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莫如深的典故-讳莫如深是什么成语
1.用蒸鹅杀徐达?真冤枉朱元璋了,徐达的墓碑都比自己的要高
2.唐代诗仙李白的六大谜团 了解李白生平事迹历史名人
3.左“言”右“韦”的读音是什么?
4.宋太宗继位到底是宋太祖的意思还是宫庭政变
用蒸鹅杀徐达?真冤枉朱元璋了,徐达的墓碑都比自己的要高
熟悉明史的同学们肯定都知道徐达的「 ”蒸鹅”典故,作为大明第一功臣,为大明江山立下赫赫功劳的徐达晚年背上生了毒疮,所以不能吃鱼虾等发物,朱元璋知道了心腹爱将的病情派人表示慰问,特地御赐蒸鹅一只。据说得了背疽最怕吃蒸鹅,徐达看见这只蒸鹅知道朱元璋这是要自己的命呢,要是自己不吃恐怕全家都得遭殃,于是流着眼泪把这只蒸鹅吃完,没过多久就毒发身亡了。 徐达的这则故事流传很广,但是故事的真伪性很值得怀疑,首先这则残忍的故事并不见于史书记载,虽然《明史·徐达传》提到徐达确实是于背疽,但却并没有提他前是否吃了蒸鹅,还是老朱专门送来的蒸鹅。明史可是满清人写的,如果朱元璋真做了这些事情,满清的大臣还会替尊者讳?那还不得大书特书啊!其次背疽在古代是十分致命的疾病,包括范增、宗泽等历史名人都因为背疽去,但是这个背疽是不是吃了发物就会毒发身亡,在医学上也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典故出自清朝中期的文人赵翼的笔记小说,这货大开脑洞编了这么一个故事,还信誓旦旦的说「 ”疽最忌鹅”(但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医学根据,主要是这货看朱元璋不爽所以恶意黑了一把),以讹传讹之下大家普遍认为徐达是这样冤屈而,这算是老朱背了黑锅。但老朱也不冤,毕竟这位大爷可谓是心狠手辣之极,开国功臣们被杀了十之八九,剩下的几个也是小心翼翼地活着,连朱元璋的心腹忠臣李善长都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赵翼这样说正好符合了百姓们对朱元璋的看法:这样残暴的人是不会放过劳苦功高的徐达的!实际上得了背疽算是个不治之症,老朱只要安安心心的等徐达不久完了?还专门送只蒸鹅过来干嘛,既落人口实又给自己在历史上的名声抹黑,根本就没必要嘛! 有人可能觉得这说法还是有点站不住脚,那咱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朱元璋没对徐达下黑手:徐达的墓碑和后的规格。 首先徐达后老朱非常悲痛,他以十分隆重的规格将徐达安葬,配享太庙并且位列第一位,徐达被风光大葬,甚至徐达的墓碑比朱元璋还要豪华...... (常遇春墓,葬于钟山,配享太庙,肖像入功臣庙,位牌列第二) (汤和墓) (邓愈墓) 有人可能说墓碑能说明什么?还真能说明,老朱虽然残忍狠毒但却是个响当当的汉子,他要真了,那就是翻脸不认,把你之前为大明所立过的功勋全部抹杀,你也不再是大明的功臣!您看看的比较早,被朱元璋所怀念的胡大海、常遇春,安享晚年的汤和、邓愈都有豪华的墓葬,明朝廷还会定期祭祀这些功臣,但在后期因胡惟庸案、蓝玉案下马的功臣们,捡个全尸都够呛还谈什么风光大葬。 (只要朱元璋想杀,大明第一开国功臣李善长照样得) 李善长功劳大不大?从龙之臣,地位重不重要?当过宰相,和朱元璋亲不亲密?儿子娶了公主,但是只要被老朱杀了头,连个像样点的墓葬都没有,只有李家的后人私下祭祀。老朱这样大张旗鼓的祭祀徐达,说明他对徐达更多的是感激和兄弟之情,而并没有赵翼所写对徐达忌惮不已,一心只想他快点,老朱这么干脆的人直接杀头不就行了,还搞什么蒸鹅,李善长能杀徐达就不能杀? (徐达墓) 咱们再来看看徐达的墓,它位于南京太平门外的板仓村,气势宏伟,尤其以「 ”御制中山王神道碑”最具代表性。徐达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并且亲自为徐达写碑文!咱们来看看碑文内容:「 ”朕惟帝王之有天下,必有名世之臣秉忠贞,纷威武以辅佐成一代王业....今开国辅运推城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魏国公、参军国事徐达,以智勇之姿,负柱石之任。曩因元季之乱,挺身归朕。朕实资尔智略,寄尔心腹,以统百万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栉风沐雨,功爵苦辛。