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尔明朝气数已尽-嗟尔明朝气数尽矣
1.如何评价《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儿》,哪个更真实客观
2.袁崇焕如果不杀毛文龙的话,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3.吊崇祯皇帝的“歪脖子树”,300多年过去了,现状如何?
4.明朝最笨的皇帝是崇祯吗?
5.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不会存活
6.历史上孙传庭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
如何评价《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儿》,哪个更真实客观
对明朝而言,这实在不是个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自然就没人管,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也不管,加上那些无聊的言官泼脏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单全收,日本和朝鲜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于是,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争议、误解、谜团。
然而无论大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摧垮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归来,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还有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嗟尔,明朝对于上述八个字,崇祯应该是认账的,因为不认账不行。
袁崇焕如果不杀毛文龙的话,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我认为,和努尔哈赤被红衣大炮打不影响满清入关一样,袁崇焕即是不杀毛文龙,对于明朝的灭亡也无可奈何。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时明朝内忧外患不断,灭亡是注定的趋势。毛文龙作为一个区区的总兵,并没有什么济世补天之才,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于不,都没什么两样。就像李自成在攻入北京城时所说:?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首先说当时的历史背景,明朝末期,国家天才人祸不断。首先是多年的荒灾,粮食歉收。百姓们流离失所走投无路,因此成为流寇盗贼。像李自成、张献忠这些都是没有活路的老实人,不得已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另一个方面,明朝的开过之君朱元璋规定,皇室的子孙不得做任何事,不得出自己的领地,生活全由国家供养。到了明朝晚期,经过三百多年,皇室宗族人口到了非常庞大的地步,达数百万人之巨。这些人不能从事生产,像寄生虫一样由百姓纳粮供养,对国家财政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这些负担又层层下压到了老百姓身上。这就加剧了百姓的苦难,这是人祸。所以在百姓们起义之后,最痛恨的就是这些什么都不做,却养的白白胖胖的皇室成员。这些皇室的下场往往很惨烈,往往全家被各种折磨而,甚至有被起义军活活煮熟吃掉的。
再一个是外患,随着满清政权的兴起,明朝在辽东地区的边防越来越吃财政。这也导致在内部百姓起义此起彼伏的情况下,财政已经捉襟见肘明朝朝廷基本上没有足够的钱粮来组织军队品定叛乱,任由起义军攻城略地,慢慢形成一股庞大的军事力量。
毛文龙作为辽东军事要塞上的一个中层军官,被袁崇焕杀掉,对大局的影响其实无足轻重。明朝边防的虚弱在于缺粮缺钱,不在于缺少能打仗的将领,即是没有优秀的将领,在充沛的后勤支持下,明朝敢于打仗,也早晚能培养出来。
另外,清军入关是因为起义军已经占领了北京,吴三桂开关而导致的。所以退一步说,就算毛文龙不,满清不入关,明朝也早已在内部覆灭了。满清入关只是让当时的局面更加复杂化而已。
吊崇祯皇帝的“歪脖子树”,300多年过去了,现状如何?
公元1644年4月23日,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兵部尚书在没有做任何像样抵抗的情况下便开城投降,城池陷落。
绝望中的崇祯皇帝下令让后宫嫔妃全部自尽,安排太监带领自己的三位皇子出逃,在极度失落的情况下砍断女儿长平公主的一条手臂。在做完了这一切事情之后,在亲信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上了景山,找了一棵老歪脖子树,上吊自尽,结束了大明三百年的历史。
其实总体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讲,崇祯并不算是一个昏聩之君,史料记载崇祯非常勤政,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章,二十几岁头发就已经近乎全白,长期的朝政压力让他不堪重负。在生活上极度崇尚节俭,他穿的衣服都是皇后做的,有的甚至打了补丁,走路的时候要慢慢走,因为担心里面的棉絮会飞出来。常常出于军事的需要,从自己的私库里调拨白银来接济军饷,因为国库空虚。
在他刚刚即位的时候,大明王朝可以说已经是风雨飘摇了,他的哥哥天启皇帝宠幸太监魏忠贤,整个朝野上下乌烟瘴气,百姓可以说是怨声载道。留给崇祯的是一个烂摊子,于是他选择隐忍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一举铲除了阉党,朝廷上下政局为之焕然一新。
但是这样也使得文官集团的势力过于膨胀,开始有些对皇权造成威胁,再者就是辽东的战局开始恶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流贼一直是明朝末年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李自成 张献忠四处流窜攻城,对中原地区的民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自崇祯元年到崇祯八年,关陕地区和河南中原地区连续八年大旱,局部地区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朝廷因为拨不出赈灾款,百姓纷纷起来造反,在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关外的后金也时常侵略,使得明朝顾此失彼,每当农民起义刚刚有点好转,关外的后金就会入侵,每当精锐被抽调到辽东对付后金军队,农民起义就会灰复燃,李自成的起义军因此迅速扩大,终于在崇祯十七年打出了口号?嗟尔明朝,气数已尽?,一路北上,明朝官军全部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一路顺利,直到打到了北京城下。
在此之前,崇祯拒绝了大臣效法宋朝南渡的提议,决心遵循祖制实行天子守国门,君王社稷的国策,调山海关宁远一线的吴三桂火速进京勤王,准备和李自成进行决战,然而吴三桂拥兵自重,迟滞不前,从山海关到北京只要两天两夜的行军,吴三桂走了半个月也没有到达,导致北京城最终沦陷,皇族嫔妃几乎全部节。而吴三桂本人也在不久之后投降清军,做了可耻的汉奸。
顺治皇帝入关之后,认为这棵树见证了大明的灭亡,以及大清的崛起,便把这棵树保留了下来,用以警醒后代子孙。同时为了出于笼络人心的需要,下令把这棵树用铁链子锁起来,称之为罪槐,因为它害了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
崇祯后留下遗言,朕任贼分尸,无言见祖宗,勿要伤害百姓一人,尸体被农民军拖到东华门示众,李自成毫不尊重前朝皇帝的遗体,随后流贼在北京城烧杀抢掠。
景山上的那棵见证了这一切,历史沧桑的巨变以及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更有李自成的溃败,如今景山上的那棵树只能供后人凭吊,追忆过往的种种,如今也成为了一景点。
明朝最笨的皇帝是崇祯吗?
