,终于使地球人的意识得以复苏,但仅仅是复苏而已,太空人无法解除地球人那近乎魔咒的意念物质,地球人的智慧无从发挥。

地球人从无意识的黑暗世界,来到有意识的光明世界,只觉从前似乎是一场噩梦,对梦中那灰朦朦、暗乎乎的痛苦经历记忆犹新,搞不清那到底是真还是假,最后见眼前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就把无意识状态作为事实留传下来,成了今天的混沌传说。

所以,我们说,混沌是原始人的主观感觉,而不是客观事实。

人乃“神”造

原始人对光明的来临是清晰的,感受强烈且很愉悦,朦朦胧胧中觉得有一股清新之气拂过全身,一线光明直射心底,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在跳动,血液在奔流,睁眼一看,阳光灿烂,雀鸟欢鸣。他们对以前(未成俘虏时)的一切全不记得,没有一丝印象,他们解释不了自己为何如此完美地立于天地之间,因而就以为有无所不能的“人”在帮助自己,他们对降光明于自己、塑造了自己的“人”充满了敬畏,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作“神”。因而世界各民族就有了神造人之说。

清明上河图 真迹 现在在哪

《清明上河图》的真迹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2019-01-09

有很多我们几乎天天都用的词,但未必清楚它的真正意思,比如说文化。习惯上,我们觉得文化好像就是知识的意思。最开始,说一个人有文化,就是说他识字,让大家都识字,就叫普及文化;现在的文化程度,是说一个人的学历情况。对文化这个词的另一类理解,是泛指经验和习惯,做什么事情,各行各业都可以说自己形成了文化。按照地域,各地都有饮食文化:粤菜文化,鲁菜文化,川菜当然更是文化,还有火锅文化和麻辣烫文化。喝茶有茶文化,喝酒有酒文化,那么吃粽子,也该有粽子文化了,于是,关于粽子里该放枣还是该放肉的辩论,好像就是文化争议了。何况,连在夜市上卖油炸臭豆腐,宣传口号也是“传承中华传统臭豆腐文化”。

本书的作者是阿城。说起他的身份,真是很多重。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起中国文学界轰动的小说《棋王》《孩子王》的作者,是与侯孝贤、李安、田壮壮、陈凯歌这些大导演长期合作的编剧和艺术顾问,还是中国美术界知名的摄影师、画家、策展人,同时,也是文化项目策划者和民俗学家。各个艺术门类,阿城几乎都涉足,而且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画家和导演,几乎都对阿城推崇备至,说他是通人,是传统精英文化的传承者。

照作家王朔的话说,“阿城的见识显然在我辈之上。要是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这些中国各个艺术领域里的代表人物谈论文化话题时,常常会引用阿城的观点和判断。因为他的文化思索,并非基于某种学术理论,而是来自对中国现实的理解和艺术创作实践,既简洁明了,又直抵要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城的文化观点,在影响着中国文艺界。

《文化不是味精》这本书是2016年版七卷本《阿城文集》的第六卷,这套文集是由阿城亲自选编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他自己编选文集的过程中,还要求把过去发表时删去的字数,都用方块重新标注了出来。本书所收入的六十余篇文章都是首次集结,共分为六个板块,分别是:文化专题、**评论、绘画和摄影评论、音乐评论、人物评述和散文杂文。

这些文章的形式,既有图书的前言、评论文章、散文,又有专访、讲座稿和对话录;内容也是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从中国文化的历程,散射到当代**、中国文学,从刘小东、陈丹青的油画到陕西农民的剪纸艺术,从相机镜头光圈如何调整,到音响器材的动态范围,既有宏观视角,又充满了细节,生动地反映了阿城广泛的艺术活动和知识构成。而贯穿其中的线索,正是他对中国文化的系统认识与解读。

关于“什么是文化”这个命题,阿城整整思考了三十年。1985年7月,他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叫做《文化制约着人类》的文章,从高于文学、绘画、**等具体艺术门类的视角,讨论了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那篇文章在当时的文艺界和理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被认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讨论热”的起点之一。其后,随着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阿城对文化的思考不断系统、深入和清晰。他近年评论文学艺术的许多文章,包括对民俗学的研究,都与他的文化命题息息相关。

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制约着人类。近代以来,对于中国的文化反思,往往因为急于改变落后局面,围绕着该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来展开。阿城则认为,中西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各有不同的面貌,虽然说可以进行交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能互相指导。

这个结论,来自于下面这三个问题,也是我们这期音频要重点讨论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文化的本意是什么,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认识文化,当然首先要认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具有什么样的要素和特点?第三个问题:既然说文化制约着我们,那么身处中国文化中,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文化的关系?