迨朕正位大宝,论功行赏......为我朝之元勋也。方期天赐遐龄,以享非常之报。孰知将星一殒,而尔躬逝矣。慨念今昔,朕岂能忘?虽然生人道之常,今尔功在宗社,名垂竹帛,光照前人,赏延后世,可以无憾矣。追封之典,可不举乎?特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妣皆封王夫人。” (徐达和朱元璋对弈图) 这道碑文既突出了徐达「 ”统百万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雄伟英姿,又有「 ”孰知将星一殒,而尔躬逝矣。慨念今昔,朕岂能忘?” 碑文饱含深情的描述了朱元璋与徐达数十年深厚的君臣兄弟之情,对于朱元璋来说,徐达是自己的心腹,是大将,更是朝廷的柱石之臣,在徐达生前据说朱元璋还赐给他一幅对联:「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可见对于徐达,老朱满满的都是美好回忆。 (徐达:御制中山王神道碑) 而这座石碑也创下了一个历史,它的碑文有标点符号(古代叫句读),按照咱们古人的习惯,在石碑上是不加句读的,为什么徐达的墓碑上要加呢?原因很可能是老朱文化程度并不高,他把自己要表述的意思告诉大臣们,大臣代笔写下了这篇碑文,由于怕老朱读不懂,所以他们又在文章上加了句读,老朱读了以后要求就按照这个样子连句读一起刻,正是老朱对徐达的深切思念、重视才造就了这样一块独一无二的石碑。 (朱元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块碑的高度甚至超过了老朱自己的神道碑......徐达的「 ”御制中山王神道碑”高8.95米,比起朱元璋的「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还要高个十几厘米......按照《明史》记载,大臣后封王墓碑的高度也只能高九尺,换算过来其实也就两三米,但徐达的墓碑足足有八米多高,简直达到皇帝级别了!是不是老朱太喜欢徐达,而破例给自己这个老战友近乎皇帝的待遇呢? (明成祖朱棣) 但不管怎么说老朱的墓碑比徐达还要矮,说不过去啊,难道开国皇帝还不如手下的一个将军?朱棣过来把锅背好! 朱元璋的墓碑立于永乐十一年,比徐达的碑要晚得多,本来想表表孝心的朱棣反而被打脸了......不过这又涉及到了一个长达数百年的烂尾工程:有「 ”天下第一碑”之称的阳山石碑! 本来朱棣是打算给父亲造一座高达78 米的石碑!这阳山石碑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构成,真要立起来总高度达78米,总重31167吨,真是个巨型石碑啊!但是遗憾的是没完工........ 公元1402年朱棣为了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决定造一座巨型石碑表彰朱元璋的功德。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在阳山南麓开凿碑材三块,分别是碑座,高13米,宽16米,长30.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长49.40米,宽4.4米,高10.7米,重约9千吨左右;碑额,高10米,长20.3米,宽8.40米,重约6千吨左右,为了这块石碑数千民工累采石场! 但花费了如此人力物力的石碑最后莫名其妙烂尾,官方讳莫如深,这真是个奇怪的事情。人们猜测是这块石碑太费时间,后来又赶上朱棣迁都北京所以放弃。也有人说是朱棣一门心思想要建巨型石碑,但开采出来才发现由于技术和地形问题,这块石碑根本没办法运输,所以只能无奈烂尾,改用了一块比徐达石碑还要低的碑代替。 写到这里我想说,徐达的非但没有说明朱元璋的狠毒,反而说明了在朱元璋心中徐达无与伦比的地位啊! 作者:胡羽
唐代诗仙李白的六大谜团 了解李白生平事迹历史名人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 李白 ,他一生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他是推进盛唐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美好印象。那么关于 李白 身世和事迹大家知道得少之又少,下面 历史网 我将揭秘李白六大谜题。
李白六大谜题之:李白的长什么样子?