崇祯帝朱由检绝不是明朝最笨的皇帝。
相比他的祖父万历皇帝朱翊钧,他励精图治,试图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也曾一度让人看到明朝中兴的希望。
相比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他雷厉风行,大力清除阉党,肃清魏忠贤的党羽,让大明的朝政重新回到正轨。
朱由检当上皇帝时是想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好皇帝的,他的大部分政令都是有利于王朝的发展的。可无奈当时的明朝,关外有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满洲铁骑虎视眈眈,关内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摧枯拉朽,内忧外患,内外交困,崇祯皇帝也是有心无力,回天乏术。
至于袁崇焕的,很多人都把他归咎于崇祯帝的昏庸。其实,袁崇焕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的,他能够阻挡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靠的并非他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孙承宗一力构筑起的关宁防线。而且袁崇焕的人缘不是很好,抗清边线也是各自为战。袁崇焕的,崇祯当然有责任,但晚明的颓势不是一两个袁崇焕就能改变的。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不会存活
绝对会,如果中原没有流寇,满清都过不了山海关。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两线作战,被这两个对手拖垮的。
明朝在关外的关宁锦防线很强悍,满清也怕,他们的努尔哈赤就是在宁远被大炮炸伤的,回沈阳后没多久就了;后来皇太极发动宁锦大战,也失败了。两次失败对于满清来说无疑是一道深深的伤痕。而即使防线创建者之一的袁崇焕被杀,他们也不敢对关宁锦防线轻举妄动。进入中原还要绕道蒙古,包括1644年的春天,多尔衮率领的八旗兵进攻北京,也是打算绕道蒙古,从长城隘口进入中原。只是后来半路中杀出来个吴三桂,向多尔衮借兵,多尔衮悟出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临时改变决定掉头直扑山海关,最后并参与了山海关大战。这些都说明了满清不敢与明朝正面交锋的原因。
关于明朝为何灭亡,我认为是两线作战拖的。如果没有流寇,明朝完全可以腾出一只手,集中全部火力去弄满清,毕竟崇祯不是万历,不是天启,以他的脾气和性格是绝对可以做得到的,而以明朝的实力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历史上孙传庭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
因为主力调去辽东平叛其全军覆没;孙传庭第二次复出之时,手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崇祯皇帝态度犹疑不决。
崇祯皇帝把能征善战的陕兵调去辽东平叛了,又在松山之战中全军覆没。至此,明廷北方已无能战之兵。孙传庭当时极力反对崇祯这一决策,力主攘外必先安内,崇祯皇帝大怒,还将孙投入大狱。孙传庭第二次复出之时,手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又缺少后勤训练,自然一触即溃,孙将军也马革裹尸,以身报国。
崇祯皇帝态度犹疑不决,不能接受洪承畴和孙传庭的正确意见,对李闯时剿时抚。李闯一会儿投降,一会儿又叛了,叛军的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彻底解决。随着官军实力的消解,自身实力不断壮大。
孙传庭在粮草匮乏,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守潼关,准备暂时不与闯军交锋避其锋茫,等待朝廷补给,崇祯逼其迎战闯军,无奈之下孙传庭只得率军出战,大军出关后从陕西入河南与总兵陈永福并肩作战。
刚开始还算顺利,李自成诱敌深入派小股军队引诱明军深入,孙传庭一路追去逢敌必胜,追至河南郏县,襄城一带,天降大雨,孙传庭部过分依赖火车营。
所谓火车营乃孙传庭首创,将大炮架于战车之上守备后勤能力极强但机动性较差,柿园一战,大雨滂沱,道路泥泞,火车营行动极为不便严重的影响了明军的行军速度,火器受潮,无法使用,李自成趁官兵人困马乏之机四面出击,大破火车营。
这一战孙传庭的陕西王牌军基本报销,明军伤4万余人,伤亡惨重,孙传庭沧惶回撤潼关,李自成率军猛追,孙传庭麾下总兵白广恩,高杰等部迅速崩溃,潼关破,孙传庭自知无力回天与副使乔迁高冲入农民军阵中,力战而,嗟尔明朝,气数尽矣。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5月21日—1643年11月16日),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末年大臣。
孙传庭于二十七岁中进士,历任永城知县、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因不满魏忠贤专权而弃官归乡,赋闲近十年之久。
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