第一部分

首先来看看文化的本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阿城的定义里,文化就是用规范的、文明的方式维系人际之间、利益体之间的关系,文化在社会中发挥着维持稳定的基础作用。

文化这个词有很多种定义,阿城从文化的作用出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与人、集团与集团间的一种关系。所以,文化是个大概念,既不等同于知识,也不等于各行各业对自己的修饰。关于像使用味精一样滥用文化这个词的做法,阿城觉得,最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军事文化”,因为与文化的本意完全相反。在阿城的观察里,文化这种关系,含义非常明确,就是与冲突斗争的“武化”相对立。

武化产生于文化之前,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关系。在二十多年前,阿城曾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常识与通识》的系列文章,其中介绍过诺贝尔奖得主、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康拉德·洛伦茨对人类本性的研究。现代动物行为学认为,人类的本性根源在于动物性,其中,以攻击性最为重要。攻击性是用于侵犯同类、对抗同类的战斗本能。这一本性,在人类社会中以暴力、掠夺和压迫等形式广泛存在。如果对这样的人类本性做后天道德判断,那么武无疑代表着恶。武化的逻辑就是:只要我的力气大、实力强,就可以把你的资源都抢过来,你没有办法保护自己。

那么文化呢?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抑制攻击本性的方法,通过对社会伦理法则的广泛遵从,形成文的关系,实现长期和平共存。在文化这个词里,文字的本意就是花纹,引申为人类按照一定规则制定的制度和契约;化字的含义,可以参考过去的一句话,叫“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是说这种东西本来不是血液里有的,是后天融入的。也就是说,文的内容,并非人的本能,是后天规定出来的。文化的过程,就是经过化的方式,使人类的行为细节,包括思想细节,都逐渐符合文的要求。

所以,按照阿城的解释,说一个人有文化,并非是说他有知识,而是能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理成文,而不是武。这里就需要说一说阿城的个人经历了。

他生于1949年,高中一年级下乡插队,一去十一年,到1979年才回到北京。整个青少年时期,他对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武化景象的记忆深刻而沉痛,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能理解,他为什么要一直思考中国文化这个命题。他举例说,那时候,街道居委会的老太太们是既没有知识又武化的,谁家的门都是一把推开就进,根本没有敲门征得同意这样文的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家附近的餐厅告示上写着“本店不打骂顾客”,我们现在觉得好笑,但在那时,饭店打骂顾客是常见现象。他觉得,那个时代的人际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完全的武化,以至于有着几千年文化历程的国家,曾一度连请、谢谢和对不起,都要重新学着去说。

所以说,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绝不是修饰性的味精,而且是维系稳定的基础,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保障。这个作用非常明显,比如说,许多人坐在一个屋子里争论问题,如果实行武化的丛林法则,争着争着可能会打起来,就会有人走不出去了;只有文化的关系,才能保证每个人的安全。2016年迪士尼的热门动画**《疯狂动物城》里,设定了一个所有哺乳动物都进化出高级智能的世界。能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同处一座城市,遵守一样的社会规则,动物建立了权利平等的关系,就是实现了文化关系。片子里,动物中了“午夜嚎叫”的毒,变回自然界里的野兽,我们觉得这是退化,是因为承认了动物作为社会人的身份,这种身份,就是文化身份。相反,我们遇到不懂敲门、随便干扰公共秩序、你看他一眼他就恶狠狠地质问“你瞅啥”的行为,会觉得比动画片里的动物难以接受,这种不基于种族而是基于观念和行为的认同标准,就是文化认同。