对于这样一位飘逸潇洒的诗人,人们想象中的他应该长得颇有灵气,颇有点仙风道骨才好。李白正是这样一个人。
目前,史料中并没有什么可信的关于李白的画像流传下来,比较常见的出自明人《历代古人像赞》的那张画像,也并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纯属想象。我认为,真实的李白可能比这个画像还要更有灵气。
见过李白的人都说他的眼睛炯炯有神,比如魏颢的《李翰林集序》说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也就是说,李白的眼睛炯炯有神,像饿虎一样。崔宗之的《赠李十二白》说他“双眸光照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白是个眼神非常灵动,看起来很机智的人。
至于他的身高,他在《与韩荆州书》中说:“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据此推测其身高大约在一米七以下,这个身高在唐朝算是个高个子。
李白六大谜题之:李白性格怎么样?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李白是一个外向型性格的人。首先,李白口才好。崔宗之夸赞李白口若悬河,令人绝倒。李白自己也记载了堂弟李令问他的话:“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长啊,你的五脏六腑是不是锦绣堆成的啊?不然怎会出口成章、文采飞扬呢?李白听闻很是得意,专门把这段话记录了下来。
其次,李白爱喝酒。有关李白爱喝酒这个特点,可谓妇孺皆知,我不再赘言。这里要强调的是:喝酒成就了他,没有酒量也就没有那么多文采飞扬的诗句;喝酒也害了他,这使得他仕途充满坎坷。
再次,李白轻财重义。有学者认为李白家是商人家庭,可能比较富裕,李白出川之后云游天下,曾经在短时期内花光了三十万钱,开元中期一斗米十三文,那么三十万钱可以买米两万三千斗,可见其当时极尽阔绰。但李白绝非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富二代,他乐善好施,轻财重义,据他自己说,凡是看到有才气的落魄公子,他都要周济一把。终其一生,李白始终把金钱看得很淡,这也就解释了他的千古名篇《将进酒》里的那段话:“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您不要以为李白这是把自己的马和裘皮大衣拿出去换酒,他卖的是主人元丹丘家的马和大衣:主人你为什么说没钱了啊?这不是有五花马、千金裘吗?叫你家小儿拿出去换酒吧!放在今天您可能觉得李白脸皮真厚,其实,那个时代文人间讲究的就是视金钱如粪土,至少有追求的文人是这样的,所以对于李白和他的朋友们来说,卖谁的东西并不重要,这就是轻财重义。
另外,李白身上还有侠气。李白曾在诗文中多次提到自己练剑,而且据说他还杀过人,并且自称行侠仗义。《李翰林集序》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意思是他青少年时曾经杀过几个人。李白自己写的《侠客行》也曾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虽然没有明说这位侠客是他自己,但是这很有可能就是在描述他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但问题是李白真的杀过人吗?他若官府为何不追究呢?
