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

2.三十六计中第四计以逸待劳的主人公是谁

3.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的什么意思。我就知道是抓住时机,掌握主动权。除了这些还有吗?

4.三十六计中第几计是以逸待劳?

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

以逸待劳三十六计-以逸待劳属于三十六计的哪一计

《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分别是: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欲擒姑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著名计谋故事:

美人计:

司徒王允为了除掉董卓,向貂蝉提出用美人计诛杀董卓的计划,貂蝉为感激王允对自己的恩德,决心牺牲自己,为民除害。王允先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又在第二天的宴会上把貂蝉送给董卓。

告诉吕布是董卓先把貂蝉接回府,打算为他俩办喜事。结果吕布一打听,原来董卓已把貂蝉据为己有。吕布一时也没了主意。后来吕布与貂蝉私自约会,貂蝉按王允之计,挑拨他们的父子关系,最后吕布杀了董卓。

反间计:

蒋干,字子翼,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演义》描述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不想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好水军。

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以反间计除去了这二人。后却自以为立功,成为笑柄。赤壁之战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纷争的局面,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对于这场战争。

当时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接着又趁势夺取荆州的一代枭雄曹操竟败于黄口孺子周郎之手。曹操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蒋干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二过江东大有关系。

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中第四计以逸待劳的主人公是谁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典故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以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冯异严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打开城门,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军。

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的什么意思。我就知道是抓住时机,掌握主动权。除了这些还有吗?

以逸待劳之计的原文是“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其意就是说,制敌方法不一定要是直接进攻,可以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此计就是在敌人气势正盛之时,采取不直接进攻的战略,而是坚守住自己的阵地,消磨敌人士气,使敌人疲于奔命;同时,审时度势,寻找最有利的战机,从而后发制人,一举破敌。正所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以逸待劳之计也是对敌方士气的估量、分析,是古人在两军对垒时对于战机恰到好处的把握。

三十六计中第几计是以逸待劳?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 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

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

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

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

“刚柔相推, 而主变化” 的普遍道理和法则。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

“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

法,同样可以制胜。

古人按语说: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

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兵书论敌,此

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

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史记》

卷六二《管晏列传》);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

传》;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史记》卷八—《廉颇

蔺相如列传》)。

古按语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

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

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

计关键。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其势汹汹,

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

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结果却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

翻了洪教头。

以逸待劳,语出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

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

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面等待敌人的,就

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

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

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

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

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

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

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

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

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

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

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此计强调:放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

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

动的等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

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

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

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

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

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

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

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

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

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