说起文化认同,我们还常听到文化多元性的说法。承认文化多元,就是承认国家地区间、民族间的不同文化可以平等交流和共存。这就需要区分文化与文明这两个不同概念: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水平,主要包括所积累的经验和科学技术等,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具有程度高低之分,是一元性的。所谓拿来主义,指的是拿来先进文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果。落后就要挨打,也是指军事文明的落后。文化则因为不同人群、不同环境,拥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文化有强势和弱势,但不能武断区分高下,也不能生硬移植。在多元的人类文化中,我们当然还是最关心中国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具有哪些要素?

第二部分

阿城在探究中国文化构成时,主要分析了由儒家传统制定的文化秩序和生活观念中的世俗精神。

中国文化里,最显著的因素当然是儒家思想。这还是要从孔子说起。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在他眼里,当时的文化局面是“礼坏乐崩”,已经快要变成糟糕的武化时代了。他的理想社会,是周代早期的社会,因为周初建立了文的制度,既有秩序又发展旺盛。在儒家的文化构成里,最首要的是建立和维护秩序。这一秩序以伦理为根本,家族内部人人要遵从血缘决定的伦理,相应的,在政治中就要遵守政治伦理,每个人都要依据由所处地位所规定的权利义务行事。

孔子认为重建文化的路径,是制礼和作乐。礼是文化关系的规范,身处不同的社会等级,要遵守不同的礼仪,不能越雷池半步。音乐是实践礼、抑制本性的重要手段。孔子时代还是巫术时代,孔子反对巫术手段,靠音乐来调节人的精神状态。我们读《论语》就知道,孔子在课堂上,总是一边讲课一边弹琴唱歌,像脱口秀节目,这就是在帮助学生进入听课的精神状态。

中国文化的最明显特点,是产生了孝的概念,孝在西方语言里几乎找不到对应的单词。孝并不是自然本能,自然界生存法则很残酷,动物一旦衰老,就失去了资源分配的资格。由儒家提出的孝的概念,正是为了抑制这种动物本性,建立牢固的秩序。从社会关系上说,当时的孝是一种老年保险制度,将后来出现的社会化养老分散到了不同的家庭里去,朝廷就可以不具体负担了。“人人都有老的时候”,所以孝这个概念,看起来对所有人都有利,特别有人情味儿,很容易被广泛认同。而且孝还能延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将有亲疏、有等级的儒家文化观念潜移默化地推广开了。

在古代,孝的义务里包含着对君主的忠诚义务,所以皇权乐于使用儒家的文化系统调整社会关系。后世观察儒家文化要素,发现它们因为早熟而被严重异化。特别是宋明时期的儒家,将孔子的思想改得面目全非,比如,被后世反感的“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样的说法,出自宋儒道学家,与孔子的孝道无关。儒家文化的主要问题,是被异化的问题。

阿城在对中国文化的观察过程中,非常强调另一个文化要素:世俗精神。他的观察是,中国文化有艰深的形而上学内容,但本质上是世俗性格和世俗精神。儒家思想负责着中国的文化秩序,世俗精神则负责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所谓世俗,就是专注于现实生活,非常迷恋生命。在小说家余华的代表作《活着》里,主人公福贵经过坎坷苦难的一生,在晚年失去了支撑他生活的人和信念,虽然既没有希望也没有信仰,但他仍旧坚韧地活着。用世俗生活来解读,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世俗的核心精神,就是“好不如赖活着”。中华民族能够在历经千年的灾荒战乱后,仍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延续,靠的就是这种世俗精神。

中国世俗精神的主要特点是自我净化:就是用现实的方法,来解决现实的问题。比如,劝一个悲痛的寡妇,不会说你丈夫上了天堂、往生极乐之类的话,而是会说“你哭坏了身体,以后可怎么办呢,孩子谁来带”,被劝的人想想还要活下去,也就不哭了。世俗精神,决定了中国人从传统到现实都不会沉浸于注重彼岸的宗教信仰。许多试图改变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外来文化,结果是被中国世俗所同化。比如印度佛教并不承认现世,主张离开现实世界,到了中国,则被改造为通过信佛行善,在来世得到更好的生活。