这件事扑朔迷离,没有明确的史料来证明。《李翰林集序》的作者是魏颢,文中有关李白生平的内容都是来自李白的自述。所以这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李白的夸大,已经无从知晓了。即便确有其事,大概也是事出有因,因为李白自称“任侠”,这个词常见于史籍,扶助弱小、见义勇为叫作任侠,李白所杀之人极可能是地痞、恶霸甚至强盗,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地宣扬,官府没有将其治罪,也许也是因为李白属于见义勇为,所以网开一面。
当然,这只是推测,因为找不到其他史料来佐证此事,只能存疑。但是李白对此事如此津津乐道,可见其身上的确有很强的任侠作风。除此之外,李白还是个道教徒,崇尚道教。这大约与他的生长环境有关。李唐王朝尊奉道教为国教,而李白的家乡蜀地又是道教色彩很浓厚的地区,所以他自小就信奉道教。《李翰林集序》记载他成人后曾受道箓于齐地,有时还穿着道服。他的诗歌里那股玄远缥缈的道家思想就是道教对他的影响,甚至他名字就带一股仙气。根据他的同族李阳冰为他撰写的《草堂集序》记载,李白母亲怀他时曾有长庚入梦。长庚就是太白星,即金星,五行当中金对应五色中的白,而长庚又名太白,所以他名白,字太白。也就是说,李白还没出生就已经跟神仙信仰密切相关了。很多人都把李白叫作谪仙,意思是天上被贬到人间的仙人,可见李白身上的确有一股仙气,气质也自然令人印象深刻。
李白六大谜题之:李白小时候真的有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吗?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李白小时候不认真读书,逃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正在溪水旁磨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就问老婆婆:“您磨这根铁杵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要磨成针。”李白笑问:“这要磨到何时啊?”老婆婆回答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一直被的家长和老师用来激励小朋友踏实学习,踏实做事。
可是这个故事究竟是真是假?现在看来虚构的可能性比较大。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见于宋代的《锦绣万花谷》,说眉州有个地方叫武氏岩,位于象耳山,李白读书未成路过那里,之后就是刚才所讲的故事。后来这个故事又同时被《方舆胜览》《山堂肆考》等书记载。但为什么这个故事值得怀疑呢?
首先,李白自己没说过这件事,也不见于李阳冰、魏颢等人的记述。他们和李白同时代,很熟悉李白,也热衷记载关于李白的事迹,却均没有涉及此事。李白对自己少年时的经历也是津津乐道,比如在哪座山学习,跟谁学习,他小时候有什么爱好,再比如他记述过自己少年时是养鸟高手,曾散养了一千多只鸟而且都听他指挥,当地长官都慕名前来参观云云。如此津津乐道自身经历的人却未曾提及这么励志有趣的故事,这着实令人怀疑其真实性。
其次,李白少年时没有到眉州学习的记录。他的家乡是四川江油,早年在江油大匡山一带学习,宋神宗期间的一块碑《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记载李白在县里当过小吏。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说自己曾在“岷山之阳”学习,据推测岷山指的应该是青城山。而《锦绣万花谷》说他在眉州象耳山学习过,却不见有史料记载。
根据以上推测,所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可能是后人编造的。李白是名人,给名人编段子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一个“爱好”。而且这个故事很励志,也符合 传统文化 中戒躁的价值观,所以此故事便流传至今了。
李白六大谜题之:李白有怎样的胸怀抱负?
李白的胸怀抱负其实和当时多数知识分子没什么区别,那就是想当一个匡扶天下之人。
李白是绝不甘心于碌碌无为的,曾有朋友劝他隐居,但是他不肯,他不要出世,而要入世。而且李白有着强烈的当官欲望,他说:“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邺中赠王大》)“济时策”就是安邦定国的政策方针,可见李白怀揣着一个得登相位的理想。为了得到权贵的赏识李白也曾请托他人;在得知皇帝召他入京时他也曾欣喜若狂,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后来被免官也曾垂头丧气。因此,李白的胸怀抱负与当时那些汲汲于功名的知识分子没什么区别。
尤其是李白自己才高八斗,当时就诗名满天下,备受世人欣赏,他也因此更渴望在官场上能有所斩获。但是现实很残酷,他一生所获得的最高职位就是翰林待诏,而且也仅是个陪皇帝吟诗作赋的闲职,与后世位高权重的翰林大学士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他很失落。
我们能否就此说李白是羡慕权贵之人,从而降低对他的评价?