佛教在日常活动上,与道教儒家合流,一起服务于中国人的世俗生活,人们烧香、拜佛、许愿也都是要求神佛解决现实中的麻烦。明代来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遇到中国人问他能不能拜祖先的问题,由于他了解中国文化,就回答说可以。因为他知道,如果按照教义回答说不能,中国的教徒就会立刻减少。世俗生活的内容,不外乎吃喝拉撒,婚丧嫁娶,生老病;在感情体验上,就是悲欢离合,悲和离也是世俗的自我净化,是为了更好地体验欢与合。世俗精神虽然看似琐碎肤浅,乃至粗鄙,但生命力极顽强。中国近现代为了改造文化,有过许多对世俗精神的系统批判,并从国家层面推动社会改造,试图扭转中国人的旧传统旧风俗,彻底切断世俗文化。

这些尝试,或者很快销声匿迹,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推行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的新生活运动,试图用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改造中国人旧有的世俗生活,结果是草草收场;或者造成了文化断裂,比如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国民性和中国文化进行了彻底批判,试图既引入西方文明,又引入西方文化,但文化无法直接置换,结果是留下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断层。按照阿城的定义,毁坏文化本身,可能会让社会退回到武化关系里。即便认为世俗精神中有许多保守和落后成分,但它就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不能被随意替代。遵从儒家思想的秩序,顺应世俗精神的需要,才是维系中国人生活观念和文化关系的有效方法。

所以,阿城对文化的讨论,不是从权力角度讨论如何管理社会,也不是从反思的角度批判国民性,而是乐于承认中国文化的各种因素,主张深入地认识文化,保护世俗经验,维护文化的生机勃勃。他强调文化的重要,更强调要尊重人在文化之下的自主生活。相对于文化使命,他更喜欢从个人角度谈论身处中国文化氛围中,如何与文化相处,如何更好地生活?

第三部分

我们刚才说到,文化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保障。在文化这个大环境和系统关系里,我们时时面对着如何在文化中自处、如何生活的问题。阿城首先强调,必须要维护自己的世俗生活空间。

对“礼不下庶人”这句话,有过许多理解,比如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解读为“礼不以庶人为下”,意思是不能把老百姓排斥在礼仪之外。阿城对这句话的理解则是:礼的范围是针对权力阶层,不包括俗世。这能够让世俗有宽松变通的余地,保持自身的生命力。礼一旦下到庶人中间,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比如,最初的礼法并不约束民间妇女改嫁,贞节牌坊之类的东西就是到了礼下庶人之后才盛行的,直到开始要求妇女裹脚。阿城主张建立和保护由人们自主打理的世俗生活。

对世俗生活样本的描述,他选择了两座发达城市:上海和香港。上海繁华的标志就是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世俗生活,从开埠时期、租界时期一直到现代,各种各样的文化要素都能在上海蓬勃发展、相安无事。比较极端的例子是,租界时期,高级流行穿皇家专用、民间禁用的黄颜色、龙凤图案的衣服,而妓院的马车夫则穿着朝廷大臣受到赏赐才能穿的黄马褂,因为这是在租界里,英国人不管,而清政府管不了。始终居于世俗文化的前沿,相对缺少禁忌,也是上海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一。

香港的世俗化更为完整,连许多清朝时期的文化元素都被直接保留了下来,在内地消失的习俗,香港几乎都保存着,比如香港的中文既中英夹杂,又保存了古文习惯,流行歌词中很少有“的”字,公文里还有“尔等居民”这样的字样。

一同被保存下来的,也包括巫术迷信等成分,比如闹市的天桥下,还有代人“打小人”下诅咒的地摊,至今仍在市民中流行,在金融区工作的白领下班后常去光顾,发泄对同事和上司的不满。对于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说法,阿城也有不同看法,他觉得,在香港热闹到被认为俗气的另一面是:喜欢音乐和阅读的人,可以方便地购买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唱片和书刊,主要看你如何选择。所以说,文化具体到个人生活,最需要坚持的,是由自己选择、由自己负责的精神。