其实,李白追求当官无可厚非。古代社会,人生出路很狭窄,若想安邦济民、有所作为,除了当官别无他途。不像现代社会,要想对社会做出贡献,途径很多,你可以当公务员,可以经商,可以办实业,可以当科学家,可以当教师,可以当一个优秀的工人、农民。所以李白积极谋求官位的举动无可厚非,反倒是他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当然,也正是这个抱负导致了李白人生的失意,他注定不属于官场,所以在这一领域可谓处处碰壁。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后面我们会涉及这一点。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e#
李白六大谜题之: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
科举制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创举,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前夕,那些启蒙思想家对的科举推崇备至,因为它打破了贵族对 *** 的垄断,使所有人都获得了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科举制也是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科举制起自于隋,大行于唐,尤其是 武则天 和唐玄宗时期,参加科举已经日渐成为知识分子重要的仕途门径,全天下的知识分子无不以考上进士为荣耀。唐代进士科科举考试主要是考经学和杂文。杂文即文学作品,李白文采甚高,这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优势。而且唐代科举不实行糊名,也就是说考卷上考生名字是不用遮掩的,考官对考生的信息一目了然。也正因为如此,考生在科举前有没有社会名望是很重要的。所以当时的很多考生考试前常常去考官家呈送自己得意的文章,期待留个好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行卷”。李白诗名远扬,社会名望大,朝中很多人都知道他,这对于李白来说也是个优势,那么为什么李白不参加科举呢?
这不是李白不愿意,而是他没资格。关于李白的家世,目前历史学界还没有定论。李白家族的身份,其家族为何流落到西域碎叶,李白是不是出生在碎叶,甚至他是不是有外族血统,都是众说纷纭的。这些问题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单说李白家以何为业这一点。在李白小时候甚或是出生前,李白家就已经从西域碎叶迁居到了四川江油。西域农业不发达,最发达的是商业。而且古时重农抑商,商人往往被视为游手好闲者,被士大夫们瞧不起,加之李白对自己的家世讳莫如深,只说父亲督促其读书云云,因此学者们认为李家是以商为业。另外,李白很有钱,那时有钱人要么是官,要么是商人,李家肯定不是官,那么是商人的可能性就极大了。李白终生不参加科举,估计就是受到这个家世的拖累。《唐六典》规定:“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也说:“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意思是商人家的孩子和商人近亲,皆不得入仕。这样李白便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了。他最后当了翰林待诏,还是皇帝特批的。
李白六大谜题之:李白的婚姻状况究竟如何?
婚姻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也经常讲一句话:“家和万事兴。”要想干成事业,家庭内部的和睦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李白有怎样的家庭生活呢?
可以说,李白的婚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内心诉求的影响。李白内心诉求什么呢?即通过婚姻为自己的仕途打开道路。《李翰林集序》称,李白一生有过四段婚姻,其中有两段在当时来说算是正式的,两段非正式的。
1.第一段婚姻
入赘许家李白在二十五岁左右出川,开始了自己游历天下的历程。他的家乡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但李白有着雄心壮志,小小的四川盆地已经容纳不下他,所以他要进击天下,用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李白一直很欣赏汉代 司马相如 的文章,看到 司马相如 盛赞云梦泽,便慕名前去游览。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李白到了位于今湖北境内的安陆,恰逢前任宰相许圉师家招上门女婿,李白就来到了许家,娶了许圉师的孙女为妻。这位许圉师曾在太宗和高宗时期为官,此时已经去世了。
李白为何要入赘许家呢?毕竟,那个时代盛行大男子主义,虽说唐朝妇女地位高,却也是男权社会下的高。在男权社会里,入赘被看作丢人的事情。而且李白家境甚好,入赘也一定不是经济原因。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李白极有可能是想依靠许家的实力帮助自己实现抱负。身为商人子弟,李白在政治上没有任何背景、靠山,而许家作为前朝宰相家,名望和人脉资源是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白入赘到了许家。
许氏应该是一个比较贤惠的女性,而且两人的感情还是相当不错的。后来李白周游天下的时候,屡次提起夫人挂念他,催促他回家。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女儿叫平阳,儿子叫伯禽,乳名明月奴。虽然入赘许家,但李白内心还是很不安,所以他写诗说:“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少年行》)体现出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换取功名,而非依靠姻亲。李白和许氏的婚姻维持了十年左右。后来许氏在史料中消失了,只有李白带着一双儿女迁居到今天山东境内的记载,那么许氏去了哪里?估计是去世了。有人会质疑说,既然去世了为何不见李白写悼亡诗呢?古代诗人每逢亲人病故不是往往有悼亡诗的吗?这个也不奇怪,李白一生著作颇多,但是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九百余首,有很多都亡佚了。而且整个唐朝都是如此。主要原因是唐代的印刷术还未普及。清朝编纂《全唐诗》,费尽心力也不过搜集了不到五万首诗,其中还有一些是伪作。唐人三百年就写了这么一点诗,平均每年不到两百首?这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吧?所以说李白不可能不写悼亡诗,只是没流传下来而已。 第二任老婆: 刘氏 #e#
2.第二段婚姻:结识刘氏
许家看起来没能给李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李白带着儿女来到兖州郡瑕丘城,此处距离曲阜很近。在这里他又和一位姓刘的女子结识,然后住在了一起,这极可能是非正式婚姻,所以《李翰林集序》描述这段婚姻时没有用“娶”字。
这段婚姻后来是不欢而散的。刘氏与李白之间看起来感情并不好,而且刘氏极有可能瞧不起李白。因为那时候还盛行官本位主义,做官是最高追求。刘氏见李白迟迟当不上什么大官,便开始着急了,大概没少夹枪带棒地嘲讽李白。
李白后来接到皇帝诏书,让他入京担任翰林待诏的时候曾经写过《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一首诗: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里面用的典故“会稽愚妇轻买臣”很明显是影射刘氏。“买臣”指的是朱买臣,西汉吴人,家贫却心气高,其妻经常嫌他不务正业。一日,朱买臣一边担柴走路一边高歌,妻子觉得十分羞耻,不断制止,朱买臣不听,妻子求休妻。朱买臣说: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多了。你不要着急,我会给你富贵的。妻子怒曰:像你这样,早晚一起饿在沟里,谈何富贵!于是朱买臣被迫放其妻离去。妻子再嫁,有一次偶然在墓群中看到朱买臣背着柴草,见其可怜,便与现任丈夫一起招呼朱买臣吃饭。
后来朱买臣因献计灭东越国受到汉武帝赏识,拜为会稽太守。朱买臣怀揣太守印回归郡邸(即各郡在长安的办事处,主要供上计吏使用)。朱买臣落魄时曾经在此蹭饭,所以群吏均看不起他,无人搭理,自顾自地吃饭。朱买臣也跟着一起吃饭,偶然露出印绶,有小吏看见大惊,于是报告掾吏,那些高级官吏一听哈哈大笑,都认为不可能。但是又不放心,所以派人去验看,发现是真的太守印,举座震惊,全体推挤着在庭院中列队拜谒新太守。
后来朱买臣威仪赫赫返回吴地,当地官员发动百姓清除道路以示欢迎。朱买臣看到被征发的民夫中就有前妻及其现任丈夫,于是将他们带入府邸并给予酒食。一个月后其妻自杀。
这个故事中朱买臣的所作所为是不值得提倡的,很明显是不用刀,他这是对他妻子在其困苦时离他而去表示不满。而李白呢,在这首诗里用了这个典故,很明显是以此来影射刘氏,可见刘氏大概没少抱怨李白。相比之下,第一段婚姻中的许氏对李白更多的是关心爱护,所以这第二场婚姻对于李白来说实在是失败的婚姻。
后来两人虽然离异,但是刘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可能散布了不少有关李白的流言蜚语,让李白很生气。他写有一首《雪谗诗赠友人》,里面说:“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昏,不如鹑之奔奔。”这是借用《诗经》里的句子,意思是你们不要听那个*昏妇人的谗言。这首诗常被人用来证明李白遭遇过杨贵妃的陷害,尤其是“*昏”二字,被认为是讽刺杨贵妃与 安禄山 之间的绯闻,但是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指出,此妇人指的是刘氏,刘氏与李白离异后,曾在李白友人处播弄是非,这首诗就写在此时。
后来李白可能还曾纳妾,这是第三段婚姻,但是唐人眼里纳妾不算结婚,而且这个妾有可能不久就去世了,因此连姓氏都没留下来,魏颢在《李翰林集序》里只简单地用了“鲁一妇人”这样一句话。这个妾为李白生了一个男孩叫颇黎,这是个乳名,颇黎就是玻璃的意思。唐代烧制玻璃的技术很不发达,玻璃器皿被视作宝器,所以给孩子起这个名字是把他当宝贝看。
再后来,李白还迎娶了一位妻子宗氏,这也是李白的最后一段婚姻。此时是李白离开皇帝身边,离开京城比较落寞的时候。宗氏是唐中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也是个识大体而贤惠的女子,但李白的胸怀抱负、宗氏的出身决定了两人婚姻也并非一帆风顺。
以上是关于李白的六大谜题,如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李白的信息,敬请关注 历史 网!