在维护世俗精神的同时,对待文化秩序的态度,应该是顺应内在规律。在阿城看来,文化保守是个褒义词,先要保住守住,才能将进步落实下来,形成文化中的化。在英国文化发展中,保守派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将每次进步都保持了下来,不使其后退。在社会操作上,每次处理过一个社会矛盾,就将经验固定为法律条文,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引用判例。对于文化中形成的规则和禁忌,不能轻易触犯。原始民族拥有很多禁忌,这些禁忌的起源,都是曾经把这个氏族或周边氏族毁灭的东西。这些东西作为文化记忆保持下来,和感情直接相关,一旦冒犯了文化禁忌,人际之间、群体之间就会出现关系裂痕,可能永远修复不了。

在遵从和顺应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是建立在人的动物本性上的。限制和抑制的同时,要依靠文化所确定的渠道,合理释放本能。比如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就是释放攻击本能的有效途径。北欧、荷兰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艺术中的暴力、因素容忍度相对比较高,他们认为,文艺能够发散动物本能,反倒有利于保持社会心理健康。

强调顺应文化的保守性,但不等于停滞不前,更不等于在知识上的自我封闭,而是更需要建立开阔的知识结构,提升对文化的鉴别力。有生命力的文化会一直发展,构成应该是越开阔越好的。对文化的辨别,需要个人眼界开阔,能够对各种因素做出判断。

顺应中国文化特点,首先要了解西方文化。如果以民族主义为借口排斥西方文化,也至少要知道,民族和主义这两个概念都产生自西方,连这两个词也是从日语里拿过来的。在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时,不必追求统一的教育模式和现成的标准答案。比如读书,不要才看一眼就判断是好书还是坏书,先什么都看,看它说什么,再和自己积累的东西进行思想对谈。眼界和知识开阔之后,才能找到自己的模式,不至于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而又抓不住核心,这是学习的必经过程。

说到知识构成,阿城还特地说到,要有世俗的社会经验。说起世俗经验,容易联系到江湖气。阿城说,江湖气是人情世故,可不是流氓气,但有了江湖气,才能学会应对流氓。世俗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中国的文化氛围,能够处理人情和预测人情变化,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与中国文化相处的重要能力。

第一个,文化的含义,是用文的标准来规范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文化的作用,是维系社会稳定,确保人在社会中能够安身立命。

第二个,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儒家思想和世俗精神,儒家思想负责建立文化中的秩序,世俗精神负责保证人的生活质量。

第三个,我们身处中国文化氛围,如何与文化相处、更好地生活?要在文化中,维护个人的生活空间,保持必要的世俗精神。同时,要尊重文化秩序的内在规律。要建立开阔的视角和知识结构。

以前,我们提到中国文化时,既觉得概念模糊,又有隐约的束缚感和沉重感,好像文化对我们来说,要么是继承发扬的重任,要么就是批判与反抗的对象。这一次,阿城简洁明确地还原了文化的本意,梳理了文化的内在。不过,他把文化视作一种关系的观点,并不是政治学、社会学中的定论,而更像是阿城的文化“私房菜”。对于这类见解,他也没有写成专著来系统论述,在本书中,阿城谈文化,也是散落在多篇访谈和讲座稿中的。我们对待他的看法,最好也像他讲到如何不预判观点地多读书时所说的:先看看它说的是什么,再和自己积累的东西相对照,丰富我们的知识结构。

对照过后,我们发现,阿城的文化解读,至少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去掉了附着于文化概念上的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与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他的观点,弥补了中国文化讨论的一个空白。

过去,讨论文化建设,特别是艺术理念,总要强调培养超越世俗的精神,但很少有人像阿城一样认识到世俗是中国文化的底色,文艺创作应该恢复传统中的世俗精神和世俗性格。世俗生活并不会与高雅的艺术、卓越的思想相对立。中外历史都证明,当人类世俗生活呈现出繁盛和多样性时,思想和艺术才会找到土壤,迎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