左“言”右“韦”的读音是什么?
讳,读音:[huì],部首:讠。释义:1.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2.古时称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
组词造句:
1、讳言
解释:不敢或不愿说。
造句:北汽控股毫不讳言自己对通用汽车旗下萨博品牌的兴趣?如果能在年底前找到合适的买家,通用汽车计划将该品牌售出。 ?
2、隐讳
解释: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造句:不过之后他和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J.Fox又出现在大众面前。福克斯也是位帕金森症病人,对自己的行动不便他从不隐讳。 ?
3、忌讳
解释:(1)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2)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造句:虽然Mary的描写很大胆,还触犯了宗教忌讳,但是许多现实生活中在隐秘处生活和恋爱的女同性恋者说,这部**并没有作出真实的描写。 ?
4、不讳
解释:(1)不忌讳;无所避讳;(2)婉辞,指亡。
造句:在一个单独的电信欺诈案件中,通过计算一名白领罪犯所发的每封邮件,检察官们可以用一个超长刑期来威胁他,除非他供认不讳,或者告发他的老板。 ?
5、避讳
解释:(1)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儿;(2)回避。
造句:《星期日导报》一直以来都是一份倍受争议的报纸,因为我们将所看到的真实地报道出来,无论它是一个黑人,一个小偷抑或是一个犯,我们从不避讳。
6、讳莫如深
典故: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造句:现在,即使在我们今天这样开放的社会,性依然令人窘迫和令人难以启齿的话题。特别是在家人面前,抑或是父母在教育或和子女谈话时,性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敏感话题。 ?
7、毫不讳言
典故: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造句:“那些不大可能会采用云技术,因为移植的成本太高了。”瑞士信贷技术基础设施服务的主管希尔顿毫不讳言。 ?
8、直言不讳
典故: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造句:这次普雷斯科特没有最终决定权,但是作为一名欧洲理事会的特派调查员,他将去哥本哈根参加会谈。欧洲理事会允许他做一名直言不讳的观察员。 ?
9、无庸讳言
典故: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造句:无庸讳言,为根除虚假新闻,新闻主管部门和新闻单位自身,都可谓是胶尽了脑汁,也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措施。
10、讳疾忌医
典故: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造句:所以,女性朋友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定期做妇科检查可以让我们及时的发现妇科疾病,从而在发病初期将疾病完全治愈。
宋太宗继位到底是宋太祖的意思还是宫庭政变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其部下将领的拥立下,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开创了北宋王朝,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作为一代开国君主的宋太祖,在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表现出了一个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顺应时代潮流的胆识,也显示了他实现统一,力扫五代弊政中所施展的正确策略的极大成功。公元976年,是赵匡胤建宋的第十七个年头,他年满五十岁,正当他施展才能,大有作为的时候,却突然溘然长逝,因不明,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桩疑案。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及其之后与之密切相关的赵光义继位,宋人修史讳莫如深。野史笔记偶有记载,也是众说纷纭歧异,不是深饰很厚,就是蒙上天命论的神秘色彩。但人们大都认为这与其胞弟赵光义抢位夺权有关。
976年十月二十日夜晚,大雪纷飞。赵匡胤召晋王赵光义入寝宫,商议军国大事。兄弟屏退寝宫侍女,俩人斟酒对欢,边喝边谈论,内侍们退出寝宫门,立在外面。从殿外有人看见屋内烛影下,赵光义不时离席,好象是在躲避什么,继而又听到似有斧头戳地之声,接着太祖大声对赵光义说:“干得好!干得好!”声音激动而凄惨。稍后,赵匡胤突然去。
这时候,赵光义走出屋外,传呼宦官与侍女们:“你们快去请皇后皇子来!”不大工夫,皇后皇子陆续赶到,这时,宋太祖已经了,大家放声恸哭。此时,宋太祖赵匡胤年仅五十岁。
宋太祖到底是怎样的?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桩疑案。有的说法,说赵光义谋害太祖,这是通过文莹《湘山野录》散布开来。据说,太祖曾经问卜于一个“忽隐忽现”的混沌道士说:“还有几多寿?”道士算了算命后说:“只要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长寿命十二年,如果不是,应赶快措办后事”。宋太祖心中记着的这个日子到来了,晚上,宋太祖来到太清阁观看天象,起初,星光灿烂,天空晴朗,太祖心中很高兴,可是没过多久,又见阴云四起,雪雹骤降。太祖见势不妙,赶忙退回寝宫,召晋王赵光义入寝殿。光义入殿后,太祖屏退宦官、侍女,兄弟两人斟酒对饮。从殿外远远望去,只见烛影摇红,灯影下光义不时离席,似有不可受的情状。饮毕,三更鼓敲过,地上积雪已数寸厚。太祖步出寝阁,用柱斧戳入雪地之中,“嚓嚓”声清晰可闻,并听得凄厉的喊叫:“好做!好做!”说罢,太祖解衣带就寝,鼾声如雷。当晚,光义没有出宫,夜宿禁中。至五更鼓过,太祖猝。赵光义受禅继位,史称宋太宗。
显然,所谓“混沌道士”的预言,纯属掩人耳目的胡说八道。按着这种说法,宋太祖之,归于“天命”。文莹,是一个草野僧人,他敢于把宋国史末敢写入的“烛影斧声”一事载入笔记,已具有正直史家的胆量。但是在当时情况下,也无法毫无顾忌地抖底直书,否则,连这则笔记也许看不到了。不过,就这条真真假假的传闻本身来看,还露出一件不祥之物—斧头,兄弟对饮中出现斧头这样的凶器,难道是宋太祖用父头胁逼赵光义继位不成?如果不是,反过来会不会是赵光义为了篡夺皇位,经历过一场搏斗?
还有的说,太祖背上生疽,痛苦得不得了,光义进屋探视,突见一女鬼用手为他捶背,他便拿着柱斧,向鬼砍去,女鬼闪避,那斧反落在太祖上,疽破肉裂,太祖痛过去。?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则干脆讳言太祖因。而关于皇位继承问题,却又自持一见。他说,太祖驾崩的那天夜里,皇后守在身边。太祖一,皇后宋氏急忙派太祖生前得宠宦官王继恩传呼太祖四子德芳。王继恩阳奉阴违,径自驰入开封府传召晋王光义。赵光义随王继恩步入宫内,宋皇后听到脚步声,忙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答到:“晋王到了”。皇后一见晋王,先是一愣,接着惊呼:“我们母子之命,全托官家保护了!”晋王哭泣着说:“共保富贵,不要担忧。”按着历史学家司马光的记载,宋太祖临并没有所谓传位光义的遗诏。光义继位,纯粹出于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阴谋和斗争。
此外还有“金匮之盟”的说法,说是宋太祖即位后的第二年,皇太后杜氏鉴于后周亡于幼儿的教训,遣嘱太祖:“汝(你)百岁后,当传位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赵匡胤长子早,此为次子)。夫四海之广,能立长君(年纪达到成人以上的皇帝)社会稷之福也。”太祖哭着答应:“敢不如教!”赵普在场记下太后遗嘱,藏于金匮。
以上传闻种种,都道出宋太祖之,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但都不过是“烛影斧声千古之谜”。王禹偁《建隆遗事》写道:“太祖将晏崩,方召赵普于寝阁,及赵普欲立太祖之子……其后太宗闻之,故与普有隙。”这就是说赵光义与赵普之所以结怨,是因为当初赵匡胤临时,召见赵普,赵普主张立赵匡胤之子为皇帝。由此可见,赵光义早就有篡夺皇位之意。
以上种种说明,赵光义为了取得皇位而谋杀了自己的兄长。之后三天,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成为占有九鼎之尊的人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